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年年有怡 正文 第二十四章 盛世隆恩

正文 第二十四章 盛世隆恩

目录:年年有怡| 作者:郁桢| 类别:都市言情

    幼君细看这名真正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女子。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只见她皮肤白皙,一张鹅蛋脸,两弯柳眉,细长的眼睛,直挺的鼻梁,樱红的薄唇。个子中等,身量苗条,态度蹁跹,婷婷袅袅,长得确实让人赏心悦目。又见她穿着一件浅绿杭绸绣有折枝花卉的夹衫,系一条翡翠绿的褶子绫裙,装扮素雅,又不失清新,这色彩穿在她白皙的皮肤上更增添了几分韵致温婉。

    幼君看后心中也喜欢和忆霜说着:“以后你也别再自称什么奴才不奴才的。也是爹娘疼爱的千金闺秀。在我这里没那么多的规束。闲时你和我逛逛这园子,说说你们江南的景致我就很喜欢了。正愁没个人做向导了,你们曹家人办事还真是细致体贴,什么都想到了。”

    忆霜屈了屈身子回应着。

    还未到黄昏,幼君就被丫鬟们拉去装束,头上已经插满了金珠玉翠,就连脖子上也挂上了好几串珠子。幼君忙伸手拿下了一些:“戴这么多做什么。都夜晚了谁会注意到我头上戴了什么东西没戴什么东西。”就连那支累丝点翠的玉搔头也拿下来了。

    巧彤见状忙按住了幼君的手说道:“别的少一件没什么要紧的。这玉搔头可必须得戴上。不然怎么显示出我们福晋尊贵的身份啊。对了还有一只金凤钗也一并戴上。”

    幼君忙道:“我的好姐姐,饶了我吧。真是见鬼,为了什么身份自己却不好受。”

    好不容易装扮好,天色已经快要黑下来了。幼君才在丫鬟们的簇拥下出了房门。绕过了几处亭子,一座水榭,下了一座青石桥,穿过一排罩楼最后才到一宽阔之处。此处已经灯火明亮,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往穿梭的全是服侍的下人,个个都训练有素,一丝不乱,各司其职。

    在灯火之处幼君总算看见了胤祥,他正在那里和一青年男子不知在交谈些什么。幼君没有打算上前去。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便就坐下了。面前一条长长的乌木雕花几案。案上设着碗箸杯碟,一只越窑出的青瓷自斟壶,还有两样果点。幼君只觉得那些碗碟上的花纹是淡雅的水草青花倒有些韵致。她在人群中寻找密贵人的身影寻了半天也看不见,因此只得和身边的巧彤闲话。

    “早知道这样无聊就该让忆霜一起过来的。”幼君发现没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巧彤笑道:“忆霜姑娘可比不得福晋。这种场面是不能出席的。”

    幼君才又明白过来,嘀咕着:“我是有些糊涂了。不过也奇怪,自己家中要举办宴会,主人却不能上桌。还是主子小姐呢。”

    幼君看着这些来往忙碌的人心中却突然产生了些失落,甚至是无助。尽管这种感觉自己也不清楚是来自何处。正在她发怔的时候却见太子胤礽过来了,幼君忙起身行礼。

    胤礽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弟妹这一打扮倒真是扎眼。”

    幼君觉得他的话有些不妥,不怎么符合规矩可又不好顶撞,思量了一会儿便说:“太子爷什么没见过,何必来看一个微不足道女子的笑话。”

    “才不是笑话。我可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幽默的人。”太子的身子放低了些,两人只隔了不过几步的距离。幼君忙往后退了几步,此时正好胤祥过来了,两兄弟见了礼。胤祥问着胤礽:“怎么还没见皇父过来?”

    胤礽显得有些无趣,也不回答胤祥的话便扭头走了。胤祥这才和幼君说:“我的福晋,好半天的时间没见着你了,可好?”

    “好啊。很好。前前后后那么多人跟着哪里会不好的。不过你还真是一个大忙人。这一登了岸就再没看见过你。”幼君重新坐下。

    胤祥一只手已经压在了幼君的肩头上,低声在她耳朵边问着:“刚才太子和你说什么?”

    幼君疑惑的看了看他忙道:“什么也没说啊。”

    胤祥道:“是吗,我这一来他就走。问他话他也不回答,也猜不透是为什么。”

    幼君冷笑道:“你们是兄弟,你都猜不透,我难道会知道么。还是你不相信我的话。”

    胤祥忙道:“信,当然相信。”

    幼君又说:“今晚你在哪里睡觉还回我哪里么?我看你忙成这样把我都忘了。”

    胤祥笑道:“当然得回。”

    幼君还想说什么的时候却见众人簇拥着康熙过来了,胤祥忙迎了上去。幼君只得和众人一起拜倒在地。幼君跪在原地两眼却不停歇东看西看。

    好不容易等升了座,康熙便道:“众家请起。”又和曹寅说:“让大家别拘束了,今天也没外人。”

    曹寅赔笑道:“奴才等都是仰仗圣上的恩典。”

    康熙又问着曹寅说道:“怎么没见着老人家?”

    曹寅道:“回圣上,家母是女眷不好见客。”

    康熙道:“这是什么话,今天这席中还少了女客不成,朕的密贵人,还有儿媳妇。快将老人家请来,不然朕亲自去请她老人家去。”

    曹寅立刻吩咐下去。

    康熙笑道:“如今你办事也糊涂起来。当初我们三个一处长大,你和容若同在身边当差,转眼就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如今都老了,老了。”

    曹寅道:“圣上才不老,依旧健壮。奴才是不敢比的。”

    康熙和身边的胤礽笑说:“你看这楝亭也学得圆滑世故起来。”随即康熙又和曹寅感叹着:“可惜了,可惜容若去得早,难为一代才子啊。朕还收着他许多的词句。当初你们两个在御前的时候也是交好的,还有诗词附和,这些年过去了。你可还记得他?”

    曹寅道:“奴才怎么会不记得,一生都难忘。”正说着却见自己的老母亲过来了。曹寅忙离了座去搀扶。

    幼君这才看清楚了那位白发的妇人是迎接她们的老者,幼君还在猜想这妇人和康熙有什么关系的时候。却见康熙一把拉住了孙氏要拜的身子,说道:“这是我家的老人,行不得,行不得。”很快又让人赐座,距离康熙不远。

    康熙问着孙氏:“老人家身子可还健壮?”

    孙氏耳朵不是很好使了,曹寅又忙附在母亲的耳边重复着康熙的话。孙氏回答着:“皇上还记得老奴,老奴有幸。老了,不中用了。身子还好,就是这耳朵这眼睛不怎么好使了。”

    康熙道:“当初若不是嬷嬷照料我,还不知怎样呢。”说着已经斟了一杯酒来到孙氏跟前敬酒。慌得孙氏忙说:“皇上,这样使不得,老奴担不起,是不符合规矩的。”

    康熙笑道:“当初就是嬷嬷教授我宫中礼仪规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孙氏见康熙一片盛意实在推却不得只好跪着接受了。康熙又和跟前的胤祥说:“你去扶嬷嬷起来吧。”

    胤祥忙去搀扶,孙氏忙道:“不劳阿哥了。”曹寅将母亲扶了起来。

    孙氏心里很是舒坦,她望着跟前这位天子,当初抚育过的天子如今都这样好了,心里很受用,又询问着康熙:“皇上可好?”

    康熙道:“朕很好,朕一直感念老人家的恩德了。”

    曹寅又在母亲跟前将康熙的原话说给母亲,孙氏点头道:“如此甚好,甚好。”

    接着丫鬟们给每人案几前捧来一个食盒,里面盛着麻油松菌、蟹黄水晶饺、卤味鸭舌、浓汤鹿筋等共九个菜点,碗里是御田里出的胭脂米。

    康熙一面吃饭又一面询问曹寅:“楝亭如今还有几个子女?”

    曹寅答道:“回圣上,奴才跟前还有一子一女。”

    康熙点头道:“你那大女儿是朕做的媒,可还满意?”

    曹寅答道:“大女儿如今贵为福晋全是仰仗皇恩。”

    康熙笑道:“怎么不将你那儿子叫来朕瞧瞧?”

    曹寅道:“他身子弱怕圣上笑话。”

    康熙道:“这有什么,叫来就是。”

    不多时只见一个青年公子过来了,幼君看去就是刚才和胤祥说话的那位。

    “奴才曹顒给圣上请安,吾皇万岁。”

    康熙忙让他起来又问:“读什么书?几岁呢?”

    曹顒皆一一回答了。

    康熙点头道:“朕看这模样这谈吐皆好,和朕的几个儿子相比也不缺什么。还是楝亭教子有方,以后必定是有所成立的。”

    曹寅忙道:“圣上谬赞了。圣上看着他外面好却是败絮其中,奴才怎敢与几位阿哥相比,阿哥们出自皇家自然是大家风范,奴才家的不过一风絮耳。”

    康熙听见了这句扭头和胤祥说:“你看我的发小,如今说起话来一套是一套的。朕也不敢和他亲近了。”

    胤祥笑道:“这曹大人惯是谦虚的。”

    康熙便和曹寅说:“等找个机会让几个孩子比一比,或文或武都行。”

    曹寅道:“奴才家的怕是要落第,让奴才脸上不好看。”

    康熙笑了笑拈须说:“好了楝亭也不必自谦了。那两个儿子还小,太子又太大了。正好朕的十三阿哥和你们家的孩子年纪相仿,你们两个比比,朕来评个高下,朕也绝对公正不带包庇。”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年有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年有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