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我们的时代情绪

正文 我们的时代情绪

目录:心灵上的那些事| 作者:粒粒风尘| 类别:历史军事

    通常,文学被视为时代情绪的记录,而人们说话总在表现着时代情绪。如果说写作或多或少地记载了作者所处时代的诸多社会情绪,那么日常的说话就是现场直播了。

    每个时代人们的情绪都是有记录的,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情绪有这么几大类,比如,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冷漠等等。

    前天(5月16日上午),刘晓庆在其微博上发布一则消息:“昨晚和朋友吃饭,谈起有这样一种说法, 2011年5月21日,是基督教的“毁灭日”,还有5天了,毁灭什么?毁灭地球、还是人类?赶紧,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想干什么就去干吧!”

    这是属于什么呢?喧嚣。为什么她在喧嚣呢?声音大而杂乱称“喧”,说话大而无当称“嚣”。喧嚣是浮躁情绪的发酵物,是浮躁心态的行为表现。如果说浮躁心态缺乏思想内涵的话,那么喧嚣倾向则使之更加疯狂。

    我们都知道,刘晓庆不是一般的名人,她的粉丝有一百万之众,她居然说出地球要灭亡的话来,这显然是谣言,如果出自一个普通人之口,那不算什么,但出自刘晓庆之口就难说有许多人相信。好在咱这个时代还有一种情绪叫“冷漠”。“要死一起死,地球不是要毁灭了吗?死了一了百了,没什么可怕的”有人这样说。

    前一阵子,有人说日本大地震的核辐射会影响到中国,食盐会防止核辐射。于是人们一哄而起,发生了全国的抢盐风波,这是什么情绪呢?这应该是典型的“浮躁”情绪。这种浮躁心理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充满了感情泡沫,意识泡沫,人们不愿意深入思考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到底有没有跟风的必要。多数人选择放弃判断、放弃思考,剩下的只有冲动。有人买了一万多斤盐,这么多盐到死也吃不完。后来有报纸登了这条消息,又引起了许多人的嘲笑。这还是“浮躁”的表现,“娱乐至死”大概已成为一种观念,社会上到处充满廉价的笑声。人们不愿意思考到底有什么值得发笑,更不去想这其实是“五十步笑百步”。

    这个时代“忽悠”人的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听风便是雨,可悲的是“忽悠”情绪已从媒体转向现实生活,让人防不胜防,好像有成为时尚的可能。说“忽悠”不得不说“炒作”。“忽悠”的对象是别人,而“炒作”的对象则是自己。“炒作”可能源于寂寞,最主要是因为少有人关注。大炒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社会的注意。有人以自毁形象的方式炒作,就是为了抗议社会群体的忽略,即使引起社会否定性的注意也在所不辞。比如马诺,大胆宣称“比起自行车,更喜欢在宝马里哭泣”的犀利语,不仅捧红了电视相亲栏目《非诚勿扰》,使自己“拜金女”的形象一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紧接着关于“拜金”的话题引发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讨论。

    还有一种不知是可乐还是可悲的情绪就是“穷人炫富,富人装穷”,为了炫富,住在大房里勒紧腰带还钱的人有很多,他们的借口是“家里来人没处住”所以要换大房,当房奴滋味咱就不多说了,反正有人仅仅是为了用大房来“炫”一下,但炫的代价很大很难受。还有的人挣的钱不够养他的私家车,私下里到处借钱买油,现在这样的事也太多了。至于“富人装穷”,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怕别人向他借钱,因此见到什么人都哭穷。其实“穷人炫富”也是一种炒作,不过是一种小炒,在周围人中间炒,结果只能是炒热了别人的眼,炒疼了自己的心。

    以上的各种情绪合成了另一种情绪“看图识字和说话”情绪。这是一些人懒得动脑,懒得思考的结果。

    比如说,几年前“火星文”存在于网络和在90后。2008年以来新言新语们出现了和“火星文”大不相同。从最初的“?”、“雷”开始,到最近的“?”、““?”、这些苦着脸的小字,从网络诞生,逐渐向现实进发。不仅是90后,80后,70后甚至是60后也加入了使用者的行列。它们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表情。这些字分明暗示着这个时代的特有情绪,情绪在,文字的表情自然在,情绪过,新的表情又会轮番登场,不过还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些由情绪诞生出来的流行字是过去很少用的生僻字,你怎能说这不是“浮躁”中的“忽悠”呢?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上的那些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