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边城烽火 第七章(3)劫后余生巾帼报凶信…

第七章(3)劫后余生巾帼报凶信…

目录:边城烽火| 作者:阿明|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追书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燕氏的远祖燕凤城是一位饱学的秀才,可是由于时运不济,多年困顿于场屋,屡试不第;他见仕途无望,便决定弃文经商,做起了生意。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由于他又有文化又有头脑,长于运筹,又肯下得辛苦,生意越做越红火,很快便成了当地的巨富。

    一次,这位秀才出外经商路过秦皇岛,在大街上遇见一位老婆婆领着一位少女头插草标沿街求卖,便动了恻隐之心上前拜问。那位老婆婆向他哭诉说,她的老家在辽东,因为得罪了当地的豪强,数月之前随着丈夫和女儿一起来到关内来躲避仇家,可没成想丈夫在途中受了风寒,在旅店中一病不起,竟至客死异乡。由于盘缠用尽,无力葬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她决定将女儿卖掉换点钱钞给丈夫料理后事。并解释说自己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即使身填沟壑也无怨无悔了,只是希望女儿有个好的归宿。

    听了那位老婆婆的哭诉之后,秀才甚感凄然和可怜,当即吩咐从人拿出了三十两银子送给了那位老婆婆,劝慰她快快去给丈夫料理后事。并慷慨地向老婆婆许诺说,如果他们母女二人把丧事办完之后没有地方去投奔,可以先去到他盐山的家中暂住一时,以便从长计议另谋生路。那位老婆婆收下了银子之后,当即动员女儿马上跟随秀才前去,女儿则依依不舍地啼哭着不忍分离。

    秀才见到母女二人抱头痛哭的样子,赶忙劝止道:“你们母女二人莫要悲伤,我是个出外来经商的商人,碰巧手中带有富裕的银子,所以才出手相助,并没有要买姑娘的意思。我是个读书人出身,那里敢乘人之危来离散你们母女呢?你们赶快去料理丧事吧!”

    那母女见他出言至诚,打听准了他的居停之所之后,便千恩万谢地去了。过了没有三五天,那位老婆婆又把女儿给送到了秀才居住的旅馆,十分恳切地对秀才说道:“承蒙恩人的资助,先夫的丧事已经料理完了,能够使先夫的尸骨不至于暴尸荒野,就是先夫地下有灵也会感激不尽的。我们一家人真不知道怎么报答于您!老身我只有这个女儿,颇不愚鲁,愿意让她来侍奉您。”

    秀才谢辞说,自己在家中已经有了妻子,不能够再续娶这位姑娘做妻子,如果他们母女实在没处投奔的话,日后他可以帮忙给找一合适的人家嫁出去。那老婆婆坚持说,不能够做妻子做个妾也可以,实在不成的话,做个贴身的丫鬟也成;她只是看中了秀才是个可以托付女儿终身的人,所以才要女儿追随他左右。又说,只要是女儿有了终身的依靠,她自己就是死也能够瞑目了。

    秀才见老婆婆一片至诚,无可推就,就慨然地把母女二人一起给留了下来,又转道张家口去到内蒙做生意,相约等到了年终的时候一同回到盐山老家再补办喜事。

    也是人好心有好报,自此以后,秀才的生意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年的获利比往年增加了有三倍之多。看看年关将近,就收拾车辆人马,装载起货物,一路向盐山老家进发。途中在经过内蒙和河北交界的地方时,忽然见到有数十骑人马尾随着跟了上来,骑者个个都是粗豪的壮汉,一个个凶相外露,一看就知道不是良善之辈。那个姑娘见到这种情景,便向秀才提醒说:“我们遇到‘暴客’(响马)了!”

    秀才虽然也粗通武艺,但是他从未遇到过这种险恶的阵仗,听了姑娘的提醒以后甚感恐惧,无以为计,惊慌地不知道该如何躲避才好。那姑娘见状笑道:“郎君不要惊慌,如有不测,请镇定无恐,凡事都有我在。此数人者,是不足以和我相敌的!”说罢,就从身边的竹箱之中取出了两个鹿皮鞘,缠在了腰间,皮鞘中所插的,赫然都是锋利无比的三棱钢刺。秀才到了这个时候方知道姑娘是个能武之人,益发地喜爱起来。

    当天晚上,秀才一行人住进一个客店,那些尾随而来的骑士也跟着住进了这家客店。当时因为是在繁华闹区,那些骑士没有动手。次日一上路,待走到了荒僻之处,看看四周围杳无人烟,一个领头的骑士嘬口打起口哨,向同伴们发出了劫掠的信号,几十骑人马风驰电掣地追上前来,顷刻间就把秀才运载货物的车队给团团围住了。

    姑娘见到群盗骤至,便撩开车帘大声叱喝,那些强盗见她是个漂亮的姑娘,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污口秽言地调戏她。姑娘知道这些强盗不可礼喻,便拔出钢刺飞射,三发三中,立时把三个强盗给射下了马来,惊得群盗大哗,随即像一窝蜂似地围攻了上来。姑娘奋起神威钢刺连发,不大一会儿,又刺伤了五六个强盗,吓得群盗狼狈逃去。

    有个赶车的车把式见状,感到十分惊异,深服其技,可是又担心大盗将至,于是向姑娘提醒道:“姑娘之技固然神妙,然而贼巢离这里不会太远,这些强盗铩羽而去,必然不肯罢休。若是群盗空巢复来,姑娘一个人就危险了!”那姑娘笑而不答,但命御车前行。

    秀才这个时候虽然也佩服姑娘的武艺高强,可是他仍然怕像车把式所说的那样,群盗蜂拥而至,深为不安。姑娘洞察众人的心意,便安慰道:“大家都不要担心,不要有顾虑。等一会儿如果大队的强盗真的追上来,不需要我动手,我一句话就可以把他们给吓跑的。你们大家就坐在车上静观其变就是了!”

    一行人又赶着车向前走了约莫有二十多里地,大群强盗果然追了上来。车把式和随行的人们都给吓坏了,纷纷逃入到周围的树林中躲避去了。姑娘见了莞尔一笑,全不当会事,自己出来赶着车,站在车辕上对强盗们大声叱喝道:“你们这些瞎眼贼,你们难道不认识我白云娘吗?今天谁敢再向前,我就让他品尝品尝我钢刺的厉害!”群盗听了都犹豫着好像不大相信,姑娘于是拿出钢刺指着一个强盗说道:“有眼不认识本姑娘,就应当把这狗眼珠子剜了去!”随即将手一抖,发刺便刺中了这个强盗的左眼。

    为首的强盗一见,惊呼道:“如此飞刺,果然是刺猬白鹤皋之家传也!”随之领着人马相继散去。车把式和随行的人们见到强盗遁去,才纷纷从树林里钻出来,大家驱车前行,安然无事地抵达了盐山老家。秀才询问姑娘母女:“刺猬白鹤皋是什么人?”姑娘这时才以实情相告:“白鹤皋是我的老父亲,是辽东绿林中的总瓢把子,以擅使飞刺而闻名江湖,故以刺猬称之。数月之前因为被官军围剿,派重兵追杀,父亲负伤而逃,才辗转逃入了关内,最后由于箭疮溃烂不治身亡。先前和你说是为了躲避仇家,那都是说的假话!”

    后来,这位名叫白云娘的姑娘嫁给秀才做了二房,她远避江湖,从未盟过异志,踏踏实实地跟着秀才过了一辈子,便自然而然地把这门武术绝技在老燕家传了下来。当时,周围的邻居见到的白云娘是个娇艳如花的绝色美女,都不相信她会是个强盗的女儿,更不相信她的暗器技艺会有这样高超。远近的盗贼闻其侠名绝技,都不敢上门来招惹是非,使老燕家安然地度过了多少代。

    白云娘所使用的飞刺是一种类似于峨嵋刺的暗器,其形状细如笔管,成三棱形,中间隆起,两头均尖锐如箭,每刺重六七两,以十二枝为一排,带刺之袋,有如箭插,束于肩背腰肋间皆可。使用时,与飞叉掷箭等法大同小异。其射法有正射、侧射、反射、背射四种。

    握刺在手,高扬顶上,略向后挫,从正面射发而射取目标,称之为正射。握刺在手,向外一扬,转由内侧发射而取侧面的目标,或向内侧一扬,由外侧发射而取侧面的目标,都称之为侧射,就如同流星锤撇撤之法。反射则是将手中之刺,向前一扬,由肩头或腰胁间发射而取后面的目标。

    以上这三种发射手法是各种暗器最为通用的射法,如飞叉掷箭等,就都是使用的这种射法,只有背射之法为飞刺所独有。背射之时,发射者执刺在手,先是向前一探身,尔后再由头上向背后发射直取目标。在先的三种射法,钢刺皆由掌侧发出,而只有这第四种射法是由手掌虎口处发出的,因为钢刺两头皆有锐尖,所以才能够使用这种手法发射。仅仅有一头锐尖的暗器,是不能够使用这种射法的。燕紫琼由于家学渊源,悉得真传,正射、侧射、反射和背射皆得其法,自幼就练就了过人的暗器本领。

    康洪恩在告别了景元甫、向靖远等人以后就找到索勇前去套车,然后赶着缴获来的阎康侯的轿车子来到了燕紫琼家的大门口。燕紫琼的母亲听到下人说康洪恩来到,赶快欢欢喜喜地把礼物收拾好,把燕紫琼给送了出来。

    看着燕紫琼一身雍容华贵的打扮和风情万种的姿容,康洪恩喜欢的心都醉了,有这样的美人相拌,他的蒋家庄之行又多了一份儿艳情,便高高兴兴地把燕紫琼给扶上了车。在和罗罗嗦嗦的准岳母道过别之后,康洪恩立即招呼车夫打扮的索勇驾车向城外走去,自己则骑着雪花似的大白马在旁边相拌,俨然一付阔少爷走阔亲戚的派头。

    此时已经进入到入冬时节,天气变得寒冷起来。虽然是晴天白日,一路之上小东北风飕飕地刮着,刺得人脸颊生疼。在茫茫的四野中,青纱帐早已经荡然无存,除了路边沟垄上残存的红荆树丛还保留着一点淡淡的绿色之外,眼前到处都是一片片的白地。渤海之滨的冀东平原上在凛凛寒风的摧残之下已经变成了一片荒野。

    燕紫琼坐在四周围遮挡严密的车厢里耐不住寂寞,撩开车帘和康洪恩搭着话聊着,她关心这一次去蒋家庄策反工作的结果,向康洪恩问道:“洪恩,你觉得咱们这次去到蒋家庄做说客,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康洪恩信心十足地说道:“我舅舅是个明白人,只要我们晓以民族大义,把抗日救国的道理和他讲清楚,我想他是会支持我们的工作的。只不过他这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是瞻前顾后的,有损于他个人利益的事情,他是轻易不敢冒险的。到了那里,我们就鼓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去煽乎吧,我感觉着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蒋家庄在新海县的东南部,与沈仲文的伪军所盘踞的乔家庄据点同属于新海县第二管理区的辖区;其坐落的位置在盐山县城以东,在乔家庄以西。康洪恩的舅舅蒋荣才是蒋家庄的大财主,在当地颇有些声望,因此便论资排辈地被推举出任了民团的团首,自称为司令。似这样的民团司令在当时当地多如牛毛,就如同现而今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一样,遍地都是。

    自蒋家庄到乔家庄一线分布有三十多个自然村,这一带是新海县最富庶的地区。由于地土相连,为了防范土匪和军阀散兵游勇的劫掠,这一带的地主民团建立了连庄会,就如同《水浒传》中的祝家庄、李家庄和扈家庄一样结成了军事联盟,各村的民团守望相助,成为了当地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

    在这一带的民团联军总计有上千人之多,为了统一指挥调度,各村民团公推沈仲文担任了民团联军的总司令,推举蒋荣才担任了民团联军的副总司令。因为民团是封建地主控制的地方武装,在抗日救国方面是统一战线争取的力量,所以华北抗日救国总会在成立以后对这些地主武装做了大量的团结争取工作。

    在起初,向靖远为了争取沈仲文抗日,先与沈仲文的儿子沈烈钧取得了联系;沈烈钧是个同情抗日的进步青年学生,对争取沈仲文抗日的事情极为支持。在沈烈钧的斡旋下,向靖远亲身赶赴乔家庄的民团司令部与沈仲文进行了正式的抗日谈判。经过向靖远一再阐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战的政策,晓以民族大义,沈仲文表示发展民团武装是为了保境安民,防匪防日,并发誓说决不与**八路军为敌;还请向靖远参加了民团武装的阅兵仪式,即席做了抗日动员报告。

    基于沈仲文同情抗日的明确立场和态度,景元甫在开始策划设计将阎康侯的伪军驱逐出金沙镇的作战计划时,把沈仲文列入了可以争取的中间势力的范围之内,设想在沈仲文的民团保持中立的情况之下,集中兵力打击阎康侯的伪军武装,以确保在没有其他任何军事力量干扰的情况之下,一举把阎康侯的伪军赶出金沙镇。

    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在阎康侯率领伪军进驻金沙镇之后,沈仲文竟然出尔反尔,不仅一头扎进了阎康侯的怀抱,还公然跳出来和**领导的抗日救**为敌。在这种风云突变的情况之下,原来的作战计划必须进行调整,所以景元甫才立即决定退而求其次,首先把沈仲文旗下已经变质为伪军的民团解决掉,然后再图后举。

    景元甫等人原本是打算做好沈仲文和蒋荣才的工作,把这一千多人的伪军争取过来一同抗日的,由于沈仲文的背信弃义,形势变得复杂起来,那就只有把争取蒋荣才的伪军反正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先将沈仲文的伪军列为首要打击目标予以消灭,才可以顺理成章地去考虑驱逐阎康侯的伪军的事情了。因此上,这一次康洪恩和燕紫琼去蒋家庄做策反工作的重担就变得更加沉重了。追书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边城烽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边城烽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