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明朝生活面面观 正文 正文346 一心长在百花枝

正文 正文346 一心长在百花枝

目录:明朝生活面面观| 作者:一文钱员外| 类别:历史军事

    马车轱辘转过一圈又一圈,晃晃悠悠的是马上人儿。马车夫一抖蓑衣,哼着南调儿低低音在雨中传开来:“追思那曰,奇花一朵亲手摘,春风被头鸳凤匹。是锦绣缘,繁华命,风流敌。巫云……驾!”他唱着唱着,停了一下,挥了一下马鞭。

    歌断。商辂则坐在车门口处坐着,没想到一个车夫不唱《山坡羊》,却是唱得这般文绉绉,心生好奇,再偷眼觑得得文箐垂头闭眼不语,一时更觉尴尬,于是向车夫搭话。“好听!兄台这歌从何学来?”

    车夫嘿嘿一笑,道:“我家旁边就有个小戏班,日日晨间听得,便也会得几句。既然小先生不嫌弃,那我这厢便再使劲唱来:……巫云柔软嫌风急,柳线轻摇嫩无力。真个是,相怜惜……”

    商辂听着听着,只觉这太女儿气了,又瞟了眼后面文箐,发现她却仍是似睡非睡,几乎鼻息喘气之音。车顶上的雨滴从四角滴下,断断续续,如车夫假嗓子捏腔拿调一般,畅快不能。“兄台可有高兴儿的歌?”

    车夫拽了下蓑衣,道:“实在对不住,旁的也学不会,就这首,我听着似乎好听,这又雨,寻思着应景儿啊。”他清了下嗓子,回头对商辂道,“今日小哥儿就凑合听下,我这厢便卖弄卖弄……黄昏立,黄昏立。细雨洒,尖风急。青灯侧,青灯侧。眠不稳,空劳忆。眼见得,眼见得。画不出,画不出。似乱花飞过,怎生邀勒……”

    文箐在车里晕晕沉沉听得这歌,只觉得心更烦,她略略动了动身子,对商辂道:“先生,外面雨大起来了,还是坐进来些吧。若是为了避嫌,这前帘不挂就是了。”

    商辂挺直了腰,没回头,车内地方狭窄,孤男寡女,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不打紧,有一蛀香时间就到家了。”

    文箐见他方才还坐了下来,又爬了出去,如今坚持不进到车里,想想这或许便是古人与现代人的区别。突然想到,若将他穿越到一列地铁里,拥拥挤挤人成照片只恨你踩着我他夹着我的发,何曾不时时有肌肤相摩?只怕古人会尖叫着:“吓煞我也!”

    车夫在前头吊着嗓子唱,一时有些发疼,连连清嗓子,将最后尾节给唱全了:“从今勾却风流笔,须把从来念头息,只恐徒上心来消未得。”

    文箐本是强打精神,再听得这几句词,却只觉得越发萎糜不振,眼睛半睁半闭,瞅着商辂直挺挺的背,风吹动襦衫,略有些鼓鼓囊囊,看不出内里是否健魄。记得前世游淳安,隐约中得知他似乎是个高寿之人,子孙满堂……

    有才有貌,身体健康,身为幺儿颇得父母宠爱,不是平庸之辈,有济世之材,今年应该会中举,过些年会金榜题名,日后一代名臣,声震八方,归乡有名望,无人再欺……

    这可是匹好马?最主要的是:他的眉眼……

    文箐在低烧中,似乎入梦,情不自禁考量着“马”的好坏,对比着“驴”的优缺,盘算着取与舍,要与不要,何去何从?

    人一开始算计,心思就不纯粹;当目光开始留连在意某人时,尽管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内心却已波澜起伏。她心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思绪亦开始飘飘荡荡起来。

    文筜说二姐可能喜欢商先生,曾与前年格外对商先生关注,不知真与假。文箐希望不是。彭氏喜欢席韧爽落落的性格,越看是越欢喜,典型的丈母娘看女婿的眼神与语气。

    只是,表姐华嫣是喜欢席韧吗?又做鞋……

    突然,文箐眼睛再次落在了商辂新衫上的菊花上,她记得那是文筜从沈周那讨来的花样,后来……

    思及此,文箐有些惊讶,脑仁有些发涨起来,心神格外不宁。

    商辂一跃而下,便欲给车钱。文箐弯腰出得车,立在辕上道:“先生,我来!”手里已数出好十文铜钱。

    商辂见她急着下车,便伸出手去要扶文箐,但又意识到不妥,立马又缩了回来,改而道:“四小姐且稍候,我去唤嘉禾来。”

    文箐却摇了摇头,并没等他跨出脚步,将钱径直留在车辕上,就从车上下来了。

    商辂眼尖地瞧到她有些站立不稳,终是没忍住伸手相扶,却发觉她的手滚烫,这时才发现她脸上红彤彤似火烧。“四小姐身子有恙?”

    文箐故作无事地道:“坐船有些累罢了。”一边说,一边径直去叩门。范家小七拨开门,冲院里大喊大叫:“姆妈,小姐回家了!商先生来了!”

    立时,宅门口脚步串串,人声嘈杂起来。

    文箐感觉回到了人间。现在,这里是自己的家,几百年后的那个家,只怕是回不去了。不管是思念还是依赖,都不能再期望了。

    紧跟嘉禾后面的则是华嫣,欣喜地道:“可把你盼回来了……”这句话才出口,却见得站在文箐身后的商辂,立时脸红了一下,偷眼瞧得对方亦看向自己,忙将眼光再次移到表妹身上,赶紧去拉表妹。“啊?箐妹你这是着了风寒?铃铛,铃铛!快给表小姐熬些姜汤来……”紧紧地拉着文箐一只胳膊,似乎想让文箐全力依靠在自己身上,脸上满是紧张。

    文箐一生病,众人自是将她围堵上了,反倒是晾着了商辂在一旁。范弯氏一边将车上物事卸下来,一边顺脚踹儿子赶紧搬了进去。嘉禾最是着急小姐身子,半抱半扶,她力气大,文箐就等于是没生根的浮萍,随嘉禾的步子就被搡进了屋里。她脱了外衫,被嘉禾放倒在床上,盖上了被子,一脸认真地对嘉禾道:“再不想出门了。还是家里好。”她说完这句话,便长长地舒了口气。

    傍晚,嘉禾端着饭菜去给商辂时,却送了样东西于他。“二月底,是先生生日,小姐上月底才晓得,今次补上。”

    商辂推拒不过,接了。待嘉禾走后,方找开织锦扇袋,抽出一把做工精良的竹骨折扇来。扇面为月中清辉一枝桂,显而易见:折桂之意。

    文箐这一病,却是拖了三日才好转。那时席韧带着席柔亦来了,而京城的周魏氏在大儿子周荣与三孙女文笒的陪同下,也返苏州过端午节,并准备庆贺文筵的新婚。

    文简垂头丧气地道:“端午节又要进城里去过,本来说好了,在咱们家过的……”

    朝中如今是张太后与三杨掌政,一切都算平安。

    周魏氏这次让方氏坐了下来,面上竟带了笑,和颜悦色地对她道:“珑侄女儿倒是个乖觉的,如今倒是得了意,竟得了太后的赏识,升了正六品呢……”

    这是难得的从周魏氏嘴里出来的夸赞,方氏脸上也绷不住喜色,眼中几欲流泪,却听得周魏氏道:“我说你们啦,那时半点也不晓得宫里的事,以为真个同我们一般女人过日子这么简单?说起来,珑侄女儿,上次可是险啊,竟差点儿被卫王点了去做侧室……你们说,吓不吓死人?这事儿我可是半点儿不敢让荣儿媳妇说将出来,就是怕你们这里乱担心了。好在是有险无夷……”

    她说的一波三折,听的人却是触目惊心。只有文筜文箮两个年纪小,还不懂得藩王侧室有何不好,就问了出口。

    周魏氏嫌她不知天高地厚,斥道:“你以为你小姑是真做了王妃?侧室也不过是妾室罢了……王爷若开口了,她哪里推辞得了?王府那一干妾室,可不是你姆妈与你伯母这般相安无事过日子的……这般事体,与你说来,也是无用。”只觉扫兴,便遣了文筜出去。

    文筜还想听故事呢,却又不敢不听伯祖母的话,糊里糊涂出了门去,趴在门外听着屋里说话。

    李氏听得惊疑不定,问道:“大伯母,那卫王可就是先皇的皇弟?那有多大了?”

    文笒一边剥着花生,一边道:“还没及冠,好似得一两年呢。”

    彭氏道了句:“那不是比珑妹还小一点儿了。”

    李氏更着急结果,问道:“二嫂,小一点也倒是不打紧,只是大伯母既说这不是一桩好姻缘,那,后来又是如何化解此事的?”问完,她自己也生怕周魏氏会回来揪着当日他们夫妇逼周珑假嫁任弛一事,略有些心虚。

    文箐见得文笒在一旁含笑给周魏氏剥着花生,一粒粒去了皮了,送到祖母手上,于是文箐将自己手上剥好的送到文笒手上,趁周魏氏没注意,小声问道:“三姐,卫王没去封地还在北京王府?”

    文笒方要张嘴与四妹说,却听得周魏氏道:“你两姐妹又私下里叨咕什么?”

    文笒赶紧将手上的一把剥好的花生捧到周魏氏跟前,笑道:“祖母,四妹剥得许多呢……”

    周魏氏点了下头,瞧了眼文箐,被她一打茬,忘了方才说到哪里了。“就说卫王是因先皇北猎,于是经常入宫,也不知如何,就看中了珑侄女。幸好是我家老爷闻得风声,又逢十月底先皇从北地归来便急症发作,之后……唉,藩王的姻亲,可不是好攀的,咱们家谨小慎微一辈子呢。”周魏氏说起这些事来,那是连连感叹,祖坟上长蒿草,幸运之极。“老爷愁不过,倒是前年主无持顺天府的乡试,有一学生,次年倒是高中了,如今亦是朝中大人,大有前途……”

    说到此处,周魏氏接了大儿媳雷氏递过来的茶,润了喉,观得众人一脸兴致的模样,她亦是觉得十分高兴。

    彭氏瞧着方氏急得张了嘴,又赶紧闭了,闭上又张着嘴,嗫嗫欲言,却又止住。于是替她问道:“母亲,父亲大人看中的必然是人才十分出众的。这么说来,珑妹的喜事近了?”

    周魏氏叹气,又道:“这人也是人中龙凤,你珑妹再出色,奈何人家早有婚配的。方姨娘,老爷可是为了你家珑儿费心不少的,只是这姻缘可不是那么轻易得来的。”然后又喝了一口茶,接了文笒递来的花生,放在掌心摩娑。

    方氏一下子紧张起来,手帕捏得死紧,手指头几欲发抖。“那……”

    雷氏对周珑后来的这些事显然是不太知情了,那时她已返回苏州来了。可是想到孙家要退亲,当日还曾与周家提过亲,那是不是?“母亲,当日在京城时,孙少爷提出来要毁原来的亲事,后来可有结果了?”

    周魏氏瞧了雷氏一眼,道:“这事儿你与家中都说了?”见雷氏摇了头,便没责备她,只对家中女人道,“孙家少爷也是个爱折腾的,婚事定下来五六年了,这会儿要成亲了,却硬是要退亲,闹得女家也没脸面……”

    文箐一直想着孙豪退婚的事,会不会与周珑有关?而孙豪,四五年不见,又已经如何了?是否还是当年那个赤忱一片冲动热血的少年?孙豪为近卫,那周珑是否与他在北京相遇?

    小月被遣,后来找上文箐,却暗中说了一件事:周珑留了一件带血帕子,并带上了京。

    文箐开始没明白她的意思,后来才听出来:那帕子上的血就是孙豪当日在轧神仙时受伤流的血,那是自己随手就递了过去的……那时,她才感觉小姑姑的心思。

    可是,周珑听闻孙振向周叙提出,孙豪可娶周珑为妾室时,不知周珑是高兴呢还是伤心呢?文箐想着她也是个心同气傲的,大抵是又气又恨,要不然怎么会立誓要做到七品以上的女官?

    周珑付出那么大努力,到底有多少是为了自己争一口气,还是为了给孙家瞧?给孙豪瞧的?

    文箐现下是越想,心里越乱。联想到凤阳之行,孙母与孙八小姐的话,当时气愤,只觉得莫名其妙,如今想来,孙豪是对周珑有意?还是……

    她又想到孙豪给弟弟的那些信,最后总有些曲里拐弯地问到自己,以前只当是朋友间的关心。现下猛可里一想,其中究间还有否旁的意思来?

    周魏氏说说停停,文箐揪着一颗心等着她说起周珑与卫王的那个结到底又如何一个解法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朝生活面面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生活面面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