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1881之崛起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海号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海号

目录:重生1881之崛起| 作者:四方之王| 类别:都市言情

    “这是凯撒大帝号战列铁甲舰,长122米,宽26.86米,吃水9.04米,排水量12800吨。于两年前在德国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场铺设龙骨开始建造,去年年底下水试航,现在正在我们这里完成近代化改装。”

    一脸骄傲的欣赏着自己设计的杰作,罗凯对于这艘战列铁甲舰的数据倒背如流。

    “原来这艘是德国铁甲舰。”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这艘令人感到渺小的铁甲舰旁,王军胜略带遗憾的道。

    “不错,这艘凯撒大帝号战列铁甲舰是归德国所有,不过在二号船坞中几乎一模一样和其同属一个级别的定海号却是归我们所有。”

    罗凯摊开手掌使劲用力的捏成拳头,然后伸出手指指向另外一边的二号船坞,放眼看去,由于离得较远,几人只能看到几根高耸的桅杆。

    小船可以使用滑行的方式下水,但大型舰艇却是不能。大型舰艇滑行入水速度很快船尾可能会在水中冲撞起伏,容易损坏螺旋桨或舵。

    所以像这种船坞,都是建在海平面以下,这样在船造好后就能开闸放水使船浮上水面开出船坞缓缓驶入大海。

    是以离得远了,几人根本看不到船坞之中都有什么。

    “定海号,好,好,定海神针,定军,定海,定国家,安定天下,尤其名字还和定远号相得映彰,果然是好名字。”

    厉擎苍抚掌赞道。与其说他是赞这艘船的名字不如说他赞得是罗凯。

    就算是坐拥一国财富的大清,也只搞到了两艘铁甲舰而已。能够搞到这样一艘钢铁巨舰,他对罗凯的佩服只能用“滔滔不绝”和“一发不可收拾”来形容。

    说起这艘战舰,罗凯得来的可并不容易。

    早在两年前罗凯把设计图纸交到德国人手中的时候,德国海军就基于图纸出发开始对建造一万两千吨的铁甲舰进行了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备、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研究表明在当时,这艘在理论上式最新,速最快,甲最厚,炮最利,吨位超过大英帝国最威武雄壮之世界第一舰英弗莱息白的划时代铁甲舰根本不是德国能够独立制造出来的。

    最终,经过罗凯一方和德国海军部的协商,双方决定以合作的方式完成这艘划时代铁甲舰的建造。

    当然这个合作是在德意志帝国在接受了普法战争的赔款五十亿法郎的前提下才得以促成的。

    根据后世好事者所算,普法战争后法国对德国50亿法郎战争赔款在1881年价值7.2亿海关两白银。这个数目只要有百分之一被拨到海军,那么造十多艘铁甲舰都有多的。

    德国海军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英帝国海军的追赶,罗凯想要打造一支纵横东亚的舰队,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既然是合作,那么定然要发挥出双方的长处。

    德国海军向来重视的军舰生存力得以被充分的运用,巨舰主体最后决定由德国负责,在汉堡的洛姆福斯造船场铺设龙骨开始建造。

    而在德国不擅长的动力方面和武器方面,则由罗凯一方全力承担。

    三年多的时间,除了武器方面,罗凯对蒸汽轮机的投入是最大的。

    蒸汽时代,蒸汽就是动力,没有功能强大的蒸汽机何谈生产力一说。

    蒸汽轮机就是蒸汽涡轮发动机,是一种撷取水蒸汽的动能转换为涡轮转动的动能的机械。相较于原由瓦特发明的单级往复式蒸汽机,涡轮蒸汽机大幅改善了热效率,更接近热力学中理想的可逆过程,并能提供更大的功率。

    蒸汽轮机不但可以给大型战舰提供动力,而且还特别适用于火力发电,罗凯特别重视这方面不无一石二鸟的打算。

    先是在洛姆福斯造船场完成主体,后又辗转小半个世界把战舰所需的八座锅炉和四座蒸汽轮机从南台海经由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运往德国汉堡,最后又花大价钱把造好的战舰护送到南台海进行最后的改装。

    双方对于这两艘未来的世界第一舰的建造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总体算来每艘铁甲舰的成本都在库平银三百万两以上。

    一行五人很快就走到二号船坞旁,放眼望去,果然可以看到一艘和先前凯撒大帝号几乎一模一样的铁甲舰。

    通过飞桥,几人很容易的踏上了定海号战列铁甲舰的舰艏甲板上。

    “只有踏在了这个庞然大物身上,才能真正感觉到他的庞大、肃穆和威严。”数天之后,作为验收未来德意志海军主力舰的负责人,哈茨费尔德男爵在自己的报告开篇这样写到。

    德国人在未来的感叹罗凯几人有幸提前感受到了。几乎是在踏上甲板的一瞬间,一股名族使命感就笼罩在了包括罗凯在内的五人身上,这是踏上民用船只绝对无法体会到的感觉,镇魂提魄,热血沸腾。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拥有了这艘铁甲舰也同时意味着几人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

    在舰艏之上,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船头的两座双联装两百八十毫米口径主炮了。

    两百八十毫米口径双联装炮塔,是罗凯最终定下的最适合这艘战列铁甲舰的利器。

    通过试射以及对倭国舰队的实战,原先制造的三百四十毫米口径五十五倍径K海军舰炮被罗凯所否决。

    炮塔过多就会使战舰结构不强,装甲安装困难,火力分散,而且还会造成战舰的稳定性大减,所以高射速的少量的联装火炮是战列舰发展的必然趋势。

    炮的结构过于复杂化和重型化,威力固然惊人,但是必然会导致火力的密集性大大降低,同时巨大的后座力和重量也会极大的考验战舰的承受力。

    后世倭国在甲午海战和对马海战的成功告诉了全世界的海权国家,高射速的中、大口径火炮比单纯的超大口径火炮在海战中更为适用。

    况且,根据对德国铁甲舰的研究,罗凯发现如果用梯恩梯装填炮弹作为爆炸装药,两百八十毫米口径五十五倍径K海军舰炮足以应付现有的任何铁甲舰。

    其实两百八十毫米口径主炮在这个年代,绝对当得上巨大二字。至少在厉擎苍和王军胜两人看来,绝对是兵灾之利器也。

    舰首共有两座双联装炮台,为了便于射击,最前面的主炮是安装在甲板上,后面的主炮安装在炮台上,离远了看就像是第一座炮塔背着第二座炮塔。

    绕过船首的的两座背负式炮塔,几人爬上楼梯来到舰桥之上。

    舰桥是军舰的大脑,是操控舰艇和指挥作战的地方,通常设置在舰艇上层建筑中的航行、作战指挥和操纵部位。一般位于桥楼顶部的前端,包括指挥室、驾驶室、露天指挥所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高高的露天指挥台上,挟大炮巨舰之威,厉擎苍不由自主的念出了唐代诗人杜甫脍炙人口的名句。也只有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才能体会到诗圣杜甫当时的意境。

    “爬得高了固然有金銮殿里视苍生的快感,但摔下来同样有跌落金銮天上地下般的落差。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是为英雄名扬千古,败者是为罪人遗臭万年。厉兄,你可要想好了,这可是一条莫能回头的不归之路,踏错一步就遗臭万年。”

    罗凯一边说着富含深意的话语一边抚摸着露天指挥台上冰凉的把手,仿佛只有借助金属的冰凉才能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我不怕跌落谷底,我只怕没有站在高处过,遗臭万年又如何,名扬千古又如何,一切交于后人说。”

    厉擎苍大手一挥,豪气千千万。

    “好,赶明儿我们一起出海和洋人比划比划,告诉他们这海是我们华夏人的海,这地是我们华夏人的地,这天是我们华夏人的天,天塌不下来。”

    当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铁甲舰,罗凯发现自己的斗志终于被点燃。

    “我要做那海浪,把世界踏在脚下。”

    心中发下誓言,罗凯的雄心壮志是在这时点燃的。

    就在同一时间,却在不同地点。

    一艘挂着中立旗帜的商船自英属印度的最大港口孟买出发正缓缓向台海岛驶去。

    自48个国家在1856~1857年签署了《巴黎海战宣言》后,中立旗帜成为了远洋商船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

    《巴黎海战宣言》的主要内容是:永远废除私掠船制度。对装载于悬挂中立国旗帜船舶的敌国货物,除战时违禁品外,不得拿捕。对装载于悬挂敌国旗帜船舶的中立国货物,除战时违禁品外,不得拿捕。

    时下正值清法两国在越南大打出手,大清国还好说,出了名的软蛋,但谁也保不准贪婪的法国私掠者会不会客串一下加勒比海盗,如今法国远东舰队在越南和法属印度支那的海港至少驻有三十艘军舰,法国私掠者可谓是底气十足,没有挂中立旗帜,很可能会被当成大清商船而被扣押。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1881之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1881之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