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3、美国华人家庭的子女教育

正文 13、美国华人家庭的子女教育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13、美国华人家庭的子女教育

    现在,在美国有300万华人,占美国人口的1%。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其中,有的是一百年前来美国的华工的后代,他们祖辈在美国修铁路、淘金、下井挖煤,干最苦最累的活儿,几经磨难,所剩无几。后来广东移民、福建移民漂洋过海,接连来到美国谋生。越南战争结束时,又有一大批华侨、华人来到美国谋生发展。因为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接受了一大批越南难民,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华侨。中国广东一带的许多人,也借机以越南难民的身份来到美国。

    目前,在美国的中国台湾留学生有30万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台湾留学生来到美国,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也落地生根。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内地的留学生一批又一批地来到美国,在美国的大学里,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美国的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

    目前在美国的中国内地留学生已达20万人,他们读书后有的在美国工作,申请绿卡,取得永久居住权,还有一部分人入了美国国籍,成为美籍华人,也有一部分留学生学成后回国效力。现在,正在美国大学读书的大陆留学生有7万多人。

    那些在美国工作、居住的华人,他们的子女就存在一个教育问题。无论是来自台湾或是来自内地的留学人员,都属于知识精英。由于收入高,家庭生活条件好、居住条件好,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高,当然也有能力在学习上辅导自己的孩子。这部分人的子女都可享受到良好的大、中、小学教育,其中大部分人的子女也学有所成。90%的这类人员的子女在年龄段适合时,都接受了美国的大学教育,其比例远远高于普通的美国白人家庭。

    据统计,全美国二十五岁以上的人,完成大学本科学历的占15%,获取硕士学位的占6%,获取博士学位的占1%。而二十五岁以上的在美华人妇女,完成大学本科教育的占25%,获取硕士学位的占13%,获取博士学位的占3%。华人男性完成大学本科教育的占23%,获取硕士学位的占17%,获取博士学位的占8%。也就是说,在美国,华人男性获取博士学位的比率是美国平均水平的八倍。

    在美国,我看到也有的华人孩子的学习成长出现各种问题。有的家长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孩子八岁之前是父母的,包括学龄前和刚刚上学的几年。八岁之后就是小伙伴的了,到十六岁之前,他们心里装的都是学校的同学。十六岁之后,就是异性伙伴的了,二十几岁,结婚之后,就是小家庭的了。所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拿出精力和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千万不要为了一年的几万美元的收入冷落了孩子,委屈了孩子。如果父母不注意,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家长将后悔莫及。”

    一部分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的华人,住在各地的唐人街、中国城,他们的子女的教育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经济原因,子女享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偏低,这些华人,从父辈到子女,很多人不能讲英语,只会讲广东话、闽南话,他们生活圈子小,社交范围窄,子女的教育问题很多。

    无论哪种情况,华人家长都非常关注子女教育,许多在中国内地盛行的家教、辅导之风,也吹到了美国华人圈子。在美国出版、发行的中文报纸上,此类广告非常多,一些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打出可辅导各门功课的广告,当然是要收费的。在华人家庭之间,关于子女教育也是共同关注的话题。有些子女教育成功的人士,也会被邀请介绍经验,传播方法,很受欢迎。

    大部分华人的子女,由于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美国社会的许多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很大。其中很多人认为自己是美国人,而普通美国人并不认可,所以有了“香蕉人”的说法――从外表看上去是黄色的(即指黄种人),但是,剥去外皮,里面是白色的(即指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意识同西方白人一样)。有些华人子女在小时候与美国儿童交流没有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增加,主要由于文化传统不一,华人子女与美国人的子女在许多方面会有一些差别、差异,对此两方面也都有一定的认知。

    一部分华人子女,品学兼优、出类拔萃,受到美国社会的认同。媒体就曾报道过美国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中华人子女考取状元的事情。2006年5月27日,西点军校举行本年度的毕业典礼,美国总统小布什亲自前往该校,为毕业生颁发证书。令人惊喜的是,那一年的西点军校竟出了一位女状元,而且是华裔――二十一岁的刘洁,她代表毕业生发表演说后,与布什握手,并从布什手中接过毕业证。

    刘洁出生于美国,父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台湾留学生,家住在弗吉尼亚的里奇蒙市。据报道,刘洁将先赴海外任教,以后会回到美队服役。

    在此之前,在美国高中学习的华人子女,获得各种奖项的比例,远远超过华人所占的人口比例,为华人社会争了光。2008年1月 16日,美国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英特尔科学人才探索奖”(Intel Science alrch)半决赛的入围名单揭晓。来自全美国194所高中的301名高中生入围。其中华人学生有67人,占22%,其中包括在中国出生的移民。在美国的华人共有300万,占美国人口比例的1%。1月30日,进入决赛的40人名单公布,华裔学生有9位占22.5%。获奖的前十名将在2008年3月公布。最大奖将获得10万美元的奖学金。这个“英特尔奖”在1942年设立时,名称为“西屋科学奖”,在1999年更名为“英特尔奖”,历年的获奖者中已经有6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30多人成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华人学生在历届的获奖者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说明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华人孩子学习刻苦努力,说明华人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成就卓著。

    由于种种原因,在美国的华人对子女的教育,有些人也囿于中国的许多传统思想并沿袭了许多传统的方法。又由于孩子年龄小、贪玩,不愿意刻苦学习,而美国社会的就业压力很小,青少年的危机意识弱,很多华人家长习惯采取各种处罚教育。如:

    ●罚犯错误的孩子站墙角,还有的家长用定时器定出时间,或三分钟或十分钟不等,时间到了以后,定时器发出信号,孩子便解除处罚。

    ● 停止孩子的体育活动,由于华人子女酷爱各种体育活动,游泳、打球、骑车等,对他们来说,停止体育运动是一种不小的惩罚。

    ● 要求犯错误的孩子写检查,如“I am sorry(我抱歉)”, “I will not break a cup(我将不再打碎杯子)”,有的华人家长也是要求孩子写十遍、二十遍,以示惩罚。

    ● 也有个别家长,对不听话的子女拳打脚踢,同国内的一些家长一样。在家长对子女的惩罚中,大部分子女是被迫接受的,也有个别的有反抗,听说也有的孩子打“911”电话报告了警察。

    有的家长训斥子女:“再不听话,我可要揍你。”有的子女回敬:“你敢打我,我就打你!”或者说:“你打我,我就报警。”在美华人的子女在那个社会环境中长大,从小就拥有较强的独立、平等意识。

    所以,在美国的华人子女的教育情况,也是多种多样,许多家长也感到难度很大。有的经常与我讨论子女的教育问题,有的想把孩子送到国内的学校接受教育,又担心孩子吃不消,进退两难。美国华人中产阶级家长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也有不同的观点:很大一部分华人,与中国内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一脉相承,既要孩子学习数、理、化,也要孩子学习音、体、美,忙得不可开交。

    在美国也有各种升学考试辅导班,也有家教,在美国的华人家庭中很有市场。很多华人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要求很严,有的家长辅导孩子学习也会到深更半夜,被称作“严加管教派”。另一派则被称作“顺其自然派”,孩子愿学就学,不愿学就不学,任由孩子自己决定。因为在美国没有像中国这样大的升学和就业压力,学习不努力,将来工作也不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