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斗气凌霄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贤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贤

目录:斗气凌霄| 作者:贾绝色甄吟摹| 类别:历史军事

    清水潺潺,小桥人家。www. u u.com 看小说就到~

    南梧州外一处无名村庄外,杨逍一身白衣长袍,策马慢行。

    不远处一片竹林,苍翠碧绿,竹林深处隐约可以看到一座小院。远远的就能听到,偶有穿来了孩童的朗读声音。

    “依山傍水,这里果然是一个隐居的好去处啊。”杨逍看着周围山水,有感而发。

    岳中潭和顾梦前后跟行着,走过田垄时,却看到天地里农忙的村民,挥汗如雨,脸上却满是笑容。

    “齐先生说得一点也不假,他的方法,几里外沟渠的水都能引到田里了。”一个农妇和另外一个农妇,站在田垄上,看着一点一点长大的麦田,似是看着来年的丰收一般,喜上眉梢。

    这时候,杨逍跳下马来,走到那两个农妇旁边,谦恭的道:“两位大婶,前方可是竹坡书院?”

    那两个农夫看着眼前这个少年,虽然衣着华丽,身后跟着一位貌美如天仙的女子,一旁一个壮实少年,站在身后,如同影子一般,一言不发,眼神缺透着一股刚毅。显然,应该是大富人家。

    “这位公子,是要给家里孩子找书院吗?”

    杨逍淡淡的笑了笑,却道:“是啊,久闻竹坡书院,家中孩子顽皮的很,想送到书院来学习礼仪诗赋。”

    听到这话,那两个农妇相视一笑,道:“公子也许不知,这竹坡书院可不比城里的书院好进。里面的齐先生,脾气古怪,你家孩子他不一定能收。”

    杨逍淡淡的笑了笑说了声谢,却也不说什么,就跟那两个农妇告辞了。

    三人一前一后,走过田垄,穿过竹林,就来到了所说的竹坡书院。

    “公子,武阔海说这齐东临脾气古怪,你看着书院,哪里有城里的书院有派头?”岳中潭看着那书院,不过平方几间,隐约从门外可以看到一个教书先生,正在教一群孩子朗诵诗文。

    一旁的顾梦打趣道:“小岳,你有所不知,这齐东临先生本来就是文坛大家,早年官拜礼部侍郎,后来厌倦官场倾轧,才辞官不做,来到这里教书。公子的师傅江子骨早年游离天下,有幸跟齐先生谈过道,结果不分伯仲。”

    岳中潭一惊,确是想到,那天盛山上传说中的那位高人,最高深的除了那睥睨整个大雍的武技之外。www. u u.com 看小说就到~更重要的是,诗词,礼乐,理发,典籍,无不精通,完全就是一个神人的存在。

    和这样的一个传说级人物,辩道并且不分伯仲,可想而之,这个老先生的学问该有多高深。

    二人看向杨逍,正坐在书院的门口一处榕树下,倾听着门内的读书声。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孩子们的声音,细腻尖锐,却朗朗上口,一行《弟子规》却能充分的听到,这些乡下孩子,对知识喜爱。

    杨逍坐在那里,闭着眼睛,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而这时候,突然之间,朗读声嘎然而止。

    “古有大贤,凿壁偷光,外面是何人啊?想要读书却又不进来?”这时候,门内传来一声低沉的声音。

    “学生,南梧州郡城,杨逍特来拜会,见先生授课,便想在门外等先生讲完了,再求拜见。”杨逍站在门外淡淡的说道。

    门内过了许久,这才再次传出一个声音,道:“马牵远一点,等着。”声音落下,那先生再次提起声音,朗声道:“此段的意思是,行为高尚者,他的名声自然就高,我们看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相貌,而要看一个人的品行,孩子们,你们懂了吗?”

    台下稚嫩的童声齐声喊道:“懂啦、、、”

    “继续读。”

    、、、

    、、

    、

    门外的杨逍继续坐在门口的石阶上,依靠在朱红色的柱子旁,沐浴春风,享受着那门内的朗朗阅读声。

    岳中潭一时之间傻了眼,他哪里想得到,平日里,自己如神明一般看待的杨逍。居然如此能够放下架子,坐在门口,偷听别人上课?当即琢磨不透的岳中潭,牵着马就去别处了看风景去了。

    顾梦站在阳光下,一旁柳絮飘飘,一身白衣在阳光下,使得她身上散发着一丝丝成熟气质。手中挽过香鬓一缕青丝,嘴角一抹笑容,看着不远处的湖光山色。衣袂飘飘,身姿绰约。完全就是大家闺秀一般的成熟,一旁偶有村中的青年走过,都不由得脸红着多看两眼。

    “喝水吗?我去给你打点。”杨逍坐在树下,手搭凉棚的看着顾梦,道。

    顾梦看着身后一片风景,回眸一笑,傻乎乎的样子,摇了摇头。

    “要不你先和岳中潭回去?这里指不定要等多久,枯燥着呢。”杨逍慵懒的坐在石阶上,道。

    顾梦依然笑道:“不回去,这空气风景多好啊。”

    杨逍笑了笑,不在说什么。

    、、、

    、、

    、

    中午饭时,书院内像是炸开了锅一般,孩子们蜂拥的跑了出来。

    却看到坐在石阶上的杨逍,一阵叽叽喳喳的笑声跑过。孩子的脸上永远是纯真无邪的,杨逍看着那些虎头虎脑的孩子,一阵风一般的跑过田垄,跑过竹林,前方确实一片阳光。看似平常的一幕,却震撼非常,这些,不都是将来大雍未来的希望?想到这里,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容。

    偶有几个孩子看到了顾梦,天真无邪凑上前去,一口一个神仙姐姐的叫嚷起来。好像美丽漂亮的女性,都会带着糖给他们一般。

    杨逍不知道,顾梦其实很喜欢孩子。哭笑不得看着,她被拐到了竹林另外一边,替这些小屁孩采摘桑葚果子。

    而这时候,门内走出一个黄衣老者。手中一把折扇,双鬓半百,看上去最起码也有六旬了。

    “拜见齐先生。”杨逍礼貌的道。

    齐先生看了一眼杨逍,就将他请进了屋中。

    二人雾中坐下,窗外阳光普照,齐东临倒满了茶杯,道:“久闻南梧州新来了一位权贵掌握南梧州与新泽州,恰巧也叫杨逍,不知你们可是一个人?”

    杨逍点了点头,道:“正是学生。”

    “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却把这三把火烧到了无德无义的权贵身上,赢得百姓一片叫好声,这样看来,你也做了一件好事。这次来做什么呢?”齐东临倒了一杯茶,吹掉插花,喝道。

    “请先生出山,教书育人。”杨逍却也不拐弯抹角。道。

    “我在这里也是教书育人。”

    “先生一生两袖清风,厌倦了官场尔虞我诈,来这乡间做个教书先生,逍遥自在。杨逍不忍心夺了先生的清净生活,只是,现在天下百姓,一心求利,古往今来,数千年的礼仪人伦,诗书典籍,几乎在动荡中扫荡殆尽。百姓心中早已不在心存仁义,官宦不在人治理信,权贵商人心中更是没有一点仁德道理。这又是为何?因为,人们心中早已没有了千年大先留下的精神。”杨逍字字见血的道。

    “治天下,离不开仁德,礼制,正罡道统。而如今,天下太平,四海臣服,哪像你说的那么不堪?”齐东临略带讽刺的道。

    谁都知道,四海臣服,天下太平,只不过是表面盛世而已。

    “不瞒先生,学生有心建立太学府,收纳天下无钱读书之人学习。只要肯学,能学,善学之人,都可以进入太学府学习古代大贤思想,学习诗赋,学习典籍。但我一个人能力有限,所以想请先生出山帮助。”

    听完杨逍的话,齐东临得手都有一些颤抖了。青花瓷的杯子,轻轻的磕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恢复大贤思想精神,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早年齐东临书生意气,上书恳请礼部恢复科考,恢复太学。可惜,一直主张法治天下的几位位高权重的军机重臣给驳了下来,虽然雍皇有心恢复,却也无力,自己只好辞官。而现在,有人重新提起了自己当年的报复,齐东临怎能不激动?

    自古以来,书生迂腐,素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可齐东临堪称文坛大师,却也不是一个死读书之人。他知道,能混迹大雍一二线的权贵,说的话都有这极多水分。显然,他还要多问问杨逍。

    索性试探道:“我又怎么相信你?你不过一个的伯爵,手臂在粗,拧不过大腿。现如今,天下以法治国,铁律监狱比大贤的典籍都多,你又拿什么恢复仁义治国的道理?”

    杨逍淡淡的道:“星星之火尚且可以燎原,我虽然还没有恢复整个大雍的能力,但恢复南梧州,新泽州两州的仁义思想的能力还是有的。更何况,偌大的大雍,总要有人去尝试。学生不才,却是一个不习惯世俗教条之人,总喜欢挑战点不合情不合理的规矩。”

    “你有什么计划,说说看?”齐东临有些动容的道。

    “计划就是,三个月后,南梧州郡城内,第一家太学府落成,而后开枝散叶,传播大贤思想。而凡是太学举荐,成绩优异,并且通过伯爵府考核的人才,便可以进入南梧州或者西泽州二州为官。当然,我们不可能只学一家思想,古代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我们都要学,而且,还要学以致用。除此之外,还有算术,天文,地理,农耕,设计,太学全部包揽,完全凭借爱好学习,决不会有任何框架教条束缚。”

    老学究齐东临终于内心动容了,看着窗外良久,才缓缓的道:“老夫虽然辞官多年,但朝中还有几个学生,都说裕亲王麾下最近又一位喜欢挑战权贵教条的新晋权贵,特立独行,率军剿匪,死守边防。一开始我以为只是吹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好,老夫一把老骨头,既然你要办太学,主张古代先贤思想,老夫就帮你一把,也算是完成老夫一生所愿了。”

    、、、

    、、

    、

    ---------

    这一章本来不想发,觉得,写出来大家会喷,说主角好歹是一个伯爵,办学校太蛋疼了。

    但我想说,杨逍如果要掌握天下,颠覆一些框架规矩,就要有基础。基础不是一味的武力,基础是掌握人心民心和思想。

    就好比,某党一贯坚持统一思想精神的道路,不就是这样的?只是在某党的思想道路精神的统一下,荒废却是华夏的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当然,儒家思想也有一些不可取的地方,但如果你回家叫你父亲还叫爹,写东西还用汉子,说话用汉语。你就是在秉承着古代的这些文化思想。

    所以,如果一个中国人,忘记了自己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思想,那你还是什么中国人?

    况且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杨逍一开始就不大肆扩军?一来他没钱,二来,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道理最大。武力征服,比起道理入侵,永远是下乘手段。

    就好比你坐公交车,旁边由一个光头,左青龙,右白虎的汉子坐你旁边?你怕不怕?

    别说你不怕,我也怕。毕竟,人家好歹是道上的。但你敬畏他?你服他吗?谁练一练练不出肌肉啊?你给我一把刀,他肌肉练道眼皮里面也白搭啊。

    所以,以武服人,不如以德服人。前者是让人家怕你,后者是让人家敬畏你。孰轻孰重,我不说各位看官都是明白人,都能理解。

    ps:况且,我的主角也不是很窝囊,该杀的时候决不手下留情。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斗气凌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斗气凌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