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王牌大间谍2覆水难收 第八十九节:破网而入

第八十九节:破网而入

目录:王牌大间谍2覆水难收| 作者:过街鼠|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对于巴勒斯的个人品质和职业操守问题,郭川并不担心。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唯一让他有点忧虑的是,巴勒斯这个人的个人政治倾向。

    抱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郭川除了加强了财务监管力度,派出在徐氏集团工作多年的三名财务人员常驻外,所有的人员召集、组阁,机构运作包括财务权,都交给了巴拉斯。派出的三名财务人员也必须听命于巴勒斯,只有在发现和感觉财务上出现严重问题时,才可单独向郭川汇报。

    对于郭川的信任,巴勒斯心知肚明。他用忘我的工作回报着这位年轻老板的信任。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巴勒斯经营的投资业务,第一次出手,就以亏损作为自己独立创业的开始。

    极地之星研究所,是一家研究极地生物资源的非官方科研机构。起初,美国政府为了开展南极和北极极地资源开发,投入了大笔启动资金,资助这家研究所的科学研究。后来,随着整体经济的不景气,美国政府渐渐的消减了对这家研究所研究经费的资助。迫不得已,这家研究所采取向社会集资的方式,注册成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从社会资金链中,获取资助资金,维持科技研究。

    但是,由于他们所研究的科技成果,应用范围有限,因此迟迟难以产生效益,最后濒临破产的境地。

    巴勒斯不知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量,一出手就整体收购了这家生物科技公司。并拿出大笔资金,支持这家公司继续自己的科技研究。对于这种只见着大把大把散银子,没见到任何收益的投资行为,许多人颇有微辞。郭川只当没听见,让巴斯勒继续放手大胆的干。

    有了老板的支持,巴勒斯稀奇古怪的想法越来越多了。今天收购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明天和一家研究公司合作,所有的合作项目,没有一样是能快速挣钱的。

    郭川看在眼里,美在心里。巴勒斯真不愧是一个战略投资者。和许多在市场上博取短期收益的投资理财专家相比,巴勒斯更善于研究和布局长远的投资收益。

    难怪巴勒斯在答应自己条件之前先要问自己的资金情况。他原来是帮自己先散钱,再获取丰厚汇报的!

    着眼于未来,把目标定在将来。这就是巴勒斯的投资理念。这一点,他和股神巴菲特真的很相像!!

    郭川意识到,自己没有看走眼!

    长期战略性投资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短期收益。一个高明的理财大师,不光是战略家,也应该懂得运用战术。

    郭川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婉转的方式,对巴勒斯表达了。巴勒斯是聪明人,当然知道郭川话语中的言外之意。他点头答应之前,向郭川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希望郭川能够再投入五十亿,他能保证,在一年之内,让着五十亿,保持高额的增值。

    郭川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就命令财务人员,立即转账。汇入到巴勒斯账户上的资金,不是五十亿,而是六十亿。二百五十亿这个数字不好听,有点骂人的嫌疑,郭川索性多追加了十亿,图个吉利。

    巴勒斯拿到六十亿后,毫不犹豫的把这笔巨额资金,砸向了美国几家大型的航天航空公司,疯狂收购这些公司的股票,在这一点上,他和郭川找到了共同点。

    随着大笔资金的流入,美国航空航天企业包括军工生产企业,股票市值出现了大幅上涨。由此而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上涨。最后,随着金融资产的积极参与,经融板块,也出现了大面积上涨。这场由外部资金拉动的美国股票市场,进入了新一轮牛市。

    涨涨跌跌,股票价格不断被抬升,巴勒斯采取对冲对买对卖的方式,开始从股市里,套取短期收益了,看着自己账户上的资金数字,不断地变化,郭川喜在心里。数钞票数到手脚瘫痪半身不遂的感觉,真是他母亲的太爽了……

    徐宽带领着自己的潜艇支队,向琉球群岛以东的太平洋腹地,潜行了一段时间,彻底摆脱美国人反潜力量的纠缠之后,突然转头向北,向日本航天基地的种子岛开进。

    那里才是自己这次长航拉练的最终目的地。

    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简称tnsc,建立于1969年,是日本最大的航空发射基地(另一个是鹿儿岛航天中心),总面积9.7平方公里。种子岛和鹿儿岛均位于日本南部。种子岛航空城位于种子岛东南海岸。航天中心主要由竹崎发射场、大崎发射场以及吉信综合发射场组成,其中竹崎发射场主要设施有发射台、发射控制室、装配车间、综合测试车间、气象观测室、固态火箭点火试车台、推进剂库、跟踪站等。大崎发射场的主要设施包括发射台、控制中心、火箭总装车间、推进剂储存库、发动机静态点火试车台、气象台等。其中,吉信综合发射场,视为适应h2大推力运载火箭而兴建的,现在已经成为日本国发射大型空间飞船以及重型太空设备的最主要的发射场。

    这些年的不断建设,功能的不断完善化,种子岛的主要任务也有所增加,由原来的单纯发射场,向管理监控太空目标以及人造天体在发射飞行的每一阶段,如:发射倒计时、发射和飞行状态跟踪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航天基地。

    种子岛在日本航天事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潜龙”常规潜艇支队,经过两昼夜的持续航行,抵达了种子岛东南水域。在距离种子岛约二十海里的地方,关闭发动机,悬停在海底。

    前方除了日本人铺设的反潜声纳光缆外,最主要的是,日本人围起的一圈反潜网。和以往用金属丝和钢筋焊接而成的固态金属反潜网不同,现代的反潜网,由碳纤维丝包裹着内部光纤所构成,除了保留反潜网的强度和韧性外,由于内部包裹的光线丝线,整个反潜网,基本处于光纤通信式的链接状态,每一个节点通电信号,都由一台大型计算机控制,可以随时检查节点的连接状况,以此判断是否有非正常水下目标进入目标控制水域。这种新型反潜网的高灵敏性,使得任何一个想潜入敏感水域的企图,都变得极为困难!

    三艘“潜龙”潜艇围着这道反潜网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哪怕是水杯粗细的漏洞。这让徐宽感到为难了。

    看来,日本人对于种子岛水域反潜力量的投入,不惜血本啊。仅仅是这一道从水面一直到海底,长达数十公里的反潜网,就耗费了不少于几个亿的政府资金啊!

    这有点像神话故事里的天罗地网啊!难怪以往中国海军的潜艇,到这里执行特殊任务时,都会无功而返啊。仅仅是要在日本人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突破这道反潜网,就足以让人裹足不前望而怯步。

    来这里之前,徐宽和自己潜艇支队的官兵,也曾讨论过如何摆脱这道反潜网的拦截,进入种子岛东南海岸线的各种办法,结果都不理想。要么容易打草惊蛇引起日本人反潜力量的打击,要么提出的设想不具备可操作性。最终都没有想出解决办法。

    难道,耗费这么多周折,就在日本人的这道反潜网面前停滞不前了?

    徐宽很不甘心!

    把不具备可操作性的设想变为可操作!一直是徐宽对于逾越日本人这道反潜网的设想。任何事情,不经过尝试就放弃和被否决,不是中**人所应有的风格!为此,徐宽在出发前,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

    命令三艏潜艇呈摆开警戒式战斗队形后,徐宽和几名经过特殊训练的战士,换上深海潜水衣,带上激光枪和一团丝状物,从鱼雷发射筒,钻出了潜艇。

    游了几十米,在碳纤纤维防护网前,几个人停了下来。

    将携带的丝状物展开,然后一个人领着一头,分别游开几十米的距离,在同一时间内,开始了水下作业。

    徐宽掏出激光枪,对准防护网的外层防护纤维的外部表层,射出了一束激光束,在激光束的高温照射下,外层的碳纤纤维开始一点点的融化,慢慢地脱落,最终露出了里面的光纤内芯。徐宽将手中的丝线网的端头,绑在光纤内芯上,然后掏出光纤焊接设备,将两节互不相结的光纤,焊接在了一起。在弄完手上的一切后,他按下了妥当指示信号。几十米外的另一端,隔了没多久,有了回复,那边也弄妥当了。

    收到信号后,徐宽把目光转向反潜网格的下一格……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徐宽和自己配对的搭档,在日本人的反潜网上,结出了十几个接头。日本人的光纤信号,在没有被切断的同时,被链接出了另一个电磁信号回路!

    当第二波人员过来替换徐宽等人时,徐宽才发现,自己的全身上下,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在陆地上操作起来,确实难度不大,但是,在激流暗涌的海底,干起来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到潜艇,徐宽并没有休息,而是进入指挥舱,通过观测设备,观察各个作业点的进度。整个作业过程,难点有两个:一是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激光枪熔接碳纤纤维的力度,以免激光枪直接烧断光纤内芯,出现回路断点引起日本人的警觉。身体处于半失重状态下,这种操作,需要有超强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二是要有超强的统一协调能力,在统一割线之上的两个作业人员,在连接光纤内芯时,必须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两人必须要在基本是同一时间内,完成光纤内芯的连接。这种复杂甚至是近乎苛刻的条件下,即便是半智能化的机器人,也难以办到,但是,已经两个多小时了,这支潜艇编队的操作手们,居然没有出现任何差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四小时后,一个长五十米,宽五十米的正方形光纤回路,完全连接后,潜艇编队的近两百号官兵和战士,不约而同的在内心深处发出了一声喜悦的呐喊。所有的人一言不发的用眼神交流着心中的骄傲。

    徐汉再次穿上潜水服,这一次他手上拿着的是一把锋利的剪刀,这一次,和他配备着相同装备的,离开潜艇的艇员更多了。几百道光纤,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全部被切断,这需要更多的帮手,更多的人员。

    每一个人分剪三条,很快,所有的人员各就各位,将光纤内芯丝线,至于自己的剪刀口之下,只等徐宽一声令下,同时开剪。

    “一、二、三,开剪。”一阵整齐但是极其轻微的剪刀绞口的摩擦声……

    日本种子岛海军司令部的大型电脑控制器,在眨下眼的时间内,出现了细微的紊乱之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带着几十号人返回潜艇,平定了一下心跳后,徐宽按动操控开关。

    新装上去的,和日本反潜网外观相似,但是实质上是由橡胶绳交织在一起的,那张数千平米的伪装反潜网中央的交错着的几根橡胶线,在四周悬挂着的如同海鱼一样的小型绞盘的牵扯下,慢慢的开裂出一个长宽各四十五米的正方形大口子……

    徐宽和潜艇编队的艇员,日本反潜网上,重新接上的新网的最大奥妙在于,徐宽所接的新网,是由光纤电磁回路网和外表和碳纤纤维网相似的橡胶网这样双网结构所构成。光纤网线路节点之间的缝隙,远比日本反潜网纵横交错的网络节点之间的缝隙要大,最中央部位,间隙度甚至要大上几千倍。而橡胶网的纵横交织线,基本上和日本人反潜网框格之间的距离一致,最大的特性在于,这种伸缩性极强的纳米材料的橡胶,延展性超强,一根一厘米的丝线,可以被拉伸到好几米长……

    这种即严格按照光纤通信特性,又考虑伸缩性,并且保持高仿真性,让日本巡视人员不宜发觉的创意,是反复分析日本人反潜网特性后所有人集思广益的智慧结晶!

    徐宽留下另外两艏“潜龙”潜艇在反潜网外,负责警戒,自己带领着本艏“潜龙”潜艇,沿着开裂的反潜网上的缺口,钻了进去。

    当整个“潜龙”潜艇巨大的艇身,整体穿越过日本人的反潜网后,身后裂开的那个巨大的口子,慢慢地又恢复了原状。不贴近着仔细观察,外人很难发现其中的蹊跷……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王牌大间谍2覆水难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王牌大间谍2覆水难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