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道途之旅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五话:赵道人献谋·葫芦口血战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五话:赵道人献谋·葫芦口血战

目录:道途之旅| 作者:黑色的老熊| 类别:武侠仙侠

    细缝敏达笑了起来,端茶徐徐吹动,方道:“前线是出了一点问题,不过,此战虽败,却是大喜。”当下就把前线的事略微的说了一遍。

    赵沛听了不由眉飞色舞:“这世上真有此等高人?可以利用气运之术,借天地之势杀人于无形?”细缝敏达道:“这个……话是怎么说的?”

    赵沛道:“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这个王英的道人果然非同凡响,他的话,贫道本以为是大言炎炎,为欺一时炼器之用而已。却没想到,他果有不凡之处。”

    细缝敏达很是高兴,道:“那真人,你说,这位道长,我们可以招揽过来吗?”

    赵沛摇摇头道:“不可能。”

    细缝敏达道:“哦?”

    赵沛道:“这个人来此,我看他的目的就是在炼宝,他的宝因为种种缘故不得不如此,所以他才会到我夏国来,不然,他根本不会管我们这里的事,其人心不在俗,专注至修,不是可以招揽得动的,当然,将军如果有意,可以针对于此,向他讨些利市,却是不成问题。”

    细缝敏达道:“打动他?谈何容易,我一介凡人,如何可以说动于他?”

    赵沛道:“也未必不可,凡修行者,最重视的,无非是如何可以增强增进自己的修行,仅此而已罢了。而增进修为的方法,无外乎法术而者。说法,有炉鼎之法,只不过,为炉为鼎者太难得,谁有了,又会与人?还不是自己消受,这般下来,自然是鲜少了。再者就是术,若有奇术,并非不可以打动其人。”

    细缝敏达道:“那个道人……”

    赵沛闻弦知雅意道:“我观他面色红润,必有炉鼎为其提供能量,凡夫不知,修士面目红而腥者,必是服食了血元大补之药,或是行那炉鼎之事,他一个游方无定道人,必无真正的丹鼎器于身,所以使用的,是炉鼎之术,不过,炉鼎虽好,却易而逝者,将军如果可以找到上好的炉鼎,当可打动这位道修。”

    细缝敏达道:“我上哪找被仙家看中的炉鼎啊!”

    赵沛笑道:“谁说没有,眼前就有,只是大家装著谁也看不见罢了!”

    细缝敏达道:“谁?”

    赵沛道:“问缘今何在,且看宫深处,炉鼎岂难寻?却在紫竹中。”

    细缝敏达骇然:“真人是说……”

    赵沛点点头,他没有说出兴平公主之名,却是把她给点指而出。

    细缝敏达道:“那可是三宫之一啊!”

    赵沛不屑道:“贫道也有一些望气之术,那紫竹宫喜欢去青铜寺,贫道几次见她,都是元阴未失之身,分明还是个处子,你们夏皇故意不碰她,你不知道么?”

    细缝敏达道:“兴平公主也算美人,虽不及……但陛下怎么会……”

    赵沛道:“你可知唐州唐国皇帝封太子之事?”

    细缝敏达道:“我哪知外州之事。”

    赵沛道:“唐国的皇帝娶了一位隋州隋国的公主,生了一个儿子,是他诸子之中,最贤最英最明最俊最秀最达者,可是,这位陛下就是不立其为太子,更是把他故意发配远方!将一位大好皇子用于和亲,入赘到了蜀州蜀国去当驸马,你说这事怪不怪?”

    细缝敏达明白了:“兴平公主是辽国公主,她生了孩子,再好也不能让其当太子。”

    赵沛道:“不错,兴平公主是辽国公主,辽州的实力其实还是比我们夏州强大的,如果辽国公主的儿子上位,搞不好,和辽国会搞什么亲上加亲的蠢事,到头来,只怕夏国政局会倾向辽国,那是陛下绝对不愿看到的,是以,他宁可不碰那位公主,也不想事到临头,再生事端。”

    细缝敏达道:“陛下搞也就搞了,怕得什么!”

    反正那位夏皇杀的老婆也非一人。

    夏皇的表妹就曾是夏皇的女人,现在,那位表妹生活在银川外的野林地里,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还有一个可怜的儿子,夏皇又是如何对待?根本不闻不问。

    更有甚者,夏皇的第一位妻子举族六百人,都是被他一人杀尽的。

    杀妻杀亲杀戚杀近,夏皇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赵沛摇头失笑,道:“你啊,夏国本国内的女子,夏皇碰也就碰了,玩也就玩了,杀也就杀了,弃也就弃了,因为夏国之内,夏皇最大,他是天下霸唱,唯我独一,但兴平公主虽嫁给了夏皇,背后却还有一个大辽国,辽国的高手供奉可比我们夏国还要多,如果对兴平公主不理不会,高高抬起,这样的清冷虚情,辽人不会说什么,但陛下只消碰了那位公主,以后必生麻烦,难道说,还要再打一次仗吗?”

    细缝敏达明白道:“难怪了,陛下也真忍得……”

    赵沛道:“不过以后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细缝敏达道:“怎么讲?”

    赵沛道:“其实贫道通晓望气之术,这次一战,宋军怕是要败,到时,宋之一败,必要向我大夏纳贡,出岁币。但是,我们要多少岁币?少了不济于事,多了我们也要不到,怎样才可以要到多多的好处?便要看辽人的态度了。现在陛下冷落兴平宫,却还有另一层的深意。”

    细缝敏达道:“把手伸进冷水里,再放到热水里,会觉得更热。陛下现在冷落兴平公主,实是为了日后好讨好于她!”

    赵沛道:“将军果然聪慧!”

    兴平公主原来是上好的炉鼎。

    细缝敏达记住了这个信息。

    “不过……那个人还缺了真正的丹鼎之器!”

    赵沛道:“大凡修道士,必有自己固定的落脚点,炼丹炼器,琢磨道心。这个修士看来没有,这样好了,将军,一事不烦二主,你我相交一场,贫道就再助你一臂之力,这是贫道自己秘传的三阳真火术,不必到丹道的修为,就可以在体内唤出真火,以此真火,可以炼丹炼器,你拿此宝去给他,提什么条件,我想那个修士都会答应的。”

    ——提什么条件……

    ——我想那个修士……

    ——都会答应的……

    都会答应的……

    都会答应的……

    细缝敏达的脑子里一直回想这句话。他回到自己的府第之后,才愕然发现,自己的手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枚道家的玉瞳简。

    ……

    呼……

    东方未晞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他目中精光一闪,怎么回事?是他回复到了化气八层。

    不仅如此,他还一下子到了化气八层的顶端。

    东方未晞闭目思忖一下,他明白了,是他输在雷纯体内的那枚种子把雷纯进补的阴远又传到给他的身上。这便是炉鼎之术。雷纯被采了阴元,身体就会不行。她想要恢复身体,就只能不住的进补,当她体内的阴元达到了一个程度,就会被东方未晞输入她体内的那枚种子以心心相转移之术把阴远直接打入到东方未晞的身体。

    这使东方未晞的修为不知不觉的自动飞增。

    不管怎么说,修为都进了一步。

    但得益于此,东方未晞不由深思炉鼎之术了。他过去并不在意这种炉鼎之术。

    因为这种炉鼎之术得来的气有两个缺点,一是有损功德,换而言之,做这种事多了,会增加业力,也就是让天道不满意你,会削减你的气运。

    其二,别人身上的东西到底不是你自己的,这种得来的力量不够纯粹。

    在初时,是好,但以后,却难得进步。

    只是,东方未晞并不在意这些,他估算自己八成得再转一世。

    因为这一世的身体并不好,又给咒又给诅的。特别是不能长高。

    虽然东方未晞看过很多小说说那里面的高人都是小孩的样子,而且这样更有效果。

    可是,东方未晞还是想要当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什么矮脚虎。

    所以,先把修为提上来。

    至于转世,只要抢夺到足够的金丹,炼就法有元神,就可以把自己的记忆保住。

    如此一来,转世之后,虽然失去了全部的记忆,但也没有什么,因为自己还有法有元神。

    到时,只让法有元神把自己的记忆再录刻一次,也就成了。

    念及于此,东方未晞当下就开始了修行。

    他这修行,那边宋军还要再行大战。

    折赛芬点选兵马,她一边想可能又要死人,一边想却是要为死者复仇。

    众女将也是强止悲伤,一意要打出一个名堂来,却是不知,一场新一轮的泼天惨祸就要发生。

    现在宋军占据了葫芦口的外围和第一个葫芦口开阔地。

    假若说葫芦口是关卡,那么这个关卡有三分之一以上落入到了宋军的手上。以宋军的防守能力,守上多时亦是可得。本来,宋军只一意防守,拖下去呗,这样就没事了。

    可是,因为杨门死了三员女将,全军上下都止了那息战的心思,非要行大战不可。

    可要行大战,就得知观地型。

    打仗,要知天文地理,天文有点难,但地型是十分重要的。

    久经战阵的老兵老将,都是一本活地图,他们对地型十分重视,发扬地利是兵家的不二法门。比如葫芦口,这个地方,就是夏军利用,讨宋军的便宜。

    宋军虽然突袭得手,但侥幸为主,却不是他们的真本事,而且,葫芦口未有全落宋军手上,夏军手里也有,知道后面的地型,对宋军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十分重要。想要继续攻打,就得探明葫芦口之后的地型。

    于是,浑天侯穆桂英亲领一支兵马,让周云镜、耿金花、邹兰秀、董月娥、孟金榜看好后路,女先锋杨排风把守营盘,自己带了马赛英、杜金娥和少数亲兵,抄那小道,上了虎狼峡的山头,去观敌料阵。

    登上了山头,浑天侯穆桂英向峡口瞭望,只见峡口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西夏的兵马。

    穆桂英正看得出神,突然一阵密集的冷箭射来,却是夏军早有埋伏。

    原来宋军袭击葫芦口得手之后,夏军就警醒过来。

    想那夏军,也是非常之军,常年在部族里苦战,国中又有大多老将,这些老将者,诸如没藏讹庞、野利遇乞、野利仁容、斯铎督乜、旺利山塔、都罗青狗、嵬名浪屿、骨勒白豹、米擒啸海、卫慕山喜等,特别是那没藏讹庞,其智堪为夏国第一智者,他早知宋军有此习惯,再加上辽国的知兵事者帮助,便在每一个可能被敌军摸到的山头暗伏兵士。

    这般的部署,不抓到也就算了,但是抓到,必是敌军大将,可以袭而杀之。

    能观敌料阵者,岂可没有知识,宋军既然吃了亏,就会想找补回来,当下,夏国就加强的埋伏。

    宋军这种想要并急于报仇的心里并没有帮助到他们,反而让他们再次蒙难。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道途之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道途之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