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0、休斯敦华人教会见闻

正文 10、休斯敦华人教会见闻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10、奥斯汀•休斯敦华人教会见闻

    教会设施很齐全   牧师讲道有翻译

    天南海北来相聚   捐赠物品为他人

    圣诞之夜送祝福   中文学校受欢迎

    华人同胞庆春节   美国朋友来助兴

    在美国南方城市休斯敦有20多万华人生活居住,他们之中,有一部分是祖辈在美国生活了几代的华人,大部分是广东各地早年来美国谋生的华人的后代,也有一部分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越南战争结束后,与越南难民一起来到美国的,他们有一些是在越南生活的华侨,也有一部分是来自香港、福建和广东,这些人说的都是我难以听懂的广东话和闽南话。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奥斯汀有七八家华人教会,最大的一家叫奥斯汀华人教会,简称ACC(Austin Chinese Church ),这个教会的建筑规模很大,有大大小小的礼拜堂十几个,有专门的停车场,有几十个团契小组,分别在几十个房间同时活动。大会活动时,可以有上千人集中在大礼堂。一般情况下,在几个小礼堂分别用英语、国语、粤语进行活动,有普通组、老年人组、在校学生组等的讲经布道,国语也分台湾组和大陆组。职业的牧师有好几位,有国语牧师、粤语牧师,也有英语牧师,牧师讲经布道时,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若悬河。

    教堂现场的音响设备非常好,还有现代化的投影仪,可以把图像照片、圣经语录、歌词文字打在宽大的屏幕上。唱诗班队伍整齐,男士穿的是燕尾服,女士穿的是连衣裙,他们身材高挑,音色纯正。

    休斯敦的华人教会,最大的一家叫“晓斯顿华人教会”,规模大小同奥斯汀的ACC类似,叫做Chinese Church简称“CC”。 由于历史的原因,的中文译名千奇百怪,如:晓士顿,晓市顿,休士顿,修斯敦,休斯敦,休斯顿,但最常见的还是“休斯顿”或“休斯敦”。从我拍摄的照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晓斯顿华人教会”的牌坊。

    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休斯敦的这家华人教会里,我看到两个奇怪地现象,在教会的牧师讲经布道的时候,牧师的旁边还有一位翻译,把牧师的普通话翻译成广东话。这个时候,由于有两种语言的对照,我还是能够听懂广东话的个别词语,大约五分之一的样子。可是如果是广东人说广东话,没有翻译的时候,我十分之一也听不懂。

    在奥斯汀的一个华人教会,牧师讲经布道时,旁边也有一名翻译,不过不是翻译成广东话,而是翻译成英语,因为这个教会也有一些美国人信徒。其中有一位美国白人老太太,把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献给了教会,在这个教会,这位老太太备受人们尊重。

    而华人教会请来美国牧师讲经布道时,站在旁边的翻译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普通话,而不是广东话,因为这个教会的信众大部分是讲普通话的台湾同胞,也有一部分是近20年来,先后从祖国大陆来的留学生,学成后在美国工作的人士,年龄在30~40岁之间。而台湾同胞则是更早一些来美国的台湾留学生,他们的年龄在50岁上下。这些台湾同胞大部分事业有成,是美国高科技公司里的小老板或是业务骨干,他们收入丰厚,衣食无忧,他们也是教会活动的骨干,出钱、出力、出车,捐钱、捐物都积极踊跃。

    教会活动的经费,包括教会的各种建筑费用、牧师的生活费、教会的电器设备,日常开支的办公费用等等,需要的经费很多。我了解到,一个专职牧师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在美国,职业牧师也有一些优惠待遇,好像是可以免交所得税。教会这些费用都是信教信徒自愿捐献的,我看到教会的宣传材料上写着,要信众把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献给教会。除此之外,教会还要不断地扩大规模,或者在新建的居民小区建新的教堂,也动员信众捐款。我看到,许多基督徒也是非常踊跃,几个月的时间,一个教会就可以募集几十万美元的捐款。

    我有时候也跟着儿子去教会看一看,非常奇怪地是,在国内开会的时候,作报告的人,各级领导干部的讲话,有些人的讲话是官话、套话,或是空洞无物、或是训斥老百姓,多是长篇大论,索然无味,我不愿意听,但是睡不着觉。可是在美国的华人教会,我虽然也想听一听牧师们都讲些什么,结果听到的都是圣经故事的专题讲座。但是不知不觉的我就睡着了,有时候竟鼾声大作,被妻子推醒。

    在美国的华人教会,也经常请外地教会的牧师来传经送宝,有华人,也有美国人,其中也有一些著名人士,有的曾著书立说,在美国宗教界影响很大。牧师们的讲话,大多数是就圣经里的某一篇章的几句话,然后旁征博引,讲一讲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他们的讲话,很少有人联系世界政治、国家关系和党派思想,唯一的一次,我在休斯敦华人教会,听到一位牧师讲,拉登是不可能悔改的,而拉登的随从和信徒,是可能悔改的,要努力争取他们悔改。

    教会活动,除了请进来也有走出去。不但是教会的牧师经常走出去,到别的教会去讲经布道,教会的骨干成员,有时也组成团队,到美国各地或是世界各地进行短宣活动。有的是一两周,有的是几个月。活动的费用由教会承担一部分,主动报名参加活动的基督徒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并且要舍家撇业,远走他乡,这些人也是用自己的行动表示对主的真诚敬仰。

    11月18日的教会活动时,就有几位基督徒上台汇报他们参加短宣活动的体会,他们用的宗教语言叫“分享和见证”。其中一位来自台湾的同胞,是一位女士,讲的是她参加宣讲团到阿拉木图的活动经历。她说,在阿拉木图有许多华人,有的是已经在那里生活了两代,也有的是近十几年来这里的中国人。由于当地政府的政策对华人不太友好,这些华人生活、工作的压力很大,非常艰难。所以很多人聚集在华人教会,希望从主耶稣那里得到帮助。

    他们白天四处工作谋生,晚上或是周末,到教会或是团契小组,诵读圣经,进行祷告,相互帮助。从美国来的基督教宣讲团,给他们带来问候和鼓励,带来对圣经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组织好教会活动,团结华人基督徒,学习神的话语,接受神的恩典。

    第二位报告的基督徒,也是一位女士,到中国的澳门去传经布道。她传教的对象是澳门的青年学生。第三位报告的基督徒,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男士,一位台湾同胞。他的父亲在台湾病故,他历经千辛万苦,说服亲友,使他们同意按照基督教的方式办理父亲的后事,虽然他的父亲生前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第四位报告的基督徒是一位年轻的广东同胞,他是到非洲乌干达进行宣教的。活动之前,他们进行了充分地准备,募集捐款,到当地买了几十辆自行车,还买了当地的鸡雏、饲料,送给信仰基督教的骨干人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以便更好的信教、传教,真是用心良苦。最重要的是她们购买了1000部圣经,每一位接受捐赠的人士,可以得到一辆自行车、200只鸡雏、足够的饲料、鸡雏的防疫针药、电暖炉、大型照明灯、饲养手册,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做好兼职牧师的工作。

    在休斯敦华人教会,一位怀孕待产的华人女士告诉我们,她收到丈夫同事的儿童衣物300多件,足足装了四个大箱子。教会的朋友们开玩笑地说,孩子出生后,一天穿一件,几乎可以穿一年。房东太太也经常收到教会朋友们送给的儿童衣物,也会把自己孩子穿小的衣物送给别人。另外,儿童车和各种儿童玩具,也是相互赠送,物尽其用。

    我看到,几乎所有的华人教会都设有中文学校,一般地都是上午进行传经布道的各种活动,下午就是孩子们中文学校上课的时间。休斯敦中文学校的教学宗旨是:要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下,培养学生中文的阅读、写作和会话能力,同时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相当程度的认识。除了说、读、写的语文课外,还有其他必修科目,包括书法、国画、民歌演唱、民俗游戏、手工制作,也有打乒乓球等各种体育活动。

    教会中文学校的中文学习也各不相同,分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对于繁体字,台湾同胞称作正体字,除此之外,还有粤语中文,同样的中文汉字,写法一样,读音不同。休斯敦华人教会的中文学校强调,寓趣味于学习,发扬中华文化。

    2007年圣诞节之前,华人教会的团契小组,组织起来到华人家里送祝福,我也跟着去看热闹。他们一起乘坐面包车来到华人家门口,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点燃的红蜡烛,排着队,演唱圣诞歌曲,而且送上圣诞礼物。主人一家开门欢迎,点亮自己门前的装饰彩灯,也用糖果、饮料招待前来送祝福的人们。

    2008年2月9日是星期六,是中国春节的初三,休斯敦中国教会举行传统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个晚会分粤语和国语两个专场,我们听不懂粤语,只能欣赏国语专场的节目。教会的八个团契分别上台表演。节目丰富多彩,有话剧、小品、相声、儿童剧、舞蹈、独唱、合唱。

    我觉得话剧《戏说约拿》非常好,演出的服装、道具设计新颖,演员们的台词对话准确流畅,故事性很强,演出十分成功。另外小品《五兄弟的心愿》也非常好,五对年轻的夫妻登台表演,分别叙述自己小家庭建设当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在新的一年中的美好心愿和追求。真实的生活内容,生动的对话表演,引得观众笑声一片,掌声一片。房东太太告诉我说,这是每年春节的保留节目,五对夫妻每年的春节都登台表演,节目内容都会有所变化,因而非常受欢迎。

    最令我惊奇的是,联欢会的现场,有许多美国朋友,他们也是全家出动。美国孩子小的时候是金发碧眼,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渐渐变黑。看到高兴之处,美国孩子也是兴高采烈,热烈鼓掌。我的邻座就有一家美国朋友,夫妻两人带着两个女儿,我表示想给他们拍照,他们也高兴地表示同意,而且笑容可掬地给我一个造型。现场的中美观众,许多人带来照相机、摄像机,为自己喜爱的节目摄影、录像。老年团契的几十位耄耋老人,向所有的孩子们发放红包,祝贺春节。

    2008年春节之前,国内南方遭到冰雪灾害,灾区人民损失惨重。每个华人教会都向信众发出号召,向国内受灾民众捐款捐物。短短几天,“晓斯顿华人教会”,就募集善款数万美元,在春节晚会上公布了捐款数额,并且将款项通过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汇往中国灾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互助友爱精神,骨肉同胞、血浓于水,令人感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