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启明之回到南宋 正文 第二章 武卫 第五十一节

正文 第二章 武卫 第五十一节

目录:启明之回到南宋| 作者:先礼后兵112| 类别:其他类型

    天气逐渐回暖,民主政府辖区内没有受到战争波及的其他地方,已经开始忙着春耕春播的事情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呀,有些忙不过来的地区,甚至停了工厂商铺,由政府出面组织人手下地帮农,这其中,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不得不提,那就是民主政府正在服刑的犯人。

    夕阳下,一队犯人做完农活,正排着队伍往服刑的监狱走,几个监管的看守很随意的跟在两侧,并不怕犯人逃跑。民主政府的监狱和服刑期间的待遇,比起大金或者大宋来,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且这些犯人经过审判的过程,对自己所犯的罪行和受到的惩罚,大多心服口服。就是稍有些抵触情绪的犯人,服刑过程中监管人员的说服教育,还有同为服刑犯人的现身说法,也能很快的摆正心态,更不用说那些原本就是心服的犯人,很多人积极主动的帮着看守工作。因此,哪些犯人有什么异动,看守们清楚得很,他们只需要留意那些特殊分子,并且,在这么多犯人一起出动的时候,其他犯人的双眼,就是看守们监控那些特殊分子的最佳帮手,所以看守们现在轻松的很。

    转过一个土坡,监狱的围墙历历在目,这时,犯人的队伍里出来一阵骚动:因为,土坡上站着一个女人。看守们见多不怪,其中一个望了一眼对着队伍喊道:“李全,大嫂又来看你了。”这个女人,正是李王氏。

    当年李全等被判刑,李王氏因为有立功的表现,再加上她一直主张投民主政府,所以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成了那一批人中,最早拥有民主政府平民身份的人。中途村归附时她也出了力,若那时去中途村,李王氏很可能成为村里的领导者。待中途村归附的事情一了,李王氏却料理了一下,解决了山寨里最后一批人的生存问题,她便带着自己的两个幼子来到李全服刑地附近的一处村子住下。这村子名叫靠山村,对于李王氏的来历,村长和工作组长在办理落户手续的时候通过正常程序自然知道,不过,民主政府现在百废待兴,李王氏平民的身份也不带半点含糊,村里照常给她划拨了土地,又帮她建好住房安顿下来,甚至考虑到李王氏原先曾经担任过山寨的头领,身手又好,还安排她做一些妇女工作,农闲时训练村里的女民兵。说起来也是因为李全等人的原因,民主政府出了胡兰这个女英雄,这些村里的妇女们不再像以前那么扭扭捏捏,也敢大胆的走出家门、参加民兵了。

    李王氏刚一安顿好就去探监。第一次去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像给看守塞银钱之类,闹得监管人员还以为这个妇女是打着探监的名号来拉拢收买人的。见了丈夫李王氏才知道,原来民主政府的监狱和以往的大不一样啊。

    监管人员一开始不认识李王氏,可他们认识李全。李王氏说见自己当家的,报了李全的名,众人一听,哦,原来是你们两口子,大名鼎鼎啊。李王氏探完监出来,对着送她出门的监管人员千恩万谢:能不谢吗,进来探监时不收银钱不说,还毫不留难,听当家的说在大牢里也没吃什么苦头,这都要多些牢头,不对,监管人员的照应啊。

    那监管笑道:“李大嫂不用谢我,这些都是有规定的,我们只是照着做罢了。其实我们还挺敬佩李家嫂子的。清河乡的事情都传开了,李家嫂子的深明大义我们都知道。对了,说起来有件事情还要李大嫂帮忙,就是李全服刑改造的事。”

    李王氏一惊,“怎么,莫非还有什么差池?”

    监管忙道:“哪里哪里。是这样的,咱们民主政府的刑罚,不仅是惩罚人的过程,还是改造人的过程。李全的刑期比较长,其间难免会有些思想波动,希望李大嫂能经常来看看他,多鼓励鼓励。还有,其实犯人在服刑期间,如果立功,是可以获得减刑机会的。即使不是减刑,表现好的犯人,经过一段时间,每月也是可以获得出狱和家人团聚数天的假释机会的。以前的犯人家属要么在其他地方,要么出于不了解民主政府政策的原因很少来看望犯人,这样的规定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希望李大嫂能在外面多宣传宣传,让更多的犯人家属来这里看看,这样服刑人员能更好的配合我们的工作,好好接受改造。”

    李王氏听了真如在梦里一般:还有这等好事?头昏脑胀的回到家里,她也没有声张,只想先看看是不是真的再说。此后过了月余,其中李王氏又去探了几次监,对丈夫她也没有说起此事,只说了些她和孩子们住在靠山村的家常琐事,这些事情平时看起来毫不起眼,现在和丈夫说起,竟觉得无比温馨。这一天天过晌午,李王氏正在院里喂鸡,忽听得院门一响,她抬头一看,一个熟悉的人影出现在面前,竟是丈夫回来了。

    “当”的一声,李王氏手里的鸡食盆洒在地上,身子一软就要歪倒,李全连忙上前把他扶住。李王氏颤声道:“当……当家的,你怎么……”猛然省起不对,连忙叫儿子把门关好,挣起身子抓着李全的手就往屋里躲。

    李全环住她柔声道:“莫怕莫怕,孩他娘,我是申请了假释回来的,刚才进村的时候就给村里说过,这回家的路还是村长给指的呢,要不然我咋能找到家呢。”

    夫妻俩正在院子里欲语无言,两个孩子反应过来了:这是爹爹回来了啊!两个孩子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大的已经懂事,小的也能记得爹爹的模样,一反应过来,马上欢欣雀跃的抱着李全的腿喊爹。李王氏探监的时候,没带着孩子,俩小子好久没见到爹爹的面,这一见到亲热的不得了。

    欢喜了一阵,李王氏让李全坐在一旁休息忙去弄饭,一家四口团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吃了顿万晚餐。用罢饭,李王氏打发两个孩子进偏房休息,自己引着李全熟悉自家的小院。转了一圈,看罢猪圈里半大的两头架子猪,鸡舍里“咯咯”叫着的大鸡小鸡,厢房里的钢制农具,堂屋卧房,俨然一派殷实的农家小院模样。李全回头憋了半晌道:“可苦了你啦,我又不在,这个家就你一个人撑着。”

    李王氏抬手抹了抹眼睛道:“这风好大,吹得眼都睁不开。”放下手,“也没那么艰难的。咱们在山寨里原本就有些积蓄,到村里落户又有政府的扶持,胡兰也写了信给镇上的领导,帮了不少忙,要不是这,我再有天大的本事,到这村里也没多久,鸡呀猪呀的,说什么也养不起来。嗯,我还在村里担着一份训练女民兵的事,吃着一份村里的公粮呢。当家的,你现在每月又能回来,今后咱家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探监时边上有监管的人,哪能像这样随心所欲的聊。两口子说得起劲,晚上回房上炕又说了大半夜,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事情,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太阳升起老高了两人还没出房门。七岁的大娃很懂事,早上爬起来喂鸡喂猪,又把昨晚的剩饭热了喂饱自己和弟弟的肚子,留出爹娘的饭热在灶上,在院子里喊了一声:“爹,娘,我和弟弟上学去了。”说罢,带着弟弟出门去了村里的学堂。

    听得儿子叫喊,李全夫妇才醒过来。都说小别胜新婚,两人老夫老妻了,数月没在一起,昨夜竟折腾得有些劳累,今天睡过了头。李王氏有些害羞,搡了李全一把道:“快起来快起来,昨晚都怨你,今天睡过头了吧。孩子们都起来了,再不起来还不给孩子们笑话。”

    李全伸了个懒腰,只觉得这样的日子如此舒心,志得意满道:“他们敢!看老子不打烂他们的屁股。”

    李王氏拉过衣服穿上,又把李全的衣服递过去,有点担心道:“当家的,你这次回来能呆几天啊?可别贪睡误了日子。”

    李全道:“没事,有三天呢。昨天才是第一天,今天还能在家呆一整天,明天中午吃罢饭再走也来得及。”

    李王氏神秘的一笑道:“当家的,昨天咱家还有一样东西没给你看。你快起来,看看这是什么。”说着到堂屋搬弄了一阵。

    李全起身过去一看,只见原本立在屋角的一口大缸被挪开,下面的地面也被掀开,露出一个黑洞洞的洞口。“地道?!”当年在清河可吃了地道不小的亏,李全印象很深。“这是……”

    “其实啊,民主政府的村子下面都修的有地道,各家各户也修了入口,在下面连成一片呢。今后碰到敢来村子打秋风的山贼土匪强盗,甚至别国的士兵,咱们就钻进地道跟他们打。地道战的厉害你该知道的。我呀,就是告诉你咱家的入口,免得到时候你找不到下去的路。”说罢,李王氏带着李全钻下去走了一段,大致说了说如何走。李全一边看一边赞叹地道的巧妙。走了一阵,李王氏道:“不能再走了。再往前是村里存粮存兵器的重地,村里有职务的人才能过去。”

    两人回到屋里,吃罢儿子留下的饭,李全道:“其实,我这次回来还有一件事要你帮忙。”

    李王氏道:“有什么你就说,老夫老妻了还要跟我客气什么。”

    李全道:“是这样,我在监狱里有个同牢房的狱友叫黑虎,原先也是一个山寨的头领。他进来的时间比我还长,不过,他以前的那些老婆没一个来看过他的。黑虎知道自己既然犯了事,以前的老婆不愿跟他改了嫁,那也怨不得人。不过他和一个老婆有个半大小子,一直不知道这母子二人现在如何,身在何处?这次我出来,黑虎就想托我问问,看你能不能帮忙打听打听,他在里面劳动改造也攒了些钱,想托你转交那母子二人。你看……”

    李王氏想了想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帮你打听打听。只是,如果那女人住得远了我可不一定能打听到,还有她真要是带着孩子改嫁了他人,我可不保证她能不能再让孩子认黑虎这个爹。”

    李全忙道:“你尽力就好。”说罢把那母子俩的姓名年龄还有大致的长相告诉了李王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启明之回到南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启明之回到南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