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7、鸭绿江上的随想(1)鸭绿江…

正文 7、鸭绿江上的随想(1)鸭绿江…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鸭绿江上的随想

    1、来到鸭绿江上

    2006年夏天,我们学校组织教师旅游,首先去了辽宁东部的天华山风景区,然后又到丹东的鸭绿江里乘游船沿江游览。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在鸭绿江的游轮上,我们看到对面朝鲜新义州一侧,只在沿江边建了几幢二层小楼,还有一个修船厂,停着十几艘渔船,其它则冷冷清清,了无生气,与对岸我国丹东的繁华场面相形见绌。

    中国和朝鲜两国以鸭绿江为界,不同于中苏边界,是以黑龙江的主航道中心线为界,鸭绿江整个水域是中朝共享,我们乘坐的游船可以在江面两侧自由航行,只要不下船登上朝鲜北岸,就不被视为越界。

    鸭绿江边境的中国一侧基本上是不设防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可以在鸭绿江中自由游泳,而对岸朝鲜岸边却看不到一个人,据说那面江边地下的工事中地堡连串、枪口密集、戒备森严。是针对中国人、防止中国人越界的还是针对自己朝鲜人的,防止他们偷逃到中国,也说不清楚。

    我们乘坐的大型游船先是沿鸭绿江中国一侧向上游航行,接近鸭绿江大桥后,掉头转向沿朝鲜一侧返回,在游船的上层甲板上,我看到平静宽阔的江面上,紧挨着的两座鸭绿江桥,一座实际上只有中国一侧的半截,朝鲜一侧的那半截,已在朝鲜战争中被美军炸毁。这个场面不仅使我想起了那场战争,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抗美援朝战争。

    在几十年前,中国人称韩国为南朝鲜,称朝鲜为北朝鲜。中韩建交后,改称南朝鲜为韩国。近百年来,朝鲜半岛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一幕幕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2、朝鲜半岛大事记

    1、1894年,中日两国因为朝鲜问题发生甲午战争,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

    2、1914年,朝鲜独立领导人在中国境内建立临时政府。

    3、1919年,李承晚当选临时政府总统,达20年之久。

    4、1932年,金日成创建朝鲜人民革命军,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

    5、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金日成任苏军朝鲜支队队长,他带领军队回到朝鲜。

    6、1945年,《波茨坦公告》宣布,1943年“开罗宣言”中的朝鲜独立条件必须履行。在三八线以南的日军向美国投降,美军占领南朝鲜,苏军占领北朝鲜。

    7、1947年,朝鲜南北统一谈判破裂。

    8、1948年8月,美国支持的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成立。

    9、1948年9月,苏联支持的北朝鲜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北双方都宣布朝鲜全境为自己的国土。

    10、1948年,根据联合国决议,美国与苏联从朝鲜半岛撤军。

    11、1948年~1950年,南北朝鲜之间小规模战斗不断。

    1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6日,中国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

    13、1950年4月,金日成访问苏联,向斯大林保证,北朝鲜将在三天之内拿下整个朝鲜半岛,取得军事胜利,将有20万南朝鲜员举行起义,美军没有时间进行反击。斯大林同意了金日成对南朝鲜采取军事进攻的计划。

    14、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向南朝鲜发起大规模进攻,朝鲜称为:“祖国解放战争”,金日成领导的北朝鲜军队迅速向南推进,李承晚的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到6月27日,南朝鲜军队已被基本击溃,开战三天,北朝鲜占领汉城。四天之内,北朝鲜军队已推进到朝鲜半岛南端50英里处,南朝鲜军队被挤在东南角的大丘、釜山一带。

    朝鲜战争的爆发,在美国引起战争恐慌,美国认为是苏联挑起了战争,是“苏联怂恿其卫星国北朝鲜进攻南朝鲜,以便把美国的军事力量从欧洲等其他地方吸引过来,使美国把军力集中到亚洲的这个偏远半岛上,使得俄国趁机向西欧发动全面进攻。”这时,全世界的目光被吸引到了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在冷战思维的驱动下,美国政府和西方一些国家认为是苏联、中国支持的(北朝鲜)势力向自由世界的挑战。

    15、6月25日,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提议下,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苏联代表团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有44票赞成,7票弃权,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司令部”,由美国人麦克阿瑟任司令,率兵登陆朝鲜半岛,其中90%为美队,另外有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土耳其等15个国家也分别派出了军队。当时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安理会的是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苏联以抗议蒋介石代表参加为由退出联合国安理会,南斯拉夫弃权。6月27日,杜鲁门宣布美军第七舰队进驻中国台湾。

    16、6月28日,发表讲话,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17、“联合”司令麦克阿瑟指挥军队在韩国银川登陆,切断北朝鲜军队的补给线。9月15日,“联合”推进到“三八线”。由于美国为首的联合的登陆,朝鲜战争局势发生逆转,登陆的美军拦腰切断朝鲜军队的后路,朝鲜军队陷于极度困境,金日成谋求中国和苏联的帮助。斯大林拒绝了朝鲜提出的苏联出兵的请求,朝方提出组建一支由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国际志愿军的要求。

    “联合”大规模越过“三八线”后,全线向北推进,战火很快燃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中国的安全直接受到威胁。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8、10月1日,麦克阿瑟向北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北朝鲜无条件投降。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驻朝鲜大使,请求中国派兵,发布密令,中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入朝参战。

    19、10月8日,“联合”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并向鸭绿江推进,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并兼政治委员,并发布《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周恩来飞往莫斯科,请求苏联立即给予空军和军需物资的援助,斯大林担心扩大战争,撤回了给予空军援助的承诺,主张金日成到中国东北组织“流亡政府”。

    20、10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入朝。

    21、10月19日,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12个步兵师,3个炮兵师共36万人,开赴朝鲜作战,粉碎了“联合”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中国志愿军首批36万人,最多时达到77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他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苦战三年,流血牺牲,可歌可泣。

    22、1953年7月27日,中国、朝鲜、美国、韩国,四方在板门店缔结“停战协定”,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暂告结束。请注意,只是停战协定,并没有永久解决所有问题。签订《朝鲜停战协定》,而不是“和平协定”。朝鲜战争的结果:

    (1)朝鲜南北双方又回到“三八线”。

    (2)日本通过向“联合”出售各种物资,使得经济迅速得到发展。

    (3)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美国的对华政策,由原先的“弃蒋”变成“保蒋”,使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统一祖国变得困难。

    (4)美国同泰国、菲律宾等国签订“共同防务条约”,从日本、南朝鲜、台湾,到菲律宾、泰国,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为后来的越南战争埋下伏笔。

    23、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回国。

    24、朝鲜战争伤亡情况: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志愿军的损失情况如下:阵亡11.4万人,因伤死亡2.16万余人,战伤23万人,被俘2.1万人(美军数字),失踪0.46万人,因病死亡1.3万人。这样统计起来,志愿军共牺牲15.3万人(包括阵亡、因伤死亡、其他原因死亡及失踪),受伤23万人,被俘2.1万人。战斗损失共39万人(阵亡、因伤死亡、受伤、失踪、被俘)。

    朝鲜军队损失情况:目前没有看到朝鲜方面公布的数据。但看到一些国内资料说,朝鲜战争期间,中、朝军队共伤、亡、失踪、被俘62.8万人,减去志愿军损失的39万人,朝鲜军队战斗损失约近24万人。

    美军损失情况如下:阵亡33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600余人,负伤103248人,被俘后遣返3746人,失踪6000余人。共计死亡约6万人(包括阵亡、因伤死亡、其他原因死亡及失踪),负伤10万多人,被俘3700多人。战斗损失共约15万人(美军因伤死亡计入其他原因死亡,这里为了比较,按最低估计加入约5千人为战斗损失)。比较而言,美军的数字最为精确。

    南朝鲜军损失情况如下:据韩国国防部数字,韩队战争期间阵亡22.78万人,战伤71.71万人,失踪和被俘4.35万人。这是最高的数字。另有最低的数字为战斗伤亡约30余万人,失踪10万余人,失踪人数中作为战俘遣返者仅7800余人,这一数字不包括其他原因伤亡。(注:南朝鲜的数字最混乱,前后不一致并且差距极大,因南朝鲜军在战争中多次整体溃散,并且有时为掩饰失利而少报损失,有时为向美国多要装备而多报损失,因此无论是高的数字还是低的数字,均极不可靠。要想搞清南朝鲜军的伤亡数字恐怕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其他参战国家人员伤亡约10000人左右。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