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平民心态

正文 平民心态

目录:心灵上的那些事| 作者:粒粒风尘| 类别:历史军事

    前些天看了日本人写的一本书叫《中国的逻辑》,什么逻辑呢――中国人一直没有摆脱弱国心态,并且说“弱国心态”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价值与利益。

    这本书讲了许多种类的“逻辑”,主要是为了证明中国人确实有“弱国心态”,我以为然。还记得贾平凹写过一篇《我是农民》的文章,讲了农民家庭的苦难与遭遇等等,他不管自己是不是名作家但骨子里认为自己是“农民”形象。我也觉得这是可能的,也是可信的,虽然他成了名之后必然改变,但“农民”意识永远改不掉,因为爹娘的言传身教是入脑入心的东西是心灵的烙印。尽管他真的不是农民。

    看了几篇《中国的逻辑》,我回想自己,突然觉得我一直以平民的心态生活着。每个月挣点钱,过日子,穷不死,饿不死,不敢与别人比富,也不想与他人比穷,心里有时认为比某人过得强些,实际上差不多,没地位,更没什么名声。有时觉得钻进人堆里谁也不认识挺好,有时觉得很没意思,有点失望,不是从未想过彻底改变现状,而是不知道怎样改变,更多的时候,认为就这样将就着活着就可以了,可能是我的脑海中有榜样――我的上辈子人就是这样生活的,他们平平安安,没做出过什么大事,也没做出过什么丢人的事,平凡与普通就行了。

    我的这种心态不知算不算平民心态或平民意识。我是村里长大的,农民们的生活饮食起居我比较了解,我曾见过村里许多年轻人想发财,有的种药才,有的养蝎子,有的养鱼,但没有几个发起家来的,反而是赔钱的人多赚钱的人少,后来一个个又拿起了锄头种地去了,再也没有了非分之想,老老实实地当起农民来。我常看央视二套讲农民致富经,我承认也有人成功,但成功总是少数人,大概村里人也是看了《致富经》学着走专业化的路,种种原因造成了他们没能走下去,只能认命了。村里人最信命,我好多次回村与儿时的伴伙聊天,他们总是夸我命好,意思是他们就是当农民的命,差不多有吃有穿就行了,就不再有非分之想了,他们对待生活变得越来越平静,冬天里闲着就玩玩小麻将牌九,春天里就得下地,开始了一年的农耕与田间经营。

    我的意识与村里人差不多,虽然我生活在城里,虽然我不信命,但和认命也差不多。四十多岁了,升职无望,发财无路,业余生活除了写一些狗屁不通的文章就没别的爱好。工作比较认真的,但我的内心已经没有了热情,上班已经成了习惯,我知道在农民弟兄眼中我是生活在天堂里了,因为种田会吃很多苦。他们不知道相对于别人我觉得我也是在受苦受难,并且不知道这种苦难哪一天是个尽头,我常常想既然没有了其它想法,那就只能是上班图个平安,在家图个顺心,可是生活怎可能顺心顺意呢?

    日子如飞一般地在眼前一闪而过,我常常叹息,怎就这么快老了呢?身体怎么越来越差呢?可叹息有什么用呢?叹息完依旧按部就班地过日子,不过也得过,虽然我承认,注定是平民式的人,注定有着平民般的生活方式,但事实就是如此,多少年了没有改变,物价不断地上涨,我只能吃些便宜的菜,穿些更便宜的衣服,少买东西,紧缩开销。开资后偶尔改善几次生活,这是每个月自我安慰的日子,也是比较幸福的时刻。

    我知道,我的平民心态给我带不来任何利益和价值,但我不得不这样,这个世界是需要我的,因为有我这样的平民,才能衬托出那些成功的人那些耀武扬威的人的不凡。也因为只有我这样安分守己安身立命的越来越多人,才能称得上国泰民安。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上的那些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