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3、人类征服太空 参与航天飞…

正文 3、人类征服太空 参与航天飞…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7、回顾人类征服太空历史的电影

    午饭过后,我们回到参观大厅继续参观另外九个参观项目。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我们先后进入三个电影放映厅,这里分别放映的是“人类的首次登月”、“宇航员的培养”、“国际空间站”的内容,每一部电影放映三十分钟左右,参观导游图上有每一场电影开始放映的时间。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叫做“Starship Gallery”的飞船影院。影片开始了,是当年的“阿波罗11号”月球探测飞船从发射到成功登陆月球的场景。100多米的高的“土星五号”,装有100万加仑的液体燃料,以2.2亿马力的强大动力,要把36层楼一样高、3817吨的飞行器送上太空。“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时,100万美国人在美国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现场观看。电视直播节目也把电视画面传遍世界,全世界有六亿人通过电视转播,目睹了人类的这一伟大创举。

    我们看到了从火箭成功发射到飞船绕月飞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飞鹰号”登月舱,科林斯一个人留在主控舱,继续绕月飞行。最后月球登陆舱在月球着陆,宇航员踏上月球的第一步的过程。那清晰的脚印,那经典的语句,那一面似乎在飘动的美国国旗……一次又一次的重现在我们面前。电影厅的银幕接近正方形,边长有20多米,电影画面的场景就像我们身临其境一样。

    当时,一个月球车携带了摄像机同时拍摄两个宇航员的动作。我们看到,一个宇航员在用铁锹铲月球土,然后费了半天劲倒入另一个宇航员撑开的袋子里面。后来,他俩开始用跳跃的方式在月球行走,实际上他们是在进行月球运动实验。这个我们以前听说过,这次亲眼看到了。登月成功了,影片中的上世纪70年代的观众们异常兴奋、一片欢呼的情景。电影镜头切换到一个文质彬彬的教授,他说道:“人类到达月球了,哇!”他摘下眼镜表示惊讶。然后,两名登月的宇航员回到登月舱,返回月球轨道,与轨道舱对接。接着,三名宇航员一起返回地球,最后乘坐的返回舱安全地坠落在大海中。

    后来我了解到,美国的这次探月飞行,也是克服重重困难,冲破重重险阻,才获得成功的。宇航员们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承担着科学探索的光荣使命,因而值得全世界人们的尊敬。

    影片结束后,我们从另一端的出口进入了一个展示登月物品的博物馆。在这里,月亮岩石放在展厅的中心位置,并且镶嵌在有机玻璃板上,观众是可以伸手摸到的。这时我也想起来,1978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物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非常友好地送给中国一块美国宇航员从月球上采集的岩石,也是镶嵌在一块有机玻璃中,当时的中国科研人员还对这块岩石进行了十分认真的研究。今天,我也亲手摸到了月亮岩石,并让儿子为我们拍照,那一刻,我也心情激动,好像我也登上了月球。在这个展区,登月返回舱、月球车的模型也是游客观众非常喜欢的展品。月球车在登月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拍摄两个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画面。

    除了登月飞行之外,这里还有宇宙空间站的展示。我们进入一个直径为10米左右的巨大的圆柱体房间,看到周边一圈有宇航员睡觉的床,桶状的洗澡设备,食物储存箱等。有个宇航员的模型在那里摆动,提示我们他们处于失重状态。在另一个空间站的模型里,一个前苏联宇航员伸出一只手,来此参观的游客也都要伸手与他握一下。这是纪念当年美苏合作在空间站对接的事情。在这里我也伸出了手,与宇航员相握,留下纪念照。

    我们去的第二个影院是“orGrummr”,这里分时间段分别放映另外两部电影。第一部电影的名字是《如何成为一名宇航员》,讲述了一个女宇航员的经历。她外出旅行,在落基山宿营的时候,接到了手机电话,美国宇航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她被宇航局录取为宇航员了。当然,这只是进入了预备队,不过已经够令人兴奋的了。等她来到休斯敦宇航中心,看到还有十多个人也同一批加入了准备的行列。成为一名宇航员要经过刻苦的训练,比如要适应超重状态,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有计算机操作使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许多学科。几个宇航员还要一起进入模拟的航天飞机熟悉工作和生活环境,各种仪器的操作使用。为了体验熟悉失重状态,他们坐上了一架飞机飞上高空,然后飞机做抛物线下落,在短暂的一分钟里,宇航员们真正地感受到了失重。

    另一部电影介绍在国际空间站里,宇航员的日常生活和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活动。一位宇航员取出注射器,喷出一个巨大的水滴,然后张嘴吞下去。另一个宇航员则在跑步机上跑步锻炼身体,否则他们的肌肉就萎缩了。空间站很大,有很多房间,宇航员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需要经过一个很窄的通道,他们通常身体伸直然后轻飘飘地直飞过去,使人们觉得非常有趣。巨大的电影屏幕,真实生动的画面,这一切都使我们感到好像身临其境一样。

    8、互动节目  引人入胜

    展览大厅里有许许多多的互动项目,有高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儿童太空游乐区”的各种游乐活动,就是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引导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科学探索和发现上面。各种大型模拟太空玩具使孩子们乐而忘返,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爱不释手、积极参与。我们玩了一个玩具炮,是使用压缩空气来打出一个个球。通过调整炮身的角度和改变压缩空气的压强,我把好几个球打进了网兜。另一个游戏是走高空的钢丝,有几个小孩使用了一些保护措施在走钢丝。这通常是杂技表演的惊险项目,在这里,孩子们也可以亲身体验。

    大厅内还有一个体验在太空的飞船上如何工作的游戏,让游客坐在一个太空椅子上,椅子在不停地旋转,游客左手控制方向和角度,右手把头上的设备松掉的螺丝拧紧,并打开一些开关。游戏结束了,我使用了5300个能量单位,完成了两个任务,而儿子完成了7个任务,用了同样数额的能量。这个游戏,可以让人们初步体验在太空试验舱如何工作的感觉。

    “太空生活模拟器”,则是一个空间站的模型,在这里,一个老太太在给大家讲述宇航员在空间站干什么,并回答大家的问题。由于距离很近,听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想象太空的生活,认识了解空间站的设施、宇航员的生活用品和各种食物。

    在展览大厅,有一个航天飞机飞行着陆的模拟器,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了航天飞机从10万英尺高空降落到地面的情景,吸引了许多人。这是一个航天飞机的飞行操作驾驶平台,许多仪器仪表布满了整个平台,我也坐在驾驶员的座位上,手握操纵把手,控制航天飞机的飞行着陆,儿子在旁边指导我的操作步骤。操纵台的中央是一个电视屏幕,显示着航天飞机的着陆情况,显示屏幕上有长长的飞行跑道和各种指示灯。只有操纵航天飞机平稳飞行,对准着陆的跑道缓慢下降,并且放下起落架,航天飞机才能准确的降落在跑道上,这时候电视屏幕上就显示出降落成功。许多人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我觉得,有汽车驾驶经验的人操作的成功率会大一些。

    9、在美华人积极参与航天事业

    在乘游览车去室外的项目参观时,在出口处的展板上,是数十位参加过航天飞行的美国宇航员的照片,除了放在最前面的三位乘坐“阿波罗11号”参与首次登月飞行宇航员,引起我注意的是其中一位华人宇航员――王赣俊。王赣俊的大幅照片同所有参与飞行的宇航员的照片并列摆放。1985年4月29日,美国宇宙飞船“挑战者号”载着七位科学家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宇宙飞船上五位科学家中包括两位医生、两位物理学家和一位化学工程师。其中两位物理学家中的一位就是王赣骏博士――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华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从事自己设计的科学实验的科学家。

    王赣骏祖籍中国江苏盐城,1940年6月16日出生于江西赣县,他的名字中的“赣”字即寓意于此。1963年,王赣骏是随家人从香港移民美国的,而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学,于1971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作为炎黄子孙,王赣骏博士对神州故土怀着真挚深厚的感情,他特意把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带上了太空,以显示自己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他还把录有中国歌曲的磁带和中国的名菜带上航天飞机欣赏和品尝。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王赣骏博士携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华人。1985年7月,他偕妻子及儿子访问中国时,特地将那面带入太空的中国国旗赠送给中国政府,以表达他对故土的深切情意。王赣俊博士说,每当航天飞机飞越中国上空时,他就请其他航天员把窗口位置让给他,使得他能够尽情地观看故乡的风光,并且有机会拍下了气势壮阔的长江口、碧如翡翠的海南岛和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等的照片。

    美国的航天飞机共有5架,它们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这些名字人们都很熟悉,它们轮流升空进行宇航飞行。在多次飞航任务中,15次有华裔宇航员参与,包括:王赣骏、张福林、焦立中和卢杰。而参与美国航天事业的科技人员中,有相当多的华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前苏联的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美国的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美苏的空间站傲立苍穹,几十年来,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有951人次的身影留在浩瀚太空。从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到今天,“嫦娥”飞船奔向月球,中国已经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宇航大国,中国人开发宇宙征服太空的梦想一步步在实现,令国人自豪、使世界瞩目。

    接近傍晚了,一整天的参观游览,也没有看完所有的项目,我仍然是意犹未尽。我们将要走出宇航中心的大门时,儿子说,18.95美元一张的门票,如果需要变成一年有效的年票,只需要加2美元,我儿子以前就是买的这种年票,他这次就是持年票进入的。儿子告诉我说,持有年票,到宇航中心的停车场还可以免费停车,能够节省5美元的停车费。

    我急忙要儿子把我们的门票也改换成一年有效的年票,因为这里的各项展览内容我们没有看完,已经看过的东西,有些也是走马观花,没有看仔细,我们还想再来。改换成年票,除了格外要交2美元的费用,还要填写申请表和拍照,并且把照片打印在一张卡上,这张卡片也是一个很好的到休斯敦航天中心参观游览的纪念品。

    走出展览大厅之前,我看到在大门口内的纪念品商店,在那里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纪念品,既有印有休斯敦航天中心字样的恤衫、儿童玩具、航天飞机和火箭的模型,也有用各种金属制作的纪念牌。

    我们拿着刚刚办好的年票卡,依依不舍地离开休斯敦航天中心,带回了十分宝贵的几百张数码照片,也带回了对休斯敦航天中心美好的记忆。因为有了年票卡,我们也可以方便地再来这里了,我们高兴地等待着下一次的游览参观。在这次的参观5个月之后,在2008年3月,儿子又开车带我们来这里参观,把上一次来时没有来得及参观的地方,又仔细地看了一遍,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拍照,为这篇文章的书写做了必要的准备。

    我想通过此文的记叙和我在参观现场所拍的一系列照片,使得没有机会到这里参观的朋友,能够大概了解美国休斯敦宇航中心的展览内容,从而了解人类开发宇宙空间、征服太空的伟大意义和艰辛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支持中国探索月球、开发宇宙空间的航天事业。

    希望中国的青年学生,也能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承担起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早日实现中国人民登上月球的伟大梦想,造福于中国人民,也造福于世界人民。在人类探索宇宙太空的伟大事业中,也写上中国人的光彩照人的有力的一笔。

    此次参观,我拍下来数百张数码照片,可以根据需要,选出一部分,配合这篇文章。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难得、最珍贵、最有意义的一张,是我与妻子同那位现场讲解员――美国退休宇航员的合影。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