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7、我学习写作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正文 17、我学习写作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17、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看天下事  写感悟篇

    ――我学习写作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对于写作,人们常说的两句话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还有一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溜。”

    这些说的是一个人书读到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写作就能水到渠成了。可是我的写作过程告诉我,只是读,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拿起笔来,一字一句、一篇一篇开始写,才能不断提高。但是写作也不能闭门造车,还要请亲朋好友阅读,提出宝贵意见。当作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写作就会自然流畅,如有神助,也会逐渐被读者和社会认可。

    我一开始动笔写作的时候,只是觉得头脑中有很多东西值得写,可是要下笔时却觉得很难。真的动起笔来,写出的东西自己也不满意,于是就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补充,直到自己觉得像一点样子时,再拿给别人看。我的第一篇文章《美国人的饮食特点》,前前后后共写了一个多月,从头到尾手写也有十几遍。第一遍手稿,是1万字,直到自己觉得有那么一点意思之后,又请朋友们看一下,觉得还可以。我才继续写下去,这篇稿子最后是达到2万字。

    因为是在寒假期间,听了大连广播电台的一档饮食节目后,启发我动笔写的。所以写好之后,我就想投到《大连广播电视报》,也算是“投桃报李”。《大连广播电视报》的相关编辑看过,觉得写得还行,但是能否采用,要领导决定。因为2万字的文章,要多次连载,是个大事,编辑自己决定不了。这之后,我就继续写下去。半年之内,平均每天写出2000字左右,到国庆节时已完成了180篇40万字。今天我写了两个稿子,都是思考之后,一气呵成,有如神助。

    当我让妻子把文稿输入电脑时,我告诉她我的这个进步,她也十分惊讶。今天早上,我突然想起了“艾瑞克”,是我在美国时,第一个房东家的小男孩。因为我与他接触的时间多,有许多事记忆犹新,就决定单独写一篇,拿起笔之后,竟然一气呵成了,名字就是《小“艾瑞克”的故事》。寄给《青年参考》报后,被全文采用刊登。

    也是因为有了生活,才会有思路,才会有文章。今天的第二篇文章,是听说有的人从岗位上退下来,有些失落,还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好像见不得人似的。我又想到有的人退休却感到轻松了许多,两种人,两种意境,区别很大,也是好事与坏事的转换,于是就写了另一篇《轻松与失落》。

    记得我看过一位大学者写给中学生朋友的信中说,写作的诀窍,只有一个字,“写”。只要坚持写下去,自然会有轻车熟路之时。但是前提是不能闭门造车,要有生活阅历、要有素材、要有充分的观察与成熟的思考,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使人觉得有可读性。所以我写出的文章,经常请朋友们看,并且认真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不断修改、补充,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中国民间流传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非常形象、生动地道出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还有一句话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说旅行本身也是一种阅读。旅行,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也能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在旅行中,可以看风土人情,可以忆历史变迁,可以去天涯海角,也可以去田间地头,可以访贫问苦,也可以游风景名胜,还可以感悟人间冷暖,把这些用笔记录下来,与读者朋友们交流。生活阅历是写作的源泉,冥思苦想、闭门造车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

    我觉得,在写作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要言之有物,叙述流畅,有知识性、思想性、可读性。要有新意、深度,力求有点文采。我的文章内容,不是冥思苦想的闭门造车,没有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没有卿卿我我的无病呻吟,让读者朋友看过之后觉得有所收获是我追求的目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诗圣杜甫所作:“……甫若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诗中表达了作者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雄心壮志,为后人啧啧称道,这两句诗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头一句,“读书破万卷”的万字,只是一种形容,并不是说一定是一万卷,破万卷,当然是超过万卷的意思。那么杜甫所说的万卷书,按今天的说法,到底有多少文字呢?学者认为,当时的一卷书,相当于现代图书的一章,大概有几千字的样子,一般不会超过一万字。万卷书,大概是几千万字,到一亿字之间吧。

    有人统计过,一部《全唐诗》是500卷,《资治通鉴》是294卷。万卷相当于200部《全唐诗》,300部《资治通鉴》。如果按现今的印刷模式,每页书印800字,双面是1600字,如果一本书按500页计算,万卷书也就是300多本的样子。如果一个人从十岁开始读书,每天读三卷,一万字左右,一年就是360万字,到二十岁上大学时,就可“读书破万卷”了。

    也就是说,现今的青年学生,如果对阅读有些爱好,读到高中毕业,就可“读书破万卷”。但是当今世界,知识爆炸,读万卷书也已经远远不够了,至于“下笔如有神”,大概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到达这一境界。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直接变为自己的文学创作。

    写作能力也主要是在写作实践中形成,不经过创作与写作的具体实践,而认为只要“读书破万卷”,就能“下笔如有神”,那是不可能的。“读书破万卷”,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既要有正确的思想和充分的材料,也要考虑语言文字的表达,还需要经过必要的提炼加工。

    关于写作,大作家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只读不写,结果是眼高手低。只写不读,更是不行,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不懂得写作技巧,想写出好文章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多读、多写,并且要把“读”和“写”密切结合起来,写作能力才会逐步得到提高。

    在写作过程中,我经常请教周围的朋友、同事、同学,请他们审阅我的文章,提出他们的宝贵意见。我也努力找机会请教专业作家,他们也确实有真知灼见,有一位作家朋友对我说,如果你写到100万字,你就会悟出一些写作的技巧,叙述就会非常流畅。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写出了200万字的文稿,发表的文章和书稿也已经超过了150万字,所以也有了这一点点的体会,“动笔千百篇 自然会有神”,或者“动笔数百篇 可能会有神”。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