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年年有怡 正文 第六章 心字成灰

正文 第六章 心字成灰

目录:年年有怡| 作者:郁桢| 类别:都市言情

    富察太太是二品夫人,朝廷封赠的诰命。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每年除夕元旦之际都要随朝入宫恭贺太后皇后并其他嫔妃公主新春大喜。今年也没例外,所以早起就按品大妆了。婆子们都将全部的执事搬了出来。

    富察太太让丫鬟们给她穿戴。石青的朝服朝褂,头上一顶镂花金座,三挂朝珠。一身的累赘,刚穿戴好,富察太太已经脖子发酸。

    幼君早早的已经过来,又和丫鬟们忙着整理完毕。幼君笑道:“这上上下下的到也厌烦。少一件,多了一件也不知道。”

    富察太太却说:“这些都是礼仪制度,可不许乱说。对了,上次你遇见的那个公主好像和你挺投缘的,还时不时带出几句问候你的话来。人家虽然比你年幼一些,毕竟是公主之身,万不可失了礼数,知道吗?”

    幼君笑道:“额娘若是不放心,那么女儿就不去了。”

    富察太太拉下脸说:“你又来怄我了。老的不够,又添了一个小。你虽然不是我养的,难道我亏待你了不成。”

    幼君忙说:“是女儿失言,额娘别在意。”

    富察太太又一笑,伸出手来。幼君会意忙搀扶着富察太太就缓缓走了出去。等一直到了仪门,那里早有车轿等候。幼君扶富察太太上了轿,自己才在丫鬟的搀扶下上了后面的小轿。

    幼君在轿中又想起了上次进宫时的场景。还有那个可爱的十公主,十公主憨直单纯,还有一个维护的哥哥。哦,幼君突然想起那个皇子来。如果她也能有这样一位全心呵护的兄长也是好的。幼君又自然的想起那个与她青梅竹马的表哥来,幼君将幼年的事仿佛能记起了些,有那么一个从小陪着她长大的男孩子。

    一路上心事烦闷,好不容易进了宫门。幼君下轿来,她紧紧的随着富察太太跟在身后。按理是要先到太后处行礼的。幼君也不过跟着富察太太依礼行事。等请安完毕,她又再一次踏进了颐和轩。可惜的是院中的那棵腊梅已经不再开放了。

    布贵人依旧病着,十公主也不见。布贵人勉强的见了她们母女,又赐了节下之物、

    布贵人看了几眼幼君便说:“如馨老是念叨你,今天你来了。她却不在这儿。”

    幼君答道:“公主可好?”

    布贵人道:“她好。我那三公主却有信了,她额驸进京来觐见了她皇父,又到我跟前来磕了头。哎,虽然没见着她本人,大抵也还好。也不牵挂什么了。”

    富察太太忙说:“娘娘病着,该多休养才是,不要太劳神了。”

    布贵人虚弱的一笑。

    富察太太知道也不能多留,前面赐宴,赐戏文,依着规矩是要上前面去的。

    临走的时候布贵人却说:“嫂子留下七丫头吧。如馨不在身边,我和她说说话。等你要回府的时候我再让宫女送她过去。”

    富察太太想了想,既然是娘娘的意思也只好答应,又嘱咐了幼君几句才离开。

    布贵人让幼君坐在一个绣墩上,布贵人又问幼君年纪。

    幼君回答道:“回娘娘的话,十六了。再过几个月就满十七了。”

    布贵人点头道:“我像你这么大的年纪就已经有了静儿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静儿如今也是做额娘的人了。”

    幼君看了看布贵人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娘娘在这里住了多少年呢?”

    布贵人想了一阵子才说:“我十四岁进来的,如今是要满五十岁的人了。太久了,这几十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生了静儿,我却没养过她一天,那么多奶妈嬷嬷宠着。到底是如馨在我身边的这几年才感觉到自己曾经做过额娘。”

    幼君又再一次看到了姑妈的落寞,心中有些酸楚。

    布贵人接着又说;“这一年年的不中用了,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冷冷清清一辈子,外面看着好。”

    幼君忙安慰着姑妈:“娘娘要看开些才好。”

    布贵人凄然一笑:“我看得还不够开么。七丫头啊,你还太小了,你没当过额娘。有些事你是体会不到的。”

    幼君低着头,绞着手中的绢子。

    宫女捧了布贵人的药来。

    布贵人皱眉道:“这正月里就医药闹不清,也忌讳。今天倒还好,我也不吃了,拿下去吧。”

    幼君在一旁说道:“娘娘身子不适怎能不吃药呢。身子才是大事,什么忌讳不忌讳的,娘娘要保重才是。”

    布贵人叹道:“七丫头,你不知道那药有多苦,每次喝它我都要憋足了劲。也是折磨人的。”

    幼君见姑妈几十岁了却性子有时候还像个孩子似的,或许是姑妈寂寞太久了的关系吧。前面那么热闹的场景,那些热闹却是不属于姑妈的。她只是一个被冷遇的一个贵人而已。

    布贵人继续说道:“我听你阿玛说起过你,他说你有些像他。在家也是读书写字的,也好。女孩家学点东西以后也不至于被夫家看不起。我们兆佳氏祖上不论男女都是读书的。你阿玛,我那哥哥也是翻译举人出身,如今做到了兵部尚书一职,忙碌了大半辈子实在不容易。”

    幼君道:“可不是了。姑妈也不容易。”

    接着外面人报说公主回来了。幼君忙起身,却见十公主跑进屋来。见着了幼君又惊又喜:“姐姐果然来了。我天天盼着姐姐能来了。”

    幼君屈礼道:“公主圣安。”

    如馨摆摆手说:“快免礼吧。”如馨又到布贵人跟前看望了一回说道:“前面那么热闹,布额娘怎么不去呢?”

    布贵人道:“我身上不是不适嘛,还吃着药呢。前面也怪吵的。我是清静惯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

    如馨又说:“布额娘,今天我那好哥哥可长脸了,得了皇父好多赏赐了,又在人前那么夸赞他,我简直是嫉妒死了。”

    布贵人笑道:“这十三阿哥本来就是个优秀的男儿,你们皇父又那么宠他。”

    如馨拉着幼君就要往外走;“布额娘,我带这位姐姐去见见我八姐去。八姐必定也是喜欢的。”

    幼君却说:“民女就不陪公主了,还是在这里和娘娘说说话吧。怕额娘回来找。”

    如馨道:“用不了很久的,前面的戏才开,还早着哩。布额娘,我借一借姐姐,马上就送回来。”

    布贵人见如馨这样也不好弗了她的心意,便对幼君说:“七丫头去吧。不要紧的。”

    幼君便只得与如馨出了颐和轩。如馨话多,拉着幼君问这问那的,也不知走了好久的路。幼君一点方向感也没有,最后来到一座园子里。那座园子却比他们家的那个不知大了多少倍。里面栽种着奇花异草,虽然是寒冬之季也不乏绿意。

    如馨拉着幼君来到一座八角亭子里。亭子里有一个穿着一身浅黄公主装的年轻女子正和宫女们正在那里说话。

    “八姐!”如馨唤了一句。

    亭中的女子才看见了她们,笑道:“馨妹妹,这就是你认的姐姐?”

    幼君忙屈礼道:“民女兆佳氏给公主请安。”

    八公主看了看幼君,笑道:“快起来吧。我们如馨将姑娘都快夸成一个仙女了。今天我总算是见着了。实在是好的。”

    幼君忙道:“是十公主谬赞了。民女粗陋到底担不起。”幼君一向的谦卑谨慎,心想千万不要出了什么乱子。

    八公主掩口笑道:“听你说话倒有些意思,这么谦虚。”

    如馨说道:“八姐,那边的梅花开了。我们过去看梅花吧。”

    八公主道:“怪冷的,我不想去。”

    胤祥此时不知从什么地方走了来。如馨见着了他,忙跑到他身边,笑说道:“好哥哥,我知道今天哥哥又在人前长脸了。我听得太监们说皇父赏赐了不少的好东西。是不是?皇父都考你什么呢?”

    胤祥忙道:“小事,小事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四处找你们找不着,原来却躲在这里,也不怕冷。我在德额娘那里等了你们半天也没见你们过去。”

    八公主上前道:“哥哥,都是馨妹妹一心念着她的新姐姐去了。”

    幼君上前与胤祥行礼问安。

    胤祥才注意到旁边这个女子来,仿佛有些印象。微笑着点点头,看了半天才记起那是数日前在颐和轩那里见过一面。只见她微微低着头,脸上有些羞怯的样子,和他两个妹妹相比,竟然出色了不少。

    胤祥又问了一句:“你是兵部尚书玛尔汉家的闺秀?”

    幼君点点头。

    胤祥一笑:“难怪不得,这通身的气派却有几分典雅。就像是我在江南见过的那些女子。”

    幼君听见了这一句,抬头看了一眼,便迎上了这个皇子热情洋溢的眼睛。她的心微微一颤,随即又满脸通红起来。两人目光一接,幼君的心有些慌乱,又低头说道:“殿下说笑了。”

    如馨却插了一句:“什么江南的女子,哥哥怎么没和我和八姐说过。真好看么,比我的这位新姐姐还好看,那为什么哥哥不带一个回来给我和八姐做嫂子呢?”

    八公主在一旁笑道:“馨妹妹渐渐大了,这性格可一点也没改。”

    胤祥笑道:“她是骄纵惯了,走,我们去德额娘那边去吧,怕她等。四嫂子也来了,你们总该得去问候问候。”

    如馨扭头看了看幼君歪着头说:“可我不能将这新姐姐扔在这御花园里不管啊。”

    幼君忙道:“没关系的公主,我认得路的。”

    胤祥却道:“这里路行复杂,不好找。不如这样吧。我送姑娘回颐和轩,如琳和如馨先过去。我马上就来。”

    幼君看了看这个皇子,觉得有些不妥。这是在深宫大内,他的身份的尊贵的皇子,自己么,不过朝中一二品大员庶出的幼女而已。

    如琳已经拉了如馨走了。

    如馨回头说了一句:“哥哥快些来。”

    胤祥笑笑。

    幼君听见这个皇子亲口说要送她回去不免有些惊讶,可自幼良好的教育却使得她不至于失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公主离去。她感觉到身后这个皇子正在打量她。幼君因此退了几步,垂首说道:“实在太麻烦殿下了,殿下请先。”

    胤祥一笑,便出了亭子。大步在前面走着,走了一段路,才发觉自己走得太快了怕幼君跟不上,因此又停下脚步等了幼君一阵子。天空突然飘起雪来,扬扬洒洒。胤祥见幼君光着头没有风雪帽怕打湿了她的头发,也没多想,就将头上的帽子取下来给幼君戴上。幼君退了几步急忙说道:“殿下,这样使不得。”又伸手要去摘帽子。

    胤祥却按住了她的手,“没关系的,你穿得少。又是姑娘家,冻坏了可就不好了。你生得又这样单薄。”

    幼君的手被他按着,虽然隔着一双熊皮手套,但是幼君知道那是一双温暖的男人的大手,与自己纤细的手很是不同,只觉得面颊已经发烫像火一般燎着,急急的抽回了手。又见胤祥竟然解下自己那领紫貂的披风给她披上。

    幼君定定的看着他,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她从这个年轻的皇子脸上看到了关切的目光。幼君只觉得脸更加发烫了。他将自己的帽子和帽子都解给了自己,难道他就不怕冻着么。

    只见胤祥一笑,仿佛丝毫不在意似的,转身走在雪地里。幼君低着头紧紧的跟在他身后。她再也没有心情去留意那些红墙黄瓦,那些巍峨的宫殿,那些屋脊上的鸱吻。雪花飘落在她的紫貂披风上,幼君觉得温暖,这种温暖却不是父母带给她的,是另一与她年纪相仿的男性。幼君看着那身影,脚步轻快,意气风发。

    胤祥却保持着和她差不多的步幅,走在幼君的左前方。

    “我记得玛尔汉已经是一大把花白的胡子了,年纪肯定有些大了怎么还有你这么年幼的女儿?”胤祥觉得好奇。

    幼君小心回答着:“阿玛快六十了才有的我。”

    胤祥点头笑道;“是了。你是他年幼的女儿,肯定最疼你了。”

    幼君却道:“殿下这话差了。阿玛最疼爱的是我那不到十岁的弟弟。”

    胤祥莞尔,回头来看了幼君一眼。

    好不容易到了颐和轩的宫墙外。胤祥已经住了脚步,等了一阵子幼君才赶了上来。

    “好了,我就不进去了。怕扰了娘娘的清静。”

    幼君听说,忙将帽子取了下来,递到胤祥的手中:“谢谢殿下的好意,让殿下受冻了。”

    胤祥很快戴上了帽子,满不在乎的轻笑着:“没关系,我是个男儿。不怕冻。”幼君又解下披风,上面已经飘落着雪花,融化成了水。幼君只觉得有些抱歉,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幼君却看见了胤祥微微发紫的嘴唇,幼君心里一酸,只觉得眼中湿湿的。这是个体贴的男子。

    胤祥系好了绦子就要转身离开了,走之前却突然走近了几步,与幼君低声说了一句:“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爱脸红的姑娘。”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幼君目送着他离去,她知道她的脸又发烫了。

    胤祥走了几步再一次回头来朝幼君摆手说:“快进去吧。别冻着了。”

    幼君方觉得没有帽子和披风为她抵挡风雪是有些冷了。因此就扭身进了那扇宫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年年有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年年有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