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印度洋上的风 正文 科技伟人

正文 科技伟人

目录:印度洋上的风| 作者:水飞云| 类别:历史军事

    吴学周、慈云桂、余瑞璜、靳树梁、周行健、周惠久、翁文波、蔡镏生

    余瑞璜,

    物理学家,江西宜黄人。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192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3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X射线晶体学、金属物理、固体物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30年代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盖革计数器。1942年创立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新综合法,被国际晶体学界誉为国际上第一流晶体学家。40年代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抽气式X光机,1950年研制出中国第一支医用封闭式X光管,70年代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吴学周

    吴学周(1902――1983),谱号同棠,名化予,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人,出生于一个教书先生的家中。出生于江西萍乡。物理学家,化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早年从事多原子分子的紫外、远红外光谱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光谱带系,阐明了若干典型的重要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反应机理。亲自领导核燃料前、后处理中的化学问题的研究;开展超纯分析和痕量分析,以及后来的环保分析;主持光谱、波谱、结构化学研究工作;晚年组建了激光化学研究室并应用光谱法研究生物活性物质的氧化机理

    吴学周为我国物理化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确立学科方向和科研课题,先后组织建立了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半导体化学、无机化学、结构化学、有机化学等学科,并亲自参与研究工作,指导科技人员攻关,修改论文,为寻找新的半导体材料、解决自动氧化和老化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他与有关同志一起创办了长春化学学院及附设中专、技工学校,并在化学学院开设了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波谱、X射线等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研骨干。1980年,他受中国化学会的委托,举办了全国分子光谱学习班,探讨了分子光谱简正坐标计算的新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在分子光谱上应用等新技术,推动了我国分子光谱学的发展和应用。在他的积极倡导下,1959年长春应化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光谱实验室,60年代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超纯分析基地。同时他还领导应化所不断扩展新的学科,开辟了原子能化学,低聚物化学,定向聚合,高分子物理等学科,在国内首次分离出15个纯稀土氧化物,完成了核燃料后处理萃取新流图,制备了纯硅半导体,为我国确定了第一个自行研究与工业生产通用合成橡胶的镍系列顺丁橡胶。在他的努力下,长春应化所成为一个拥有22个研究室的大型研究所。该所在有关单位协助下,成功地制造了国内第一台激光拉曼光谱仪,为国家填补了一项空白,还建立了激光同位素分离室,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多次受到国家的嘉

    慈云桂(1917-1990)

    电子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安徽桐城人,194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机电系。后在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电子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委等职。1956年加入**。1972年后率领国防科大计算机科研队伍,先后研制出26种型号各异的大、中、小型计算机,历经5年,至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给慈云桂荣记二等功。为中国电子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著有《雷达原理》、《概率论信息论基础》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珩

    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留学,专攻应用光子学,1940年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为中国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光学精密机械、空间光学、激光科学和计量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六十年代以来,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仪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领导了综合性的航空遥感试验。

    蔡镏生,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催化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光化学研究的先驱者。

    蔡镏生一贯主张,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既能承担教学任务,又能开展科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建系不久,他指导的科研梯队很快地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了满足实验的需要,他还指导实验技术人员并亲自动手,很快研制成功“毛细管高压汞灯”、“氢光谱灯”和“盖革计数管”等产品,这在当时都填补了国家空白。蔡镏生在教学和科研中所取得的成果,受到了国家的重视,1957年他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以后,吉林大学化学系逐渐地形成了中国有名的催化动力学研究中心之一。1963年,国家把建立催化动力学研究中心的重点任务交给了蔡镏生。在两年时间内,化学系建立了具有30人规模的催化动力学研究室。质谱仪、光谱仪、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迅速安装调试正常,各个化学实验室也都能开始工作,蔡镏生为研究室确定的研究题目“甲烷氧化制甲醛”,这是一个既具有重要学科意义、又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题目。蔡镏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在甲烷氧化成甲醛的过程中,可能有中间产物甲基过氧化氢产生,甲基过氧化氢进一步分解产生甲醛。在他的指导下,研究室开展了甲基过氧化氢的合成、甲基过氧化氢的光分解和热分解等全面的研究工作。其中甲基过氧化氢的合成过程极易发生爆炸,蔡镏生不顾危险,经常亲自参加实验,终于清楚地认识了甲基过氧化氢的合成、保存和分解的规律,在学术上达到了国际水平。为了搞清微观反应过程和机理,蔡镏生除继续发展示踪原子技术之外,又部署人力建立质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和闪光光解技术等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其中闪光光解装置在1964年已经能用来研究微秒级的化学过程,填补了国内空白。

    蔡镏生是中国光化学研究的先驱。70年代,他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吉林省科委的重点科研项目“光与激光催化的研究”。均相光化学是他熟悉的研究领域。1975年,他同吉林化工研究院合作,采用光化学方法合成甲基**二氯硅烷,利用这种硅烷可以进一步合成硅橡胶。这种硅橡胶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和密封特性,是中国航天工业中一种急需的材料,在他的指导下,采用紫外光引发自由基的反应路线,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最佳光源,解决了爆鸣问题。这个研究成果在吉林化工研究院顺利地通过了小试和中试鉴定,单体的收率和选择性均超过当时的国际水平,生产出的硅橡胶解决了航天工业的急需。这一成果获得了1981年化工部三等奖。

    靳树梁,

    冶金学家,炼铁专家,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40年代他极积开拓小型高炉技术,并取得突出成绩,使威远铁厂的炼铁技术经济指标居当时中国同类型高炉之冠。靳树梁多年从事高炉强化理论研究,开拓了承德钢铁公司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新工艺。在办学中,他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厂校结合,领导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建立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制;主编了第一本结合中国实际的《现代炼铁学》。

    1939年10月,靳树梁被调到云南钢铁厂任工程师兼化铁股(即高炉车间)股长。在此他完成了50吨高炉的设计工作。1940年12月,资源委员会接办威远铁厂,调靳树梁任厂长。威远铁厂位于边远山区,濒临倒闭。靳树梁到任后,一方面修筑公路,改善厂内外运输,另一方面购置材料,开采矿石,改造和修复高炉,兴建厂房,积极准备开炉工作。1942年12月25日,高炉正式开炉,在靳树梁的认真操作下,威远铁厂的炼铁生产指标一直高居于当时同类型高炉之上。

    翁文波

    翁文波先生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石油地质学家、知名预测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和石油地球化学技术的创始人。

    周行健,

    冶金学家与冶金材料学家。他是中国开发电炉炼钢技术中率先进行特殊钢和合金铸铁研究者和生产者之一;与周仁等一起,倡导以铸代锻,首先在中国进行球墨铸铁研究成功;较早进行压力加工研究,并在上海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压力加工实验室;开拓了金属物理性质和摩擦与润滑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长期致力于科研组织领导工作,恢复、发展和创建了三个大型冶金科研机构。

    周仁(1892~1973)

    中国现代钢铁冶金学家和陶瓷学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字子竞,江苏南京人。1892年8月5日生于江苏江宁,1973年12月3日卒于上海。1910年毕业于江南高等学校。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系求学,获硕士学位。1915年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928年在上海创建了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馆长、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冶金研究所所长、硅酸盐工学与化学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等职。1929年,在他领导下,建立了三相电弧炉,炼出不锈钢、锰钢、高速钢等。是中国电炉炼钢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期间,负责在昆明创办了中国电力制钢厂,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生产出自流井提盐卤用的钢丝绳及其他合金钢。率先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球墨铸铁。后又在研究所内建立了实验小高炉,对包头含氟稀土铁矿和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冶炼与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研究,为两个矿高炉冶炼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以上两项研究成果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他还积极倡导开展国瓷研究。著有《景德镇陶瓷的研究》等。

    周惠久

    (190903.01-199902.09),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热加工、热处理、材料强度等方面的科技工作和教育事业。他创立多次冲击抗力理论,在低碳马氏体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并阐明了金属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规律性,对中国材料强度学科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印度洋上的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印度洋上的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