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三国之骑者天下 【第三十三章 妙手仁心之神医华佗】

【第三十三章 妙手仁心之神医华佗】

目录:三国之骑者天下| 作者:willee| 类别:历史军事

    一夜无语,清晨起床,韦利便见黄忠一家三口,早已等候多时,心情已是迫不及待。黄叙之病,夜间并无发作,看起来精神爽朗,他自幼随父习武,身强体健,只是病患上身,让其苦不堪言。

    用过早膳,众人便乘驾马车,出城后,便向那华佗住所进发,刁秀儿也要随同,韦利也便答应要求,并与其同乘一架马车。

    秋日的早晨,薄雾弥漫,青草露珠,阳光照耀,呈千丝万缕般,金光闪耀,煞是奇妙。

    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来到华佗之住所。

    这华佗之所,就是一间草堂,坐落在山脚之下,背靠巍巍大山,草堂群树环抱,门前开出一片田园,用栅栏围起,远观之以为种植些平常蔬菜,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些药草之类作物。可以看出草堂主人,闲情雅致!

    护卫亲自叩门,只见一位老者出来开门,那老者须发花白,出门见到众人,便和颜悦色说道:“诸位清晨来访,可有急患?”

    黄忠抱拳说道:“神医,吾儿染病,遍访名医,久医不愈,还请神医出手相救?”

    华佗答道:“既然是来看病求医,速速进来,救死扶伤本乃份内之事,壮士不必多礼!”

    众人随华佗进入草堂之中,华佗便急忙准备给黄叙看病,那边三名年轻人刚开始在抄写药方,见华佗有病人要看,纷纷围了过来。

    华佗见三人过来,吩咐其中一个人道:“樊阿,给客人看茶!”接着对众人说道:“鄙人寒舍,平日鲜有人来,各位自便,这三个小子,便是吾之徒弟,彭城樊阿、广陵吴普和长安李当之!”

    说完便开始认真给黄叙瞧病。

    华佗,字元化,一名?,,沛国谯人。现与张机并称为:南张北华,皆为当代神医。这北华便是华佗。张机便是张仲景,两人都是闻名华夏之神医,后世中大多医院门前,都为其塑像,名曰:救死扶伤,彰显其在医学史上巨大成就。

    华氏家族本是名门望族,其后裔定居于沛国谯县以北风景秀丽的山庄,名曰:小华庄。至华佗时,家族衰微,家族之人对华佗寄托很大期望。从其名字、表字来看,名为佗,乃负载之意,“元化”乃是化育之意。

    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华佗身逢乱世,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乃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华佗少时曾在外游学,见民间疾苦,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惨遭压迫剥削的贫苦百姓。为此,华佗刻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宁愿捍着金箍铃,四处奔跑,为百姓解脱疾苦。

    华佗深入民间,足迹遍及中原大地,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华佗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始祖之人。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深远。华佗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代医学成就颇多,《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西汉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留下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医德情操与动人事迹,流传于世,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医学素材,而且陶冶出他济世救人,普度众生的高尚情操。

    华佗精于医药的研究。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善于养生,用药精当,针灸简捷,手术神奇,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世人尊称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未能流传于世。但他的医学经验未能完全湮没。因为他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将他经验部分继承下来,流芳百世。

    华佗徒弟端上来茶水,众人都顾不得喝,便在旁便观看华佗诊治病人。

    中医之术,博大精深,讲究望、闻、问、切四种诊病原则。华佗切脉以后,陷入苦思一阵,捋须问道:“病痛之时,是何症状?”

    黄叙答道:“忽寒忽热,腹痛如绞,傍晚最甚!”

    华佗又问道:“此病何时开始?”

    黄叙答道:“三月之前,尹始,疼痛较轻,还能忍耐,而后,便疼痛剧烈,生不如死!”

    华佗接着问道:“仔细想想,病前是否吃过不净之物!”

    黄忠夫人急着说道:“家中膳食都是吾来负责打理,并无不洁之理!”

    黄叙想了想答道:“那日,邻居阿牛家,有只鸡猝死,不知何因,丢之可惜,吾与阿牛将死鸡拔毛烧烤食之,因为饥饿难耐,那鸡半生不熟,吾与阿牛便分食之,吃完第二日便开始!”

    黄忠大惊道:“竟有这回事,要知道邻家阿牛,半月前重病,已经不治身亡!神医,请帮忙救救孩儿吧!”

    华佗肃容道:“病因正是如此,所谓病从口入,正是如此!吾察其脉象,并无异样,但观其面色,却是蜡黄无血色,便知乃是体中有虫之症!虫在体内作乱,方才会腹痛如绞!”

    黄忠急切道:“神医,可有化解之法?”

    华佗接着说道:“幸好小子幼小习武,身体强健,不然也不会支撑到今日,今天遇上老夫,倒是有救,老夫开出药方,将那肚中之虫,一泄便好!”

    华佗说完,提笔便写出一剂药方,交给徒弟,抓药,煎药,药成,黄叙趁热服下。一盏茶功夫,黄叙便腹如翻江倒海,急忙到茅厕去大泄一通。

    完毕之后,大病竟好了个七七八八,华佗徒弟提出马桶,那黄叙所泄之物,恶臭无比,上面竟有无数红头小虫纷纷蠕动,当真恶心至极。

    华佗指着这红头小虫说道:“此乃作祟之物,那家禽之死,拜它所赐,小儿食之烤鸡,半生不熟,此虫并未杀死,进入人体便开始作祟,不过离开人体,便活不了多久!”

    只见,红头小虫渐渐停止蠕动,死亡大半。

    华佗接着对黄叙说道:“汝再泄个几次,方可根治痊愈,不过以后要小心饮食!”

    黄叙受教,双膝跪下,磕头说道:“谢神医救命之恩!”

    黄忠等人也是纷纷道谢,这小儿病患除去,自己心头大患便放下。

    韦利在一旁观看,也是惊为天人,虽是由于寄生虫引起,但就凭望、闻、问、切四法便知其病理,一剂汤药,便能药到病除,铲除病根,实乃神人也,哪怕是在后世之中,科学发达,也是要检查大堆项目,寄生虫之病更要大费周章。

    韦利赞誉道:“先生,果然好医术!丹心惠世,妙手回春!”

    华佗谦虚道:“说道丹心惠世,妙手回春,元化愧不敢当!时逢乱世,吾当竭尽所能,惠及世人。有时再想,元化能否分身数人,这样得救之人是否便更多了!”

    韦利笑道:“先生,妙手仁心,令人佩服!吾观先生神术,吾便有一计划,吾将即为雁门郡守,吾想开一家医院,一来方便世人就医,二来,收集天下医学典籍,整理成册,教授天下学医之人,将医学发扬广大,惠及更多黎民百姓,还望先生助吾!”

    华佗眼中精光闪烁,赞叹道:“兄台,心怀天下,让人佩服,此宏图计划,大善!吾若能有所用处,定当竭尽所能!”

    韦利笑道:“好,有先生这句话,足矣!若日后医院就成,先生可要开堂坐诊!而且要将医术一道,发扬光大!”

    华佗称善,这时黄忠领着黄叙,前来向韦利跪拜,黄叙说道:“黄叙谢恩公救命之恩!”

    韦利扶起黄叙,微笑道:“救汝者,神医也,吾何功之有?”

    黄忠打破道:“少龙,此言差矣,若非遇到少龙,吾等都已打道回府,料理叙儿后事,有此大恩,莫不敢忘!”

    韦利见状,趁机说道:“吾将雁门上任,汉升勇猛,可否助吾一臂之力?”

    黄忠答道:“公子大恩不言谢,吾愿效犬马之劳!”

    韦利心中畅快,大笑道:“有汉升助吾,如虎添翼!”

    黄忠又指着黄叙,说道:“小儿年若十二,还未有表字,这回得众人相救,犹如再生父母,请帮其取个表字?”

    话说这表字,是古人成年以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一般是在弱冠成年之时,由长辈取之。因为战乱灾祸,往往表字,在成年之前就已经取好。少时丧父丧母者众多,大多父母便在孩子儿童时代便为其取下表字,小时候便是昵称,待成年之时使用。

    韦利见黄忠这样请求,悠悠说道:“黄叙,得神医相救,神医者,妙手仁心,惠世济人,不若就叫,世仁!不知意下如何?”

    黄忠闻言,大喜道:“妙手仁心,惠世济人,世仁,好名字,好寓意,就叫黄世仁了。”

    韦利听到黄忠连起来说出,心头一颤,心中暗叫不好,怎么取个吝啬地主之名,黄世仁,是后世传播较广的话剧电影《白毛女》中的一个主要反派角色,吝啬贪财,名为世仁,却是为富不仁。不过,看到黄叙淳朴厚重,得表字之后欣喜若狂模样,韦利也不便打破,黄世仁之名,只不过是后世文学形象,不提也罢,但愿黄叙真的能够做到仁心惠世!

    黄叙此子,果然不负众望,后来成为韦利开国之将门虎子,是开国之四小龙将之一,这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求推荐票、点击、收藏。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骑者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骑者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