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年年有怡 正文 第十九章 吹梅笛怨

正文 第十九章 吹梅笛怨

目录:年年有怡| 作者:郁桢| 类别:都市言情

    小阿哥的出生给府里带来了许多欢乐。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虽然是侧室所生,到底是府里的长子,因此到洗三的时候前来庆贺的人不少。康熙又让内务府赏出许多礼物来。

    快满月的时候礼部又按着这一辈的排字拟出“弘昌”二字来,康熙看后也没说什么。从此胤祥的第一儿子便以“弘昌”这个名字记录在了玉牒。

    璧瑶还在坐月子,府里的一些事情幼君已经接过手暂且管着,好在有几个嬷嬷打点起事情来也不算麻烦。

    奶妈将小弘昌抱了过来在下面跪着说:“弘昌阿哥给福晋请安。”

    幼君看了一眼说道:“起来吧。”又问奶妈:“小阿哥可还好,仔细照料着,万不能有什么差错。”

    奶妈含笑着回答:“福晋说得是。小阿哥听话着,又不喜欢吵闹。”

    幼君已经从炕上下来,她想过去看看那个孩子。于是从奶妈的怀里接了过来,刚满月的婴儿实在是没什么看头。襁褓中的小家伙半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直直的看着幼君。

    奶妈在一旁说道:“小阿哥的鼻子长得多像主子爷啊,那眼睛又像是和侧福晋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幼君说了一句:“才多大的孩子鼻子和眼睛都还没长开了。”说着又将孩子递还给了奶妈,奶妈自悔失言,低了头也不说话。

    幼君对芸芝说:“你吩咐出去,就说侧福晋生了孩子需要好好调理身子,不如让淑冰跟着我几个月吧。”

    芸芝听说就要去吩咐淑冰的奶娘顺便给侧福晋传话。

    璧瑶还在卧床正和淑冰说笑。淑冰虽然年纪不大可已经很会说了。

    芸芝过来说明了幼君的意思。

    璧瑶想了想也说:“这样很好,冰儿,你先跟着福晋。乖乖听话,要喊福晋额娘,知道吗?”

    淑冰紧紧拉着璧瑶不肯走哭道:“是不是额娘不要冰儿了,额娘有了弟弟就嫌弃冰儿了。冰儿喊福晋为额娘,那么喊额娘什么呢。”

    淑冰的奶妈在一旁解释着:“喊侧福晋啊。”

    淑冰摇摇头不肯走。

    璧瑶将头扭向了另一方,对下面的人说道:“将冰儿抱到福晋房里去吧。”

    淑冰哭喊着不肯走。璧瑶硬下心肠来,仿佛听不见。孩子的哭声却让她心里一阵阵的难过,那个新来的女人抢走了一切。先是她倾慕的男人,接着是她的孩子。

    奶妈将淑冰带到了幼君的房中淑冰依旧哭喊个不停。奶妈没什么耐心了:“好了别哭了,快过去给福晋行礼,喊额娘。”

    淑冰却也不抬头看幼君。

    芸芝在幼君身边说:“福晋担待一点,小格格还不懂事呢。”

    “我计较什么……”幼君张手要来抱淑冰。

    淑冰却紧紧拉着奶妈的衣裳说道:“丽嬷嬷带我去找额娘,快带我去。”

    奶妈弯腰对淑冰说道:“格格乖,这就是格格的额娘啊。”

    淑冰的哭声变得有些抽噎了:“她是福晋,不是额娘。她从额娘身边抢走了阿玛,还想将我从额娘的身边抢走。”

    幼君被这个只有不过四岁孩子嘴里说出的话给震住了,她倒退了两步,险些撞着了后面的椅子。好在芸芝在后面及时的扶住,小小的淑冰在幼君眼中看来可气又可恨。

    奶妈丽嬷嬷听见了淑冰的话吓得浑身颤抖已经跪在了地上和幼君求情:“福晋见谅,格格还小,什么都不懂是胡说的。”又拉着淑冰说道:“好格格,快给福晋求情,说你错了,以后再也不敢说大逆不道的话了。”

    幼君跌坐了椅子里,呓语着:“我抢走了她的阿玛,抢走了她阿玛。”

    芸芝和宝娟忙劝解者:“福晋消消气,格格只有四岁不到,是个孩子。”

    “四岁,就能说出这样的话了。”幼君看了看淑冰,淑冰紧紧抓着奶妈的衣服躲在奶妈的身后。

    宝娟忙宽慰着:“福晋看在小阿哥的份上就饶了格格这一次吧。”

    幼君冷清的看了看那个哭红了眼睛的小丫头,冷冰冰的说着:“让她跟她额娘去,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过问半句。也不要让她叫我额娘。我不过才出嫁半年哪里会有这么大的孩子。”

    奶妈福了福身子就将淑冰抱了下去。

    幼君却拿着绢子默默的拭泪。

    芸芝宽慰道:“福晋想开些,让侧福晋好好教导一下小格格,等她大些了就会明白福晋的好。”

    幼君摇摇头:“我说过,再也不会去过问。”

    巧彤进来了:“回福晋,爷从宫里带出话来,让福晋快快穿戴了进宫去。”

    幼君听说忙问:“知道是什么事吗?”

    巧彤摇摇头:“不是很清楚。爷是让伴云带的话。”

    幼君咬红了嘴唇,沉默了一阵子说道:“你让伴云带话出去,就说我身子不适。不愿意……”

    芸芝忙道:“福晋还是去吧,怕是领皇上和德妃娘娘的恩典。若说不去,爷是要担心的,再说也是不恭的。”

    幼君听说忙道:“那好,将我的衣服拿来穿上。让人准备轿子去。”

    原来宫中赐宴,康熙众皇子并同儿媳孙子孙女们也都过来了。幼君先去太后和德妃两处问了安。在德妃处遇见了四福晋乌拉那拉氏和十四福晋完颜氏。

    完颜氏和幼君冷笑着说:“十三嫂怎么不将你们府里的小阿哥抱来我们瞧瞧。”

    幼君道:“刚满月的孩子,再说这么冷的天不好出门。”

    德妃听说和完颜氏说道:“十四媳妇连这个理也不明白。”

    完颜氏继续冷笑着说:“媳妇愚笨什么也不明白,阿玛又没当过尚书。”

    幼君明显感到这话是冲着自己说的,待要发作当着德妃的面又不好怎样,忍了半天实在忍不住了回了一句:“十四弟妹在德额娘里和我怄气不是给德额娘脸色看么。我也没什么要紧的,德额娘不好看,到底是做媳妇的不是。”

    完颜氏看了看幼君被堵得没话说便转身走了,也顾不得什么面子。

    德妃说道:“这十三媳妇的嘴呀,让我说什么好。不过这个完颜家的孩子也实在不怎么喜欢。要说起庄重大方还得说四媳妇好。”

    乌拉那拉氏含笑道:“媳妇们年轻不懂事还得仰仗额娘多多教诲呢。”

    接着又人来报宴会开始了。德妃左右各扶了一个媳妇出了永和宫。后妃公主福晋并一些命妇们皆在后面,大大的围屏拦住。前面的席面是康熙带着皇子皇孙并一些王公大臣。幼君恍惚中看见了富察太太忙穿越了人群。

    “额娘。”幼君唤了一声。

    富察太太忙要与幼君行礼。幼君一把拉着了富察太太说道:“快别这样,额娘。阿玛可好?”

    富察太太见着了女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握着幼君的手说:“好,都好。我和你阿玛都好,不要挂念家里。”

    母女俩叙了家常接着各自归坐了。

    随后丹陛清乐四起,所有人皆匍匐在地,康熙升座,赐了御酒,菜馔,戏文。众人三呼万岁谢礼方起身落座。

    台上唱着热闹的戏文,下面却少有人说笑,个个皆肃目正坐,脸上看不出什么神情。这样热闹又有些冷清的场面幼君选择将府里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渐渐淡忘。

    幼君随着女眷们坐在后面前面的场景不甚清楚。据说那边在比赛诗文,一切仿佛与幼君无关。直到巧彤过来悄悄告诉幼君胤祥得赏的消息,幼君淡淡一笑。

    宴会结束以后幼君与胤祥一道回府,两人共乘一抬轿子。在轿中幼君和胤祥说道:“今天你又长脸了。得了什么好赏赐?”

    胤祥低笑道:“赏赐都是小事,今天我和皇父说了,要带上你一起去南边。皇父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我都说了去不去没什么要紧的,怕给你们添麻烦。再说你鞍前马后的在你皇父跟前当差哪里还顾得上我。”

    胤祥握着幼君的手说:“放心,我总会有时间来好好陪陪你。”

    到家之后夫妻俩共同回卧房,幼君的心情明显开朗了些,胤祥的心情也皆是好的。可当他们回到房的时候就愣住了。幼君往后退了两步,屋中正正的跪着几人,跪在中间的是璧瑶旁边是淑冰,还有奶娘抱着不过才满月的小弘昌。

    胤祥见状忙问:“你们这是做什么,璧瑶还在月子里,地上又硬又冷还不快起来。”

    璧瑶看了看胤祥又看了看幼君最后对胤祥说:“请爷和福晋说,奴才将冰儿带来了。冰儿不懂事冲撞了福晋,让福晋看在奴才的面上宽恕冰儿。”

    胤祥满是疑惑的看了看幼君,幼君道:“姐姐快起来吧。我说过再也不会管格格的,让她跟在姐姐身边,姐姐教导她。”说着就去扶璧瑶起来。

    璧瑶却不肯起来,给幼君磕着头:“奴才没有教导好冰儿,请福晋宽恕宽恕。”

    淑冰见阿玛回来了忙跑到胤祥跟前拉着胤祥的下摆说道:“阿玛,冰儿会听话的。冰儿要跟着额娘,哪里也不去。”

    胤祥看了幼君一眼,幼君上前将璧瑶扶了起来说了句:“我这办的算什么事。姐姐身子弱,回去好好养着吧。”

    胤祥的眸子变得有些冷漠了,他不再去看幼君抱着孩子出了房间,这一夜他再没回来过。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年有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年有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