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被钱绑架之后

正文 被钱绑架之后

目录:心灵上的那些事| 作者:粒粒风尘| 类别:历史军事

    法国著名作家巴比塞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从我们身上,拿走能引起痛苦的东西,那么还剩下什么?”

    还剩下什么呢?什么都不会存在了,因为在痛苦之中,才存在真实。打个比方说,能让我们快乐的东西,也一定能引起我们的烦恼,比如钱、爱情等。

    前些天看陈凯歌谈《赵氏孤儿》,他说在筹备阶段,就如何让现代的人相信有人拿自己的儿子去顶了别人的儿子的命这件事。他一遍遍推倒一遍遍重来,最终还是决定将主人公程婴从一个英雄变成一个小人物,是命运之手推着他一步一步往前走,而他自己没有更多选择。最后陈凯歌总结说,这是一个崩溃的时代,人们真正信的东西很少,大家都已被钱绑架了。

    我不知道,他说的“崩溃”是指什么。大概还是指人们的信仰缺失,找不到可以支撑的精神生活,迷茫地活着。这样说好像也不对,因为许多人信仰钱,他们相信金钱是除了神之外万能的东西,甚至可以改变一切。于是事事围绕着钱财打转转,离了钱不说多余的话,不做多余的事。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钱的日子里就会觉得生存是一种有无尽痛苦的事,不用说没钱,挣钱少了也会很痛苦,许多人因为没有办法挣很多钱而茫然或者麻木的生存着,支撑他们生活的精神动力是一个希望――什么时候能有钱呢?

    有钱花成了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快乐,除此以外好像很少有能让人感觉真实快乐的事。拼命地挣钱,又拼命地把钱花出去,挣钱和花钱已经成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了。

    当然也有人意识到,为了钱人一生都有可能处于痛苦之中。有钱的好处就不用说了,钱的坏处也不用说了,因为大家都觉得钱的好处远远超越了坏处。我想说得是,我们到底被钱绑架走了什么?

    是良心还是人格?是信仰还是**?大概都有吧。如果说,被绑架是环境带给我们的也可以,因为无论是我们的生存环境还是生活环境,无处不在彰显着钱的巨大能量,你可以一天不服,一年不服,当看到大多数人都臣服钱的时候,你还能坚持到底吗?臣服是没用的,因为在享受拥有少数钱的间隙你正在深受渴望得到更多钱的煎熬,这好像成了许多人生活的习惯。

    可是为什么信仰钱的时候或者说被钱绑架之后,让人越活越活不明白,越活越茫茫然呢?因为你总是这样的意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不是钱,为钱而活着不值得。于是你又希望能看到一种值得相信的东西,它能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不能像现在这样如同在迷雾中走路,不辩方向,随波逐流,你唯一的目标是钱,可是觉得它很靠不住。不是因为钱终归会成为别人的,而是因为钱是无情无义的东西。

    人必须有精神活动,哲学、道德、艺术、科学,甚至包括宗教,所谓精神生活就是人内在的意识需求,比如说,你需要安慰,需要理解,需要诠释,需要满足等等,这一切都应归于一个目标――生活意义与生命意义的平衡。你可能会说,生命根本没有意义!可是你想过没有,假设你很有钱,你奢侈,你挥霍,你排场,为了什么呢?可以肯定地说这与**的享受没有多大关系,而你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人如果无意于精神上的享受,钱再多也只能是废物一个。但是被钱绑架的后果是精神上永远不得安宁。

    我不承认这是个崩溃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它精神性的东西存在,它应该与人性有某种永恒的关系。歌德在他晚年的时候,名利双收。但他感觉到这样的现实问题:钱越多生活越舒适,精神越空虚。他甚至希望能回到从前,就像游子渴望回到故乡一样,生命不止,思念永存。到底我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呢?这是个生命之谜,但可以肯定它与钱没有多少关系。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上的那些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