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边城烽火 第四章(1)小丑跳梁夜袭新海县…

第四章(1)小丑跳梁夜袭新海县…

目录:边城烽火| 作者:阿明|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追书邹同义、吕景文、吕信文和康洪恩等人正在海滩上打扫战场的时节,忽然听到河道里响起了鬼子炮艇的马达声;等到大家回头一望,只见刚刚在芦苇荡中的河道里缴获的两艘鬼子炮艇意外的顺着河道开了下来。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邹同义觉得情况有异,马上命令先后到来的二百多号人就地埋伏起来,以应付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变故。

    可是等到两艘炮艇开到近前一看,邹同义带头笑了起来,原来是景元甫和秦二虎等人开着炮艇过来的,炮艇上站着的都是秦二虎带来的海上来的绿林好汉,一个喘气的日本鬼子兵也没有,闹的大家一场虚惊。埋伏在海滩上的人一见,纷纷从地下跳起身来,和炮艇上的人打着招呼,炮艇上下欢呼成了一片。

    等景元甫和秦二虎等人走下炮艇下到海滩上以后,邹同义疑惑不解地大声喝问道:“你们老哥俩这是搞得什么鬼呀,吓了我们弟兄一大跳!我不是让你们哥俩留下处理善后吗?”他一边说着话,又圆睁着两只大环眼向着景元甫和秦二虎的脸上扫视着,整个脸上都画满了问号?吕景文、吕信文、康洪恩等人也都在疑惑不解地向景、秦二人注视着,期望能够从他们的口中或脸上得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秦二虎快人快语,一听邹同义相问,又见大家都在焦急的期待着,便哈哈大笑道:“我们哥俩过来就是帮助你们打扫战场处理善后来了,这么多死去的鬼子兵和这两艘庞然大物似的炮艇都是招惹是非的招牌,留着只会给我们惹祸,留着炮艇我们也用不上;我和景大哥商量着,把被打死的这些鬼子兵全都给撺到炮艇里,再把炮艇炸掉沉到大海里算了,让***销声匿迹,死无对证,不就万事大吉,什么都解了吗!”

    邹同义一听还是这么挡子事,哈哈笑道:“真有你的,五弟,还是你想得周到!这样做下来那才叫是琉璃袜子玻璃鞋,干净利索,好,好,好!”他一连叫了几个好之后,忽又满腹狐疑地根问道:“这么两个大家伙,让我们怎么弄啊?咱们又没有炸药?”

    “没有问题,咱们大哥有办法!”秦二虎信心十足的答应道,“咱们没有炸药,可是咱们有缴获的小鬼子的炮弹呀,搞几发炮弹连在一起,爆炸一下就可以了,不费事的!”说着就把目光转到了景元甫的脸上。

    景元甫见邹同义、吕景文等人都在用狐疑的目光看着他,便笑道:“这个事情好办,只要把炮弹的引信连在一起,和用炸药是一样的。在开始,我还真舍不得把这两艘炮艇就这么轻易的给炸了,想留着给咱们自己派个用场。可五弟说,咱们自己又没有燃料,又没有炮弹的供应渠道,留着也只能够当个摆设,成不了什么大用,弄不好还会引来日本鬼子的大规模的报复,不如炸掉干净,我想想也是,就和五弟把它们给开下来了!”

    吕景文一听大表赞同,笑道:“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要是这样的话,咱们就把在这里打死的鬼子兵一块儿给扔到炮艇上去吧,省得留着给我们招惹是非;给打死的鬼子兵来个水葬就得了,说不定还能从海上漂回到他们日本老家去呢!”吕信文和康洪恩等人也跟着笑了起来,纷纷表示赞同。

    西天的最后一抹晚霞羞答答地隐入到了山阴的背后,海上的明月已经在水面上漂了起来,随着“轰隆隆,轰隆隆!”两声巨大的爆炸声在海面上先后响起,两艘日本鬼子的炮艇连同他们骄横的主人很快就摇摇摆摆地没入了怒涛翻滚的海浪之中。在中华民族神圣和广袤的领土领空和领海上,又怎能容得杀火放火无恶不做的侵略者肆意横行!

    邹同义、景元甫、秦二虎、吕景文、吕信文、康洪恩结义弟兄六人在处理好战场的善后事宜之后,率领着先后到来的二百多精兵强将,乘着二十多条快船,追波逐浪,一路欢声笑语地奔回了黑龙港的大本营。在这时,留守鸭子台岛的向靖远、雷振海和黑龙港绿林武装的手枪队队长孔冠奎早就已经张罗着在聚义厅摆好了丰盛的庆功酒宴,欢喜无限地等待着他们这些抗日英雄的归来。

    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景元甫、邹同义、秦二虎等人在设计确定作战方案的时候,为了应付意外的变故,保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在捷地减河和石碑河南北两面的芦苇荡中设下了埋伏阵地之后,又派出了一支奇兵,由秦大虎和秦三虎率领一百多弟兄伺机袭击炮艇上的鬼子兵;再派出一支奇兵,由吕信文和康洪恩二人率领一百多个弟兄去捷地减河的入海口阻击败退的敌人。为了确保鸭子台大本营无虞,又留下了两挺九二式重机枪,安排向靖远、雷振海和孔冠奎两人带领三十多个弟兄在鸭子台构建了防御阵地,一是防备鬼子兵的意外进攻,二来是准备在作战形势不利的时侯,可以作为最后一道屏障,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战场拼杀,高手过招,必须要做到攻防有据,不安排好万一失利的退路是万万不行的。

    由于伏击作战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进行的非常顺利,在战场上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的情况,向靖远、雷振海和孔冠奎等人虽然在鸭子台阵地上做好了充分的应战准备,却没有捞到仗打,让大家都感到非常遗憾。为了在大获胜捷以后搞好庆典,弥补没有参战的遗憾,向靖远、雷振海和孔冠奎等人便把心思全都花到了安排庆功宴上。他们不仅在席面儿上摆满了鸡鸭鱼肉,时鲜菜蔬,飞禽走兽,白干美酒,还把从鬼子的炮艇上翻腾出来的罐头、火腿、饼干、水果、香烟都给搬上了席面。

    当天晚上,在喜庆热烈的气氛中,景元甫、邹同义、吕景文、向靖远、秦二虎、吕信文和康洪恩等人和一起参战的几百个绿林弟兄,在鸭子台岛上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直乐得夜阑更深方散。在此一役中,景元甫、邹同义、秦二虎等人集思广益,珠联璧合,其军事智慧和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特别是景元甫指挥大部队作战的军事部署,让邹同义、秦二虎、吕景文等绿林豪杰深为叹服,更加密切了大家的兄弟情谊。

    次日一早,吃过早饭以后,景元甫和向靖远、康洪恩三人告辞回金沙镇,邹同义和秦二虎、吕景文、吕信文等人给三人准备了好多的战利品,又给康洪恩多加了四只大雁,说是不成敬意,带回去让康伯尝尝鲜儿。盛情难却,三人推辞不过,只得一一笑纳了。

    弟兄七人一路说说笑笑,乘船出了黑龙港,一行来到了孔家庄。早有人在村边拉着马伺候着,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马上驮的物品栓缚好之后,邹同义、秦二虎、吕景文、吕信文四人又沿着村边的小路向南送,一直送过了村南头。正待要分手告别之际,康洪恩笑道:“相约不如偶遇,今天有幸路过梁王张宗禹将军的陵墓,不如大家一起去凭吊凭吊,如何?”

    张宗禹是安徽涡阳人,是太平天国时西捻军的主要领袖之一,受太平天国之封,号称梁王。在清朝咸丰年间,他追随族叔渥王张乐行揭杆起义,反抗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率领旗下的农民起义军转战长江两岸和黄河以南各省,屡挫强敌,在曹州高楼寨一役中击毙了###农民起义军的刽子手僧格林沁。又引兵直逼清廷的龙廷北京。后来由于太平天国和东捻军反洋抗清斗争的相继失败,西捻军独力难支,在清军的重重围追堵截之下,张宗禹率领余众于1868年8月在山东荏平与清军做了最后一战,兵败之后主力尽丧,无力东山再起,便连夜和旗下健将张瑗等十八骑泅渡穿过徒骇河,逃到了现今的新海县境内。为了躲避清廷的追捕,他易名童马思,装扮成风水先生隐居到了新海县的孔家庄。1888年秋,在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磨难之后,他怀着满腔的忧思和悲愤病死在了这方荒草野洼的土地上。

    在隐居孔家庄这长达二十年的岁月中,张宗禹将军无时不刻不在想方设法联络抗清义士,积蓄力量,再图义举,但是大势已去,终未如愿,最后只得怀着满腔的忧思和遗恨离开了这个龌龊的世间。康氏家族是大明朝开国功臣的后裔,自然不会买满清王朝的账,因此康洪恩的高祖康荣祥与他意气相投,并与之深相交纳,两人便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两个人都是武术名家,武功绝学各有所长,互相钦佩;后来随着感情日深,便时常凑在一起谈枪论棒切磋武艺。老康家的先祖康云鹏是位马上的将军,精于罗家枪法,长于战阵搏杀,一杆五钩神飞亮银枪使得神出鬼没,所向披靡,平生罕遇敌手;但是对其精心传习的武当剑术却始终未得全璧,尤其是对武当剑术最后一套的一式多练之法参悟不详。

    而张宗禹恰恰是武当剑术的大行家,他将自己的平生绝学倾囊相授,使康荣祥所习练的剑术技击水平更上一层,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化境。而张宗禹也由此学到了老康家世代相传的罗家枪法。以此而论,各有半师之分。

    由于这一层历史渊源关系,康洪恩对张宗禹后半生的境况非常熟悉。为了纪念这位气节高尚的抗清义士,自打张宗禹去世之后,每当清明时节,康氏的家人都会不辞偏僻边远,派子弟前来祭奠一番。现在路经此地,康洪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追书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边城烽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边城烽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