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年年有怡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清风揽月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清风揽月

目录:年年有怡| 作者:郁桢| 类别:都市言情

    第二日胤祥早早的就醒了,他看了看身边的人还在睡梦中。于是动作极其轻柔的从床上起来,他怕自己吵醒了还在梦境里的幼君。见她一脸恬静的样子,胤祥忍不住弯下头吻了吻她的脸,最后才依依不舍的下床去。

    今天是中秋,可他不得不进宫去回复交办的事情,还有早朝的事了,皇父还在那里等着。胤祥走到了外面的房间,开了门叫丫鬟进来,又吩咐她们不许吵醒了幼君。

    巧彤捧来了衣裳,芸芝端来了大半盆温水,还有几个丫鬟捧的捧手巾,捧的捧漱盂。胤祥动作极快的就处理好了,巧彤替他扣好了纽子。

    胤祥接过丫鬟递来的茶匆匆喝了两口,屋里来了生面孔,不过胤祥一点也没注意到。他掏出怀表一看果真有些晚了,因此也来不及吃其他东西就要出门。

    出门前对屋里人说:“别吵醒你们福晋,让她多睡一会儿,她看上去有些睡眠不足。”胤祥交代了两句。

    刚出了院子,就见璧瑶抱着弘昌往这边走来。胤祥站住了:“你抱着孩子往哪里去?”

    璧瑶笑道:“昨晚我听见爷回来了,还以为是下面人说的玩笑话。看来是真回来了,所以带着小阿哥过来给爷和福晋请安的。”

    胤祥哦了一声,又低头去看了看在璧瑶怀里睡觉的小弘昌,胤祥道:“早上已经很冷了,快将他抱回屋去吧。幼君也还在睡,别去打扰她。”

    璧瑶答应着:“知道了,爷你看,我们孩子是不是又长大些了,我觉得他越来越像爷了。特别是这鼻子,下人都说像了。”

    胤祥匆匆一瞥也没看出个什么究竟来对璧瑶说:“今天过节,我不会留在宫中会早些回来和你们团聚。”说完便大步流星的走了。

    璧瑶抱着孩子还在站在那里,望着胤祥匆忙的身影,璧瑶心中有些失落,没有一句知冷知热的话,他变了,他的心中只有那个女人。

    胤祥上了马,伴云跟在后面,还有些出门的侍从。一行人匆匆赶路,胤祥有些讨厌这样日复一日的忙碌,就像他永远在途中,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歇歇。好不容易赶到了宫门前,胤祥下了马,他遇见了一同而来的八哥和九哥。胤祥上前和两位兄长问了好。

    胤禟笑道:“这十三弟不是出远门了么,这么快就回来呢?”

    胤祥笑道:“办好皇父交代好的事不敢耽搁。”

    胤襈接了句:“如今老十三出息了,哪次皇父不在我们面前夸奖你几句。如今又外出跑差事,看来是够忙的。”不知怎的,后面的话竟然听来有些酸溜溜的。

    胤祥丝毫没在意,那些赶来早朝的大臣们也来了纷纷和三位皇子行礼。又和胤襈说笑攀交情,看来他还真是个受欢迎的人,胤祥已经迈进了那扇门。天空已经微微亮了,按例应该先到小朝房里歇息等待上朝的时刻。

    等签了到排好了班,王公大臣这才鱼贯而入步入乾清宫。

    随着太监的唱和,康熙身着早朝服才从外面进来,下面已经跪了一地的人。等康熙升了座,三呼万岁,康熙免礼。他一眼看见了下面的胤祥,心想这个儿子办事够快的。

    “今天是中秋,朕知道你们要家人团聚。该处理的事却拖不得,要奏本的提上来。”康熙坐在一点也不舒适的龙椅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说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的事。

    处理了几件眼前的大事便就退朝了,康熙留下了几个儿子几个重臣单独说话。余者皆去各部坐班。

    胤祥等在御书房外面,等着康熙宣他的旨意。等得不耐烦了胤祥和跟前的小太监说着玩笑的话又足足的过去了一个时辰。里面的大臣才出来,胤祥才得进门去。

    “儿臣给皇父请安。”胤祥便磕头行礼。

    “安,交代的事都办好呢?”康熙抬眼看了儿子一眼。

    “皇父交代的事不办周全哪里还敢回来面见皇父呢。再说皇父信任儿臣,儿臣不敢辜负。”

    “还是年轻好啊。朕像你这样的年纪时做事比你还利索。每天上百件的事从来没耽搁过,如今体力大不如从前了。”

    “皇父不老,康健着。就是儿子们也不敢和皇父相比的,去年围场的时候皇父不是还猎到好些野物么。”胤祥笑道。

    康熙听儿子一说仿佛自己真的还青春似地,因此坐正了背姿:“今天晚上有宴会,正好你也回来了。一起团聚团聚,朕已经交给你几个哥哥去办理。你也歇歇吧。”

    “儿臣还正想给皇父告假,打算今晚好好在家陪陪家里人。”

    “你小子……”康熙戏谑了一句,接着点头说道:“朕准了,有好的点心朕让人给你们送去,对了你媳妇是不是要生呢?”

    胤祥答道:“到底是皇父心疼儿子。幼君的产期还有一段时间。儿臣还得向皇父讨件事,请皇父恩准。”

    康熙道:“说来听听,只要朕能办到的,就答应你。”

    “今天过节,儿臣想接如馨回家里过节,还请皇父成全。”

    康熙笑道:“你这个当兄长的倒还体贴,得了,去吧。对了,家里有什么需要的地方给你德额娘说去。”

    胤祥答应着,康熙也没别的吩咐,胤祥便退下了。他一路来到永和宫。如馨正和德妃说话解闷呢。如馨见了他又惊又喜连忙跑到他跟前拉着胤祥的手说:“哥哥,你从哪里来的?我听见别人说哥哥出远门了,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胤祥摸了摸她的头笑道:“昨天夜里才回来。”于是又规规矩矩到德妃跟前请安。

    德妃看了看他:“果真是十三阿哥。对了你媳妇打发人送来的东西我很喜欢,叫她好好养着身子。”

    胤祥答应着接着又说:“刚才从皇父那允了恩准,让如馨回家过节去还请德额娘答应。”

    德妃笑道:“哟,倒真显得你们兄妹情深意长的,既然你们皇父都答应了我还拦着做什么。这十公主还不高兴坏了。”说着又去看如馨,果然如馨的脸上已经笑得像朵花似地。

    “哥哥真好,只是可惜八姐不在,不然我们三个再加上嫂子那才叫团圆呢。”

    胤祥心里知道如馨是明年的婚期,这是她留在京里过的最后一个中秋所以才要一起过,不然又像她的大妹妹这一出嫁连个音信也没有。

    如馨到府的时候径直跑向了幼君的房间,大声喊道:“嫂子,如馨来看你了。”

    幼君听见熟悉的声音忙从窗户探出头来,果见如馨欢欢喜喜跑来了,后面跟着她那个挂着一脸笑容的哥哥。

    如馨已经跑到了跟前,眼光自然而然的就停留在幼君隆起的肚皮上:“哇,已经这么大了,难怪好久都不见嫂子进宫去看我。看上去沉甸甸的,是不是很累?”

    幼君笑道:“不累,公主跑得一头的汗倒是真累了。”

    到了黄昏的时候宫里赐了许多节下的礼,兄弟间也相互送礼贺喜。至夜的时候设宴在纷园的听月楼,当中摆放着一张花梨的大圆桌,桌上摆放着各式点心水果及南北的干货。一溜设有弹墨绫子椅袱的官帽椅。

    胤祥、幼君、如馨坐下以后见圆桌还空着一大半,胤祥笑道:“原来我们家人也是少的。”接着又扭头让人去请璧瑶母女又让奶妈将弘昌抱来。幼君始终不说一句显得淡淡的,倒是如馨从来没有这样兴奋过,一张嘴叽叽喳喳像是只出笼的鸟儿。

    接着璧瑶母女来了虽然有座也不敢坐,只来回的服侍极其的热情。

    胤祥有些不悦了:“叫你过来赏月,哪里需要你服侍,快坐下吧。”

    璧瑶笑道:“要说赏月还是这一处好。奴才已经从下人里找了几个会吹奏的来在对面山上的亭子里吹奏。”

    胤祥笑道:“这个雅,很好。”接着又问淑冰:“我们冰儿也不小了,等过了明年就请个女先生来教你好不好?”

    淑冰答道:“冰儿不要什么先生,要阿玛教。”

    璧瑶摸着淑冰的脸说:“傻丫头,你阿玛那么忙,哪里得空来教你。别说傻话了,你公主姑姑在这里听见了要笑话的。”

    幼君冷眼看着他们三人一唱一和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只低头在那里喝着不知是什么味儿的果汁。如馨倒也看出来了,悄悄拉了拉胤祥的衣裳,胤祥起身来给每人面前的杯里斟酒。等到幼君的时候幼君拿开了杯子说道:“你们喝你们的,算我做什么。”

    好在如馨不时的在那里说笑以至于场面不会尴尬冷场。接着对面亭子的音乐响起了,开始是一阵清越空灵的箫声传了过来,胤祥听见了这声音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这箫声如此的动人,吹了一小段,接着又有琵琶声跟着和了进来。

    “琵琶和箫,这倒是不错的组合。”胤祥拍手赞道。

    一旁的如馨说:“真好好听,倒让我想起母妃的琴声来了。”

    胤祥回头看了看如馨,这样团圆之夜不知怎的,他心中竟生出了一股淡淡的惆怅。母妃不在身边,大妹妹也不在。胤祥走到了栏杆边那悠扬的音乐声更加清亮,抬头看了看夜空正好有一轮明月挂在碧蓝的夜幕上,洒下了一地的清辉,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年有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年有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