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铁血中华 正文 第38章 大练兵(2)

正文 第38章 大练兵(2)

目录: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铁血中华| 作者: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类别:历史军事

    后勤团需要保障军队的重点物资供应,收集保存粮食,武器弹药,维修枪支,坦克等,任务其实很大很大。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补充团团长由参谋长欧阳风担任,由他来开辟新的工作,后勤团则交给了政委来监管,在当时条件下,能够胜任后勤工作,让栗云龙放心的只有这匹识途老马了。

    所有的部队整合为一个师。栗云龙为师长,军衔是中校,尽管大家都有意见,可是,他还是固执地坚持,他认为,只有当我们的部队真的符合了一个主力师的实际能力以后,他再将军衔加以调整,这样的说法,其实是给大家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第四天上,各部队各军官都走马上任,开始履行责任和义务,栗云龙的主要工作不仅在于协调各方的事务,化解矛盾障碍,增加效力,更多的是来管理训练事宜。

    这时最缺乏的是骨干力量,坦克营的老兵被抽调向各个单位,以至于营长荣美尔叫苦不迭,怨声载道,不过,这时的坦克部队基本上没有作战任务,训练量也没有,有限的珍贵的油料是消耗不起的,只能暂时停止训练,这样,也给了其他部队,尤其是新兵的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

    部队的整编过程其实就是各部队扩张的过程。经过战斗,各部队都有损失,有的连排建制几乎瘫痪。于是,部队在各城门都打了旗帜,向市民和进城来的农民们宣布招兵买马的意向。并且还派出骑兵营的部队到城外各地去做宣传。因为部队的严格纪律,对老百姓们的友好态度,特别是在城中公开审判并严厉惩处了犯罪分子,就在老百姓们的心目中确立了良好的形象,在大乱之中担惊受怕的老百姓们的要求是极其低下的,只要能保住性命,只要能活下来,有一丁儿的饭吃饿不死,就是天大的造化了,所以,他们将消息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并且,很多年轻力壮的人都到各招兵点儿去报名参军。先开头是每天五六百人,再后来是每天上千人,到了十天左右,了解了情况的栗云龙赶紧砸住口子,不再招兵。因为,招太多的兵,超过了消化吸收的能力,根本不行。并不是官兵越多越好的,因为要考虑到训练的能力,教育的能力,后勤保障供应的能力。

    步兵三个团的训练非常紧张,也非常辛苦。栗云龙亲自出马,在队伍里示范表演,各个训练的教官多是坦克营的老兵,自然不敢马虎,而面对崭新的训练方法,前义和团战士,前小老百姓们也又新奇又激动,坚持训练着。

    训练的内容不多,但是,要求非常严格。部队解散集合,军列式,体能,举枪瞄准,跑步,有的很简单的步骤都要求官兵们做很多很多次,为的是使他们立即形成战斗能力。白天,他们顶着炎炎烈日进行训练,夜晚,还抽出时间来学习,军官们讲座,主要是回答一些疑问,什么是机枪,它们怎样发射,步枪的射击理论,射程,炮弹的种类,炮兵的威力,怎样去躲避敌人的炮火等。这是最基本的军事知识,同时,也夹杂着政治思想工作。完全按照栗云龙的观点,建立官兵们的信仰,主要是对祖国,人民,献身等概念的理解。

    普通官兵的训练主要是体力上的,也有思想上的,而中上级军官的训练就更上层楼,更辛苦了。不过,军官们除马鸿溪外,都是下层百姓们转化来了。对艰苦朴素的生活非常能够认同,能够坚持。

    步兵团的官兵人数达到了两千五百人,主要是增加了一个预备营。这样,三个步兵团的总人数是七千五百,加上新组建的师部警卫部队两个连,一共是八千,骑兵营一千,后勤团一千五百,补充团三千,坦克营若干,基本的中国新军部队为一万四千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铁血中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铁血中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