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帝国在前进 第一百二十九章 闪击波兰(2)

第一百二十九章 闪击波兰(2)

目录:帝国在前进| 作者:克虏伯|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

    经过请示,里宾特洛甫对意大利大使说,虽然&qot;德国必然要拒绝英法的声明,但是元首正在研究意大利领袖的建议,如果罗马证实英法声明并非最后通牒,元首将在一两天内给予答复&qot;。与此同时,罗马的&qot;和谈&qot;活动也在加紧进行。9月2日下午2点,齐亚诺接见了英法两国大使,并且当着他们的面用电话把阿托利科大使同德国外交部长的谈话,告诉了哈利法克斯和庞纳。庞纳满腔热情,一如既往。他热烈地向齐亚诺道谢,感谢他为和平所作的努力。哈利法克斯却比较冷淡,他证实英国照会不是最后通牒。不过,他接着又说,他个人认为,除非德国撤出波兰,英国不可能接受墨索里尼关于会谈的建议。而在这个问题上,这一次庞纳又一声不吭。哈利法克斯答应齐亚诺,把英国内阁对这个问题的决定用电话通知他。

    晚上7点刚敲过不久,英国内阁的决定传来了。英国接受意大利首相的建议,但是条件是,*必须把他的军队撤回德国境内。意大利外交大臣知道,*决不会接受这个条件,因此正如他在日记里写的那样,&qot;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可想了&qot;。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点点希望,现在已经烟消云散了。

    1939年9月3日,星期天,阳光灿烂,空气中飘着馥郁的芳香,这是夏秋之交柏林少有的好天气。天刚一亮,英国大使馆就收到了哈利法克斯勋爵发给汉德逊的一份电报,指示他设法同德国外交部长在上午9点举行一次会晤,把一份英国政府的照会递给他。

    张伯伦政府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它在大约32小时以前照会*,如果德国不从波兰撤军,英国就将宣战。可是一直没有答复,于是英国政府决心履行它的诺言。正如法国驻伦敦大使查理&ddot;考平在头一天下午2点30分给那位踌躇不定的庞纳的报告中所说的,前一天英国政府就担心*可能故意迟迟不作答复,以便尽量攫取波兰领土,等到把但泽、走廊等地稳稳地抓在自己手里以后,他就可以提出一个所谓&qot;宽宏大量&qot;的和平方案来。为了不上这个圈套,哈利法克斯要法国人考虑,如果德国政府不在几小时之内对9月1日英法两国的声明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这两个西方国家就对德国宣战。英国内阁在9月2日下午作出了明确的决定后,哈利法克斯就具体建议,在当天半夜由两国一同向柏林提出一个限于9月3日上午6点以前答复的最后通牒。

    事实上,四分五裂的法国内阁在上星期经过了重重难关,才勉强决定首先要履行法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但是,在9月2日,当英国人催促法国人同意在半夜就向*提出最后通牒的时候,甘末林将军和法国总参谋部却踌躇起来了。他们认为,如果德国人在西线立刻发动进攻的话,不得不孤军作战的将是法国。没有一个英国兵会来支援他们。总参谋部坚持要求再等48小时提出最后通牒,为的是&qot;顺利地进行动员&qot;。

    下午6点,哈利法克斯打电话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埃立克&ddot;菲普斯,并对他说,&qot;英国政府不能再等48小时。法国的态度使英王陛下政府深感为难。&qot;两小时以后,英国政府的处境之难已经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张伯伦在下院站起来讲话的时候,大多数议员,不论属于哪个党派,对英国方面迟迟不履行它的义务都已经感到极不耐烦。等到听了张伯伦的发言之后,他们几乎快按捺不住自己了。张伯伦告诉议会,英国政府还没有收到柏林的答复。除非德国给予答复,并且保证从波兰撤退,否则英国&qot;必将采取行动&qot;。如果德国人果真同意撤退,那么,英国政府&qot;就愿意认为局势依旧同德军越境进入波兰以前一样&qot;。目前英国政府正在同法国就两国对德最后通牒的时限问题进行联系。

    在波兰战事已经进行了39小时之后,下院再也不能接受这种拖延策略了。议员们纷纷要求政府采取行动。工党临时议会领袖阿瑟&ddot;格林伍德站起来愤慨地说,&qot;在这样的时刻,英国和英国所拥有的一切以及全人类的文明都遭到了威胁,我不知道我们打算犹豫到什么时候,我们应当和法国人并肩前进。&qot;

    问题就在这里。当时,事实证明要推动法国前进是很困难的。下院怒气冲天,使张伯伦如坐针毡,他不得不打断激烈的争论为自己辩护说,要通过电话同巴黎磋商,使&qot;看法与行动取得一致是需要时间的&qot;。他接着说,&qot;如果下院竟有人认为我所提出的声明流露出对本政府或法国政府有丝毫的动摇,我就不免感到震惊&qot;。他说,据他所知,法国政府&qot;这时正在开会&qot;,&qot;几小时以后&qot;将可得到他们的消息。他向激愤的议员们保证,明天他只有一种答复给下院,让大家相信他说的&qot;完全是实话&qot;。张伯伦非常了解,英国人民很不满意他,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他的政府很有可能被推翻。

    张伯伦从下院出来,马上就给达拉第打了个电话。他提出一个折衷方案,最后通牒于明日上午8点发出,限中午12点以前答复。达拉第回答说,除非英国轰炸机群准备立刻出动,否则法国认为,最好把对德军的进攻推迟几个小时。

    过了不到一小时,哈利法克斯在夜晚10点30分也给庞纳打了一个电话。他极力敦促法国政府接受英国的折衷方案,即于9月3日上午8时向柏林提出最后通牒,最后期限为中午12点。法国外交部长不仅不同意,而且还对哈利法克斯提出抗议说,英国方面坚持这样迫不及待地行事会给人造成&qot;一种十分糟糕的印象&qot;。他要求伦敦再等一等,至少在中午以前不要向*提出最后通牒。

    下院将在9月3日(星期日)中午开会,从星期六晚上那次会议的情绪看来,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都明白,如果这个政府想存在下去,他们就必须给予议会所要求的回答。第二天凌晨两点,法国驻伦敦大使考平警告庞纳,张伯伦内阁如果不能给议会以确切的答复,就有被推翻的危险。于是,哈利法克斯在电话中最后告诉庞纳,英国打算&qot;单独行动&qot;。随后,英国外交大臣于凌晨4点左右电示汉德逊大使,叫他将英国的最后通牒在9月3日上午9点递交给德国政府。这份通牒提到英国政府曾在9月1日的照会中宣布,如果德国军队不立刻撤退,英国就要履行它对波兰承担的义务。这份通牒接着指出,&qot;在今天9月3日英国夏季时间上午11点以前,如果德国政府不对上述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保证,并送到伦敦英王陛下政府,则从该时起,两国即处于战争状态。&qot;

    在总理府会议室中,*还有国防部长冯.布隆贝格将军、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将军正在谈论攻击波兰的进展。戈林、赫斯一干高官,也在旁边旁听。气氛十分火爆,*对着两位军官团的大佬说道,:&ldqo;尊敬的将军阁下,我们必须尽快的拿下波兰,如果我们拿不下来,那么战争的规模就不好控制了&rdqo;。

    &ldqo;元首!&rdqo;冯.布隆贝格将军一个立正,严肃的说道,:&ldqo;既然战争现在一切顺利,您为什么不能在等一下呢,毕竟现在的国防军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打过仗了,让他们积累一下战争的经验不是很好么?&rdqo;冯.布隆贝格将军说的的确是事实,不论是奇袭莱茵兰、还是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基本上都没有发生冲突,陆军也仅仅只有几万人,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得到了一点可怜的实战经验。

    天呐!*到这个时候真想朝天大喊一声,任何国家都不喜欢军队的人干涉政治,单就这点来说,德国的国防军做的很好,尤其当年*没有上台的时候,陆军还在掌管一切,不过就算是那样,他们也没有废除魏玛共和国政府,不过不干涉是不干涉,作为一个军方的高官,不干涉政治,那是证明你的操守可圈可点,但是要是完全不懂政治的话,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在就十分希望面前的这两个将军的政治嗅觉能够敏锐一点。不过话说回来,*对国防军某些坚持的原则还是持欣赏态度的,于是他解释道,:&ldqo;我们越快解决波兰问题,就越让英国人没办法插手。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战争控制在我们都可以接受的范围里,懂了么?我的将军们&rdqo;。

    &ldqo;元首,就算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按照现在军队的进度,已经可以说是非常迅速了,这在1914年的时候,简直是不可想想的事情&rdqo;,冯.布劳希奇将军解释道。

    &ldqo;难道就不能在快一点了么?&rdqo;*转过头说道,:&ldqo;赫尔曼,你有什么看法?&rdqo;

    戈林大腹便便的说道,:&ldqo;元首,空军的战士们,不停的朝波兰倾泻着德意志帝国的怒火,所有的交通枢纽和铁路已经被炸得停顿,所以我认为,陆军方面可以利用哪里的局面,不是么?&rdqo;。

    国防部长冯.布隆贝格将军这个时候说道,:&ldqo;伦斯德的南路集团军群以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为中路主力,以利斯特的第14集团军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掩护下,从西面和西南面向维斯瓦河中游挺进;路德维希贝克的北路集团军群以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为主力,向东*&ldqo;波兰走廊&rdqo;,如果南路和北路的集团军在华沙会和,波兰就大势已去了&rdqo;。

    &ldqo;那么现在的情况怎么样?&rdqo;*问道。

    冯.布劳希奇将军指着地图,对*说道,:&ldqo;元首,北路集团军群现在推进最快的是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现在他们已经到推进至维斯瓦河一线,只要他们击败那里的守军,波兰最北部的的波莫瑞集团军就会被合围,德意志本土就会和东普鲁士连成一片&rdqo;。

    说完话,又指向了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城,:&ldqo;而南路集团军群推进最快的则是由保罗≈豪赛尔指挥的党卫军帝国师,现在他们已经到达克拉科夫城下,和古德里安一样,保罗≈豪赛尔只要击溃克拉科夫集团军,从波兰南部通往华沙的路,就打开了&rdqo;。

    *点点头,:&ldqo;也就是说,只要保罗≈豪赛尔和古德里安分别击溃现在的对手,南北两军集团军群就可以在华沙顺利会和了?&rdqo;

    &ldqo;大体上是这样的,元首&rdqo;冯.布劳希奇将军回答道。

    砰&hllp;&hllp;

    里宾特洛甫跌跌撞撞的进来,手上还有些微微的颤抖。

    &ldqo;什么事情!让紧张成这样&rdqo;*恼怒的训斥道。

    &ldqo;元首!&rdqo;里宾特洛甫微带颤抖的说道,:&ldqo;英国人送来了最后通牒&rdqo;说着,把文件递给了*。

    嘶&hllp;&hllp;

    *一动不动,呆呆的坐在沙发上,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冯.布隆贝格将军、冯.布劳希奇将军

    也沉默的一语不发。

    啪&hllp;&hllp;戈林点燃了一根粗大的雪茄,吞云吐雾的说道,:&ldqo;如果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了,上帝也会原谅我们的&rdqo;。

    &ldqo;元首,元首&hllp;&hllp;&rdqo;里宾特洛甫轻声的叫着这个德意志的最高领袖。

    *慢慢回过神来,:&ldqo;将军们,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rdqo;,听了*的话,所有人都没有反驳,*大叫道,:&ldqo;所以到了现在,我们一定要尽快击败波兰人,国家的主力部队全部在波兰的,如果法国人也掺和进来,西线的部队绝对抵抗不了太长时间&rdqo;。

    &ldqo;命令北线的古德里安将军还有南线的保罗≈豪赛尔将军,要他们尽快击败各自面对的敌人&rdqo;*咆哮道,:&ldqo;路德维希贝克将军和龙德施泰特将军也要,把包围的波兰军队尽快歼灭,然后在华沙会师&rdqo;。

    &ldqo;现在我也要出去准备一下&rdqo;*说道。

    &ldqo;元首,我如何让回复英国人?&rdqo;里宾特洛甫问道。

    &ldqo;不要来问我,我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最后通牒!&rdqo;*不耐烦的说道。

    &ldqo;我明白了,元首&rdqo;里宾特洛甫说道,里宾特洛甫明白什么了,当然还是用他的老办法,拖下去,反正元首都说什么都不知道,有了元首的话,那么它还怕什么?

    继英国之后,经过反复讨论,法国政府也于9月3日上午10点20分,向纳粹政府递交了与英国内容大致相似的最后通牒。从此,*想用外交手腕,使英、法置身战争之外的企图,宣告彻底失败。当天下午,*就发布了&qot;第二号绝密作战指令&qot;,并命令德国全部工业转入&qot;战时经济轨道&qot;。

    3日中午12点6分,张伯伦,这个曾经冒着丧失政治生命的危险,在戈德斯堡和慕尼黑对*一味绥靖姑息的政治家,向下院发表了沉痛的演说,宣布英国现在已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他说,&qot;今天是我们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为痛心。在我担任公职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毁于一旦。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鞠躬尽瘁,使我们必须付出重大代价的事业取得胜利&hllp;&hllp;我相信,我会活着看到*主义归于毁灭和欧洲重新获得解放的一天。

    9月3日,英法根据法波盟约和英波互助条约,对德宣战。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置之不作答。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这个时候,已经推进到维斯瓦河的第十九装甲军,在古德里安的率领下,开始朝这里的守军进行攻击,古德里安把第十九装甲军的两个装甲师摆在波兰军队的正面,剩下的两个轻装甲师,向下游行进。

    对面的波兰军队对古德里安的装甲师如临大敌,在河对岸部署了重炮和战壕。古德里安也摆出了强渡维斯瓦河的架势,而先前已经像下游的两个轻装甲师,利用九月份已经进入枯水期的有有利条件,通过水浅处,度过维斯瓦河。

    这个时候,古德里安正面的两个装甲师开始正面强攻,重炮开始轰鸣,在无线电的引导下,空军的斯图卡马上飞过来支援,一枚枚炮弹在波兰军队的阵地上爆炸。飞射的子弹压的波兰军队抬不起投来。

    波兰人现在就希望古德里安赶紧渡河,好给与古德里安迎头痛击,而不是现在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在战壕中。古德里安确实准备渡河了,因为早先出去的轻装甲师已经发来无线电,已经从浅水区度过维斯瓦河。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帝国在前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帝国在前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