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唐李承明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羽门弟子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羽门弟子

目录:大唐李承明| 作者:过油肉| 类别:都市言情

    “杜伏威与辅公袥大致就是为了权势,加上小人挑拨,才从此心有芥蒂的。其实我知道,终他一生,何曾在乎过什么权势!我们在一起时,我最喜欢的是他杀敌破阵后归来的样子,哪怕现时他已统御千军万马,背着人时,还不过似当时的一个偷羊小贼。”

    王娘娘微微笑了下:“这辈子,他什么都干过,从偷羊小贼,到无赖少年,到义师首领,到称王做帅,甚至差点儿当了皇帝。哪怕后来归唐,也算位极人臣,做了太子少保。可这些,他从来略不当意。他一直就不是个恋栈之人,可他太爱这场生命了,爱得视之为游戏。这辈子的游戏他都玩得很好,好到后来,他突然一切厌倦了。秦王势起后,他知道战之难胜,不想多杀伤人命,竟自归唐求和。他只身入长安,抛却万事,封太子少保后,闭门锁居,烧丹炼汞,苦求成仙。旁人有笑他傻的,有觉得他聪明、这样做是为了自保的。其实,不过是那漫天烽火地走过来,他实在厌倦了。也许,他知道那种追求永恒的早夭反而更适合当时的形势也更适合他的脾气。最后,武德七年,他是笑着喝了丹药,中云母之毒死的。”

    “他走时已无牵挂。因为他归唐时,辅公袥为左游仙挑唆,即起兵反唐。他留在江南的旧日部众,尽为辅公袥所夺,他的心爱部下王雄诞,为辅公袥所杀。他与辅公袥,只怕都觉得对方背叛了自己。两人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说来烦难。但两家的深仇,却是种于那时。”

    李承明还是头一次听人详详细细讲解一代豪杰的一生。

    可在王娘娘的口气里,那豪杰却似始终是个贪玩不过的少年。李承明敏感到王娘娘那轻松的口气里似压抑着一种极深的情感。他朦朦胧胧地王娘娘好像对杜伏威有种别样的情感。

    左游仙爆喝一声,长身而起,在那起身的一瞬间,手肘一翻,从袖中抽出一柄长剑。

    左游仙的袖剑几乎从未为人所见。他反手执柄,袖剑一出,就贴着肘后,竟一式倒翻地向王娘娘劈去。

    左游仙为羽门高弟,这一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快若奔雷。

    王娘娘双手一翻,从背后抽出两柄短刀,快步向后退去。

    风呼呼地在身边吹。满场人等都来不及反应,只那个羽衣高冠之士——左游仙却反应最为快速,他即时而起,双袖搏风,直尾随王娘娘、直追上来!

    猛地王娘娘一住身——左游仙,这个羽门弟子的左游仙!当年,就是他一直唆使,否则不会造成杜伏威与辅公袥之间的嫌隙;如不是他的唆使,想来也未见得有今天这个局面。接着她心中一痛,杜伏威归唐以后,年不过三十许,李渊得知辅公袥起兵再反,立刻赐死杜伏威,其实这一切都与这左游仙有关!

    王娘娘一身轻身功夫简直已至极境,要不也不可能在万军之中背着杜伏威逃出,她于急掠中猛地回身。左游仙疾扑而至,见王娘娘停身,一惊之下,并不慌乱,望着王娘娘左手手中拂尘就是一展。右手长剑反手执柄,贴着肘后,竟一式倒翻地向王娘娘劈去。

    高手过招比的就是一个快字。

    王娘娘情急之下,挽起两朵刀花,护住周身要害。

    可左游仙剑锋已至!他剑锋其实未及王娘娘喉头半寸,可森森剑气已至。

    王娘娘面上的表情一时极为绝望。

    她发一声喊,双刀脱手,直飞左游仙的心窝。这是她从八仙拳里演化的一记绝招,名唤“韩湘子玉燕双飞”。接着身子一缩,一个鳌鱼翻身,退后几步,又站了起来,双拳一抱重新摆开门户。这一招唤做“老龙脱壳”。

    左游仙与她相识多年,早就防着她这一招来,当下长剑左右一摆,只听“当啷,当啷,”两声,双刀从他身侧飞过,刺再他背后的一株大树上。这一招实在厉害王娘娘又有气力过人,左游仙被震得手臂酥麻,长剑脱手,站立不住。正踉跄间,忽急中生智,故意卖个破绽,就地一倒,也摆了个“何仙姑醉卧牙床”的阵势。

    两人交手以后用的竟然都是八仙拳,暗夜之中王娘娘一时不察,还以为左游仙是负伤倒地。故急抢步上前,抬脚就向左游仙小腹踩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左游仙一个龙腾虎跃,爬将起来,两手顺势抓住对方抬起的脚踝,使尽全身气力,将王娘娘悬空提起,急转两圈,喝一声:“你去也”手一松,王娘娘便飞往附近的一株松树,摔得头破腿折,昏晕过去。

    左游仙从地上捡了长剑,提在手里想王娘娘走去。

    “左道长,且慢动手。”一个粗旷的声音传来,说话的正是王娘娘的旧相识平山伯。

    “王娘娘与我相识多年,请左道长看在我的面子上绕她不死吧!”平山伯又说。

    左游仙有些犹豫,停下脚来,向着辅截望去。

    平山伯将手一挥,带着十几人向王娘娘跑去。

    “越来越乱了,可千万不要连累我离不开这里啊!”李承明看出平山伯有倒向王娘娘那边的样子,心里不禁担忧起来。

    这时候荒园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接着无数火把亮起来,只听得传令声、叫骂声、兵器的撞击声响成一片。

    “一定是方景行带人来了!”杨不悔说到。

    杨不悔话音未落,就见十几骑打奔进园子,后面约有两百多人步随。

    “你等统统犯了谋反大逆之罪,识相的马上弃械投降,或许朝廷会从宽处理你们,不识相的话某家马上让你们血溅当场。”为首的一个虎背熊腰,面如满月的人,高声喝道。

    辅截将手一挥,咆哮道:“弟兄们,一起动手杀一条血路出去。”

    话音刚落便带着身边的人与左游仙一起提剑向外冲杀而去。

    平山伯虽然也将短斧抽了出来,但却没有妄动,只是小心地警惕着周围。

    “官兵到此,还不弃戈早降自古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们有罪无罪,罪轻罪重,朝廷自有区处。千万不要枉送了性命。”那人又叫道。

    “他就是方景行。”书生鱼翊小声道。

    “长白山的兄弟们,我们向来与朝廷不睦,王薄世伯降唐以后,不一样被朝廷害死吗?眼下只有奋勇当先才能有一条活路。”辅截一边厮杀,一边高声叫喊。

    知世郎们听了有些心动,纷纷持斧在手,准备上前厮杀。

    恰在此时王娘娘醒了过来,慌忙叫道:“诸位且慢如今到处都是官军,我们不可不自量力,造次行事。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须三思而行”

    知世郎们听罢,自思王娘娘之言不无道理,刚刚举起的斧头又放了下来。

    这时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肩宽二尺,腰大十围。头戴一顶小黑弁帽,身披一件紫色锦缎便袍的汉子策马向前道:“楚王殿下,别来无恙?”

    “你是张公谨!”李承明脱口而出。

    “不错,正是末将,想不到会在这里遇上大王,陛下见到大王以后一定会很高兴的!”张公谨哈哈大笑道。

    李承明冷笑一声道:“你莫不是因为本王已经是你的囊中之物了吧!”

    张公谨是刚刚赶到兰城镇的,他本来是回魏县省亲的,恰巧听到了李承明被困连山的消息。张公谨深知李承明对大唐江山安稳的威胁有多大,于是马上动身赶往连山脚下,想把配合各路唐军将李承明困死在连山。可惜他稍微晚了一步,等他赶到的时候被李承明已经突了出去。张公谨和身边的策士仔细分析过后得出结论,李承明及有可能会向兰城镇方向取道燕山,逃回幽州。于是张公谨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兰城镇。

    本来方景行今天早上是准备去见李承明的,可是被张公谨的家将抢先一步拦了下来。等到中午张公谨赶来,两人一做商量,便立刻断定,所谓的渤海望族,十有**就是李承明。紧接着又有阚王两家的人找了上来,请方景行助力,捉拿左游仙等人。

    现在的方景行心思根本不在一些寻常叛贼身上,于是只是派凌刚带了二十多人赶来。自己则和张公谨带了大队人马去客栈拿李承明。岂料不但李承明不在客栈,连他的下属也都不在。只是在自己下属的指认下看到了沈牧母子,一阵搏斗以后沈牧逃走,只拿到了他的母亲。

    方景行连忙向客栈的伙计打听李承明的下落,很快就得知李承明带着几名下属和鱼翊向迷宫反向去了。于是方景行也连忙带人向迷宫赶来。

    “大家听着,那就是朝廷钦犯楚贼举旗造反的首恶,拿下李承明者,赏黄金千两,良田万顷,爵封王侯。”张公谨大声叫道。

    此言一出方景行身后的家仆恶奴们喊声大做,纷纷扔下正在交手的对手举火持械转向李承明扑去。

    李承明身边现在只有兰家老二老三、杨不悔、薛仁贵和不中用的书生鱼翊,根本无法对付,眼见就要性命不保了。

    杨不悔一把拉起李承明,向着迷宫入口方向跑去。鱼翊愣了一下,也拔腿向随。

    薛仁贵和兰家老二老三一边拔刀抵挡,一边缓缓后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李承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李承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