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边城烽火 第十一章(3)剑下留人

第十一章(3)剑下留人

目录:边城烽火| 作者:阿明|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追书就在屋子里的伪军大闹内乱的时节,韩德平、邢玉林、袁天雄等人早就组织战士们在外面喝喊上了:“伪军弟兄们,快出来缴枪投降吧,等大火烧起来就跑不出来了!”“你们当兵吃粮是为了养家糊口的,不是来给‘阎三薄饼卖命的,快出来逃生吧!”“伪军弟兄们,你们祖祖辈辈都是中国人,不要执迷不悟再当汉奸了,缴枪投降吧,我们优待俘虏的!”

    麻国良被黑枪打倒之后,整个大厅里乱糟糟地闹成了一团。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有人叫骂道:“这是哪个狗杂种打黑枪呀,竟敢谋杀长官,不怕阎三爷起了你的皮吗?”有人回应道:“你别***仨鼻子眼多喘这股子气了,碍着你娘的哪儿疼了,你不想活这爷们还想活呢,拉倒吧!”有人哭叫道:“哎呀呀,你们还胡闹什么呀,大火都烧进来了,都捉死呀!”

    这个时节,外面燃起的大火已经烧上了房顶,呛人的烟雾已经弥漫到了房间里的整个屋顶,又接着向下翻滚了下来,守在屋门边的一大群伪军眼见就要葬身火海,吓得纷纷向外面大声叫喊道:“八路兄弟,我们投降,千万不要打枪,我们这就出去缴枪!”随着一阵阵撕心裂肺地哭叫声,就冒烟突火地从屋子里乱撞了出来。

    一见大门洞开,后面的大批伪军也都向门口挤了过来,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了争吵,一个个铆足了劲儿地向外钻,都怕落在后面当了冤死鬼,就像是捅破了的马蜂窝一样在烟火之乱搅成一团,冲撞了好半天才都陆陆续续地乱窜了出来,好多头面灼伤的伪军疼的在地上乱滚乱翻,哭叫成一片。

    韩德平一见大功告成,站在临近的房顶上大声呼喊道:“伪军弟兄们,大家快向院子外面跑吧,院子外面才安全哪,你们没有看到这火已经烧大了吗!”在他的呼喊下,惊魂未定的伪军又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哄哄地向着院子外面跑了出来。

    景元甫和吕信文等人走到半路上就见到南寨门附近火起,便加快脚步向着大火升腾的方向跑了下来。等到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到南寨门的时候,伪军俘虏全都已经被控制了起来,韩德平、邢玉林、袁天雄等人正在指挥着手下的战士们救火。

    就在决定对龟缩在营房里顽抗的伪军实施火攻的同时,韩德平、邢玉林、袁天雄等人已经做好了救火的应急准备,一等伪军从营房里撤了出来,便立即实施灭火扑救,很快就把刚刚燃起的大火给扑灭了。由于当夜的风力不大,火又救的及时,只是把营房的大餐厅给烧掀起大半个屋顶,并没有延烧祸及到周边的其他房屋,韩德平等人都大为庆幸。

    在南寨门的火攻战斗中,袁天雄师徒给帮了大忙,景元甫听韩德平介绍过战斗过程以后向袁天雄等人再三道谢。袁天雄豪气十足地说道:“不要谢,打日本鬼子打汉奸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委员长这样说来就太见外了;今后若是再有用到袁某的时候,委员长尽管说话就是了,我们师徒不会给中国人丢脸的!”

    东寨门下的战斗进行的最为激烈,高歧山率领着手下的人马沿着土围子的城墙攻击到东寨门的时候,刚刚把穆天佐所部人马接应进来,驻守在东寨门下的伪军就在连长翁君达的带领下从营房里冲了出来,两支人马就在东寨下展开了短兵相接的厮杀。

    穆天佐手下的人马只有一个大队,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高歧山所部虽然占领了东寨门的制高点,又夺得了机枪阵地,但在两军混战之际又无法开枪用火力支援,只能够眼睁睁的瞪着眼看着,却帮不上任何的忙,急得干跺脚没有办法。好在穆天佐所部的战士大都背着一口大砍刀,一见形势危急,就都把背后的家伙给亮了出来,拎起大刀就是一路猛砍,先打了伪军一个下马威,把伪军给压了下去。

    在这些刀手当中,好多人都是出自名闻华夏的通臂拳大师孙振寰的门下。孙振寰大师曾做过西北军的武术总教习,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刀术就源自他的手中。这些战士刀法纯熟刀沉力猛,一阵攻杀就把冲过来的伪军杀了个七零八落。

    新海县位属沧州,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在这方土地之上,不只是抗日救**的队伍里有能人,在阎康侯的伪军部队里也不乏武林高手;这次狭路相逢,虽然伪军一上来就遭到了惨败,并不完全是他们技不如人:这一来是他们刚刚从酒场上下来,一个个还都在醉意朦胧之中,精神状态不佳;这二来也没有准备有趁手的家伙,多数的伪军还都没有来得及上刺刀,所以一上来交手就处在了下风,迅速地溃退了下去。

    伪军连长翁君达也是个练家子,又多经战阵,他一见形势不利,赶紧约束手下的伪军且战且退,收拢队伍再图后举。就在这个时节,贾相臣引导着抗日救**的增援部队已经悄悄地从后面包抄了上来。当翁君达指挥伪军再度向穆天佐所部发动反击的时侯,被抗日救**前后两面夹击,不上半个钟头就被彻底打垮了。

    翁君达见到抗日救**的大队人马涌了上来,自己的人马越战越少,好多伪军摄于大刀片子的威势都已经丧失了斗志,纷纷举枪投降,自己就想来个“凉锅贴饼子――暗溜”,不想他刚刚一转身就差一点撞到了贾相臣的怀里。

    在朦胧的星光之下,贾相臣看的十分真切,见他是个手握短枪的伪军头目,探手一招“仙人指月”,就如燕子掠水一般一剑就刺了过去。好个翁君达,临危不乱,虽然他已经带了五六分的酒意,身手依然非常矫健,他见贾相臣当胸一剑刺来,举起手中的驳壳枪一格,借着这一格的反弹之力,脚下一个滑步就荡开了有一丈多远,让贾相臣扑了一个空。

    贾相臣手中的这把青锋剑已经在手中浸润了三十多年,平生罕遇敌手,这一剑他虽然并未使出全力,但是让翁君达这么轻松地一招化解,全身而退,他还是多少有些惊异。他素以轻功见长,哪里容得有人在他的面前卖弄,立即踮步拧腰,两脚腾空跃起,如影随形地追了上去;待到人要落地之时,他将剑身上提,尔后随着身形飘落,伏身下剁,一招“内闭鸿门”直向翁君达的右手手腕斩去;一招使过之后,又再度长身拔背,吸气上提,腾空而起,双手屈肘将青锋宝剑向胸前一捧,一招“外闭鸿门”向翁君达的左臂斩落。

    他自持武艺高强,存心要试一试翁君达的斤量,并没有立下杀招,两招过后,他又急速旋动身形,左一招“云烟盖顶”,右一招“马后抛刀”,前一招“风扫秋水”,后一招“倒砍庙门”,上一招“野云伏山”,下一招“清风穿堂”,接连使出了十多招连环招数,把个要急于逃窜的翁君达笼罩在了自己的剑影之中,难以移动半步。

    翁君达躲过了贾相臣的第一招以后,本想借势窜逃,根本无心再与贾相臣过招换式地再打下去,没有想到贾相臣就像是他的影子一般轻轻一跃就贴近了他的身边,任他使出浑身的解数左躲右闪都无法冲出周围的剑影,情知遇上了个中高手。这时的他一来是技不如人,二来是酒意上涌,自己的手脚不给自己做主,觉得再做无谓的抵抗已经毫无意义,就在贾相臣一招“清风穿堂”向他的咽喉刺来的时候,就心下一横双眼一闭光呆着等死了。

    贾相臣见翁君达已经放弃了抵抗,并没有立即狠下杀手,待剑尖即将触及翁君达咽喉的一刹那,突然将剑身一滞在半空里停了下来;又在间不容发之间伸出左手的中食二指向前一探点中了翁君打的麻穴,把翁君达放倒在地。此时的翁君达身体虽然已经倒地,眼睛看得也清,心里辨得也明,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性命之忧,心下暗自庆幸。

    其实,贾相臣虽然在表面上加强了对翁君达的攻势,由于他心存善念,并没有要把翁君达立毙当场的念头,因而在进攻之时每一个杀招都没有使用到位,而是一到要命的关节就收了手;若不然的话,他有九条命也早玩儿完了。中华民族的武德深受佛教和儒教的濡染,太注重给人以改恶向善的机会了。若不是我佛慈悲,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早就化为飞灰了,根本就不会再有机会追随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修成斗战胜佛了!

    指挥官一就擒,再也没有人愿意舍着性命硬撑着当出头鸟了,在抗日救**凌厉的攻势之下,其余仍在抵抗的伪军也纷纷缴枪投降;还没有等到后续的增援部队赶到,东寨门下的战斗就已经圆满的胜利结束。景元甫在南寨门指挥打扫战场还没有来得及离开,就得到了穆天佐派人送过来的了东寨门的捷报。

    经过了两个多钟头的激烈拼杀,东、南、西、北四个寨门的伪军已经全部就歼,就只剩下县政府的伪军司令部还没有拿下,这下一步的作战部署又该进行怎样调整呢?追书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边城烽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边城烽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