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第二章:6、朗讯公司的盛衰

正文 第二章:6、朗讯公司的盛衰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6、朗讯公司的盛衰

    我儿子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同学阿力,在美国耶鲁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去了著名的美国朗讯公司工作。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因为他的妻子以陪读名义来到了美国,要继续上学,这样学费、生活费都需要很多钱,一般的中国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只能是他提前工作,支持妻子的学习。他的妻子虽然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毕业,但是在美国,不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工作也是不好解决的。

    阿力非常聪明,对我们也很热情,他告诉我们,他是朗讯公司最年轻的科学家,当然是真的,刚硕士毕业的高级工程师,当然就是最年轻的科学家。在新泽西,有多支业余足球队,我儿子和阿力都是铁杆球员,每个周末都要进行足球比赛,我们还从国内给儿子带来专业的足球鞋。在新泽西,我们经常与阿力相聚,他也请我们去他的家做客,还请我们到他的公司参观。

    在去朗讯公司的路上,阿力告诉我们,这朗讯公司是从早年19世纪加拿大人贝尔办的著名的电报电话公司中,于1996年分出来的高科技光电通讯公司,英语为LC(朗讯),另外还有一个北美电讯公司(ortel)。

    1996年时,高科技光电通讯迅猛发展,极度扩张,朗讯公司也大干快上。阿力说,他刚到公司时,正是公司最好的时期,在公司里,用餐、饮料、咖啡一律免费。办公用品,如掌上电脑,随便索取,手提电脑也是人手一个,公司的信用卡,每人一个,竟有人用公司的信用卡买了私人用品,也无人过问。

    在公司,电脑的各种辅助设备,显示器、激光打印机,不用登记,公司员工可各取所需,随便从仓库里拿。可是好日子不长,几年过后,整个美国经济出现问题,朗讯公司的经营也一下子陷入困境,各种优厚福利待遇一律取消了,别说吃饭,后来连喝水也要钱了,可能是指从办公楼内的自动售货机上买瓶装矿泉水或纯净水。在华尔街股票交易所里,朗讯公司的股票(代码L)一度涨到80美元,现在是一路下滑,最低跌到0.5美元,跌破了1美元,可谓一钱不值。公司的许多高级白领手中的股票期权,原可以兑换出几十万,或上百万美元的,现在一下子变为乌有,最低时成为原来市值的1/160,只是白白做了几年的百万富翁梦。

    车到了朗讯公司,在院子的门口,一座几十米高的大台子上,一个白色碗状的什么东西放在上面,阿力告诉我们,那是一只晶体三极管的模型。三极管是无线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非常重要的发明,是集成电路的基础。三极管是朗讯公司的首创,这个纪念物是朗讯公司的标志,也是朗讯公司的骄傲。

    我们来到阿力的办公楼前,看到大楼还是非常气派,四栋大楼巍然耸立,因是周末休息,楼前的停车场上车辆很少。楼前有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有几千平方米,虽是12月,一群几百只大雁,有的在低空中飞舞、有的在岸上散步觅食,还有的在水中嬉戏、漂游,也不怕走到它们跟前的游人。

    大楼前的旗杆上,朗讯公司的大旗在微风中飘拂,我们选取旗帜展开时拍照,旗帜上朗讯公司的图标是一只火圈,有人埋怨说是这图标设计的不好,一只火圈就是一个“零”字,一切成为零,还有什么发展。这说法当然并没有说服力,问题出在当时美国的泡沫经济。

    阿力的公司前期工作待遇不错,原先曾买过一辆日产马自达轿车,一次夜间开车出了车祸,车被撞坏,阿力昏迷过去,醒来时人已躺在医院里,他还是回忆不起当时撞到什么,也没有人来找索赔,后来知道是撞到一只过横道的野鹿。由于车速太快,100公里/每小时以上,野鹿把车前窗挡风玻璃撞碎,使阿力头部受伤,导致昏迷。

    躺在医院里的阿力,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眼睛有没有受伤,如果眼睛没有问题,将来工作就不会受到影响。幸好眼睛没有受到伤害,出院后的阿力把撞坏的车捐献给了教会,自己又买了一辆“凌志”高级轿车。现在汽车公司把“凌志”改为“雷克赛斯”,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开的也是这个牌子的车。在中国国内是大公司老总才能坐的车,在美国卖价只有3万美元。我们就是坐着阿力崭新的凌志车,来到朗讯公司参观的。车的发动机好,启动迅速、快捷,运行极其平稳,乘坐非常舒服,明显感觉不像普通的轿车。车上装备齐全,高档音响放出的音乐,纯真悦耳,美妙动听,坐在车里舒服极了。

    参观过后,中午回到阿力的住处,我们帮他从一个朋友家里,搬来一套沙发。大大的沙发,上面有许多机关,沙发可以伸缩,可以坐,也可放开当作床睡觉用。用扳手卸下所有螺钉、拆开,才能搬出来,运回家里再按上。

    给他沙发的朋友叫om(汤姆),也是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后,赴美留学的。他在朗讯公司已工作多年,年薪12万美元,已成家立业,有一个三岁的儿子。om在前不久被朗讯公司裁员。om已卖了别墅房子和家具,准备回中国创业。阿力说om可是“大牛人”,om回国有二个选择,一是自己创业办公司,二是给别人的公司主持开发项目。在我与om 的交谈中,看出他谈吐不凡,胸有成竹,但愿他回国创业取得成功。

    有一个笑话说:在朗讯的鼎盛时期的1999年前后,有一拨人慕名而来,造访朗讯公司总部,进门前客人被要求戴上墨镜。客人们疑惑不解,问主人是何原因,朗讯公司的接待人员说:“我们朗讯公司前景无限光明,怕刺伤你们的眼睛。”

    一开始几万人的朗讯公司,已逐步裁员剩下了几千人。我原先房东的太太,最初也是在朗讯公司工作,被裁员后,去了一家电话公司作资讯员,我儿子的同学阿力最后也被裁员,去了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寻找工作。后来,我儿子去了德克萨斯州读电子工程博士,阿力则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音响设备公司,用电脑芯片控制调节音响效果,技术高超。两位朋友,只有在电话中交流了。

    从朗讯公司的盛衰,可以总结出许多的经验教训,一个那么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经不起风雨呢?罪魁祸首究竟是谁。2006年的第一季度,朗讯公司的经营业绩仍不乐观,现在正在与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讨论合并事项,希望这曾有许多华人工作过的朗讯公司早日重振雄风。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