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忍的至境

正文 忍的至境

目录:心灵上的那些事| 作者:粒粒风尘| 类别:历史军事

    卧薪尝胆 忍辱偷生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成了夫差的奴隶,为了报仇雪恨,勾践卧薪尝胆,同时为了为让夫差发觉又忍辱偷生,他为夫差放马拉车,什么工作都做。可是夫差并不放心,总是提防着他,直到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听说后,主动来探视,他见夫差面色不好,竟然提出要尝一尝夫差的粪便。尝过之后,勾践说按照夫差粪便的味道来推算,夫差应该没有什么大碍,不久就会痊愈。过了一段时间,夫差果然病好了,这时候,夫差才相信勾践是真的臣服于他了,于是不久就放勾践回国,无论伍之胥怎么阻拦,夫差也不听,最后还逼伍子胥自杀了,夫差犯下了纵虎归山的大错,后来被勾践打败围困自杀时,他让人把眼蒙住,说是没脸见地下的伍子胥。

    这样的忍辱偷生,事实上在我们平民百姓中也有,只不过没有勾践表演的那么入木三分。当然我本人对勾践没有任何好感,因为他是个可以同患难不可同富贵之人,同他一起忍辱负重的大臣们,等他成功后,除范蠡外,其他人都被他害死了,这样的人只能说是一头狡诈的恶狼。

    唾面自干 至人之德

    唐代著名大臣娄师德,弟弟要到外地做官,临别时向他辞行。娄师德告诫弟弟,官场险恶,到外地做官,没有熟人关系,更需要小心谨慎,你一定要提高自身涵养,这样才能减少祸患。还问弟弟如果有人对你不利,你如何处置?他弟弟想了想说,假如有人向我脸上吐唾沫,我不会去和他计较,只要自己擦掉就好了。娄师德却说,你这么做还不够,如果真有这种事,你不能擦掉,擦掉就是违背了别人的意愿。你要让别人消除怒气,就得让唾沫自己风干。

    娄师德所说的“唾面自干”就是一种极高的涵养,也是我们平常人可以追求学习的一种忍让方式,如果能把涵养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转向另一种境界“不以物喜,为以已悲”。事实上,宠辱不惊,十分难以做到,我们这里所说的当然是“辱”。

    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

    前面说的是两个历史故事,下面说一个小说中的情节。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辽帝耶律洪基逼他南下攻宋,对萧峰来说,辽国是他的出生地,而宋国则对他有养育之恩,两国都是他的祖国,虽然中原武人一度视契丹人为恶贼,人人都想得而诛之,但他对于大宋的感情,毕竟割舍不下,而且他深知辽因虽兵强马壮,但也未必能胜,刀兵一起,势必生灵涂炭,到时候宋辽两国无数士兵百姓遇害,实在是人间惨剧,为了避免惨剧发生,萧峰不惜挟持辽帝,逼他立下誓言,终生不犯宋境,这才放辽帝回去,辽帝以为萧峰贪恋南宋的富贵,虽知萧峰当场自尽,否定了辽帝的猜测。此时辽帝心中一片混乱,隐隐约约觉得萧峰阻止他进兵,不仅是为了宋,也是为了辽,再看看自己手下的将士,听说不用伐宋,个个欢呼雀跃,辽帝这才明白,辽**民也不想打仗。

    历史上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故事很多,讲萧峰是他为国为民着想,同时因为他在当时宋的武林人士对他恨之入骨,他也不改其志,一方面为得是养育之恩,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这些恨他之人的性命,可谓是以性命报答怨恨了。

    庄子说“鼓盆而歌,人本无生又何妨?”他还说“骷髅作枕,生亦何欢死何苦?”。一个人可以不加上任何意义对待生死,只需要顺其自然地生活,坦然面对生死即可。这真是:“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恶的,贫的和富的。”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上的那些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