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改装大宋 第十七章 新政

第十七章 新政

目录:改装大宋| 作者:冰河眼镜龙| 类别:历史军事

    大宋开宝二年十一月廿三,卯时,群臣已经在崇德殿按部就班的站好,就等皇帝驾临了,但今天大臣们却发现这大殿上多了一个人,二皇子赵德昭此时也伫立在大殿上,大臣们都在窃窃私语,看来今天有大事要发生啊。

    不一会儿,皇帝陛下驾临,群臣山呼万岁,三跪九叩,礼仪过后早朝算是正式开始了,不过今天皇帝先开口了:“诸位爱卿,今日早朝朕安排了一个改革方案来让众卿议一下,德昭,把你起草的方案呈上来。”

    “儿臣遵旨。”赵德昭把自己手里的方案呈了上去。

    “这个方案是德昭昨天完成的,朕看着还不错,就让他今日拿来在早朝上让众卿议一下,德昭啊,把你准备的副本交给枢密使和几位参政大人。”赵匡胤吩咐说。

    接着,执事太监开始在大殿上大声宣读方案内容:“……强兵之法:第一,施行预备役制,男子满十五岁须在各地官府接受预备役军事训练,为期两年。第二,重整全**队,将禁军,厢军统一重分编制,以十人为一什,置什长一名;百人为一曲,置曲长一名;千人为一将,每将置正副游击将军各一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将军队的训练;三将为一团,置正负偏将各一人;十二将为一军,置正负准将各一人,每将游击将军常任,偏将及准将定期轮换调动。第三,每将、团、军中各设军法处,负责军队奖惩。第四,由枢密院,禁军三衙,兵部组成军务省,其中枢密院主管调兵,三衙掌兵,兵部主管各级军法处。军务省总管全**队,直接听命于皇上。第五,在开封设军官学校一所,为选拔培养军官之地,军官学校直接听命于皇上。第六,鼓励民间养马,鼓励商人开办马场,民间饲养的战马由朝廷统一收购。第七,设军器监,严格监督军器制造,保证军器质量。……”

    “停,众卿先来讨论下这强兵之法怎么样。”赵匡胤说。

    殿上的大臣们都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枢密使才上前说:“启禀皇上,微臣认为殿下所提的这几条强兵之法非常好,应尽快付诸实施啊。”枢密使这一表态,许多大臣也跟着附和,大臣们都不傻,大宋开国以来皇上对兵权抓的最紧,赵德昭方案里的这些强兵之法也是顺着皇帝的心意来的,当然要极力赞成了,谁会傻儿吧唧的反对啊。

    看着大臣们的反应赵匡胤非常满意,“恩,既然如此那这强兵执法就定下来了,董巳,接着念。”赵匡胤吩咐宣读方案的执事太监说。

    “奴婢遵旨,取士之法:第一,重开科举取士制,以联系实际的经义策论为考试内容;第二,改革恩荫制,官员子弟须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入仕。……”(附注:方案开头和结尾的省略号省去的是奏折开头和结尾的格式内容)

    “众卿对这取士之法有何异议啊?”赵匡胤接着问。

    “启禀皇上,微臣认为这两条取士之法十分精辟,理应付诸实施啊。”宰相赵普抢先出来说,群臣也连忙附和,这两条取士之法皇帝不久前就在朝上提过了,这次在方案里出现肯定是皇帝自己的意思了,这个当然要赞成了。

    “那这个改革方案就这么定下了,德芳起草新政方案有功,加授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赵匡胤说。

    “儿臣谢父皇隆恩。”赵德昭连忙谢恩。

    赵匡胤接着说:“传旨,命山南西道节度使赵德昭即日起组建开封军官学校。”此话一出,朝堂上的大臣顿时一愣。

    “启禀皇上,臣弟对此有异议。”赵匡胤话音刚落,赵光义就上前说:“德芳尚且年轻,经验不足,组建军官学校这么大的事交给他似乎有些不妥啊。”

    “启禀皇上,微臣也认为二皇子殿下一人难当此大任,应派遣几名有经验的大臣协助殿下啊。”宣徽南院使曹彬上前奏道,赵光义听完后狠狠的向曹彬瞪去,曹彬则装作没看见。

    “恩,也是,传旨,命天平军节度使石守信,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进京协助组建军官学校。”赵匡胤又加了条命令。

    赵光义虽然不甘心,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默默退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改装大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改装大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