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三国之逆天神棍 正文 第096章管宁的力量【开始大章更新】

正文 第096章管宁的力量【开始大章更新】

目录:三国之逆天神棍| 作者:他们都开作弊器| 类别:玄幻奇幻

    管宁给了丁浩然一个眼色,就是说你可以该干什么干什么了,这里交给我了。其实,管宁本来是觉得丁浩然对属下不错。自打上次凌操负伤的时候,丁浩然就已经打动了管宁。只是,刚刚丁浩然与孔融的对话又一次让管宁心中震荡不已。

    从丁浩然对太史慈母亲的态度而言,管宁从礼法上并不赞成;但是,要是看丁浩然一路走来的过程,这个小主公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不管做什么,只要答应了就要做到。而且,对下属的爱护和照顾十分细腻。虽然年纪是最小的,但是,他的胸襟却是绝对宽广。

    而这个北海孔融,可以说是主公在后来地域划分中的有力支持。只要得到这个人对主公的支持,那么,对于主公后面的路绝对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说,孔融有圣人后代之名,在朝堂上绝对可以有支撑之力。孔圣之学天下桃李,自己主公要是和孔融有了关系,士子们还不蜂拥来投?所以,刚刚管宁一看孔融的样子就决定出面帮助主公摆平整个北海之地。

    “文举,北海之地,也是我的故乡。宁亦希望此地昌盛繁荣,但我一路所观都是饥民无数,不知道文举可以办法解决?”管宁直接就是质问,赤果果的质问。

    孔融咽下一口吐沫,略有些紧张道:“天气燥热,今年雨水偏少,故而秋收之际粮食反而不多。但是,各地豪绅不肯赈灾放粮。只靠州府施粥收效甚微啊!”

    “几处受灾,人口几何可以记录?本地豪绅态度如何?是一直不管还是等到了冬天就会协助州府放赈?”管宁接着问,这些都是内政方面的了。对于管宁的质问,孔融到没有什么。但是,孔融身边的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却一下子冲出来了。

    “大胆乡间小吏,也敢对太守大人指手划脚了么?”那书生年纪与孔融相差无几,就是身板儿比孔融还要瘦些。估计要是风大了,这厮都能被吹走。

    “汝是何人?”管宁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

    “北海营陵王修王叔治。”王修,虽然不是当世大贤,但是其人在北海也是名动一时的文人。

    王修七岁时死了母亲。母亲在社日这天死去,第二年邻里在社日祭神,王修因感触而思念母亲,非常悲哀。邻里听到他的哀哭声,因此停止了祭神。

    二十岁时,王修到南阳游学,住宿在张奉家?。张奉全家人都生了病,没有人去看望他们,王修怜悯他们,亲自照料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初平年间,北海孔融徵召他任主簿,代理高密令。

    说起王修后来的历史,那就有讲究了。在王修任北海主簿期间,有高密孙氏素来强横,他的门客多次犯法,大多老百姓有遭抢劫的经历,门客抢完东西就逃进孙氏家?,官吏无法去捉拿。王修带领官吏百姓包围了孙氏家,孙氏抗拒防守,官吏百姓畏惧不敢靠近。王修命令官吏百姓:“有敢不去攻打的人,和抢贼问罪。”一下子官吏百姓都玩命攻击,这下孙氏害怕了,於是交出了抢贼。

    从此当地横行不法的人惧怕屈服。王修被推举为孝廉,他让给了邴原,孔融没有答应。当时天下动乱,推举孝廉的事停了下来。不久,郡中有谋反的人。王修听说孔融有危难,连夜奔往孔融那?。

    贼寇刚刚起事时,孔融融对左右的人说:“能冒着危难前来帮我的,只有王修了。”话刚说完王修就赶来了、王修又代理功曹。当时胶东有很多贼寇,孔融又命令王修代理胶东令。胶东人公沙卢宗族强盛,自己修筑营垒堑壕,不肯服从官府分派的徭役和徵税。王修独自带领几个骑兵径直进了公沙卢的家门,斩杀了公沙卢兄弟,公沙氏一家人惊呆了,谁也不敢动。王修安抚劝慰其他的人,从此贼寇的活动逐渐止息。孔融每次有危难,王修即使在家?休假,也没有不赶来的。孔融经常依靠王修而免除了危难。

    袁谭在青州时,徵召王修任治中从事,别驾刘献多次诋毁贬低王修。后来刘献因犯事应当判处死刑,王修审理这件案子,刘献得以免去死罪。当时的人因此更加赞扬王修。袁绍又徵召王修任命为即墨令,后来又担任袁谭的别驾。袁绍死后,袁谭、袁尚有矛盾。袁尚攻打袁谭,袁谭的军队战败,王修带领官吏百姓前去救援袁谭。袁谭高兴地说:“保全我军的人,是王别驾啊。”

    袁谭失败后,刘询在漯阴起兵,各城全都响应.袁谭叹息说:“现在全州都背叛了,难道是我没有德行吗?”

    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在海边,这个人不会反叛,必定会来。”过十多天后,管统果然抛下他的妻子儿女赶来投奔袁谭,妻子儿女被贼寇杀害,袁谭改任管统为乐安太守。袁谭又想攻打袁尚,王修规劝说:“兄弟之间互相攻击,这是失败灭亡的道路。”

    袁谭不高兴,然而理解王修的志向和节操。后来又问王修:“有什麽计策?”王修说:“兄弟,就如左右手。譬如一个人将要搏斗却砍断自己的右手,反而说‘我一定胜利’,像这样可以得胜吗?背弃兄弟而不亲近,天下还有谁亲近他呢!属下有说坏话陷害别人的人,一定将在你们兄弟之间挑起争斗,以求得一时的私利,希望您这样明智的人塞住耳朵不要去听。如果杀掉几个巧言谄媚的属下,兄弟之间又亲密和睦,来抵御四方的侵侮,就可以称霸天下了。”

    袁谭不肯听从,於是和袁尚相互攻打,向曹操请求救援。曹操攻占冀州以后,袁谭又背叛了曹操。曹操於是带领军队在南皮攻打袁谭。王修当时在乐安运送粮食,听说袁谭情况危急,带着所统领的兵马和各从事数十人赶赴袁谭那?。到达高密时,听说袁谭死了,王修下马大声哭着说:“没有您我该归附谁呢?”於是去见曹操,请求收殓埋葬袁谭的尸体。曹操想观察王修的心意,默不作声。

    王修又说:“我蒙受袁氏的深厚恩情,如果能收殓袁谭的尸体,然后被杀,我没有什麽遣憾。”曹操称赞他的义气,同意了他的要求。又任命王修为督运军粮的官员,让他返回乐安。袁谭战败后,各城都降服了,只有管统在乐安不肯服从命令。曹操命令王修去砍下管统的首级,王修认为管统是亡国的忠臣,於是为管统松了绑,让他去见曹操。曹操高兴地赦免了他。袁氏的政令宽缓,在职有权势的人都积蓄了许多财产。曹操攻下邺后,查抄没收审配等家的财物数以万计。

    等到攻下南皮,检查王修的家,谷物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曹操叹息说:“士人不是只有虚妄的名声。”於是按礼仪徵召王修担任司空掾,代理司金中郎将,升任魏郡太守。王修处理政事,抑制豪强、扶助贫弱,严明赏罚,老百姓称赞他。

    魏国建立后,王修任大司农郎中令。曹操主张实行肉刑,王修认为当时还不能实行,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王修升任为奉尚。此后严才反叛,和他的部属数十人攻打宫廷两侧的门。王修听说发生事变,召集的车马还没到达,便带领下属的官吏步行到宫门。曹操在铜爵台上望见了他们,说:“那来的人一定是王叔治。”相国钟繇对王修说:“过去,京城有了变故,九卿各自守在自己的府宅?。”王修说:“吃着朝廷的俸禄,怎麽能躲避祸难呢?守在府宅?虽然是旧例,但不是为国赴难的道理。”不久,王修因病在官任上去世。儿子王忠,官做到束莱太守、散骑常侍。当初,王修在高柔二十岁时就意识到他的才能,在王基还是孩子时就觉得他不同寻常,他们最终都成了大器,世人称赞王修能识别人才。

    可以说,王修绝对是早期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不过,这厮的忠义也完全是出于个人角度,对大方向感的掌控到死都不行。不过这个人还算正直,清廉,所以在历史中被推了出来。

    现在,王修看管宁给孔融难堪,就马上跳出来了。王修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但对于管宁而言这个名气一样可以忽略不计。

    管宁冷冷的看了王修一眼,孔融都感觉得到那眼神有点冷。“王叔治?汝哀痛失母,社日无法进行。人伦之大无可厚非,然,一人之喜悦悲乎?一人之快乐乐乎?汝此等亦觉得被传送么?”管宁的话就像刀子一样,一片一片的割开王修的伤疤。管宁说,你一个人的悲伤就要大家来承担,那么你是为了悲伤还是为了名气?一个人的悲伤喜悦不要去破坏别人的心境。如果你这样的事情都觉得是可以传送的了,那么你这个人就没有救了。

    这个话被人说的话估计王修马上就会抓狂的,不过,一联想到管宁做过的事迹,就没有脾气了。管宁教化人都是在暗地里的,直到有一天真相大白的时候,大家才能感觉得到真理。

    历史上,管宁避难在辽东,居住的屯落,只有一口水井,每天打水的人很多,男女错杂,还常常为了争水而吵骂斗殴。管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买了许多水桶,每天早早地把水打好放着,自己躲开,大家来了都有现成的水,就争吵不起来了。等人们知道这个雷锋式的贤者是管宁时,都为自己以前的行径感到羞愧,主动地讲起秩序来,争水的问题便彻底解决。

    还有一件事。当时流民们在辽东开垦田地,种粮为生。管宁也开了一块地种着。有一回,邻居的牛跑到管宁的地里啃庄稼,管宁把牛牵到树荫下,弄了些草料清水供牛吃喝,照料得比牛主还要好。牛主人听说以后,羞愧得好像犯了大罪似的,以后就把牛看好了,不让乱跑。此后当地的人感念管宁的贤德,服从他的教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家和睦共处,安居乐业。

    管宁这些举动说明,他无愧于道德大家的身份,再加上割席断交等等事件,管宁的每每举动都是世之贤才。所以,今天管宁才有这些说话的分量。当然,作弊器为了整个三国热闹,把管宁提前招募了,这些事情没有发生,可是我们就换成其他的事件假设管宁的功德。这里还是要说明一下,不论是管宁还是其他人物,多数都是按照历史设定。但是,我都做了篡改。这样是为了书的后期流畅,给大家带来短暂阅读上的不快望见谅。同时,我开始把以前的小章节改为大章发布,这样避免阅读中的等待。

    王修听了管宁的话当真是羞愧欲死。孔融连忙硬着头皮答话道:“幼安先生,叔治乃我家臣,又为北海主簿。过往小事,望先生不比纠缠。希望先生以后多多提点,让我等也能早日闻圣贤之道。”王修再不济,也是孔融的好朋友,历史上,王修和孔融算得上是知己。所以,孔融对这个朋友也算够义气。

    管宁淡淡的哼了一声,算是给了孔融面子,孔融面露喜色又道:“不知先生打算在北海盘桓几日?融也好略尽地主之谊。”

    “宁随我家主公回归故里,但主从有别,一切都看主公的意思。宁虽然倍受主公宠溺,然,不能因此骄横,故而,文举好意宁再次谢过。不过可能会让文举有些失望了,此次,主公还要赶着回泰山祭祖,在此地逗留不会时间太长。”管宁一下子就恢复了正常,他还是要和孔融拉拉关系的,毕竟,这有可能是主公朝堂上的一个助力。

    “哦!”孔融有些遗憾,但是马上就把失望之色褪去,接着道:“方才话被打断,我闻先生发问,似乎有良策教我?”孔融也是一个忠君爱民之士,但是一直是书香世家,和那种军阀世家亦或者是商业世家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家祖是孔圣,更加不会像其他世家一样盘横利益。所以,孔融虽然大方。但是,实力却还是不足。因此,那些流民之忧,孔融扛不起。

    “文举可在近日对各处豪绅世家发帖,言明,只需各家一次出粮多少参与赈灾。然后,统计收拢流民送与乐浪。只要那些赈灾之粮还能够流民饥民生存,我家主公定会帮文举渡此难关。”管宁微微在脑子里一转,就说出了想法。

    孔融一听马上道:“怎么可以让浩然如此帮忙又自添粮草。嗯,我定会尽量多筹粮草,这样就算我与浩然扯平了,日后各不相欠。”

    管宁心中冷笑,孔融啊孔融,只要你开始收拢流民,饥民。那么,你就永远会欠我家主公的。这会你是被套牢了。

    果然,不久孔融名王修帮忙收拢流民饥民。这一收拢不要紧,孔融就傻了。足足四十多万人啊,这还是在当地的,不算外来逃难的。要是都加一起,足足六十余万。这得多少粮食啊,那些豪绅世家都有自己的算盘,给孔融的答复就是只救本地饥民,不救外来流民。

    之前不收拢的时候,都是自己讨自己的饭。现在,一下子聚在一起,没有饭吃就要民变了。所以,孔融只得将这些人都送丁浩然的乐浪郡去了。这一招棋出手,所有谋士都服了,管宁也奠定自己在丁浩然手下第一谋臣的地位。

    PS:还有一章大约在11点以后!第二卷就要结束了,第三卷开始征讨黄巾军,诸侯夺江山。大家给力些啊

    推荐小女人写的书

    《末世之米沫》书号:1916836

    《异界修佛》书号:1939249

    《死神实纪》书号:1959398

    《南征北讨》书号:1950630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逆天神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逆天神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