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天作之和 正文 三十七、王妃(上)

正文 三十七、王妃(上)

目录:天作之和| 作者:凌祯| 类别:都市言情

    三十七、王妃

    然而翌日中午,出门打探消息的邵青、白理、元睿都回来时,卫岚却一直没回来。

    阿和担心起来,本来卫岚早上出门时就说,她很快就会回来,但是直到午时已过,也再没见她身影。“会不会有什么危险?”阿和问道,至于到底是什么危险她也说不清,只不过元坤嘱咐过的,忻州不比并州,更要处处小心,更不许她随便出门,因此阿和便有了这个念头。

    邵青道:“会不会是送消息回汉中了?亦或者是汉中的探子们有什么事需要她处理?”

    元坤眉头皱起,“即便如此,她也应该会知会一声。看来是出了什么要紧的事,我们不方便出去,让客栈的掌柜和伙计出去打听一下。”

    不到一个时辰,有人确定在离客栈不远的一处酒肆前,看到卫岚被几个官府模样的人带走了。

    元坤安慰阿和道:“如果是忻州官府的人应该不会难为卫姑娘,她身上又有汉中王府的令牌,忻州多半会卖个面子给汉中王。”

    元肃却道:“话虽如此,怕只怕带走卫姑娘的不止是忻州府的人。”众人一惊,对啊,还有个魏王府牵扯其中!

    “如果是元城的人扣押了卫姑娘,再做出什么鲁莽的事开罪了汉中……本来汉中和汉东的积怨就不小,现在好不容易缓和了一些,汉中王又主动与朝廷示好,如果坏在这些人的手上就……这位卫岚姑娘应该是汉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吧,说不定有官职或爵位在身。”

    元坤打断道:“嗯,这位卫岚的身份我清楚!肃弟说得不错,现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慎!这个节骨眼儿上万一再把韩云招惹了来,事情就难以收拾了……”韩云是个直脾气,又带着宁折不弯的傲气,汉东的情况要是让他一清二楚了,他恐怕再也不肯跟北燕低头了。“当务之急是把卫岚找回来,由她安抚汉中那边。”

    元祥道:“皇兄下道旨意,让忻州府交人不就好了?”他说得容易,可其他人心中明白,靖文帝现在是微服出行,不宜暴露身份,以免忻州有不轨之心。

    元肃道:“臣弟现有二十名亲卫分散在忻州城内,不如让他们打着晋王府的旗号去要人?”

    元坤想了想,却道:“元祥说的有理,虽然有点冒险,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量他们还没有抗旨造反的心思。你晋王府出面却不妥,封地不同,师出无名。不过你那些亲卫倒用得着,都叫过来撑个场面吧。

    “白理,拟两份旨意,一份给忻州府,斥责府尹玩忽职守,放任逃役,私贪更赋并妄图盘结皇室以自保,总之骂得要狠,但措辞要含糊,要让府尹察觉到是魏王府那边出卖了他。旨意拟好之后,由元肃和邵青宣旨,元肃可以暗示朕现在人就在并州,说并州那边已经接受了处罚,现在全权由你晋王处理此事。若府尹认罪伏法,则暂且留他在任上戴罪立功;若他要揭发魏王府……”

    “那就当场拿下,臣弟明白。”元肃心中明白,这是要警告魏王府,同时在整个汉东杀鸡儆猴。

    阿和不解道:“为什么?本来不就是魏王世子起得头吗?”难道这又是王子犯法不与民同罪?

    元坤道:“自然不会放过他,只是,做起来要顾及体面。”北燕皇室这百年来都以忠孝示人,表面上都亲如一家,为国为民,这样也确保了皇室的威严和崇高。所以一旦发生这种蝇营狗苟之事,定要处置得当,彼此心照不宣,流为隐故辛秘。

    白理道:“那另一份当如何拟旨?”

    元坤问向阿和:“你的印章带来了吗?”

    阿和点点头,因为陛下有吩咐,阿和把自己那个拳头大小的和田玉印也带了来。那是嫁来北燕在册封之后授予的皇后玺绶,上书“御赐后玺,奉天泰成”篆体四字。不过阿和还一次都没用过。

    元坤道:“好。以阿和的名义拟懿旨,封魏王妃为太妃,赞其家规严谨,教子有方!”

    “陛下好阴险陛下好阴险陛下好阴险……”众人分头行动后,留在客栈的阿和躲在房间的圆桌后,时不时地偷瞄两眼同样留下来等消息的元坤,心中忍不住嘀咕。

    元坤看了会元睿算了一半的账目,见阿和不停的看向自己,便招手叫她:“看什么呢?”

    阿和嘀咕出声:“陛下好阴险。”

    元坤笑道:“这算是阿和的夸奖?”他坐到她的对面,问道:“你猜魏王妃接到你的懿旨会怎么样?”

    阿和撇撇嘴:“才不是我的懿旨,是陛下授意的。”

    “说对了,懿旨只不过是个幌子,魏王妃一接到就能明白,是朕在授意。”

    “那陛下为什么又要封赏老王妃,讽刺她教子有方呢?”

    “你说呢?”

    阿和想了想,“难道陛下这是在跟王妃告状?借此让她管好元城?”

    元坤笑道:“猜对一半。继续。”

    阿和还是不解,为什么要封太妃呢?一般不都是王子自立出门后,宫中才再封赏其母妃的吗?难道是……阿和瞪起眼睛,惊疑道:“陛下借此想警告魏王府,如此下去就会剥夺王爵?”

    元坤满意的点点头,道:“先行封王妃为太妃,就是在警告元城,魏王妃心中也会明白。朕真正顾念的是魏王叔的功绩和亲缘,但绝不容许下面的人借王叔的名声胡作非为。这个元城,区区庶出之身,却不安分守纪弄出这么多名堂,实在可恨!届时王妃要进京谢恩,就留在宫中,再铲除这群不孝子孙,另立王子。虽然对不起魏王叔在忻州的一番心血基业,却是最稳妥的办法。”

    阿和这才明白了元坤这两道旨意的含义——都是在孤立世子元城。一方面让忻州府与其背离,再不敢借机生事,另一方面从根源上断绝元城作乱的可能。是想,若是魏王妃想保住王府的基业,靖文帝会开出怎样的条件呢?元城的亲王世子之路会就此断送吧。

    而汉东其他州郡得知了消息,也定会兢兢业业,不敢造次。

    正说着,去魏王府的元祥和白理已然回转,跟元坤回禀道:“魏王妃接了旨,请求当面谢恩。”

    “那就让她准备进京。”

    “可是,魏王妃说不敢耽搁,定要与臣等同行,这就跟了来……”

    “哦?”元坤一愣,“这个谢恩来得好快。人在何处?”

    “就在客栈外面的车驾上。她定是猜到陛下人就在忻州,无论我们怎样劝都不听,只好让她跟来了。”白理无奈道。

    元坤想了想,道:“如此也好,阿和,走,跟朕去接婶婶。”

    客栈的后院里,魏王妃被迎了进来。这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贵妇人,正装华服却轻车简行,身边只带了两个侍女。她径直走到元坤与阿和面前,行大礼道:“拜见陛下、娘娘。老身接驾来迟,罪不容赦。”

    阿和一愣,这说辞可有点严重。元坤示意道:“王妃请起。朕与皇后微服出游,为的就是避人耳目,王妃不知不怪。”阿和连忙去搀扶,只觉得老王妃肌骨消瘦,皱纹突出,面色暗淡,行动迟缓。似乎有疾病在身。她看向阿和,慈和笑道:“这位就是泰成皇后吧,有劳娘娘了。”

    元坤略有哀伤,道:“婶婶,您比上次见时,气色差多了。母后还常念起您这几个姐妹。怎地自己不爱重保养?”

    魏王妃神色间带着平和,道:“自从王爷去世,老身也对人世再没什么留恋了。唯一的期望就是看着下面的儿孙各自成材,魏王府这支大树能够枝繁叶茂,老身也就能安然阖眼了。”

    说道正题了,元坤点点头,道:“婶婶,进屋详谈吧。”

    进了内室,王妃屏退左右,拜倒道:“老身此来一是谢恩,二来请罪,望陛下顾念王爷地下有知,从轻发落。”

    元坤道:“王妃可知世子所犯之罪?”

    “虽不知详情,但接道娘娘懿旨后已从家人口中有所耳闻。”老王妃如实回禀。

    “世子不在府里?”接旨这种事情,家里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出来谢恩吧。看来王妃对元城的所作所为还不知情。

    王妃默然无语。

    白理答道:“听说世子元城住在别院,每月只初一十五两日回来给王妃请安,其余时间很少在王府之中。”

    元坤隐隐有了怒气,“这等不孝子,王妃还这般回护于他?”

    魏王妃答道:“陛下有所不知,元城虽然行止有亏,但算得上是个上进勤勉的好孩子。他母亲过世得早,这些年我亲自将他带大,知道他心地不坏,就是太过要强好胜了。王爷也曾称赞过元城聪颖好学,才将他立为世子。这次的罪行,想是他太过急功近利,一时行差踏错,而非有意作恶。故此,老身斗胆向陛下求情,可否念在王爷后继无人的份儿上,饶过元城这一次。老身定然对他严加管教,不敢再犯!”

    元坤叹了气,让白理将事情原本讲给王妃听,好让王妃心中有数。这次的罪名就如同并州时说过的那样,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轻则训斥一下,闭门思过,重则削去宗籍,贬为庶民流放……稍微偏颇一点,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白理详细说完,又将得到的证据拿给王妃。王妃一看到那张印着四爪蛟龙的薄纸和账目上的印记,不禁面色灰白,老泪纵横,泣道:“这孩子糊涂!犯下如此大错,老身也不敢妄求陛下宽恕。只求陛下念在王爷曾为国尽心尽力,不要让他后继无人啊。”又拉住阿和,道:“恳请娘娘收回成命,老身如今不敢奢望太妃尊号,但求保住王爷生前留下的家业便好。”

    如此一位年迈慈祥的老人家拉着自己哭诉,阿和顿感手足无措,尴尬万分,只能哄道:“王妃莫急,且听陛下发落吧。”

    元坤瞪她一眼,心想,你这太极打得好啊,一个云手就推到朕这来了。可是说得也没错,真正能让王妃宽心的,也只有他的话。如果他真的想铲除元城,只需将王妃带回京城,养尊处优的供起来,然后就可以问罪魏王府了。但是这样作未免太过绝情,其他皇族亲贵见了,未免也会生惺惺相惜之感。终于,他说道:

    “王妃莫要伤感,这个太妃的封号不用收回,待朕回京后会让礼部送相应的仪仗过来。只是,元城的去留就此交给王妃了。是废是留,如何安顿家业,约束子孙,就全交给王妃处置了。望王妃能够不辜负皇后的美意,遵循教子有方的懿旨,为王叔教出一个出色的世子。”

    魏王妃听了,感激不尽,连声谢恩。

    众人劝说了一会儿,王妃平静下来,答道:“陛下请放心,老身回去后立时招世子回府,罚他禁足一年,闭门反思。若再不改,定然逐出家门,不让他给魏王的名号抹黑。”

    元坤点头道:“这样也好。如今王妃已然封了太妃,便是一家之主,府中也不急于让世子进京请封了。这样,朕定个三年之约,一算是为王叔守孝,二是考校世子的德行。三年之中,王妃也可考校其他王子的德行举止,再行决定是否重立世子。三年之后,王妃可带世子进京请封,届时朕希望看到一位承袭魏王叔风范、品行高尚的优秀世子。王妃以为如何?”

    魏王妃答:“感念陛下顾虑周全,老身定不辱命。”

    众人又劝慰了一番,王妃多次谢恩之后终于告辞离开。

    阿和目送魏王妃离开,心中感慨万千,这位老王妃为了守护住丈夫的基业,晚年也不得安宁。而元坤的决定看似再轻不过:不但进封了魏王妃,还任由元城的去留。然而阿和知道,如此一来,魏王府若再有行差踏错的话……

    这株王妃倾尽心力的大树,或许会灰飞烟灭吧。

    前两天木有更新灰常不好意思~今天这章字数和内容都很多,算补偿~~继续码字去了,大家慢慢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作之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作之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