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8、苹果公司的创业历程

正文 8、苹果公司的创业历程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6、苹果公司的创业历程

    1976年3月,Apple I(苹果机I)诞生,则是真正的个人计算机时代来临的标志。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26岁的Steve Wozniak(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制造出了用电视机作为输出设备,键盘和录音机为输入设备的真正可以用来办公的个人计算机。在4月1日愚人节,他在好友21岁的斯蒂夫•乔布斯的鼓动和参与下,他们一起成立了“苹果计算机公司”。拥有彩色图形显示的Apple II(苹果II)计算机,在1977年的美国西海岸计算机博览会上一鸣惊人,尽管当时售价1300美元。由于内存较大,苹果计算机是首个可以运行报表软件的个人计算机。人们立刻意识到,以前会计师需要1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利用这个计算机,只要1天就可以完成了,所以它深为企业喜爱。从那时起,APPL II在美国风靡一时。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的爸爸是美工企业――“洛克西德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在硅谷圣何塞做电路工作。在斯蒂夫小的时候,家里到处都是电阻,晶体管放大器等元件。小斯蒂夫问爸爸电阻和三极管都是什么,他的爸爸就给他讲了电阻的电子论模型,从原子讲起,到欧姆定律,小斯蒂夫就明白了这些大道理。后来,他就经常在家里看父亲带回来的电子工程的期刊,时不时做点什么小制作。小学5年级的时候,斯蒂夫做了一个加法器电路拿到学校去演示,他还做过一个电路,可以把原子模型中的各层电子轨道显示出来,知识水平不是一般。

    据斯蒂夫自己后来说,当时他的智商高达250。他和他的小伙伴们自己做了电话系统,在房子之间拉上电话线,晚上互相通话,约好一起爬窗户出去玩。上中学后,周末没事的时候,斯蒂夫就自己设计中央处理器。当时还是60年代末,他就用不同的集成电路模块搭出已经流行的中央处理器构架,看看自己能不能少用几个元件。初中还没毕业,他就已经把流行的20几种中央处理器架构完全掌握了。

    读高中时,他认识了斯蒂夫•乔布斯,发现对方能看懂他设计的电路,就交了朋友。乔布斯的亲生母亲在念书的时候生了他,由于带着孩子很不方便,就把他送了人。乔布斯的养父母跟他亲生母亲保证要让他上大学。乔布斯直到最后出了名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他的亲生父母和他的亲妹妹。不过,年轻时代的他人生非常有意义,他和伙伴沃兹尼亚克一起造就了个人计算机的第一个奇迹。

    上大学后,斯蒂夫•沃兹尼亚克从一个硬件黑客那里取经,改进并制造了一个蓝盒子,一种可以骗过公用电话系统盗打国际长途电话的设备。这个盒子里有些数字电路元件来控制扬声器发出一定的声音,从而让电话系统认为,拨话人已经交了钱。他伙同斯蒂夫•乔布斯销售这个设备,赚了不少钱,当然最后差点被警察抓了,两人才放弃这份“事业”。由于在学校里过量使用了打印纸来计算圆周率,斯蒂夫沃兹尼克被勒令赔偿学校上千元的杂费,他只好辍学打工赚钱。开始他在一家小公司工作,后来经朋友推荐去了P(惠普公司),负责设计计算器。而同时,斯蒂夫•乔布斯则辍学在电子游戏公司雅利达工作。他们一起为雅利达公司设计了一款游戏机电路,运行一个碰球打砖块的游戏。从那里他们得到了启发,如果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通过内存控制电视机的显示,则可以更简单地编写游戏了。

    后来,两个斯蒂夫参加了一个叫家酿计算机的俱乐部,这里每周三晚上在大学的一间教室里都有人上台讲解他自己设计的计算机。那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头一次听说已经有了单芯片的CP,而且有了个人计算机了。不过当时的牛郎星计算机很简陋,都是灯泡输出、纸带输入的,而斯蒂夫早就做过比这还好的设计。所以,他下班后晚上不回家,继续在P公司,重新设计自己的计算机了。在斯蒂夫•乔布斯的家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完成了带有键盘的,用电视机作为输出设备的Apple I(苹果1)电脑。

    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成为个人电脑创始人,是因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技术天才。他从小接触数字电路技术,也熟悉模拟电路,知道如何控制电视机显示图像,并掌握了计算机编程,因而他是一个全才。然而,优秀的计算机要被市场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况且当时他认为Apple I最多能卖出1000台。而他的伙伴斯蒂夫•乔布斯则有着不同一般的商业梦想,他认为这个计算机可以摆上千家万户的书桌上,并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在他的劝说下,他们两个人创办了公司,组装它们的计算机,卖给俱乐部的伙伴们。

    7、苹果公司的传奇故事

    如果说人类的祖先吃了苹果,获得了智慧,那么苹果公司给人类带来的则不亚于第二次智慧的启迪。那么,两个斯蒂夫到底是如何抓住机遇,成就理想的呢?

    1976年4月1日,Apple Computer公司成立了。乔布斯对他们的计算机非常有信心,而沃兹尼亚克则根本不在乎能有什么成功的机会,他同意成立公司就是因为乔布斯说,以后回想起来,这辈子办过公司,值了。两个斯蒂夫首先通过卖电脑给俱乐部的伙伴们赚了一笔。

    不幸的是,沃兹尼亚克的爸爸提醒他,一般的公司都会让雇员签一个合同,说雇员的所有发明都归公司所有,除非公司不感兴趣,也就是说,沃兹尼亚克的计算机设计由惠普公司所有。这让乔布斯非常沮丧,因为他认为这是他们两个人的心血。斯蒂夫•沃兹尼亚克还是热爱惠普公司,毫不犹豫地向惠普公司报告了他的计算机,因为使用了惠普公司的设备,公司拥有Apple I的知识产权,惠普员工的业余工作也为惠普公司拥有。但是,他的上司,和公司的顶头上司,经过研究认为,沃兹尼亚克的计算机不是一个可靠的产品,没有商业上的价值,所以P决定放弃了公司所有的权利。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很失望,但是乔布斯却高兴坏了,因为Apple I这样就属于他们自己了。

    在苹果公司成功之后,两个斯蒂夫在聚会中遇到了惠普公司当年的老总,他们调侃说他有眼不识泰山。不过,说实话,除了那么几个世外高人,当时这个地球上还真没别人能火眼金睛看出个人计算机的用处。

    乔布斯劝说了一家本地的商店定购了他们的计算机。他当时一副嬉皮士打扮,络腮胡子,长头发,短裤,拖鞋。他就穿成这样子去银行寻找贷款。银行里保守的老爷们不会同意给他贷款的。不过,乔布斯曾经在大学的一个宗教团体长期聚会过,练就了讲演口才和谈判的能力,关键是,他非常有信心,他给硬件商展示了商店的订购合同,告诉他们货到后30天就可以付款, 这样,他们成功地赊账购买了需要的硬件元件。

    他们两个人雇佣了乔布斯的妹妹,一起完成了装配,赚了一笔。秋天,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的天赋再次迸发,他设计能够输出高分辨率彩色图形的Apple II计算机,自己完成了BASIC语言的解释程序,并使用了Intel公司的动态内存(动态内存的控制需要一定的技术功力,但是便宜),内置扬声器和游戏旋钮。

    沃兹尼亚克还是认为,他们的小公司不会有什么出息,应该让惠普公司接着来发展个人计算机了。带着如此优秀的设计,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再次来到惠普公司跟上级汇报他的业余工作。经过几次高层的讨论,公司还是认为他的设计没有什么商业上的价值,尤其是,当沃兹尼亚克说他的计算机将被普通人使用的时候,他们笑了,普通人怎么可能会用计算机呢。不过,公司还是开始了个人计算机的研发工作,共有5人参与,其中却没有沃兹尼亚克,不知是什么原因。而当两个斯蒂夫因为同样的原因来到乔布斯的公司雅利达总裁家里面谈的时候,总裁告诉他们,他也不认为个人计算机有什么商业价值。不过,他给他们介绍了一个成功的商人――麦克•马科库拉。

    麦克是个从Intel退休的成功经理,当时才38岁,他在广告中看到过苹果计算机,非常欣赏苹果计算机的设计,而且他认为个人计算机非常有前途。当他来到乔布斯的家里,看到两个人在工作的时候,他提出要给他们投资。据沃兹尼亚克回忆录中记述,麦克是个非常好的人,他教了两个人如何写商业计划,如何管理企业,如何控制现金流,为硬件申请专利,为软件申请版权。麦克亲自投入10万美元的资金,并帮助沃茨尼克新生的公司获得了几十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由于有了以前的生产销售经营和新的投资,苹果电脑公司把Apple II计算机做得非常专业,它有着彩色的显示,白色的塑料外壳,和咬掉一口的苹果标志。1977年4月,在美国西海岸的第一次计算机博览会上,各展览单位按字母排序,苹果电脑的柜台就在门口。当计算机的狂热爱好者们满怀期望进入展览会的时候,他们第一个见到的就是苹果计算机。乔布斯专门剃掉了胡子,穿了西装,帅气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向他们解释沃兹尼亚克的神作。人们惊呆了,世界上居然有了这么优秀,这么完美而又这么便宜的个人计算机了。完美的苹果计算机II完全击败了在场的所有其它计算机展品,包括那个对面展台里已经落伍的名字叫牛郎星的电脑,获得了大量的订单。仅过了两年风光的时间,牛郎星MIS公司就濒临倒闭了,个人计算机革命的发起者老板罗伯茨只好退出了计算机革命,当了医生。

    由于有充足的投资,公司年底的销售额就高达250万美元。内置大量内存保证了苹果电脑上可以运行后来需要大量内存的报表软件Visicalc,导致苹果电脑销量激增。1980年,苹果公司销售了100万台个人计算机,并且在华尔街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大量投资者获得了丰厚汇报。到1981年,苹果公司从创建到产值超过10亿美元仅用了5年时间,老板之一的乔布斯那时才26岁,并被评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

    我们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了苹果计算机。我们国家当时流行的中华学习机是完全仿造苹果计算机,从那个时候起,成千上万的中国少年儿童、青年学生,从苹果电脑入手,学习和掌握了计算机知识,走上了成功之路。后来,中国有关部门和苹果公司达成知识产权谅解,不追究中华学习机的知识产权问题。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