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君心难测(胤礽重生) 正文 无逸斋太子仁心

正文 无逸斋太子仁心

目录:君心难测(胤礽重生)| 作者:粗饭淡茶| 类别:玄幻奇幻

    康熙二十六年。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夏。

    每日到了下朝的时候,胤礽便必须到畅春园去,开始一天的功课。这方面,这一世与上一世实在无甚不同,自胤礽六岁就傅,所接触的更都是当朝名儒。

    汤斌、李光地、熊赐履、张英都是他的老师。

    这一日天气不好,眼看着就要下雨了似的,漫天乌云密布,胤礽斜倚在肩舆上,偷偷打着瞌睡。

    此时的胤礽已经十四岁了,脸上渐渐退去了孩子的稚嫩,身形也越发欣长□,已长成一个俊秀的少年。尤其是他清贵的气质,举手投足间带着成熟韵味的妥帖和高贵,加上两辈子储君的教育洗礼,此时的胤礽已经有了些帝王之气的雏形,待人也恭谨了许多。

    只是此刻,他多少有些疲惫,毕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也睡不够。特别是他已经很久未过过这种晨昏诵读,无丝毫懈怠的日子,再让他经历一次,任谁也是恼得。

    那些功课,他上辈子下了苦功学过,即使过了些年岁,脑子里却大多记得清楚。当年每篇一百二十遍的背诵可都是不掺水的,下足了功夫。

    胤礽儿时众星捧月,一路走来,却唯独在功课上,严谨认真,不曾有一点纰漏。说白了,那时候的自己不过是为了让父皇高兴罢了,可惜到头来,终究是未能从一而终,胤礽想到这里,苦涩一笑。

    待到了无逸斋外,天色越发阴郁,一个闷雷响起,雷声滚滚,胤礽眯着眼睛扶着何柱儿的肩从肩舆上下来,走了进去。

    几个老师都已经等在那里了,詹事府詹士汤斌白发苍苍,年事已高,每日来去,辛苦的厉害,此时正颤颤巍巍地立在桌旁,按礼制,太子地位崇高,为太子讲学的官员为太子讲解或是太子背诵篇章时必须跪着授课,不说话时也要站立在一旁,是以胤礽一到,几位大臣便先行过了礼,随后齐刷刷地跪在地上。

    胤礽照例要先将昨日讲过的内容背诵一遍,那些东西,他上辈子便已经研究的通透,此时说起来,得心应手,侃侃而谈。而汤斌年老力衰,苍苍白发,在一旁跪着,不一会儿便颤颤巍巍一副精力不济的样子,愈发衬得胤礽丰神俊朗,神采飞扬。

    待胤礽颂完,汤斌已经累得脸白如纸,气喘吁吁,几乎说不出话来,而李光地倒是年富力强,跪久了,竟还有精力一顿猛夸,说他“声韵清远,句读铿锵,反覆抑扬,讽咏不辍”,胤礽笑了笑,并未多言。

    上辈子读书时,他未把几位老师看在眼里,即使是当世名儒又如何,说白了也不过是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奴才。只是后来被幽禁的那些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整个人都在走向衰老,胤礽这才知晓,年长者的苦处,此时看到汤斌那把老骨头这样每日被折磨一回,他心里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了。

    帝师这差事便不好当,给他这个太子当师父,又有那样一位博学强势的帝王在那里,这太子府詹士的职务便如同坐着油锅上,汤斌也是个运气不好的。

    天边一声闷雷,雨水终于浩浩荡荡地下了下来,胤礽寻思着,这天气他那位父皇应是不会来了,于是开口道:“几位老师年长,不如坐下来讲课吧。何柱儿,给各位达人们上茶,先润润喉咙。”

    这样的事,胤礽上辈子也做过,却因为康熙的不满只得作罢,或许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时间久了,似乎一切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他谨遵着父皇的圣谕,摆出天家的气派来,对下人只注重威严,极少体谅,平素里又无人忤逆,到头来,竟是落下个太子不仁的名号。

    可笑的是,当年连个座位都不肯留给太傅们的,可就是那个手把手的把他教出来的仁君呐。

    “太子宅心仁厚,实是奴才们的福气啊。”李光地见此,又急忙笑呵呵地凑过来,将胤礽一通猛夸。

    胤礽笑了笑,心里却是厌烦。以前怎地没觉得,这李光地虽说是个干吏,可这溜须拍马的功夫,都快赶上老狐狸纳兰明珠了,果然不愧是能让他那挑剔的皇阿玛面前稳立多年的人。

    “李大人客气了,尊师重道,是本宫应该的。”

    外面雨势渐停,这一日的功课也接近了尾声,天色渐晚,胤礽正准备吩咐汤斌李光地等人散去,便听见外面有人传报,说是皇上过来了。

    几个大臣们脸色微变,将茶碗往桌子上一搁,噗通噗通跪了一地,那速度之快,声音之大,让胤礽都替他们疼起来了。

    康熙进了书斋,本是满脸笑意,却在看到桌椅茶碗的一刻,冷起了脸,狠狠给胤礽甩了一个眼刀。

    胤礽摸了摸嘴角微微苦笑着上前行礼,知道今日被康熙抓了个正着,那好面子重规矩的人,定然不会轻易罢休了。

    果然,康熙眼见着众位大臣跪在地上,却未叫他们起身,只是优哉游哉地坐着一旁,和胤礽说着闲话。先问了今日的功课,又扯到他见雨停,便临时起意,过来看看胤礽。胤礽陪在一旁,笑着一一答过。

    这一阵唠叨过了,康熙这才问起跪在地上的诸位大臣们,又一副兴致勃勃地模样,考校起大臣们的学识来。

    康熙学贯古今,或不如这几个名儒们来得精深,但胜在眼界宽广,又有帝王之威摆在那里,问得地下一众大臣哑口无言。见这些平日傲气冲天的书生们都一脸窘迫的模样,这位帝王这才满意地让他们退下了。

    发泄了方才进屋时的怒火,康熙这转头对胤礽说,“你这孩子,怎地越大反而心越软了。这些个大臣们,再怎么说也不过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奴才。若是哪一日身体不适便罢了,今日我见他们个个面色红润,你竟还叫他们坐着授课。”

    胤礽低着头,扭捏道:“汤大人年事已高,儿臣见他跪在地上,实在艰难,又见几位大人也是面露疲色,这才让他们坐着授课的。若不然,保成在此帮汤大人要个恩典,以后上课时,便免了他的跪吧。”

    自己的儿子这样宅心仁厚,孝纯良善,康熙这个做父亲的倒也不是不高兴。只是他怕胤礽太过仁慈,失了帝王的气度,以后制不住那些个臣子,特别是某些酸溜溜的儒生,平素来没少在朝堂上给他碍事,若以后胤礽镇不住他们,还不知要怎么闹上天去了。

    “胤礽啊,你记得。那些个大臣,你得用着,又不能太重用,要对他们好,也不能对他们太好。若是雪中送炭,他们会念着皇恩浩荡,感激涕零;可是锦上添花,只会让他们以为这皇帝好摆布,将来到了不顺他们意的时候,给你脸色看!特别是那些酸儒书生,个个都只会梗着脖子看你,嚷嚷着死谏,其实啊他们是知道,我不会动他们,哼!”康熙说着,微微挑了挑眉,似是想起了什么,眼里一冷。

    “儿臣记得了。”

    胤礽听了,倒是觉得好笑,这倒也是那么个理。想当初,老八在朝中一呼百应,康熙恨得咬牙切齿,却也不敢随随便便将所有人都处置了,只处理了些领头的,随后就转头去拿老八的身世开刀。

    说来,当初那样折腾,也不过是为了让被废的自己名正言顺的再立起来,胤礽想到这里,微微低垂了眼睑,难得有了些温暖和复杂的情绪。

    若说一朝被废,不过是被从高高的云端打落,二朝被废,却是真的让他身心疲惫。那最后几年的太子,当得他如坐针毡,简直像个靶子,随便一点错处都能被上道密哲,塞到他父皇的眼前。反倒是再度被废时,他多少也在不甘心之中有了点松了口气的感觉。

    被推在风口浪尖上的感觉,胤礽实在不想在经历一次了。

    见胤礽乖巧的应了,康熙这才缓和了口气道“规矩不可轻废。这样吧,念在汤斌年事已高的份上,朕便下道旨,就说体谅他年事已高,让汤斌隔三日来一次无逸斋吧。”

    三天跪一次,这倒已经是极限了。

    胤礽笑着走过去,扯了扯康熙的袖子,道:“那儿臣就替汤大人谢了父皇的恩典。”

    康熙见胤礽扬着小脸,也笑了起来,拉着他的手,回乾清宫去了。

    这一日,胤礽在乾清宫用了宵夜,才又慢吞吞回了他的毓庆宫。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君心难测(胤礽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君心难测(胤礽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