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皇汉 第六十一章 官学私学

第六十一章 官学私学

目录:皇汉| 作者:榨菜西瓜| 类别:历史军事

    公孙瓒于界桥惨败之后,随即又立即展开龙凑之战。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但这个时候的公孙瓒和袁绍之间,双方力量已经发生了转变,公孙瓒于龙凑再次被袁绍击败,不得不放弃了对冀州的企图,退守幽州,冀州尽属袁绍。

    而在公孙瓒与袁绍争斗不休,双方都想把对方一口吃掉的时候,郑勇管辖的右北平一带,却正在进入一个缓慢的,但却和平有序的发展阶段。

    土垠市场逐步进入了正轨,已经有比较多的常驻商人和游动商人,这点是郑勇最希望看到的。

    第一批五铢钱也已经投放市场,尽管百姓对其还有一定的警戒性和抗拒性,但在官市之上,已经开始流通。

    而在这个时候,郑勇却把目光投到了另外一个方面............

    “恒渊那,来,来,快坐。”见到女婿和女儿回来,蔡邕喜形于色,一迭声地说道:“你们回来的正好,快来看看我新写成的‘右北平赋’。”

    可怜郑勇哪里懂得什么诗词歌赋?看了会,只是唯唯诺诺的赞了几声。他的新婚妻子蔡文姬就大不一样了,在那仔细看了许久,轻轻吟了几遍,这才说道:

    “父亲的这一篇‘右北平赋’,有楚辞之华丽细腻,又有赋之爽朗通畅,可谓大作,必能流传于世。”

    蔡文姬说的是真心话,决没有因为蔡邕是她的父亲而有任何过分赞美。蔡邕听了笑道:

    “自我来到土垠,眼见民生安乐,百姓祥和。外有赵云、张辽诸勇将防御白虏,内有田丰、易荡整顿地方,天下战乱不休,唯我右北平乃乐土也............”

    郑勇差点把“世外桃源”三个字说了一出来,一想陶渊明他老人家这时候连他老子的老子都没有出生,生生把话咽了回去。

    蔡家父亲兴致勃勃的议论起了诗词歌赋,音律文章,郑勇十句里只能听懂三四句,干坐一旁,以往日意气风发之恒将军大不相同。

    蔡邕说了半天,忽然想起冷落了自己女婿:“恒渊对诗词歌赋可有何见解?”

    见解?我唯一的见解就是能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来,可这是抄袭人家李白的,这样事情绝对不做,郑勇心里想着,面上苦笑着道:“岳丈,我只是个一介武夫,对这些当真不太懂。”

    蔡邕不以为意,笑道:“恒渊何必过于谦逊?我听闻当日恒渊割去奸徒耳朵,豪迈而言,‘汉家男儿三千骑,不破胡虏誓不休’。文风虽浅白,但却平实豪迈,不失将军本色!”

    “那是郑勇随口说出的。”郑勇和老丈人说了会话,逐渐把话题转到了正题上:“岳父,眼下右北平等地还算太平,因此我想办些,办些这个学堂,教授当地子弟,也能从中选拔人才..........”

    “甚好,甚好,我亦我事,早有此意开办私学。”蔡邕一听,交口称赞:“既然恒渊也有这样想法,何不速行?想我朝廷强盛之时,太学、官学、私学何其昌盛?仅关中一地,私学教授就有十二人,何等壮观!便连女子也能授道。”

    蔡邕说的兴致勃勃,郑勇插嘴的余地都没有,就听蔡邕声音略略提高:

    “关中世家大族女子,都是多才多艺,走出闺门,登上讲坛,传授知识,教书育人,如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不仅继承父兄之志,续撰汉书八表及‘天文志’,而且教授大儒马融为文艰涩之‘汉书’,和帝年间又被聘请为宫廷教师,指导皇后妃嫔研读经书。何其壮观!”

    郑勇哪里知道这些?本只想把右北平等地的教育发展起来,谁想到在蔡邕嘴里,这个时期女人公然抛头露面上课外带教授知识本是平常事情。看来自己真得想办法恶补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了。

    好容易等蔡邕略停了停,郑勇赶紧说道:“岳丈,我的意思是,这些学堂,不管官学还是私学,那些上不起学堂的贫苦人家子弟也能得到传授.............”

    “好,恒渊有此想法,何愁我右北平学风不能大盛,何愁不如往日般兴旺?蔡邕愿意尽力助之!”蔡邕大声赞道。

    这是郑勇没有想到的结果。本来以为这个时代对于门阀等级制度极其森严,像蔡邕这样举世闻名的大儒,怎么肯教授那些贫苦人家的子弟?自己还得多费一些口舌,没准到了后来老丈人还会严词拒绝。

    但郑勇却不知道,门阀等级制度固然森严,但对于传道解惑,这些大儒们是不分富贵贫贱的,但凡开学,那些贫寒人家的子弟,都可旁听,有了不懂的地方,教授们也都愿意仔细解说。即便是没有资格直接听讲课的,也可以用再传弟子的身份求教。

    而这也是东汉文化兴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见老丈人一口应允下来,郑勇大喜:“既然岳丈愿意助我,那我准备成立官学院,想请岳丈出任这个,这个博士..............”

    蔡邕笑了起来:“博士者,非国之大儒不可称之。职责岁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但若遇国有疑事,也要掌承问对,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修订,皇帝有时也向博士咨询疑难问题。乃朝廷和皇帝的智囊。蔡邕焉能当此称呼?”

    “不管了,不管了。”郑勇来了精神:“岳丈就是当今大儒,办学之时,纵观右北平等地,除岳丈外再无第二人选。还请岳丈千万不要推辞。”

    “既然如此,我唯有勉力为之。”见女婿如此推崇自己,蔡邕心中高兴:“只是凭我一人之力,难以兴盛右北平等地学风。恒渊可在此建立学堂,我自当各处延请人才,以助恒渊!”

    “多谢岳丈!”郑勇站起了身子,必恭必敬的作了一揖。

    这时如此轻易解决,也是之前郑勇所没有想到的,有了自己老丈人的鼎力帮助,要做到自己辖地内的百姓们人人识字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c]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记住“彩  文 学 网”网址:/oM/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皇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皇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