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5、我的写作之梦(一)

正文 15、我的写作之梦(一)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15、我的写作之梦(一)

    《亲历美利坚  回首求学路――一个留学生父亲的七个梦想》,曾是我为这本书起的名字之一。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我已经实现的七个梦想分别是:

    一、我失而复得的大学梦;

    二、我与儿子的共同梦想:进入中国最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清华梦:

    三、我与儿子的共同梦想:赴美留学深造之梦――美国梦:

    四、我与儿子的共同梦想:获得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博士学位――博士梦;

    五、我与妻子旅行美国之梦;

    六、我的作品文章在报纸杂志发表之梦――写作之梦;

    七、我的书稿出版之梦。

    我把去美国探亲、旅行的观察与记录写出来,当作了我的梦想之一,就是“我的写作之梦”。说是梦想,就是我认为这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

    任何人,到美国走一趟,对美国社会的许多方面都会有自己的观察与记录,思考和分析,而要变成有可读性的文字,有相当信息量的内容展示给读者,并且被社会认可,被报纸杂志采用发表,则要花费很大的气力,要反复缜密地选择、认真仔细地推敲,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还需要有相当的知识积累、文化积淀,有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情感,才能使得文章有新意、有文采、有深度,这一切,对我来说要求甚高,似乎有些可望而不可及。

    我们国家文化大革命前的高中教育是比较全面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今天大中小学各级教育,在宣传报导上虽然高喊的是素质教育,实际上实行的完全是应试教育。1963年,我考入大连市的重点高中――辽师附中。我读高中时,对文科、理科都很爱好,那时候的学生,文理分科的倾向不像现在这样明显。在我高中毕业,要报考大学时,我也曾反复思考,选文史科还是选理工科。1966年5月,当我们的高中毕业考试结束,马上可是准备高考时,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最早就是从批判吴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始的,然后“三家村”的吴晗、邓拓、廖沫沙一个个被打倒,老舍等一大批作家被迫害致死,文学艺术领域被说成是封资修的大本营。

    我又回想起建国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从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到对《红楼梦》研究中俞平伯的批判,从批判胡风、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到五十万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悲惨命运,一幕幕可怕的情景,使人惊心动魄,不寒而栗。使我觉得搞“文史哲”异常危险,不敢涉足,不得已忍痛割爱,最终选了理工科。

    然而我的心底对“文史哲”却难以释怀,仍然十分留恋。从最早接触的《三字经》、《弟子规》、《诗经》、《论语》到《四书》、《五经》,屈原的《离骚》,诸子百家的纵横捭阖,司马迁的《史记》,曹氏父子的“建安文学”,唐诗宋词中的李杜诗篇,众多名家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魅力无穷,使我爱不释手。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王勃的《滕王阁序》,《三国志》里的《出师表》等许多名篇,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既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也爱读孔尚任的《桃花扇》,喜欢鲁迅的犀利文笔,也关注胡适的思想观点,对钱钟书、梁实秋的文学作品,我都感兴趣。面对这些文学大家的名篇佳作,我深感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无穷无尽,五千年文明,光彩夺目,难以割舍。我还在不知不觉中,对京剧艺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看京剧表演,听戏文唱词中,得到美的享受。

    对于国外的文学艺术作品,无论是早期接触的阿拉伯世界的《天方夜谭》,前苏联的小说《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还是后来更多的西欧、北美的小说、戏剧、音乐、雕塑、绘画、电影,不管是现代的还是古典的,我也都非常喜欢。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都是我喜爱阅读的内容。我感到在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的海洋里,有许多吸引我的东西,我的笔记本上记着我拜读过作品的许多作家的名字 :

    法  国:莫 卜 桑   巴尔扎克    雨果    大仲马    小仲马

    英  国:莎士比亚    狄 更 斯    拜伦    雪莱

    美  国:马克-吐温   捷克-伦敦    海明威

    俄罗斯:托尔斯泰     高 尔 基    契诃夫    普希金

    德  国:海 涅歌 德

    当然,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很容易得到一顶崇洋媚外的帽子。所以我常对朋友们开玩笑说自己是:“专业数理化,业余文史哲,捎带天地生,兼顾音体美”。这决不是宣扬自己什么都懂,而是表明我对所有人类知识充满了兴趣和渴望。

    文化大革命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我去的是辽宁省偏远贫困的山区――宽甸农村青年点,当时我把自己喜爱的书带到了那里,总共80本,整整装了一木箱。我想,在任何情况下,读书、学习是不可放弃的,在农村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也仍然坚持读书,饥寒交迫时也没有放弃。

    今天,历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那些纯粹人为的、你死我活的、造成人人自危的、不得人心的阶级斗争已经告别远去。现在,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也是和平发展,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下,使自己勇敢地拿起了笔。

    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是出口成章,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这是一个一字不识的普通老百姓的说法,是鼓励和希望儿女要表达好自己的思想,我对“出口成章”这个词,记忆颇为深刻,觉得那是说出来的话,虽不能字字珠玉,也得无可挑剔,对侃侃而谈的演说者们感到十分神奇、无比羡慕,觉得高不可攀。然而,拿起笔来,认真思考,把自己的见闻和经历书写下来,与亲人、朋友以及广大读者分享,是我多年的愿望,撰写此书也便顺理成章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