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南海王爷 正文 二十一节 拍卖

正文 二十一节 拍卖

目录:南海王爷| 作者:郁西| 类别:都市言情

    船行算是顺利,一路西北风,难得的顺风。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眼看着老李头安排的有模有样的,赵泗是放心了不少,他还算大胆,让晚上都不降帆全速前进,这样赶到年前能到日本,货物就更能高价出售。

    一路上遇着海岛,老李头就对赵泗讲解,这是什么岛,距离日本还要多少路程。老李的卖弄更是让赵泗放心,慢慢的竟然自豪起自己的眼光:看,你李梦生不懂的用的人,我挖过来就是人才啊。

    一路波澜不惊,即没有遇上不寻常的大风浪,也没有遇到夷人抢劫骚扰,这倒也没什么,要是每次出船都能遇上这些东西,估计也就没有人跑船了。

    终于到了日本,才用去了九天,离过年还有一天时间。赵泗还真担心货出不去,这要是晚了一天可就损失大了。

    刚到江户,连日本人都没有想到这时候还有船来,码头上冷冷清清的,既没有赶着趟上船来谈买卖的商人,也没有平时等待生意的小艄公。赵泗竟有些着急,催着老李头去找路子,自己也亲自下了船去找三浦等人。

    两人分头行事,不知道老李头那边的情况,三浦这边倒是很惊喜。开始三浦很惊奇赵泗竟然这个时候还能来跑一趟,要知道就连日本人这时候都对过年很热心,更不用说大明朝的商人们了。三浦听了赵泗的情况,让他不要着急,说是因为上次李家船队的事故,今年年前贩售到日本的货物比往年少了两成还多,加上自从德川家康主政后,日本人基本上太平了下来,人都富足起来,于是这货物价格更是高了三层不止。赵泗听后很高兴,忙拜托三浦帮忙找买家,自己立马回去等消息了。

    等赵泗回来的时候,船上已经占满了日本人,找到老李一问,才知道。原来老李自然是认识不少日本商人的,大商人虽然不多,但是那些小商小贩就多了去了。他找了几家后,还拉这船员到酒肆茶馆,赌场妓寮四处散播消息,说是来了艘大明船拉了一船上号的丝绸。于是得到消息的日本商人,都纷纷来到了船上,生怕晚了抢不到货物。

    赵泗没跟老李头说上几句话,他就被一干日本人拉走了,看着他们对着老李头嚷嚷,赵泗真听不懂,便又拉他回来问。老李头现在脑子都有些大了,回赵泗说,这个高个的说要两包生丝,那个矮胖的要三包丝绸,这个要务必给他五包,那个说加钱都要拿下。

    眼见老李头又被拉走了,赵泗有些慌神了,这样子看来是不愁卖不出去货了,可现在愁的是到底要卖给谁。而且现在不管是卖给谁,都是注定要加些加钱了,但是到底加多少呢,还真是不好做啊。偏巧这时候三浦来了,他带来了五六个大腹便便的日本人,这一看就是大商人,其中几个赵泗还见过,跟潘月的船有些生意往来。

    赵泗忙去迎了上来,这几个日本人就比那些小商人有出息了,他们不屑去挤一身臭汗到人堆里去吵闹,只是淡淡的跟三浦谈论着。赵泗忙问三浦说什么,三浦告诉他,这几个人说,他们是自己拉过来的,不会白跑吧。

    赵泗抱歉的指了指那群人,问三浦:“这可如何是好啊,眼下只怕货物不够啊。”

    三浦道:“这还不是好事,难道卖不出去就高兴了。”

    赵泗道:“唉,话虽然是这么说,可眼下卖这个不卖那个,必然要得罪人啊。我们生意人讲究的是和气生财。”

    三浦笑道:“这样吧,我给你出个注意,不如竞价价高者得。”

    赵泗猛喜道:“对啊,这不是拍卖吗,我怎么没有想到,正该如此。可我也没有搞过这个啊,到底怎么拍没有个章法啊。”

    三浦道:“这个我也没有见过,只是原来在家乡的时候,偶尔会有些稀罕物价在酒吧或者广场等的地方,有人抢购时候会竞相飙价。”

    赵泗于是喊了老李头过来,这时候被纠缠的老李头正巴不得能脱身呢,忙应着跑了过来。赵泗告诉了老李想法,然后说叫几个年长的有见识的船员,在喊几个日本商人大家一起商议一个折中的办法。

    最后有十数个有身份能服众的,都聚集在船长的舱室里议论起来,开始有大商人打算几个人合伙提高三成价格全部包销了。可随即那几个小商人就反对起来,说是这样不妥,要是能给自己几个丝包他情愿加价四成。吵吵闹闹了半晌,不知是谁喊出了分包卖的主意,让大家比较信服。

    这次赵泗带来的货物由于时间仓促不很齐全,本来日本人最喜欢大明的东西无非生丝、糖类、书籍、中药、瓷器,这次由于匆忙只来得及采办了生丝,丝绸和中药,其他都没有货。

    赵泗忙安排下去,让人慢慢把货物从舱里搬运到甲板上,先是搬生丝。先搬些卖掉了在搬,这样本来是因为甲板上人多,不够放,结果反而弄的日本商人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货,开始还好点,到后面那价喊的就有些控制不住的样子了。甚至几个丝包的价竟比平时,高了两倍不止。不过这也只是例外,但大部分的货还都是比平时高出许多的,最终生丝的总价就比平时能高出三成。

    卖完了生丝,大家也都有了经验,从容了不少。接下来是丝绸,日本虽然也能产丝绸,但是以来自身产的生丝就不够,而大明的丝绸不但便宜而且质量比日本要好很多,所以一般的日本人都喜欢直接使用大明丝绸。而且跟生丝不同,丝绸基本上马上就可以做为年货销售出去,而那些生丝顶多就是为了填补年后一小段时间明朝商人不能来的短缺的。因为这个原因,丝绸比生丝卖的更抢手,最后价格生生高出了五六成之多。

    后面的中药也卖了个好加钱,不过中药本来用量就不大,所以对总价影响不大。

    最后算算账,总共卖出去了六万两,即使扣除船工的工资以及船上开销,甚至算上船的折旧,少说盈利也有四万两,相比本钱这可是四倍的利润啊。要知道平时贩卖日本的贸易也就是三到五倍的样子,三倍是常有,五倍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这次的收益赵泗是满意了又满意,尤其这是自己第一次拉船起航,算的上是开门红了。晚上高兴的赵泗忙让老李头给三浦送去了五百两银子,算是酬谢,而老李头也说不少朋友帮了自己忙,也做了礼单。

    第二日赵泗习惯性的四处拜访胖友,三浦那里照样跟他那两个朋友喝了些小酒,梅尔基奥听说赵泗有了船后,很感兴趣,打听了许多。大商人佐藤那里到有笔生意,佐藤说他的矿石最近压了一批铜,问赵泗有没有兴趣。赵泗这时候想起自己那次带蜡烛的教训,谨慎了许多,便推掉了,打算回到大明后看看有没有销路,找好了买家后在说,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接下来有去拜访了几家商人,其中几个正是刚刚跟自己做了生意的,他们都表示下次赵泗再带货物过来,还可以去找他们。

    第三日,赵泗该拜访的也拜访了,而船上的工人也玩的都玩了,手里的私货也都处理干净了,就要起航。这时一个人来了,正是那个荷兰人梅尔基奥。

    他一见面就对赵泗说了句话,让赵泗非常惊喜,他说:我以后跟你一起干。

    ??????

    网上看到有资料传葡萄牙从事明朝到日本贸易,有五到十倍的利润,但是同时荷兰把大明的生丝运到欧洲才三四倍的利润。所以感觉五到十倍有夸大,本书采用三到五倍认为比较合理。另外对生丝的价格有些迷茫,网上资料显示162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每磅4盾的价格采购一批台湾生丝,运到欧洲市场后售价为每磅16.8盾,毛利率达320%。查了相关资料,一磅是四百多克,而中国两那时候是四十克左右,荷兰银盾是十克左右,换算一下就是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磅也就是十两生丝。还有记述当时200吨左右的荷兰商船一次装载30万磅的生丝回航欧洲,这价值就是30万两,他们在在大明一次交税是五千多两,税率差不多是百分之十五。在各国来华商人中,葡萄牙人从明政府获得许多独享的特权和豁免。[一艘200吨的葡萄牙商船首次来华时须向海关缴纳水饷(即吨位税)1800两白银,以后每次来华就只需缴纳水饷600两白银;而其它国家同样吨位的商船,每次来华贸易均须缴纳水饷5400两白银。]――截自百度。

    按上面的资料计算,兴安永固是一千吨级的船,按照荷兰船的比例,这样一次可以装载生丝150万磅,价值一百五十万两。好像太恐怖了,有这样的利润看来明代海商没有泛滥证明大明的百姓和商人真是太乖了。本书中一次利润也就几万两,本人还觉得有些YY,可如果按照资料本人仿佛太保守了,所以历史证明有时候整理数据那些专家才是YY的大师。

    而且许多专家对当时的估计都有很大偏差,有的说当时每年有数百万两白银流入中国,有的估计高达几千万,本书对这个不做讨论,反正有着赚不完的钱就好了,不过偏向每年有千万左右。');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海王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海王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