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那些雅人

正文 那些雅人

目录:心灵上的那些事| 作者:粒粒风尘| 类别:历史军事

    央视纪录频道讲“西泠印社”历史,听得我云里雾里,因为如果以现代人的观念,他们那些人怎么就是那么多闲情逸致呢?为什么不忙着挣钱呢?

    我知道,这是我的浅薄,我与那些大师们的思想相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我只是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找不到他们那种情趣而感慨。

    一群文人墨客,挥毫泼墨,谈天说地,呼朋唤友,是为了相互学习,且不计名利,为取长补短,相互指点。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买山立社”, 后经过多年修建,社内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楼台亭阁建筑精美,摩崖石刻星罗棋布。这里的主人有谁呢?丁仁、王?、叶铭、吴隐、吴昌硕、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等。这么多的名人,举社为了什么呢?进行*、展览、收藏、出版等活动。最有名的就是他们清明与重阳的“雅集”了。

    我不知道,具体的“雅集”是干什么,只是看电视介绍说他们在交流作品,经验。都是些肚子里有墨水的人,从清未到现在,能加入这个社团的人不多,当然都是些名士,他们以书法,绘画,篆刻为主,都是自成一家,海内外飞声之人。

    说这些没什么用,我心里总是想着他们的情趣,闲情寄山水,雅趣为人文。有了这个社,这些饱读诗书之人,都成了神仙,像我这样的布衣之人是不能等大雅之堂的,因为不配,也不称。我对于字画,连个一知半解谈不上,但我对书画也偏爱,就像个贫民爱上富家小姐一样,只有做梦的份,我是外行中的外行,只是心向往之罢了。

    由他们的活动,我想起了再古一些的文人们,他们或登高望远,或对花落泪,或举杯邀月,或沐浴田园,读他们的诗文除了潇洒,就是逍遥了。我不羡慕别的,只觉得他们有那种不为钱财奔忙的思想就高人一等,活出了自己的风格和样子,活出了一种境界和品格。他们好像有充足的时间去游玩,也有轻松的心情去领略大自然。有时候,他们也埋怨自己贫穷,但从来不把钱看得太重,不比现代人一切活动都围着钱转。

    不知道古人读什么书,我们现在人读得最多的是励志书,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成功,一定要成功,一定能成功。这里所说的成功,是能有很多的钱,或更大的权利,而不是闲情雅趣,也不是什么志存高远,而是做一个打败别人的人,主宰他人的人,让他人羡慕的人,有资格傲视他人的人。或者说成是,有很多钱的人,有很大的权利的人。

    我不知道,现代成功的人有几个有雅趣,我只知道,他们很有钱,历代有钱人很多,很少有人留下好名声,反而是一些特大的贪官留下了声名,也成了人们心中的楷模,人人都觉得应该像他们那样有钱,但不能掉了脑袋。活着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然后享受,除此而外,无他。

    当住洋楼、养番狗、开名车、穿名牌,成了许多人的理想。当淡泊名利、闲云野鹤、满足现状、小情小调,属于浪费生命。我才知道,活着原来是为拼命挣钱,而不是为了享受时光的,更有一些人贩卖“假成功”,让人们都觉得成功是唾手可得的事。是啊,人生充满了挣钱的机会,但急功近利之人注定不会好好活着。因为当活人的乐趣只有一种之时,人就成了野兽,追逐猎物的野兽。

    很崇拜那些雅人,而我只能独雅,因为我没有“西泠”们的才学及高雅,只有清风和明月。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上的那些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