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第一章:7、要与美国打交道――…

正文 第一章:7、要与美国打交道――…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7、要与美国打交道――我们也必须认识美国

    在1972年中美建交之前,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我们对美国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即使现在,我们国内很多人对美国的了解也很不够。我们只有对美国社会的历史发展、社会文化、两党政治、科技教育,有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了解美国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同美国打交道,促进我们国家的全面发展与振兴。这里包括学习、借鉴美国的先进之处,客观地批判抵制它的落后之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美国强大的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有其内在的形成原因,需要我们很好地分析研究。对美国的认识不能仅限于:“东西两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南北无强敌(墨西哥、加拿大)、本土无战事、两战大发财。地大物又博、科技人才多。”的简单层面。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然也有更多的朋友渴望认识美国,但实际上对美国的了解不多。例如:我从美国探亲、旅行回来后,有同事、朋友问我:“到美国住在什么地方?”我说:“住在新泽西。”这位朋友又问:“新泽西是在美国的哪一个州?”这位中国高中的高级教师,他竟也不知道新泽西是一个州的名称,好在他知道美国叫“州”,而不叫“省”。至于分不清华盛顿州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人就更多了,这些不难理解,就像很多美国人也不了解中国一样。

    我曾经在大连市新华书店,在旅游书角处,发现一本厚厚的书――《走向美国》,有500多页。我翻阅时看到,书中竟把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说成是美国的白宫,这种错误让人汗颜。当时,我问了旁边的几个中学生:“美国的国会大厦与白宫,有没有区别?”他们也认为国会大厦就是白宫。我又问他们:“2006年4月,###主席访问美国,与布什总统检阅三军仪仗队是在哪里?”他们愕然,无言以对,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

    中国人不了解美国,是由于过去几十年的中美对抗中,过多的意识形态因素影响的结果。长期以来,中国的电影、电视、报刊、广播的宣传中,只报道美国的负面新闻,也造成很多人不了解真实的美国。当然美国也有很多人不了解中国,他们认为中国仍旧停留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落后,思想文化闭塞,人民生活困难。现在普通美国人认识中国,更多的是从美国商店里廉价的中国制造商品中获取的。

    过去,美国人对中国的事情并不关心,美国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也很少。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在美国的教育、科研上做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不断融入美国社会,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美两国人民相互的深入了解,可以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我是带着这样的目的去了美国,我刻意地了解美国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旅游景点的风情风光,美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两党政治,甚至宗教文化。我也广泛地接触了许多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理想抱负和事业发展。

    在这期间,我也与在美国的一些华人家庭有深入的交往,其中既有大陆人士组成的家庭,也有台湾同胞的家庭,还有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共同组成的家庭,甚至也有越南华侨的家庭。他们的婚姻生活、学习工作、事业发展、子女教育,也都是我所关注的。在此期间,我也结识了许多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的美国朋友。

    回国之后,我写了大量的文章,向读者朋友们介绍我所看到的真实的、具体的美国。我所写的80多篇、十几万字的文章,还有我在美国拍摄的40多张照片被国内外的25家报纸杂志采用发表。在美国出版发行的中文报纸:《美中信使报》也连续发表了我的多篇文章。美国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市政府,授予我荣誉市民的称号,并且发给我证书。我对美国观察的视角也许可能不够广泛,认识也不一定全面、深刻,但愿我能为中国的朋友们更多地了解美国、认识美国,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2006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达到3亿。美国家庭平均人口2.6人(1967年为3.3人),家庭平均住房面积207平方米(是1967年的1.5倍),70%的美国家庭拥有自己的别墅。全美国注册汽车辆2.732亿辆,几乎平均每人一辆汽车。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拥有电视机2.73台,一半以上的家庭有三台电视机。

    现在世界人口65.5亿,美国人口占世界的4.6%,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占总获奖人数的70%。获得2006年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费尔普斯认为:“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智慧和更多的创造力。”2007年美国人均GDP是4.6万美元,中国人均GDP是2300美元,美国是中国的20倍。美国人均寿命77.8岁,25岁以上的美国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85.2%。从1967年至2006年的39年间,美国人口增加了50%(1967年为2亿人),美国的经济规模增加了217%。

    另一方面,美国私人拥有枪支数量占世界第一,囚犯数量也占世界第一。2007年4月16日,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校园枪击案。一位原韩国籍移民,23岁的大学生赵承熙,持枪接连杀害了32位老师、学生后开枪自杀。这起33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案震惊世界。自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枪击案开始,至今在美国已有多起枪击案发生。还有在2006年9月27日至10月3日,一周的时间内,美国校园发生了四起枪击案,震惊美国,轰动世界。每年因枪击而死的美国人达3万人,平均每天有80多人,其中青少年学生有15人左右。有人说,每两天,美国的中小学学生会减少一个班(30人)。全美国有60万人无家可归,每年有80万儿童失踪,在小区的信箱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寻找失踪儿童的广告……

    我在写作过程中,与许多朋友交流,我发现虽然很多朋友没有去过美国,但是很多人非常关心中美关系,对美国也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也令我十分惊讶。他们对美国的认识,当然是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影、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获得的。当今兴起的计算机网络,也是一个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正所谓“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

    我在赴美探亲、旅行之前,虽然也是一个关心中美关系的人,但对美国的了解却很肤浅。正如我在《印象中的美国》一文中所述,那时候我头脑中的美国只是一个朦胧的概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当我踏上美国的土地,那一刻,洞天大开,所见所闻,无一不新奇。当然,两年的美国生活经历,也不可能做到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美国,但毕竟是亲眼所见,自然会有观察与思考。写作这本书,就是为了使自己更进一步认识美国,也是为了使更多的朋友通过我的观察来了解、认识美国。

    在几十年前,我也认为美国的白宫就是国会大厦,直到现在,也有不少人还是这样认为。后来,我儿子去了美国留学,我对美国有了更多的关注与了解,知道了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国会大厦是中间有圆顶的大楼,与白宫不是一回事。在我与妻子去美国探亲、旅行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我们看到大多数的建筑物都是白色的,包括白宫、国会大厦、国会图书馆、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等。

    当然,对美国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城市建筑、风土人情,而应对美国的历史发展、社会文化、政党政治,甚至宗教活动,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够了解认清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美国人民的思想情感,美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从而更容易地同他们打交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