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南海王爷 正文 十三节 发展

正文 十三节 发展

目录:南海王爷| 作者:郁西| 类别:都市言情

    过年大部分人都回去了,海州还是留了很多人的,比如梅尔基奥,赵泗倒是邀请他去广州跟自己一起过年的,可他拒绝了说还要做些事情。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另外还有些人也留在这里,就是木头王和他的徒弟们,他们本来都是吕宋的华人,说他们本没有家过年什么的也没什么意思,就一直留在海州建造他们的船厂。

    赵泗回到海州的时候,他们的船厂还没有建好,不过已经弄了几条船坞了,并且对赵泗说随时可以开工建造新船了。赵泗现在正缺船,当即表示造,能造多少造多少,能造多大造多大,让他就可劲的造吧。

    船厂没有建好但是梅尔基奥说他的事情做好了,他交给赵泗一个计划书,这计划书倒是新鲜。赵泗看着几十页的书,上面用荷兰语和汉语同时写着许多内容。细细观之,发现是一份港口税务管理方法。梅尔基奥告诉赵泗他需要一些精通数学的人,这个倒是很难办,他在大明这么些年除了看到一些商铺的掌柜会打算盘之外,就只剩一个童官儿懂那玩意会算账了。

    但是赵泗知道如果自己这么说,梅尔基奥老兄肯定经不起打击的,他知道这兄弟现在憋着劲要干大事呢,一年三百六十天恨不得不睡觉似的忙碌。赵泗自己找不到懂算数的人,不代表别人找不到啊,比如那个人脉广阔的潘安,最后实在没办法的时候说不得还得厚着脸皮去求他。求人这种事情,一般也就是第一次有些抹不开,以后就随便了,好像有些破罐儿破摔的感觉。

    先不想那算数的问题,赵泗接着看梅尔基奥的税收方式,一看自己都愣了。眼见什么丝绸交多少税,瓷器交多少税,锄头多少,棉布多少,竟然是按照货物种类来收税的。赵泗看着都觉得头疼,他自己想着收税这种事还不简单吗,来一艘多少钱不就完了,大明朝的市舶司不就这样干的吗,一艘四百吨船交银几千两就放你进去,不交就滚蛋,这不就完了吗,多简单。

    赵泗看完就给梅尔基奥提意见了:“这个太复杂了吧,难怪还要懂算术的人来搞税收,我们不如按照大明的方法办按船大小来收,这样不就只需要会数数的就行了吧。”提完赵泗就后悔了,这东西可是人家花了半个月年都不过弄出来的,这不打击人吗。

    梅尔基奥却笑道:“大明的方式到跟北欧的方式是一样的,简单倒是很简单,只是这样一来商人都只会贩运利润最高的商品。要是我们按照商品种类来征税,那样利润高的收高些,利润低的收低些,到时候平衡下来,市场上商品就会很丰富的。”

    赵泗笑道:“哪管他丰富不丰富呢,挣钱就好。”

    梅尔基奥倒无所谓道:“我这个东西只是拿来参考一下而已,其实我也想过了,我们最现实的就是仿照大明的制度。不过我们可以税率降得低些,否则没办法跟广州澳门竞争的。”

    赵泗点点头同意,梅尔基奥接着说:“不过呢,懂算数的人还是需要的,一个港口没有会计是很难想象的。将来我们面对的情况或许会很复杂。”

    赵泗又点头,道:“好的,我心里已经有人选了,不过暂时只能请到一个吧。”

    赵泗心目中的人选自然是童官儿,那个毕竟名义上还是自己的小老师呢,赵泗尊师重道还去看了他几次呢。

    梅尔基奥又跟赵泗谈了些港口发展的情况,一会又谈到了船队的问题,他极力的称赞了赵泗给他找的尤氏兄弟。说他们是天生的海员,他还从没有见过对航海那么有悟性的人呢,不管什么一点就通,还说打算在跑一两趟就让他们独立掌船,又告诉赵泗是时候扩张船队了。

    赵泗又跑了次广州很容易请来了自己的小老师童官儿,童官儿现在日子并不好,李家倒了后遣散了家仆,他家三代也在其中。现在一大家子人全靠他一个人养活,他现在仍然在船上工作,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是给潘安打工的。所以赵泗一说他没什么意见只要能挣钱,潘安也同意他走,便在十五以后就跟赵泗到了海州。

    十五一过一切都恢复正常,船队拉上仓库里的货物立马出发,现在码头上还不需要税务梅尔基奥就继续掌船,他还要把尤氏兄弟和其他几个人培养出来呢。赵泗坐镇港口,跟童官儿一起留了下来,老李头带着媳妇在监造村民们盖房子。

    现在港口上已经建造好了码头,有十五个泊位,也建好了四个大通仓库,足够用了。其他房屋虽然在建造,不过是备用,赵泗现在还没想好到底要做什么用,因为他心目中的商旅齐聚的盛况还没有发生。

    邓西很快找好了一个地方,在离码头北面一里远的地方,那块地方有平坦的沙滩。不过邓西有些担心,害怕擅自煮海为盐会被官府追查。赵泗安慰说现在自己就是官府,打点好了没有人管的。其实赵泗说对了,他们这个地方本来就荒芜,别说他手里有印玺是这里的县官,就是没有估计就他们在这里折腾等安南官府注意到也要很长时间以后呢。不管放不放心邓西还是决心要办盐场了,选好地址后就悄悄的回扬州了,说要找几个灶户过来。这让赵泗还一阵担心,怕他被抓了,差点要跟他一起北上,邓西却劝他留下,说自己会小心的。

    赵泗坐镇港口后很快就出现问题了,潘安很积极的不停用小船贩运一些货物过来,赵泗都是统统吃下。可是自己的船队没有回来,资金竟渐渐的有些支持不住了,眼看着自己手里的资金都变成了仓库里一堆堆的货。赵泗明白自己船队的运力根本比不上潘安的,要是一直这样一进一出不对称,恐怕有再多的钱都要搭进去。

    赵泗这时候明白靠自己各人想要把港口撑起来几乎不可能,毕竟这不是私人小码头,于是想着求助,求助的对象自然不能是大明的商人了。自己不可能写信一面告诉别人尽管把货物运过来,一面在让人家自己拉走贩卖吧,这就扯了。赵泗求助的对象想来想去只有那些渴望货物的荷兰人最合适,引荷兰人前来贸易似乎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的好事。而邀请荷兰人这件事赵泗想来不难,因为自己认识荷兰人的小官员安德雷奥,很方便就能通过它带信给其他荷兰人。只是现在自己的船队还没有回来,没法送信而已。

    童官儿对登记货物入仓等事非常熟悉,所以接待潘家船队的事情就交给了他,赵泗倒是没有什么事了,无非就是去船厂转转而已。

    到了船厂赵泗看到,在木头王带领下第一艘船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也没想打扰他们就随便看看。

    但是木头王看到赵泗后却把他叫住了:“赵公子,找你正有事你就来了。”

    “哦,有什么事说吧。”

    “这个我们的资金有些不多了,能不能付我们一些定金,你看我们的船也开始造了。”

    木头王要求赵泗付些定金!开玩笑赵泗最近的资金有些吃紧了,钱都从自己广州的家里快都搬进潘家了。而自己早先都借给他十万两了,他应该先交付几条船先把债抵了吗。

    “不是吧,早先不才借了你十万两吗,你不会这么快就花光了吧。”

    木头王摸头道:“还没有花光,只是也不多了。你看看这么大的船厂,又这么多船坞,恐怕整个大明朝都找不出这么样的船厂吧。”这话倒是真的,就赵泗的眼光这船厂比他在广州见过的最大的船厂恐怕都要大两三倍,而且还没有建设好呢。

    赵泗笑道:“好吧,你要多少定金。”

    “一万两。”

    “什么,一艘船也不过值这么多而已,你就敢管我要这么多钱。”

    木头王不服气:“我这一艘船可不止一万的,你看看这也是艘大船绝对不比兴安永固差,起码值两万吧。更何况我要你付定金,可不是只是这一艘的。我要要开工再造两艘,现在人手也不够了。我还打算去买些料来,顺便招些伙计呢。”

    赵泗道:“还要什么料啊,这山上那么多木头你随便砍,我是这里的县官,这都是我的。我免费提供给你好了,你别找我要钱了,我穷死了都。”

    木头王摇头道:“真不想跟你?嗦,你真是外行啊,你以为这山上的木头砍下来就能造船了。那样只怕别说去日本了,你下了海船不散就妈祖保佑了。”

    接着木头王又跟赵泗说了些山上的木头采下来后,还要选材,解板阴干等等很多工序,还一脸鄙夷的样子。赵泗也没有兴趣跟他学造船,耐不住就给了他一万两银子,木头王笑着说有了这些钱他才能直接从广州马尼拉的船厂买到现成的木材,更快的造船。

    潘安的船还是过一段时间就来一趟,赵泗眼看着自己的银子越来越不够用了,现在就只有十几万两了。也幸亏潘安可以把货卸下来,然后他们在广州结算货款,不然赵泗还要从广州把钱都调过来,太不方便不说,他现在手里都没有空余的船把钱运过来,更是觉得自己的船不够用了。于是一方面想这木头王的船厂快些造船,另一方面又想这是不是可以去外面买几条现船,可有担心自己钱不够了,真是一时头大啊。

    就在赵泗资金基本告罄,准备去问潘安能不能赊账的时候,他的船队返航了。运回来的银子可是解了燃煤之急,遗憾的就是自己船队这次无法完全把仓库里的货运走,注定要挤压一批。不过返航的梅尔基奥给赵泗带来了惊喜,赵泗一下子就不愁了。

    ????????????????????????????????????????????????

    下周会有个推荐,朋友们继续支持啊。有票的求票,没票的求围观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海王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海王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