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9、领养外国儿童的美国家庭

正文 19、领养外国儿童的美国家庭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19、领养外国儿童的美国家庭

    在后来的时间里,我在美国,又看到许多令人佩服的美国家庭领养外国儿童的真实故事,也回答了这些问题,解除了我的疑问。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通过观察了解,知道在美国收养孩子的事情非常多。我的房东搞家庭Party(聚会),前来参加聚会的六家客人中,有两家美国人家庭,他们的孩子都是收养的,一家收养的是中国女孩,另一家收养的是韩国男孩。这两个被收养的孩子也被他们的父母带来参加Party(聚会),而且玩得高高兴兴。

    房东太太告诉我们,她公司里的女上司――美国高科技公司的高级经理,年薪十几万美元,自己有两个孩子,最近又从罗马尼亚收养了一对男孩,还是亲兄弟。一下子家里变成了四个孩子,女上司便离职回家,协助保姆照顾四个孩子。同事们都很佩服她,也都很支持,纷纷拿出自己家里的衣服、玩具送给他们。他们为什么要收养这些孩子,许多中国人,包括我,无法理解他们的这种做法。

    据说,从生理医学角度讲,美国人的生育能力比中国人差一些,因为各种原因,一些美国夫妇没有自己的孩子,而美国社会上,弃婴和孤儿也很少,从而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孩子,被美国家庭收养。从1991年开始,到2005年末,共有55000名中国儿童被美国家庭收养,单是2005年一年,中国有关部门共发出7906份前往美国的收养签证,美国人收养的海外儿童中,中国儿童占了2/3。

    而且我了解到,美国人收养中国儿童的收养过程很复杂,很郑重,很严肃。他们首先要向中国有关部门提出收养申请,交相当数量的费用,办理各种手续,还要等很长的时间,被中国方面考察确认后,才能从中国的孤儿院、收容院,领回孩子。美国的夫妇花很大的心血办这件事,而后还要抚养孩子,供孩子上学。像我在游泳馆看到的收养中国女孩的这对美国夫妇,他们为的是什么?是中国人所说的“养儿防老”吗?显然不是。

    在新泽西州有一位叫辛西亚的美国人,领养了9个孩子,其中5个韩国儿童,3个中国儿童和一个美国儿童,其中还有几个是残疾的。他每天要花不少时间、金钱和精力来照顾他们。辛西亚说,他是基督徒,他内心深信,这是神赐给他的恩典,让他来照顾这些孩子们。这种超越国界的爱,全然的无私的付出,实在令人肃然起敬。美国著名电影明星――梅格•瑞恩,在2006年1月,从美国飞到中国广州,正式领养一名中国健康女婴,恩瑞今年45岁,自己有一个15岁的亲生男孩。

    2006年8月24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一对分别被美国夫妇收养的中国女孩在美国相遇,演绎了一段感人的亲情佳话。是在2004年7月,家住美国芝加哥的雪利•芬克和丈夫道格拉斯•芬克,他们自己已经生了五个孩子,最大的21岁,最小的5岁,还领养了一个4岁的中国台湾男孩,2003年6月,这对夫妇又到中国收养了一个中国女孩,取名米娅•芬克,一家九口人生活在美国芝加哥。米娅是2003年6月,在中国出生几小时后被遗弃在扬州的一条马路的人行道上。雪莉•芬克定期把自己收养的孩子的成长故事,发到美国的一个专门讨论交流如何收养海外儿童的网站上,与其他领养海外儿童的父母分享。

    半年以后,一位住在美国迈阿密的戴安娜和卡洛斯•拉米雷兹夫妇,也从扬州儿童福利院领养了一名女婴,也取名米娅。这个女婴被发现的地点同上一个女婴一样,只是时间相差了一周。2006年5月,戴安娜在一个收养海外儿童的美国父母联络网站上发帖子,说自己收养的女儿米娅快三岁了。雪莉•芬克从网上看到后,发电子邮件给戴安娜,说自己收养的中国女婴也叫米娅,并发去了孩子的照片。

    令他们两家人吃惊的是,两个孩子的出生同为2003年6月,是同一地点被遗弃的,而且两人相貌相像。经双方父母同意,经过对两个女孩子DA的检测,可以认定为双胞胎。8月20日,在芝加哥的欧哈尔国际机场,两姐妹团聚了。两个美国家庭各自收养了一个中国双胞胎,而且对收养的中国女孩关爱有加,也感动了许多中国人。

    在我第三次来美国探亲、旅行,住在休斯敦,这里有一家东北风味的中餐馆――“独一处”,我们非常喜欢,常来光顾。一次,我们来用餐时,发现邻桌是一家美国人家庭,而且这个美国人家庭也收养了一位中国女孩。美国夫妻告诉我,他们经常带孩子来中餐馆用餐,我们对这对美国夫妇非常敬重,征得他们的同意,我也为这位中国女孩和他们的美国父母拍照留念。

    由于这些人的爱,改变了无数孤儿一生的命运,使孩子们在充满爱心的家庭中,丰衣足食,健康成长。那些领养中国儿童的美国父母们,为了帮助孩子认同和了解中国文化,还带领收养的孩子到中国访问,认祖归宗。许多美国家长送这些孩子上中文学校,美国的父母同收养的中国儿童一起,学习有关中国的民俗文化,过中国节日,无形中也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中国古代《礼运•大同》篇中有“……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觉得,这些收养外国孤儿的美国父母,真是令人敬佩,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无私的爱,说明他们的心灵深处已迈向大同世界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