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乱三国之南汉复兴 正文 117章曹孟德夺青州

正文 117章曹孟德夺青州

目录:乱三国之南汉复兴| 作者:东方火花| 类别:历史军事

    [[[CP|W:210|H:140|A:C]]]

    双回到魏公府后,曹操坐在太师椅上,手一滩,问身边的荀?、郭嘉道:“文若、奉孝,刘琦小儿已经攻取益州,如此寡人奈若何?”

    郭嘉皱眉道:“刘琦攻取成都,不到三月,可以说成势如破竹,诚实良将亦。但主公也不需过分忧虑亦,刘琦夺蜀,主要占据下面几个先机而已。

    一则,讨伐张鲁,早已深入益州腹地亦。

    二则,谋划蜀地久已,以有备攻无备。

    三则,刘璋暗弱,君臣不用命,各怀鬼胎亦。

    四则,孟达、李严等人背叛,失其根本亦。

    五则,刘琦善于收买人心,一路南下,士人豪杰多依附之亦。

    六则,刘琦善于用兵,善于用势亦。

    如此刘琦方短短数月夺取益州,其战绩堪比韩信当年伐赵亦。”

    曹操忧虑的问道:“如此寡人将奈若何?”

    郭嘉笑道:“明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下大义,强如刘琦者,亦遣使来拜见天子,求诸州牧。如今之计,嘉认为明公首先应该固本,趁官渡之战大胜,袁绍新死,统一北方四洲。到时在以八州之力,与刘琦一决雌雄,如此胜负之数可知矣。”

    曹操忧虑道:“自从数年前与刘琦宛城一战,奉孝就认为刘琦为寡人生平劲敌,奈何不先剪除刘琦,再谋北方四洲。”

    郭嘉笑道:“去岁明公与袁绍大战于官渡,虽然大胜,明公亦元气大伤,钱粮、兵马损失甚多,明公还未恢复到战时。若是明公趁刘琦新得益州,率兵前后夹击刘琦,以刘琦之能,如此必相持数年不败,到时袁尚必然平息反对势力,一统北方四洲,身后图剩增一劲敌,到时南北夹击,明公危矣。但明公若是夺取袁绍之地,逐步剪除袁尚力量,到时即使刘琦来攻,明公派一上将统兵抵御袁尚,再让孙权威胁其后路,而明公亲率大军御之,虽刘琦霸王再世,明公以数州之力抵御两州之众,亦可立于不败之地亦。”

    曹操听后泠笑,转头问荀?道:“文若,汝以为如何?”

    荀?颔首笑道:“虽然世人借阅刘琦乃霸王再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明公英明神武,亦不落其后亦。再则天子在明公之手,明公占据天下大义,强如刘琦者,亦须派出使者觐见天子,求诸州牧。再则明公所据之地,数倍与刘表父子;明公所辖之民,亦倍于刘表父子。再加上将士用命,明公何须忧不能胜刘琦小儿亦.”

    曹操大喜,当即决意以献帝之名,封刘琦为益州牧,统领益州之众。

    大家一合计,郭嘉与曹操、荀?耳语半个时辰后,曹操方派出使者,一路从许昌徐徐南下,在建安7年12月才到达成都,方以天子之名,正式册封刘琦为益州牧。而此时刘琦早已经铲除益州不服之众,才得到许昌小朝廷名义上的认可。曹操派来的使者,根本不对刘琦统治益州增加任何助力。

    另外,曹操紧急调亲属大将夏侯渊、钟瑶前往长安,整顿关中防守,未雨绸缪,防备刘琦从汉中来攻。

    最后,方让人请来鲁肃,告知刘琦已经夺取益州,刘琦益州数十万大军随时可以支援江夏,望孙吴早做谋划亦。

    鲁肃颇为失望,问道:“丞相,是否不愿从宛城出兵,夹击荆州?”

    郭嘉出列答道:“子敬,自从官渡之战后,我主公以及以为刘琦乃平生劲敌,其凶险远远超过袁本初亦。刘琦手中拿着一把来历不明之剑,伪称什么高祖斩白蛇之剑,我主公早晚都渴望起兵南下,以剪除之。但是如今实在天时、地利不在我等,袁绍新死,北方四洲不定,我主身为大汉丞相,有解救北方四洲百姓之义务,到时北方四洲百姓之困稍解,我主再挥师南下,与孙破奴将军共同剪除刘琦这一顽劣,到时望孙破奴将军助之。”

    鲁肃一听,也知道无可奈何,所幸曹操以献帝名义封赏甚厚,不但正式承认孙权吴侯、扬州牧身份,而且还领交州牧,如此感觉此行收获颇丰。

    当即整顿行李,带领随从紧急南下,以将刘琦夺取益州,益州数十万大军可能进入荆州消息告诉孙权与周瑜。

    不说鲁肃南下,而说曹操这一日正与荀?、荀攸、郭嘉、满宠诸人商议讨伐袁尚之事,官渡张辽再次派出使者,原来在袁尚自领车骑将军之后,袁绍长子袁谭在谋士郭图劝说下,亦自领车骑将军,不但亲率大军前往邺城攻击袁尚,而且派出使者表面臣服曹操,以解后顾之忧。

    曹操接到请战书后,大喜,递于荀?、郭嘉等人观之后,说道:“袁氏兄弟不合,操早晚破之。”

    当即率领十万大军北上,进逼黎阳,守将吕翔吕旷兄弟与战不利,最后在满宠劝降之下,于建安7年11月投降曹操。

    如此曹操声威大震,争斗中的袁尚袁谭兄弟再次意识到危机,若是继续相争,兄弟二人必然被曹操相继歼灭。

    特别是袁尚,在黎阳被攻破后,当即听从谋士审配的意见,主动放弃平原,一面积大军于邺城,以待曹操,一面令谋士逢纪留守南皮,招揽豪杰,以支援邺城袁尚。

    曹操兵临城下,围攻数月,双方死伤惨重,满宠建议道:“主公,你是想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呢,还是想打持久战?”

    曹操疑惑的说道:“当然是尽早。”

    满宠颇为得意,将嘴凑近曹操耳际说道:“如果想尽早结束,就请主公退兵。”

    曹操大惊,揣摩在郭嘉手中的丹丸当即惊落地上,满宠得意洋洋的说道:“退兵?你这是什么主意?”

    郭嘉一听,喊道:“明公,不可亦。“

    满宠颇不以为意,不屑的说道:“这叫欲擒故纵。”

    当即,满宠讲出自己计策:大敌当前,袁谭与袁尚两兄弟势必会捐弃前嫌,共同对敌。这样,这一场邺城争夺战将会旷日持久地打下去,但若撤兵回到许都,解除了战争威胁的袁氏兄弟,一定会因为争夺执政权而再次同室操戈。届时,再来收拾两败俱伤的袁谭、袁尚,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郭嘉已经惊出一身泠汗,反驳道:“若主公时间充足,这不失为一条好计策,但是如今主公最缺乏的就是时间。我等自去岁攻破黎阳,在这邺城外已与袁尚大战三月有余,眼看守军不如初时坚决,怎可自毁长城,退回许昌,来年再战。如此刘琦治理益州,颇有成效,如此两年之内必然益州士民尽服,到时其率领大军北上,明公危矣。”

    满宠颇为不满,反驳道:“你数月前都说邺城将被攻破,但时至今日,大军伤亡数千人,邺城仍然在袁尚手中,如此攻破邺城须待牛年马月?”

    郭嘉笑道:“只因时候不到,故没攻破亦。如今时机已到,明公月余即可攻破邺城。”

    当即在曹操耳际耳语数声,曹操听后大喜,当即让人一一照办。

    话说这几日,邺城传言不断,不时传出袁谭在临淄拥兵自重,看到袁尚被围后,见死不救,以图在袁尚死后,统领袁绍旧部。

    另外传出袁尚看到邺城被围,大军损失惨重,准备放弃邺城,或逃往南皮,以甩掉曹操这个沉重包袱,让曹操与袁谭相拼,自己在徐徐发展。

    冰冻一次,非一日之寒。虽然袁谭袁尚兄弟认识到危机重重,不代表下面的人能够认识到危险,看到城外曹操攻势一日胜过一日,听到对方阵营如此恶浊,邺城之内,支持袁谭支持袁尚的阵营几次差点血拼于邺城。

    袁尚非常着火,虽然审配告诉自己这是曹操谣言,但是谣言传得如此有板有眼,不能不让生疑。就拿针对自己的谣言来说吧,邺城被围,自己有逢纪到南皮收集人马,预防曹操攻破邺城后,自己无处所归,但想不到如此隐蔽的事情,也被对方拿来说事。

    正在这个时候,审配精神沮丧的跑来,原来审配之侄审荣在路上被不明数十人围攻,被杀于闹市之中。

    审配仔细一盘问,当即认为袭击者为青州人。因为袭击者操作青州口音,现场被杀者遗留了一把兵器,上面有青州制字样。

    伤亲之痛下,平日泠静的审配当即认定袭击者为袁谭指示,跑来让袁尚做主。

    袁尚看着痛心疾首的审配,也毫无办法,邺城为袁绍之根基,袁家在邺城势力盘根错节,要确定行刺人员,比登天还难。须知在这邺城之中,明确表示支持袁谭的世族,不下数十家,在这节骨眼中,总不会全都杀光。

    当即忧伤的问审配道:“审先生,邺城可守否?”

    审配正欲解答,守卫南城门的鞠义急报:“主公,将士们听说审荣被杀后,人心惶惶。曹军来攻的时候,竟然出现支持袁谭人马不支援支持主公的人马,支持主公的人马竟然不支持袁谭的人马。如此之下,邺城危矣。”

    袁尚大惊,问道:“审先生,如此奈何?”

    审配说道:“祸起萧墙,邺城不可守亦”。

    袁尚闻之,大哭道:“父亲将基业交付于尚,想不到不到一年,孩儿不孝,竟然失之基业亦?”

    审配亦大哭,跪下道:“主公,为今之计,早做决定亦,否则事急恐不可为亦。”

    袁尚当即请出母亲刘氏,告知如今邺城危机重重,势难坚守,审配审正南建议放弃邺城。

    刘氏来到大厅,听到局势糜毁到如此地步,叹道:“显浦,既然正南先生如此说,鞠义将军感到邺城已经不能守,那么我们撤离邺城吧。汝父留下四洲之地,虽然有袁谭不孝,正南、元图、鞠义将军等人还是忠心辅佐的。“

    见刘氏如此说,审配、鞠义等人感恩流涕道:“夫人如此说,简直折杀臣等。袁公在时对臣等推心置腹,前路虽险,臣等感效命。”

    袁尚见状,问道:“审先生,吾等逃往何处?”

    审配答道:“为今之计,将军只能逃往南皮亦,若是逃往并州,恐被高干所制。元图在南皮,已招募大军数万人,前日书信于配,告其准备率军前来支援主公,配当日亦感到邺城难受,让其率兵停留在半路中,若是邺城危险,才前来接应主公。想不到时局颓废到如此,逢纪那数万大军竟然有如此用处。”

    当即与袁尚谋定,当天晚上三更,下大将鞠义统帅士兵守城后,袁尚率领五千精骑,悄悄出城,向南皮方向逃走。

    早有细作告知曹操,袁尚逃走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传遍邺城大街小巷。

    如此守军斗志尽失,在曹操一番猛攻之后,邺城被破,大将鞠义不知所终,数月后方逃往南皮。

    在攻取邺城之时,曹操虽然命令大将张辽率军追击袁尚逃军,无奈逢纪大军接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袁尚逃走。

    如此曹操夺得邺城之地,彻底将袁绍所统辖之地一份为二,在南边的是青州的袁谭,在北边是据幽州、并州与冀州一部分地区的袁尚。

    进入邺城之后,曹操问计于满宠,满宠认为曹操在袁绍刚死后率军侵占邺城,已经引起四洲之地士人同情,再加上袁尚主动退出邺城回防南皮,而南皮乃袁绍举兵之地,士人必然拼死护卫,袁尚已经难以攻取。

    如今之计,就是以袁谭不孝,不尊亡父之遗命,与袁尚争与平原,在袁尚兵困于邺城之时,没有顾全兄弟之义,率军救援,起兵讨伐之。

    曹操见郭嘉亦以为然,当即在邺城大祭袁绍之后,声明袁谭之罪恶,起兵讨伐之。

    双方交战一年有余,在曹操猛攻之下,袁谭节节败退,建安9年8月临淄城被攻破,袁谭在走投无路之下,自杀于临淄城内。

    如此曹操尽据雍、司、豫、兖、青四洲与冀州大部,成为中国版图上势力最强大的军阀。

    正在曹操意气风发,准备讨伐袁尚之时,关中传来一个个不安的消息,凉州大乱,盘踞在益州的刘琦蠢蠢欲动,准备北伐。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乱三国之南汉复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乱三国之南汉复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