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8、乔布斯―改变时代的顽童之五

正文 18、乔布斯―改变时代的顽童之五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第三十二章:海外万家灯火 天下奇闻轶事 之三

    18、乔布斯―改变时代的顽童之五

    1997年,一名叫布伦特?施伦德的记者在《财富》写了一篇关于苹果公司的文章。文章绝口不提吉尔的贡献,但对他个人和管理风格作了激烈地批评。他还告诉读者们:苹果就要得救了,因为斯蒂夫?乔布斯已经准备接管了。

    在私下里,乔布斯抓住机会策动一次阴谋政变:他拉拢了一位董事会成员,并让自己的朋友、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以诉讼相威胁,软硬兼施,逼董事会罢免了吉尔。那以后,乔布斯在任何场合都远远躲着吉尔,象是害怕被他报复。

    1997年夏天,乔布斯正式执掌苹果公司。他要了1美元年薪,头衔是「临时首席执行官」。

    上任后,他对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进行重新评估,把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股票奖金挂钩;在公司内部重塑平等主义的氛围。几周内,他以董事长的身份轻而易举地赶走了大部分和他意见不合的公司主管。

    乔布斯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着吉尔的改革政策,力度更大、纪律更严、管理得更加细致入微。宣传栏、办公室和大楼上到处贴着一句简单的标语--「新的思想」。这一切表明苹果要有一个新的开始了。这句标语大大激发了苹果公司员工的士气。

    这些年来,苹果公司都是由局外人交替执掌,他们都不能理解、掌控苹果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只有一个人有能力掌控这种「特殊企业文化」--他就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

    乔布斯的商业奇迹又回来了。1998年1月旧金山的苹果世界产品展销会上,在主题演讲快结束时,乔布斯好像忘了什么,又回到麦克风面前:「噢,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了,苹果公司又开始赢利了。」--他已经把展销会变成他精彩的个人秀。

    观众们心醉了:才几个月时间,「神奇小子」就让他们心爱的苹果又赢利了!

    事实上,没有人能在几个月里改变一家大公司的困境。然而,吉尔几乎完全被人遗忘了。苹果公司的一位工程设计主管承认:在乔布斯接任CEO的3年里研发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从吉尔在任时就开始研发的,包括后来几年里把苹果带上好转的iMac计算机。乔布斯又一次从别人辛苦栽种的树上摘到了桃子。

    年1月的展销会上,开始秃顶的乔布斯站在舞台中心。他感谢自己重回苹果后员工们兢兢业业的工作,谈到自己经营两种产业的辛苦,「今天我很高兴地向你们宣布,我要放弃『临时』首席执行官的头衔了」

    呼喊着「斯蒂夫」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乎把所有的一切都淹没了--所有的观众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他的身上。他脸上带着温顺的笑容,被一种温情和爱所包围。成为4个孩子的父亲、被驱逐又归来的「国王」应该变得更成熟,更富有人情味了么?

    不。他又开始在为残障人士设置的停车场里停车了;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又变得言行无礼、傲慢自大,还经常侮辱人;在面试一位年轻女性时,他曾穿了一件松松垮垮的短裤,没穿底裤,「更令人不齿的是,他交叉起双腿,引诱完全不知情的应征者」。

    事实上,乔布斯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他是个自我为中心并且有着强烈控制欲的人。当失败把他打倒,他会变得谦卑而富有人性;而成功会立刻唤起他性格中的阴暗面。一旦在事业高峰时期,他又恢复暴君的面目。

    乔布斯的胞妹、著名作家玛娜?辛普森在小说《平常人》中描写一个自我陶醉、沉迷于工作但对爱人和小女儿的情感需要漠不关心的商业大亨,直到被驱逐出公司,变得地位低微后才给她们足够的爱。

    这本书多少结束了斯蒂夫和她之间的亲密关系。乔布斯偶尔还会给她打电话,他没有多少亲人。通过私家侦探找到亲生父母后,他曾分外珍视这个和他血脉相连的妹妹。但是,他已经感觉到背叛。

    「第三帝国」的加冕

    重返王国的乔布斯开始寻找能够带来革新性创新的方向。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重新「复兴」苹果公司。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音乐领域:既然一款失败的技术都能做成PDA,他相信人们会更加需要音乐领域的产品。

    1年的展示会上,乔布斯宣布了一种把苹果公司带到音乐世界的产品e。通过iTunes,麦金托什机的用户可以把CD盘上的音轨复制到自己的计算机上,用户也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MP3音乐。

    此时,乔布斯已经预见到音乐领域的一场变革:传统的音乐产业利润下滑,音乐爱好者们更愿意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作品,而不是去商店把CD唱片买回来。他俨然把自己当作这场变革的时尚先锋。

    情况对苹果非常有利。只要在苹果早就掌握的PDA技术平台上开发出一种音乐播放器就万事大吉。可是,乔布斯完美主义的「狂躁」显得超乎寻常,比苹果II计算机时代要求计算机焊接线笔直、完美,他对细节的苛刻已经到了常人很难理解的地步。

    负责设计iPod设计的是技术创造天才乔纳森?艾弗,iMac计算机的外型也出自他的灵感。他喜欢苹果公司,因为老板和他一样对高水平的设计非常欣赏。他认为,斯蒂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设计人员」。

    乔布斯曾阐述过他对设计的深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是:如果要想把一种产品设计好,你就要抓住这种产品的灵魂所在。你要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这种产品」,「要想完全了解一样东西需要一个人的积极投入,然而大多数人不愿意花费时间。」

    从苹果公司2001年的iPod到2007年的iPhone手机,无一不体现着乔布斯对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理解。2004年夏天,当乔布斯开车行驶在纽约麦迪逊大街上,他注意到每个街区都有人耳朵上戴着白色耳机。「我当时想:『哦,我的上帝啊,iPod真得开始流行了』。」

    等2007年iPhone上市时,已经有大批的苹果产品迷在全美各个iPhone销售门店提前排队,以争取在第一时间使用上这款新时代手机产品。

    7年,带着苹果气息的苹果专卖店的零售额达到10亿美元,增长速度超过了任何一家其他公司。iPod-iPhone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时尚流行文化的象征。很少有人能有一种魔力把公众熟知的产品转变成一个企业文化的象征,更难预计哪种产品会获得文化的象征地位。

    斯蒂夫?乔布斯做到了。5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3个产业领域的偶像。现在,他的一大批仰慕者、众多投资者、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数以亿计的电影爱好者和数字化时代的年轻人,都想看看斯蒂夫下一步将征服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他还在和恶性肿瘤做斗争,为他的控制欲、为他个性带来的麻烦所苦。18岁时曾和乔布斯一起去印度朝圣的老朋友丹?科特里说:「他的成功源自他内心怀有的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使得他必须出去闯荡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