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中国在利比亚的战略利益与石…

正文 1、中国在利比亚的战略利益与石…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第三十二章:海外万家灯火 天下奇闻轶事 之三

    1、中国在利比亚的战略利益与石油投资

    文章来源 *中文网    2011-08-23 23:46:45

    美国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中国敦促利比亚保护其石油投资》,摘编如下: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文仲亮星期二表示,中国对在利比亚的投资感到关切。文仲亮说:“大家都知道,由于利比亚局势的一些影响,我们在利比亚的投资活动是受到一些影响。我们也希望,在利比亚局势稳定以后,对中国投资的权益予以保护。同时也希望继续跟利比亚开展这方面的合作。

    文仲亮表示,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特别是石油方面的投资,对中国和利比亚双方都是有益的。

    利比亚反对派控制下的石油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最近表示,由于中国和俄罗斯没有全力支持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反对派,所以这两个国家有可能在争取石油合同的活动中败北。在星期二的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此向文仲亮提问,文仲亮作出了上述表示。

    中国和俄罗斯今年三月对联合国授权北约空袭卡扎菲武装、保护平民的决议投了弃权票。此后北京不断批评说北约超出授权范围,并且呼吁实现停火。

    但在另一方面,北京也已经跟反对派建立关系,邀请反对派领导人访问中国,并派特使与反对派会晤。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中国在利比亚参与了五十个大型项目,主要集中在道路、建筑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涉及金额近两百亿美元。此外,去年中国从利比亚进口原油占其进口总量的3%。

    本星期卡扎菲政权开始彻底崩溃以来,中国政府表示尊重利比亚人民的意愿,并愿意在利比亚今后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星期二,中国官方的“环球时报”发表评论,在强调官方立场的同时还说,利比亚局势的教训是“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的力量”。

    在另一方面,由于政局动荡,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公司――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分公司已经关闭了在利比亚、叙利亚、尼日尔和阿尔及利亚的能源开采业务。

    中国互联网上有关利比亚局势的讨论也相当活跃。一位网民说,利比亚将成为美国的傀儡,还有人在谈到利比亚反对派上台可能会危及中国投资时说,利比亚局势可能会令中国油价更高。

    中国露领袖相:胡总终于要出手收拾利比亚残局

    宇宙留给世界的历史性机遇不多,抓住一次就可以改变整个国家甚至世界的命运。

    事件给了中国潜心修炼,养光蹈晦的机会,10年后的中国综合实力已经是2000年的四倍。反舰导弹、反卫星武器、三代机、四代机横空出世,首艘航母即将启航,中国已然露出领袖相。

    日本大地震以及紧接着发生的西方联军入侵利比亚、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等事件,打乱了西方阵脚,中国再次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就是在世界事务中承担起必要的领导责任的重大机遇。中国是时候出手收拾利比亚问题残局了。

    一、地震,暴露出了日本所面临的严重的政治问题。

    一是日本政府的领导力、行动力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表现的软弱无力,显示频繁的政府更迭、权力轮替,已经把日本政府搞得筋疲力尽,漏洞百出。一个无能的政府很难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领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日本近年来对外政策左右反复摇摆,如瞎眼苍蝇,是日本迷失方向的集中体现。

    二是其后发生的日本福岛核泄露问题,暴露出日本缺乏起码的国际道义和人文精神。日本的核泄露已经给海洋环境和周边许多国家造成伤害,但是,日本政府至今未向有关国家表示出哪怕一点点歉意,悍然将数以万吨计的核废水直接排入大海,这种完全无视周边国家安全利益的行径,与奥巴马此前所称的“地球模范公民”格格不入,不仅令日本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而且狠狠扇了奥巴马一记耳光。

    二、利比亚政府军和**军目前已经形成拉锯战,且政府军占有优势。历时20天的空袭,已经让法国、英国颜面尽失。空袭之始的壮志豪情已经被日趋凝重的忧虑情绪所代替。问题不仅仅在于卡扎非还活着,且继续受到主要部族的支持;而且在于法国等西方扶持的**军,现在看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且是一群与基地组织有牵连的乌合之众。事实已经充分说明,老迈且没落的西方,根本无力承担地区领导人的角色。西方的空袭无法解决问题,更无法带来和平。

    三、把这两件事情联系来就会发现,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已经无法发挥作用。

    第一,从它对待日本核泄露的态度看,它已经无法继续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面对日本的胡作非为,美国并没有予以激烈批评,更没有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日本似乎也根本不在意美国怎么想、怎么看,完全拒绝美国的帮助,完全无视周边国家的感受。这说明,美国目前实在太需要日本这个盟友的帮助了。为了巩固美日同盟,美国开始屈从于日本的要求,对日本作恶采取放纵态度。由此足以证明,垂死挣扎的美霸,无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第二,美国在利比亚的“巧实力”试验,遇到“阿斗式盟友”的瓶颈。美国之所以在利比亚问题上退居幕后、垂帘听政,实际是想通过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分片包干的形式维护其全球霸权。利比亚属于地中海国家,与西欧列强距离比较近,历史上,北非又属于法国殖民地。

    因此,美国此次本打算借助法国的力量,间接发挥对西亚北非的“领导作用”。与美国愿望大相径庭的是,法国也好、英国也好,看来都没有能力重新发挥地区领导作用。英国的“战斧”估计已经打光,国内反战情绪已经高涨;追随法国承认利比亚**军的,目前也只有卡塔尔一家。德国一开始就反对空袭,意大利也被难民问题搞的怨声载道。

    而卡扎非依然顽强的领导着“抗击侵略、维护统一”的战争。而且,不断有新花样给西方看。一会给奥巴马写信,呼吁“儿子停火”,一会扣留美国记者,给西方摸眼药。美国“借力打力”的“巧实力”试验,目前几乎可以说是失败了。想法很好,但选错了“兄弟”。第三,从奥巴马追求连任的施政纲领看,美国的工作重心变得更加“内向”。奥巴马的连任口号是“再平衡”,它要重振美国制造业、重新扩大对外出口,进而扩大美国就业机会。为此,美国外交重点将会出现大的调整,一手搞贸易保护,一手拓展对外贸易,将成为美国外交的重点。

    对利比亚这类离美国比较远,管理起来有难度,且存在浓厚反美情绪的国家,很可能采取“鸵鸟政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换言之,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将随着美国的“内向化”而出现重大调整,概括的说就是“抓大放小”,对于关系美国战略利益的重要环节,美国会牢牢抓住不放;而对于暂时无关美国战略利益或关系不大的环节,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以集中优势力量打好关键环节、部位的歼灭战。

    与此相适应的是,美国高层,包括奥巴马在内,都反复强调利比亚问题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美国要更多的与其它国家协商、协调。以及美国支持法国在利比亚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等等。,都是美国进行战略调整的具体表现。

    四、一方面,美国无意或者说无力在利比亚发挥领导作用,另一方面,法国的“空袭促变”的策略已经走到尽头,而利比亚局势却陷入僵局。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有第三方站出来,收拾残局。

    土耳其似乎有意在收拾残局中发挥领导作用,已经提出一个路线图。内容包括:立即在利比亚全境熟悉那停火、政府和反对派组织双方展开谈判、在利比亚人民合法利益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推进全面*改革进程、建立安全的人道主义走廊等。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我认为很难行得通。

    这不仅因为土耳其属于北约成员国,很难为卡扎非所接受,根本原因还在于,土耳其的方案基本是一个巩固西方“空袭成果”的方案,这样的方案,政府与反对派双方都不可能接受。从政府看,“维护统一”是前提,不会接受一个分裂的利比亚;从反对派来看,卡扎非下台是前提,不会接受卡扎非继续存在的事实。

    五、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中国的机会就来了。现在看,中国迅速从利比亚撤侨,是一招妙棋,是“游击战术”在国际政治领域的成功实践。面对美国及西方势力的来势凶猛、咄咄逼人,中国惟有撤。因为,靠一艘驱逐舰是无法保护中国侨民安全的,更无法阻止西方的军事干涉。

    因此,大踏步的撤退,保留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以备来日大踏步的进攻,无疑是上上之策。现在,西方已经在利比亚表现的黔驴技穷。中国应该抓住机会,迅速出手,力挽狂澜于即倒,在解决利比亚危机中发挥领导作用。

    第一,呼吁安理会就解决利比亚问题召开专门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制裁、设立禁飞区等措施进行回顾总结,对西方空袭利比亚的后果进行评估,找到解决利比亚危机的最佳方案。首要的是,停止空袭、停止内战,确立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基调。

    第二,呼吁联合国派出维合部队,来执行停战监控的任务,并负责开辟一条人道主义援助的安全走廊。中国,可以出动主要兵力,并担任维和部队司令职务。

    第三,在实现停火的基础上,居间调停,督促双方谈判,达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关键是要给卡扎非一个好的出路,同时要维护利比亚的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

    第四,中国3万侨民重返利比亚,继续已经开始的合作项目,确保中国在利比亚的利益不受损失。

    网络文章 仅供参考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