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悲观是人之常情

正文 悲观是人之常情

目录:心灵上的那些事| 作者:粒粒风尘| 类别:历史军事

    上午很累,下午去上班的时候,传达室里有我的包裹,是深圳市宣传部寄来的奖品,一下子变得愉快起来。

    我原以为奖品是随身听,因为我获得“读书品人生人气奖”。打开一看原来是苹果牌无线鼠标。包装好,鼠标做工也精致。既然寄来了,也无话可说,只不过觉得跟活动内容有点不符。鼠标也是我常用的东西,无线的我还没用过,对我来说是新武器。

    连续写博已经五年了,得奖都是意外的收获,没有我也会继续,因为我喜欢与自己对话,也就是自言自语。这样做,我也许是在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有什么用?我常常这样问自己。自从苏格拉底说出 “认识你自己” 这句名言,人们都奉若真理,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比如说吧,恋爱的男女在没有彻底了解对方之前,一切感觉都是美妙的,一旦相互了解,别说美妙,就连相互的尊重也成问题了。

    也许是我的意识浅薄,苏格拉底是圣人,但我认为他也有说错话的时候,不是吗?“认识你自己”其实是一句莫棱两可的话。因为不认识不行,认识也不行。

    认识自己有好处也有坏处。比如说,可以发现长处,也可以认清短处,可以发挥优势,但没有发挥的余地,唯有空余恨。人往往或多或少知道自己的短处,也就是因为知道所以常常有自卑感。有人说,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挖掘潜力。事实上这是纸上谈兵,光认识不行,因为任何有意义的经验,都是在痛苦中体验而来的,潜力也往往是在重压下突显出来的,但是大多数人在重压下打击自己是轻而易举的事。

    当然“认识自己”还有其它方面的含义。比如说,我们是人不是兽,我们可以有思想有知识有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智慧。可以有道德也可以不道德,可以投机取巧也可以忠厚老实,可以与人争利也可以让利于人等等。任何认识都存在选择,就像我得到奖品,可以高兴也可以不高兴,不是因为奖品不如意。而是我可以为没有得到更好的奖项而懊悔,还可以嫉妒比我奖品好的网友。

    生活中这样的选择很多。有人说,对待问题看你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还有人说,乐观的人会看到阳光的一面,悲观的人大多注意阴暗的一面。也有人说,乐观与悲观与人的心境有关系。问题是人都必须面对悲情,我们生而为人最起码都知道自己会死亡。更有可能每天都会看到或听到周围人离开人世的消息,看淡生死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呢。我们也知道每个人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直到吃不动,走不动,只能坐在小椅子上看太阳,等日子。回首年轻,我们都奋斗过,可是无论怎样奋斗似乎是给别人看的,我们自己是否做了一回真正的人?体验过生活的辛酸苦辣,也享受过人生的种种幸福时刻,可是我们是否满意呢?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呢?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呢?这些问题可以想,但我们都不会实现。因为我们都得有规有矩地生活。我们总是生活在有限与无限之中,比如说自由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爱是无限的,希望是无限的,**是无限的。有限无情地制约着无限,也就是说许多事情我们只能存在于想像之中。我们往往会为实现想像中的某件事而努力奋斗,成与败我们都有遗憾,一是因为我们只能做其中一些事,二是因为我们的愿望在无限的延伸着。人的悲观情绪往往是因为愿望无法达成而产生的,所以悲观应该是人之常情。

    悲观是难免的,所以乐观就应成了生活必需品。我每天写作已经有十年时间,到现在目的只剩下一个――寻找乐观。主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排遣那些不快之事之想之情,能赶走多少是多少,赶不走的让时间冲洗。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乐观,努力实现愿望就是啊。

    我们讨论心境或心态,我觉得,无论是谁,心情都会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得交替着,自然创造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不断变换的心情。而我们就像水一样,遇风起波,遇寒成冰,遇热成气,无论哪种形态都是修炼,而我只是不想让内心成为一潭死水臭水罢了。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上的那些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