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道途之旅 正文 第三百零八话:世穷最大恶·背国弃忘宗

正文 第三百零八话:世穷最大恶·背国弃忘宗

目录:道途之旅| 作者:黑色的老熊| 类别:武侠仙侠

    这个世上,有白道的力量,也有黑道的力量。

    所谓黑道力量,也就是帮会力量了。

    一个国家,管理的是那些官府力量,可是在下层,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阴暗的东西。这在哪儿都是无法避免的。聪明的施政者会给予那些黑帮人物一个生存空间,以此来促进国家的繁荣。做好了这一点,至少经济会被很好的繁荣起来。

    上宋州大宋国是二十四州界里少有的一个富庶之国。

    除了下宋州大宋国外,就是这个国家最为富庶了。

    而这个国家的富庶原因,就是他有强大的黑社会存在。

    金风细雨不思归,六分半堂是一家,象鼻子塔尖又尖,七圣联合可迷天。

    这说的就是目前上宋州大宋国强大的四个,可以代表国家的黑帮集团。

    金风细雨不思归,说的是金风细雨楼。

    六分半堂是一家,说的是六分半堂。

    象鼻子塔尖又尖,说的是高手集团的象鼻塔。

    七圣联合可迷天,说的是以关七为首的迷天盟。

    在这里面,金风细雨楼是最文明的一个帮会,他们注重上层力量,也注重下层力量。是一个下层组织,以金钱等物,建立的和上层联系,以图自保的组织。

    该组织的帮会创帮老大是苏遮幕,他有一个好父亲,元婴老怪苏行远。

    现任的大楼主是红袖刀苏梦枕,金丹后期,也就是紫府的修为。

    二楼主是二十四招弹指惊天白愁飞。

    三楼主是神鬼见愁王小石。

    四楼主,就是这位人中龙凤戚神龙。

    戚神龙论修为,论本事,可以算四位楼主里最差的。

    大楼主苏梦枕红袖刀天下无敌,据说连元婴老怪都斩得动。

    二楼主白愁飞采二十四节气炼化成二十四罡气,利用二十四罡气催发出二十四式弹天指,修为连元婴老怪都要侧目而视。

    还有三楼主王小石,王小石不仅是三楼主,他其实还是象鼻塔的掌舵人。

    事实上,四大黑帮都有自己的生存关系。金风细雨楼是高端的路线,王小石的象鼻塔是最底层人物,两方面是一个利益结合体。王小石以象鼻塔塔主的身份加入金风细雨楼,是两者的一个结盟。

    六分半堂也是和迷天盟结盟的。不过他们不搞别的,而是联姻。

    迷天盟的盟主,迷天七圣关七爷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六分半堂的雷损。

    就是这样,两者对立。

    在这样一个高手林立,强者层出不穷的环境里,戚神龙的地位就显得怪异了。他是凭什么高居于这权层之上的呢?凭的就是他的名,他的气,他的侠,他的义,他的会为人,他的能屈能伸。戚神龙就是戚神龙,人如其名,武艺高不高的不说,至少有龙的那股灵气。

    别看金风细雨楼是一个风月声色的场所,其实却有不同,这其实是一个很正气的地方。

    它们讲的,主要还是为民牟利。

    李龄对此十分的敬服。两人客气一会,戚神龙问:“那些人为什么要追杀你?”

    李龄顿了一下,若其它人说这个事,他可能转头就走了,但面对戚神龙,他道:“你最好不要知道,因为你若是知道了,会后悔的。”

    戚神龙笑了笑,他淡然的道:“哪怕你说狸猫换天,我也敢听。”

    狸猫换天说的是上宋州大宋国的一起国家丑闻,前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李氏被刘氏陷害,生下了一位太子。结果这位太子被刘氏调包,刘氏并未怀孕,她把这儿子据为己有,以一只狸猫替换了李氏的孩子。李氏被当成妖妇打入冷宫,而刘氏就成了正牌的正宫娘娘。

    后来李氏出逃,状子隔二十年告到了有青天之称的包龙星手上。

    包龙星为此事翻案,使案情大白于天下。

    但这件事十分重大,案子结束后,包龙星也被逼得不得不以壮年致仕。

    这样的秘密,堪称通天。

    戚神龙连这样的事情都敢拿来比较,显见他的豪情并非夸谈,而是他心胸当如其是!

    李龄不由动容,他叹赞道:“戚神龙就是戚神龙。”两人叫过了掌柜,戚神龙付了酒钱,又要了好酒。

    别人也就算了,但戚神龙是不会少钱的。

    金风细雨楼是经营声色的场所,这样的地方有的是一掷千金的巨商。

    身为四楼主的戚神龙怎也不会缺少钱财。

    苦酒上来,李龄叹气,他连声的叹气,戚神龙道:“看来李兄是真的不想说这事了,你若看不起戚某,当真不说,也没什么,我们喝了这碗酒,大家各走各路好了!”

    李龄忙道:“慢慢慢……我说,我说,我说还不行么。”他拿起酒盏,侧了一下,斜着角度,看似漫不经心的道:“戚兄弟可知道傅宗书其人么?”

    李龄看似是漫不经心,其实是借酒面的反光,看这路边酒肆的掌柜表情。

    现这掌柜和普通平民一样,听到傅宗书之名无动声色后,这才放心。

    上层的达官贵人,除非是当朝的权相巨贵,一般人怎会理会。

    老百姓,只管自己头上的这片天。

    戚神龙却是知道,笑笑道:“当朝的尚书傅宗书,戚某又岂有不知的道理。”

    傅宗书官位不是很大,却是一个地道的实权人物。

    朝堂一般是六部九卿,傅宗书是吏部尚书,为百官之相,俗称府相。

    他是目前蔡太师提举上来的人物。

    李龄笑了笑道:“我要说的,正是这位傅相。”

    戚神龙道:“傅相……他做了什么么?”

    李龄道:“戚兄,你说说看,这世上,什么人最可恶?最该死?最不当存于世?”

    戚神龙道:“这个……该是大奸大恶的大恶人吧!”

    李龄道:“不错,但是请问戚兄,天下万般诸恶,何恶之行当为首。”

    戚神龙沉吟片刻道:“背国弃祖,数典忘宗。”

    李龄大声喝道:“好!!!”抓起面前的酒碗,一连浮了三大白,他酒到杯干,换了个酒量差的,只怕现在已经倒下去了,可他不愧是一个豪饮的汉子,三大碗酒下去,这劣酒喝多了,可不仅止是醉,还会头疼脑热的。可麻烦了。可李龄一点也无有惧也。

    戚神龙道:“好!”他也是一个善饮之人,当下拿过酒,李龄喝多少,他同样干多少。

    话未得几句,但两人面前的苦酒,却是一整坛了快干了。

    李龄道:“掌柜的,再上一坛来!”

    掌柜一脸的笑,虽然这铺子被人打架毁及不少物什。但那些值得什么钱,光戚神龙掏出的碎银锭子就够了。他拿出了两坛。反正这两人这么能喝,八成又会喝掉。确定两人有钱,他只恐两人喝的少了,焉有好酒却不拿出来卖的道理。

    戚神龙和李龄又浮了一口白,这李龄才道:“我要说的,就是这傅相最大的秘密!”

    戚神龙笑容不改道:“我还是那句话,愿闻其详。”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戚神龙已经知道这必是一个惊天的秘密,而且,这个秘密一定会有严重的影响,自己现在听了,祸大非福。可他戚神龙虽然平日里八面玲珑,会做人,却并不是那没有胆气的小人。堂堂四楼主,英雄气但少了些,怕就给金风细雨楼的小楼春风化去了。

    就听李龄道:“其实,李某是边关原三关寨的军头。”

    戚神龙道:“原来是三关的好汉,失敬,失敬。”

    李龄笑道:“三关已成历史,还谈它做甚子。”

    戚神龙道:“怎么这么说?”

    李龄道:“前次,少令公和杨文举两位将爷带兄弟们把守三关,出了大事。”

    戚神龙道:“我知道,这件事传遍了,少令公的事,我们也是遗憾的很……”

    李龄道:“当年开国诸将,监国大人们,现在已经不复重前,老的老,死的死,散得散,隐得隐,再不复当年的气象了。过去,天下军穷,也穷不到三关寨。朝庭对三关的军费一减再减,少令公去后,杨家损失巨大,已经不再支应得起府军的供应了。杨家也和呼延家一样,失去了私兵大权,而国家的军队,都是弱不堪战。但既是如此,我们三关寨还是做到了寨在人在,寨亡人亡,我们还是有信心把守三关寨的。上次大战,少令公虽故了,损失的兵力也在二十万以上,可我们还有十余万的寨兵,附近的几个寨子联合起来,一样可以拉出三十万人。打野战不敢说,守卫边疆绝对不成问题!!!”

    戚神龙道:“好!!!”

    对于李龄等军汉的卫国态度,他除了敬服,别无二话好说。

    这一点却殊不简单。

    要知道上宋州大宋国、下宋州大宋国、明州大明国都是出了名的瞧不起武人军人。

    上宋州还算好点的了,集天下壮丁武汉,汇成于军。

    当闲汉养起来了。

    不过,这样的军人地位不高,有的时候,还要在军人的脸上刺字,怕他们当逃兵。士兵无论怎样,也是无有功劳。在军中,那些武职也大多为大地主,早期将门世袭。

    这些将门里,大多都是普通的弱将,能打的,国家却是积极的排斥。

    这就更让百姓瞧不起了。

    除了少数的将员,官军的名声差到级点。

    普通人,那些官员,也是贼配军、贼军汉的骂着。

    然而却没有人想到,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就是这些他们口中骂声不绝的军人。

    自然,这和上宋州大宋国一些军人的素质有关。可三关寨长期被杨家管理,军人还未有到那个地步。只是杨家面临大败,失去了对三关寨的管理,这三关寨落到朝庭的手中,的问题还是影响到了三关。

    李龄也就是无法在三关立足的一个代表人物。

    他道:“前月日,我巡边,抓到了几个鬼鬼祟祟的人。”他打量了戚神龙几眼,道:“是傅相的人。”戚神龙神色一震,轻声道:“他背国?”

    李龄道:“你猜是哪个国家?”

    戚神龙摇了摇头。

    李龄道:“夏!”

    戚神龙道:“什么?”

    李龄道:“我大宋国和辽国一战,胜了,败了,这不好说,但国力大损是事实。现在,辽国的实力被我们磨的差不多了,但夏国的实力,却是与日俱增。”

    戚神龙道:“折家军尽力了。”李龄道:“是,折家军这些年不容易,他们不似杨家,回归京城居住。所以他们得不到朝庭的隆恩厚赏。折边穷苦,养军极难,和夏军打成这样的局面,已经尽到了心力。纵然他们如杨家一样回京,也会如杨、呼延两家一样,失去立足的根本!最后变得人微言轻,微不足道!”

    呼延家现在已经是人微言轻而微不足道了。杨家自少令公之死,虽二破天门阵,赢尽了名声,却失去了根本,再不复足道也。李龄是边关粗人,但他这些事说的全都是道理。

    国家出了问题,最先感觉到不妥的,不是庙堂高官,却恰恰是李龄这样的边疆武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道途之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道途之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