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明神捕 第1卷 第一百一十五章:会是那个大胆的王爷呢

第1卷 第一百一十五章:会是那个大胆的王爷呢

目录:大明神捕| 作者:一景之月| 类别:都市言情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许久,才听到陆霜喃喃自语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唐逸走了过来,慈爱的拍了拍陆霜的肩膀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动儿女情长,要不然可就要毁了王爷的千秋伟业啊!”我心头一震,暗自道:“王爷的千秋伟业,什么千秋伟业啊,难不成是那个王爷想学当年的燕王朱棣一般,发动政变?可如今的王爷谁会有那么大的势力呢?要知道,当年,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袭;这些藩属王国都是用来作为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为了确保他对分封诸王国的控制,开国皇帝在他的《祖训录》中曾定下了一系列条令规章来管束诸藩王的行为;《祖训录》首次发布于1381年,后来又在1395年做了修改。其中有一条规定:在新皇登极以后的三年时间内藩王们不许来朝廷,只能留守藩封。可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廷当道,诸王得准备他们的兵力,听候新皇帝召他们来“拨乱反正”,而在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和驱逐了奸佞以后,他们仍应返回封地。而当年建文帝就是感到各地的藩王势力过大威胁到朝廷,才下令削藩的,可没想,导致叔父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国破人不知所向。朱棣下南京后,自即皇帝位,下令大索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榜其名曰奸臣,实行族诛之法,族人无少长皆斩,妻女发教坊司,姻党悉戍边。朱棣还令尽复建文中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躲了侄儿皇位的朱棣,怕他或他的子孙重蹈建文帝的覆辙,就采取了削藩政策立马对自己的几个兄弟展开了诛杀,但他又是扮演藩王利益保护者的角色,援引《祖训》、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的,所以在永乐元年(1403年)除将实力最为雄厚的宁王朱权徙于南昌之外,对其他藩王皆赏赉有加,示之以恩,并下令恢复了被建文帝贬削的几个藩王的地位。等到自己的帝位比较巩固时,他立即以种种借口实行削藩。先于当年十一月革去代王朱桂的三护卫及其官属。永乐四年(1406年)五月削去齐王朱的官属和护卫,八月又废为庶人。永乐六年(1408年)削去岷王朱的护卫和官属。1412年削夺辽王朱植的护卫。永乐十五年(1417年)废谷王朱为庶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周王在朱棣的示意下,献还三护卫。这样,掌握兵权的大部藩王或被废,或被削夺护卫,已无力同君权相抗衡。后来,明宣宗在平定高煦之叛后,又削除了楚、蜀、肃、赵诸王的护卫。从此,王府不再设护卫兵,藩王势力大削,在政治上已不起多大作用。此时所说亦是嘉庆年间,离那场刀光剑影的削藩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但每一代皇帝都害怕重蹈当年建文帝的覆辙,所以对于各地的藩王封地的管制极为严格,各个藩王已经不再掌控军队,也不能有自己的亲信卫队,所以如今的藩王和当年的宁王、成祖比起来,已经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一般的人没人敢去冒这个险,要想发动政变,除了要有足够的粮草、还得有一支训练有素以一当百的军队,如今的王爷谁有这个实力呢?“忽然我脑中灵光一闪,口中忍不住脱口而出《武侯遗书》,不错,只要有足够粮草的那位王爷,拥有了《武侯遗书》的话,那么他也会具备了挥军北上的实力了,可又又谁会干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骂名这么做呢?”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神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神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