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年年有怡 正文 第三十四章 民间声音

正文 第三十四章 民间声音

目录:年年有怡| 作者:郁桢| 类别:都市言情

    康熙等在杭州停留了几日做了休整便要回去了。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当下各级官员皆送来各种奇珍异玩,康熙收了几件精巧的余者全退了回去,又训了许多话,说了为官之道及河道工程建设。他把那名歌妓最后还是没有带回京城,当初接待他们的杭州巡抚以为将自己的女儿送上去能博一个好官名没想到最后依旧是两空。

    巡抚大骂着女儿:“没用的东西,一点也不争气。以为还能靠你我能享几年清福,看来还是一个赔钱货。”

    女儿满心的委屈不住的拭泪:“就算他是皇上可比爹爹的年纪还大了,爹爹就一心想着将女儿往里面送,从来就没为女儿想过。万岁爷看不上女儿是女儿的错,爹嫌丢脸不如就将女儿杀了就当没生养过,岂不是干净。”

    巡抚气得跺脚:“怪不得上不了台盘,不知趣的丫头从此以后当爹的再也不会过问你一句。别以为还有人要你,进不了宫,你就守一辈子吧。”

    再说幼君在船上晃了快一天了头晕脑胀又想呕吐,她自己都不知道是晕船还是害喜总之来说就是遭罪。随行的御医诊治过开了两味丸药,幼君吃过之后伏在桌上闭着眼睛假寐。宝娟和巧彤两个丫鬟依旧晕船晕得厉害无法来照顾幼君,胤祥只得又派了几个宫女过来。幼君和她们也没什么可以说的话。好在胤祥还在船上陪着她,不时的嘘寒问暖。

    “你不舒服就去躺一会儿吧,看你难受的样子我也怪难过的。”胤祥过来试了试她的额温。

    幼君推开了他的手有气无力的说着:“不想躺,倒让这风吹吹要好些。不如你扶我到船头去看看。”说着就要起来。

    “外面正吹风了,我怕你受凉。”胤祥很是担心。

    “我都这个样子了难道还怕什么风寒么。”说着也不等胤祥来扶她,自己扶着摇晃的船体慢慢向外走。

    “你怎么还是这样倔强!”胤祥皱起了眉头忙上前揽住了她的腰身。幼君好不容易站到了甲板上,被风一吹险些没站稳好在胤祥在身后及时扶住了。幼君依旧觉得头晕,胃上也在翻腾着,趴在栏杆上好一会儿才好些。

    “我真担心这一路上你要怎样才能挺过去。”

    幼君摇头说:“没关系的过两天习惯就好了。”

    胤祥叹道:“都是我不好,若不让你跟着你也用不着吃苦了。”

    幼君虚弱的笑着;“我才不会埋怨你,若不是跟着出来一趟我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永远只是个井底之蛙。也看不到那么多美丽的风景了,岂不是要遗憾终身。”

    “你还能这样想我只能说感到欣慰,回去以后什么也不要做,好好的静养几个月,然后等我们的孩子出世。我们一起抚养他,好不好?”

    “除了这样我还能做什么,我又不像你每天还要去早朝站班,协理政事。只是一想到回家的路越近就越想念我阿玛和额娘来。还有我的三姐六姐,甚至还会想想那淘气的关柱,也不知道他懂事些了没有。”

    胤祥见船队似乎又要靠岸了,于是和幼君说道:“你还是回船舱里去吧,我去皇父那里看看,或许有需要的地方。好好的,等我回来。”又让宫女将她搀扶进去。自己还站在船头,迎面的风将他绯色的袍子掀起了一角,腰间挎着那把宝剑。等待完全靠岸以后胤祥才从这只船跳到了别的船,最后来到了康熙的大龙船上,太子也过来了。

    康熙颠簸了大半天身子也有些酸软了问着胤祥:“到哪里呢?”

    胤祥回答着:“回皇父已是徐州的境地了。”

    “徐州!是个好地方啊。”康熙说到兴起便对儿子们说:“朕要下去看看。”

    胤祥一听要下船,外面都还没来得及去安排于是对康熙说道:“皇父要下去的话请儿臣先去准备准备。”

    康熙有些厌烦:“不需要了,只不过想透透气。还怕什么,不是还有你在跟前么,不用麻烦下去走走吧。”说着站起了身子便出船舱去。太子忙跟了上去,胤祥和两个弟弟及康熙的贴身侍从也只得跟上。

    胤祥已经来不及去安排只好先一步上了岸,接着又去伸手搀扶康熙,两个弟弟扶着胤礽后面只有几个随身的侍从。大家上了岸,康熙又说要走走。

    胤祥却犯了难了,还没清理好,若出了什么岔子可不的闹着玩的,胤祥只好硬着头皮说:“还是不走了吧,就在这岸边歇歇脚一会儿还得回船上去。”

    康熙有些不悦了:“怎么,你连朕的意思也要违逆起来。”

    胤祥忙作揖说不敢,又去看胤礽想让胤礽作为太子好好劝劝父亲,胤礽装聋作哑仿佛没看见。康熙也不等儿子们自己便上前走着。这沿途都有大臣安排也看不见什么,那些风土人情也没见着什么,不如下来走走亲眼看看这民间是个什么样子。康熙可是在船上想了好半天了,好不容易等着靠岸岂能放过难道就这样回去了么。自己虽然上了些年纪可不是个昏君呀。儿子们已经赶上来了,胤祥走在康熙的左前方他要杜绝一切潜在的危险。好在大家穿的都是便服,走在路上不是很招摇。

    康熙和跟前的太子说:“有时候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却要擦亮眼睛。该明白的地方就不能装作糊涂,即使做不了圣主也不能当昏君。”

    胤礽回答着:“皇父说得是,儿臣记住了。”看着父亲健步如飞的样子心里却是一阵阵的纠结,这个老不死的究竟还要在那个位置上呆多久,他当了将近三十二年的太子了比许多皇帝在位还要久,而这样的等待却不知何时是个尽头。

    康熙走在这条不算偏僻的路上,两旁还有几间林立的泥坯茅草矮房。康熙见一个老妇正在井边淘米康熙便过去了。

    “大姐有水吗,讨碗水喝。”康熙口中跑出的话让跟前的几个儿子都顿时愣住了。

    淘米的老妇看了看跟前这几个不知从什么地方跑出来的衣着华美的男人,眼中有些惊疑,又多看了一眼中间那个胡子有些花白的男人目光凛然,老妇站起身来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说道:“要水吗,等等。”

    说着便进屋去了。

    胤祥阻拦着康熙:“皇父,这外面的东西不干净,还是回船上去吧。”

    康熙倔强着说:“我口渴了想喝水,难道也不行么。”

    老妇已经端了一只大土陶碗出来了,里面装了大半碗清亮的水。胤祥先一步接了过来低头尝了一口没有什么怪异的地方这才捧给了康熙。

    老妇见状皱眉说道:“这个年轻人不懂事,哪里有自己先喝了再给老人家的。我再去端一碗来。”

    康熙已经大喝了几口笑说着:“不用了大姐。”最后喝到碗底也空了,康熙才亲自将碗递到老妇的手中说道:“大姐你家的水甜呀,好喝。”

    老妇听了心里也喜欢:“我们家别的东西没有这水还有一口。”

    康熙喝了水却并不急着要离去继续问着那老妇:“大姐日子可还过得?”

    老妇疑惑的看了看这些陌生人不知道如何回答。

    胤祥转口说道:“我们家皇……”又改口道:“老爷问你能吃饱饭么?”

    老妇答道:“两个儿子都不在家,艰难艰难呀。”

    康熙有些不忍也不再问下去就和儿子们离开,胤祥将腰上的一只荷包解了下来里面还有几两银子丢给了妇人便就跟上了康熙而去。

    老妇将那荷包打开一看见是银子双手颤抖着,口中喃喃自语:“不过就是一碗水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呀。”说着又双手合十望着离去的身影说道:“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好人,好人呀。”

    康熙一点没有要回去的意思继续大步向前。就在这时候他们走过了一个地摊,地摊上摆些没人要的旧瓷瓶没什么新意。刚路过了摊子突然一个衣衫破旧的青年怀中抱着一个瓷瓶跑到康熙跟前说道:“站住,你赔来。”

    康熙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忙停住了脚步去看那青年含笑道:“这位小哥,我什么地方碰到你呢?”

    青年说指着瓶子说道:“看见没有瓶口这里开了一个大口子,刚才你老衣角扫到了它往地下一倒酒碎了,这样我还卖给谁去,赔钱来。”

    康熙压根都不知道自己碰坏了别人的东西,疑惑的看看周围,后面的十六子胤禄说道:“我们家老爷没有碰过它,你也少来讹人了。”

    青年看了看他们一行人,见个个衣物不凡心想非富即贵于是抓住不放:“你们别仗着人多欺负人少,老子也不怕你们,今天你们不拿个说法来休想从这里过去。”说着抱着他的瓶子拦在了本来就不宽阔的路中央。

    胤祥已经走上前来,他早已经看不过了,手已经按到了腰中的宝剑。康熙却按住了他的手和胤祥说:“我和他讲讲道理去。”

    胤祥道:“和这样的人有什么道理好说。”

    “天下总还有个讲理的地方吧,朕……”康熙又改口说道:“我今天就得试试。”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年有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年有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