起点小说网 启明之回到南宋 正文 第二章 武卫 第六十一节

正文 第二章 武卫 第六十一节

目录:启明之回到南宋| 作者:先礼后兵112| 类别:其他类型

    云重和褚叶儿跟着工作组来到小岗村后,非常积极的投入到教育和解放村民的工作中。这支工作组的组长姓杨,叫杨进山,年纪不大却是参加过下乡工作组的熟手。他知道刘星羽和一般的委员不同,因此对云重和褚叶儿这两个从刘委员身边出来的人很看重,很多事情都要和这两人商量。褚叶儿还则罢了,云重是有真本事的,两人又经刘星羽耳濡目染,常有些比较高深的见解,杨进山不断感叹:不愧是刘委员身边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得到领导的信任与重视,两人都憋着一股劲儿要好好表现表现。

    不过和两人冲天的干劲相比,村子里的工作开展的很顺利,竟然没有让二人好好发挥的机会,单从工作效果来看,他们和一般的组员没什么差别。要说有的话,就是他们费的劲儿大,道理说的口都干了,成效还有点不如一般组员就那么轻轻松松的和村民拉拉家常,随随便便的帮忙搭手干点活来的好。私下里两人有点沮丧:难道自己是那种眼高手低,像赵括那样只会纸上谈兵之辈?

    其他的组员可没有轻视他们。民主政府下乡工作组的工作,经过这么多次的提炼,已经有了一套很成熟的方法,这些人要么是多次参加过工作组的老组员,要么是参加过专门的培训,只有这两个人是被刘星羽很不负责任的直接踢进工作组的。而且,他们说的很多道理,工作组的其他人也从来没有想的那么透彻。因此,工作组的其他人还以为他俩这么费力的把道理说的这么透彻,不仅仅是在教育村民,同时也是在给其他组员答疑解惑,完全想不到云褚二人不知道工作方法,还因为工作吃力而怀疑自己。

    还好杨进山对两人的工作非常肯定,见他们工作的那么吃力,专门找他们谈话,让他们想到什么道理把大家召集起来上上课,不要顾及什么情面。像现在这样给组员们单个的辅导,两人又累,效果还不好,有些没有听到的人回头还要听他们再讲一遍。这次就是来建议他们开个夜校,每天把工作组集中起来就一天的工作评讲一番,再讲讲他们对工作中碰到的事情和民主政府各项政策的理解,让大家共同进步,村民们有兴趣的也可以来听,他们对我们的政策了解的越多,我们的工作就越好开展。

    两人大惑不解,犹豫了一下,还是云重道:“我们的工作方法不太对头,做的很吃力,和其他人相比效果也不见得更好,杨组长何出此言啊?”

    杨进山奇怪道:“参加工作组前你们没有经过下乡课程的培训吗?这套工作方法很成熟啊,做起来也很简单,主要宗旨就是让村民们把咱们当成和他们一样的平民百姓。这也很容易呀,实际上很多工作组的组员以前就是老百姓,他们平日里操心些什么大家深有体会,做起工作来很快就能进入角色。怎么?你们把道理讲的那么透彻,原来是因为不知道工作组的工作方法吗?啊,哈哈哈,这样也好,”杨进山尴尬的笑笑掩饰自己的失言,“要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二位的大才呢?”

    明白了自己一直在用事半功倍的笨办法做事,云重和褚叶儿二人真不知道是该高兴呢还是该生气。用的法子虽然笨,但是听杨进山说,这样其实作用更深远,而且还展示了自己的真正实力,工作组的其他人现在对二人真的心悦诚服:不愧是从上面下来的人。不过,明明有更省力的方法只有自己二人不用,看起来既像是故意出风头,又像是自找苦吃,但能怨谁,谁让自己不知道呢?怨刘星羽吗?不该把没经过培训的二人塞进工作组?人家又不负责民主政府这一块的具体工作,恐怕他也不知道有这套方法吧;怨组长和其他人事先没有给自己二人说,到现在才提起。这些人也是高看二人一眼,觉得自己是从上面下来的,这些事情用不着他们教。幸好二人原来在龙首村还做过一些事情,对和小岗村村民差不多的人有什么想法多少还有些了解,要不然,自己前面费心把力的讲了那么多,不都成了无的放矢、对牛弹琴了吗?

    考虑了片刻云重道:“要我们去夜校讲课也行,工作组的工作方法要教给我们,要不然,我们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没有精力做别的事。还有,夜校只有我们两个人讲课吗?恐怕忙不过来吧。”

    杨进山道:“工作方法当然要告诉你们。去讲课的还有别的组员,开办夜校教授文化课也是工作组的一项常规工作,每个村子有了一定基础后都会开夜校。咱们有点不同的就是,其他人讲的主要有面对村民的文化课,你们讲的主要是面对工作组成员的思想认识课程,有兴趣的村民也能来听。”

    既然如此,云褚二人便答应下来。夜校的课程安排和宣传工作自有杨组长负责协调,时间一到就要开课。

    村民们听说要开夜校也很感兴趣,其他人的课程自不用说,识字算数大家都知道有用,报名来听课的人很多。至于云褚二人的课,反响却没那么强烈。对他们二人,村民们倒是很尊重,只是觉得平时他们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一看就是有大学问的人,偏偏这些道理虽然知道是为咱老百姓好,咱还听不大懂。现在这两个人要开课,那也是为有学问的人,像工作组的成员、村里有数的几个读书人开的,咱这些小老百姓就不要凑热闹啦。不过却有一人,不仅自己报名参加云褚二人的课,还鼓动周围的人也去听。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小岗村年轻人中颇有影响力的石头。

    石头大名石成,家里虽然穷,人很聪明又肯下功夫去学,东拼西凑的学得识文断字,明白事理,说话做事判断事物与一般的村民大不相同,因此在年轻人中威望很高,就是在村里的长辈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上次黑娃说要去民主政府亲自看一看,石头出于谨慎没有立刻赞同,没想到黑娃性急,竟然自己去了,还带回来几个不知根底之人。工作组在村里的表现石头一直冷眼旁观,那些在其他村民看来拉近距离的举动,在石头眼里都有无事献殷勤之嫌。不错,这些人做起农家活路来的确是行家里手,但是光凭这个还不能打消他的疑虑:对方对小岗村必有所图,只是自己根本看不出端倪,也没法去说其他人。这种未知的事物最让人恐惧,还不如大金直接要钱要粮来的干脆。

    正在石头满心疑虑的时候,他有一天偶然听到云重给几个村民,还有工作组组员,深入讲解民主政府的政策,讲的正是大家最关心的土地和赋税。首先,云重用经济上的交换可以增加社会产出、调整资源分配和民主政府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农业在社会中的基础作用解释了何以民主政府的农民无税。几个村民似懂非懂,不过总算知道了民主政府不收农民的赋税自有道理;几个组员,还有石头,对云重的解释心有戚戚焉。几个组员还罢,只点头称是,石头却是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民主政府确有所图,但是所图之事对小岗村的百姓大有益处。

    解开了一直的心结,心情有些激荡,石头对云重接下来讲的土地政策没有细听,约莫明白了个大概:结合着赋税政策,民主政府的土地政策可以避免一个王朝的痼疾:历代王朝承平的时间一长土地免不了过度兼并,进而引发社会动荡,最后摧毁这个王朝,改朝换代,又开始一轮兴衰更替的循环。只有民主政府的政策能够跳出这个循环,持久的向前发展。石头虽然没太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过只凭自己听懂的那部分就对云重的结论毫不怀疑。他回去后本想讲给周围其他人听,却发觉自己能懂,讲出来可没有什么说服力,原本对自己很信服的几个年轻人中,除了黑娃,其他人都半信半疑。黑娃是不能用来做为评价自己说服力的参考的,倍受打击之余,听说云重要开课,石头连忙鼓动几个年轻人一起去听。

    夜校开的很成功,这可是民主政府历经多次实践总结出的教育群众的高效手段。一般的村子,到了这个程度,全村村民的基本上就动员起来了,可以开展全村性的大规模地道建设了。小岗村的情况却不同,因为村里有一个钱姓人家,任着村中里正之职,死心塌地的跟着大金,在村里作威作福。要在村子里大搞建设,想瞒过钱家是不可能的。如何解决钱家这个问题,而且还不能惊动大金,成了工作组面前的一个难题。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启明之回到南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启明之回到南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