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45、日本人怎样看二战?之一

正文 45、日本人怎样看二战?之一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二第三十一章:海外万家灯火 天下奇闻轶事之二

    45、日本人怎样看二战?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加藤嘉一 2011年08月17日

    8月15日――“终战纪念日”。这个日子对日本国民的意味特殊而复杂。中午,东京日本武道馆,“全国战死者追悼仪式”在炎热中举行,7200名二战遗属出席了仪式。天皇向310万名“战死者”表示哀悼,强调日本必须始终走和平道路。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裕仁向全国广播了接受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作为日本国民,我自然也为“战死者”默哀了一分钟。66年前,日本人从战败的废墟中站起来,成为一个民 主国家,制定了和平宪法,重建了国家社会。战后,日本自卫队没有杀过一个人,没有一个自卫队员被杀。事实充分证明,日本战后的发展路线是和平的。

    此次,日本首相菅直人和执政党阁僚都没有参拜靖国神社,遵守了政治公约。至于52名在野党等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当属预料之内,情理之中。在信仰、言论自 由且多元化的日本社会,让国民在面对一场历史事件时,采取统一的价值观,永远属于不可能。何况,就执政党和在野党的政客们而言,历史认识早就超越了个人信仰本身,而成为了夺取权力,迎合大众的工具。从功利角度出发,把历史认识和政治利益结合起来,挂钩在一起,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政治家的普遍谋生法。

    前一阵,横滨市教育委员会为初中生采用了被部分中国媒体称为“美化战争,陷入自我历史观的右翼教科书”。从2012年春季4月开始的4年内,横滨市内149所市立初中学校均将使用育鹏社出版的历史和公民科目教科书。这一消息不仅在中国国内,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大争议。不少日本有识之士表示反对说,“使用此教科书对孩子们培养健康历史观不利”,支持方则主张说,“此教科书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科书问题是造成日中之间隔阂的老问题。教科书和普通书籍不一样,普通图书,由于出版自由,出版商出什么都可以。在日本有很多类似于“我们要打败中国”这样的书,就像中国网络上愤青之间也会流传“中国打败美国”的书籍一样,可以自由出版。

    我阅读过饱受争议的“右翼教科书”。其内容确实有“美化战争”的味道。这本教科书对于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那段历史写得相对少一些,模糊一些。里面说,作为东方国家,在日俄战争中第一次打败西方强国的日本试图解放亚洲。这本教科书也提到日本走向扩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卢沟桥事变起,那些对日本不利的负面因素或多或少被掩盖了。

    如果作为普通书籍,此类书的刺激性和煽动性应该说很低。在日本,“歪曲历史的中国**”;“对本国历史一无所知的中国人”;“南京大屠杀存在吗?”等挑衅性的书籍众多。问题是,教科书需要通过文部科学省(等于中国教 育部)审批的。所有学校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教科书,而2005年4月,由“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支持的扶桑社出版了《新历史教科书》,成为了在中国国内引起“反日游 行“的重大起因。

    由扶桑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之采用率不到0。1%。从这一数字能够发现,日本的教育机构、学校以及老师们还是有良知的,尤其在历史、语文、道德等对孩子人格影响重大的科目上,尽可能避免煽动性、情绪化的内容。当然,这绝不是采用率百分之多少的问题,把它审批通过本身损害国家形象,也给即将面向社会和未来的孩子们带来不良影响。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