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山猫品书之网络小说推荐 倒果为因,不见泰山——山猫读《青史断章》

倒果为因,不见泰山——山猫读《青史断章》

目录:山猫品书之网络小说推荐| 作者:山猫部落长老| 类别:历史军事

    (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原文:月涌大江流——历史总是令人叹息(巨坑)

    http://14.tanya.cn/pblcforntt/no05/1/38008.shtl

    〖评分〗

    推荐不阅读 75%

    1.绝笔(孔子)

    有时简直对这些龌龊卑鄙的贵族掌握权力的合理性表示怀疑,但动作太激烈了是会血流漂杵的啊!可他总有个预感,一些新的力量正在某个角落里暗暗摩拳擦掌。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但他明白自己的才能不过是象女娲,至多能把破了的天试着补补,象盘古那样去开天辟地,他是从来不敢想象的。

    他没留下一个虚幻的天堂,只是为后人指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他从未想过做那高高在上的神。

    而现在,他真的老了。

    〖山猫短评〗

    根据后世史书,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绝笔》中对孔子的缅怀,载体是他的奔波。问题是这个奔波并不能体现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的成就,倒是体现了他的失败。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当时的礼崩乐坏实际上是周王朝的诸侯分封制彻底破产的副效果;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和墨子的兼爱非攻都是跟当时天下人的统一需求背道而驰。

    简单的说,他在逆天,败了。

    《绝笔》华丽的渲染这个“败了”,不足以让读者体会孔子的伟大。

    不是屡败屡战,是屡战屡败。

    2.奈何

    远处,终于传来了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铺天盖地,雷鸣般。一群野鸭“嘎”地一声从岸边的枯草丛里惊起,扑腾着向对岸飞去。翅膀扇下了项羽戟尖上的雪,芒光一闪。

    乌江原本平缓的流水顿时沸腾了。

    〖山猫短评〗

    项羽“在十万汉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这个“十万人敌”的艺术加工有点过分,难道他不能单枪匹马挑了刘邦吗?又在逆天。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直天下之至刚勇,而悲剧之性质最足以印人脑腑”。项羽这种选择,无疑具有巨大的、催人向上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是,实际上“项氏以八千渡江无一还者,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实际上项羽依靠的不但是子弟兵,而且是故楚留下的精兵强将;主要的有生力量被刘邦消耗殆尽之后,项羽就算招到新军也不足以抗衡刘邦。

    项羽之死,死得其所。

    3.天人

    董仲舒,这个迂腐得可爱的董仲舒,竟想拿着那副珵亮的劳什子,踮着脚尖往朕头上跃跃欲试了。谴告?万不能让他开了这个先例,不然发展下去那群狂妄的儒生们真会自认为是天意的传达者,理直气壮地对政务指手画脚啧啧不休的。

    什么上天警告,那其实不过是行事的借口和装点门面的文字游戏。这样的借口,只能是他刘彻自己的借口,绝不能是任何一个臣民挑战君主的依据!

    其实回想我国悠久的历史,我以为他其实是大大有功的:毕竟无论什么时代,人心稳定才是发展的基础。董仲舒抬出老天做为大一统后盾的儒家理论,在当时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客观上起了整理稳固各阶层思想的作用,真正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思想界,或者应该说是第一次成为思想界能压制其他所有理论的唯一主流,将那些喋喋不休乱七八糟,蕴涵着离心倾向的危险言说镇得从此再也抬头不得。再夸张点说,正是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广泛传播,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分分合合却始终能走回统一的路上。

    在这个意义上,他几乎可以与混同天下的秦始皇相提并论。

    〖山猫短评〗

    董仲舒,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有罪,而且一直是最大的罪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史有载。

    大谈天人感应,然后再谈汉武帝**利用了他的主张。其实,董仲舒跟方士道人大祭司们何其相似。

    思想界不可统一。

    4.改制

    后人有时实在不能把在长安南郊哭得声嘶力竭的新帝王莽,和稳健地操纵着西汉大权的大司马王莽等同起来。好象有一把巨大的利剪,把王莽的声名与事业,喀嚓一声,以他的登基为界拦腰剪成了两半。

    正是登基后王莽全力以赴的改制,把他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改革的过程,就是权术和力量殊死较量的过程,它的艰难性使得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家都头破血流身败名裂。而往往那时,改革家毕生为之争取权利的可怜人们,要么冰冷麻木地看着改革的失败,要么疯狂地扑了上来撕扯着失败者的血肉——所有人都把他们痛苦的根源推dao改革家头上了。

    他最后也没有理解,自己视为圭臬的儒学,如果说真有什么作用,也不过在于守成,而决不是改革。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再说他也从不认为自己是在改革,他觉得自己的改制,不过是在恢复《周礼》中说的上古太平盛世罢了。

    他的改制不仅使贫者仍旧“无以自存”,连原先的富者也“不得自保”了。他的新王朝,实在还不如一个庸庸碌碌的凡君守得长些。王莽也就成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兼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为一人的奇怪的悲剧人物。

    〖山猫短评〗

    这篇写的还算像样。

    将‘官僚资本主义‘当成“社会主义”,以为用洗脑就能“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结果不问可知。

    所以说,太宗万岁!

    5.分合

    讲桌上,满脸麻子的老先生一捋长衫端端正正坐了下来。他用白多黑少的眼睛环扫了四周,傲然开了口:

    “今天,我讲《三国志演义》。话说:天下合久必分——”

    讲到这里,他清了清嗓子,麻子红得发亮。

    喧闹的茶馆顿时好象弥漫了一层厚厚的烟云,隐隐传来人叫马鸣金铁铿锵······

    杯里的茶水微微汹涌起来,象是起了波涛。

    又是重重一记醒木:

    “分久必合!”

    统一。

    我想正是这种自觉不自觉的渴望天下统一的情结,牢牢地把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抟在一起,不可分离。

    因为这种情结早已深深刻入我们内心深处,永不磨灭。

    这种情结的源头,我想正是我们伟大的文化。

    〖山猫短评〗

    实际上作者在倒果为因。

    文化与环境是一种互动关系。民族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各民族有其特有的生存环境,特定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土壤。其文化可说是该民族人民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环境影响该民族文化,而该民族人民又运用文化来改造利用自然,形成良性互动。

    不是玄学或者哲学引导中国的人民产生了统一情结,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必须做到的。自然灾害的此起彼伏,水利灌溉需要组织起来的庞大人力,北方蛮族的入寇,与南方蛮族持续数百年的生存空间之战,都需要强有力的政府。

    效率优先!

    6.汉化

    当北魏朝野上下用丰盛的羊肉酪浆,在羯鼓琵琶迅疾的节奏里满足地庆祝一统北土半分天下的煌煌伟绩时,元宏独坐深宫,微微皱着眉头,轻轻咂了一口手中那杯南方士人大夫简直不可一日缺少的,叫“茶”的苦涩的液体,同时恭恭敬敬地翻开了南方人奉若神明的儒典经书。他有些生涩地在一行行方块字间游走,如饥似渴地寻找着下一步的启示。

    元宏的目光,已经越过了滚滚长江,投射到了烟雨苍茫的南方大地。

    这种观念在我们的国粹中医上有微妙的反映:对于过剩的精力或者过强的身体机能,他们都视之为病症,用了一个不祥的字来形容:“亢”。要想健康,一定得想法子,用“镇”、“平” 、“滋”等手段,使之降至正常,归于协调。

    在努力营造美好高尚的未来时,我们决不能忘了来自黑暗的邪恶势力:它们永远在蠢蠢欲动,窥伺着文明世界的可乘之机。

    所以我们,被几千年儒学浸泡得礼让温驯的,用圆滑的太极代表尚武精神的我们,更不能在文明中酥软沉醉。

    精神上的软弱比身体上的软弱更可怕。

    9.11之后,周华健为这幕当代人间惨剧作了一首歌,《忘忧草》,开头就是:“让软弱的我们懂得残忍,狠狠面对人生每次寒冷 。”

    为了消灭残忍,我们不能忘记残忍;为了抵抗野蛮,我们得温习野蛮。

    在正义的心里,我们得留一块苍茫的牧场,以放养骁腾的战马;得留一座熊熊的熔炉,来铸造雪亮的刀枪。

    向和平前进的征途上,努力扩大文明圈的过程中,我们得留一只脚站在文明身后——

    以守护文明。

    〖山猫短评〗

    荒唐的模仿狼图腾。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文明跟野蛮之别,不在于是否重视军事,更不在于主张残忍。文明不代表不可以用经济制裁饿死数十万人,也不代表不能武装占领一个国家,只是不能不用任何借口就大规模杀人。

    文明,就是杀人以前,要先给个说法;咱们文明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然杀不干净必有后患。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7.菩提本无树

    如果以树来比喻知识,当芸芸众生们祖孙相继父子相承围着树培土、施肥、修枝、攀爬,恭恭敬敬地举起片片树叶对着阳光,喃喃自语琢磨叶脉叶柄石细胞维管束时,慧能运大神通,一斧砍倒了这棵在世人心中盘踞了不知多少年的枝繁叶茂的大树。

    但恕我妄语,我以为禅宗所谓的彻悟其实是绝望:对知识,对现实,对追求的绝望,绝望得越透骨,就是体贴得越彻底。水尽粮绝在沙漠中央,最聪明的人干脆躺了下来。一切反正不可为,一切反正都是虚幻,什么西方极乐,什么无尽涅槃,统统都是空的,连空也是空的。电光石火般的几十年,如江涵雁影,雁去影消,一切随缘沉浮,任造化轮转,潮起潮落,我只无心,我只不起念头,一回首,涅槃就在今世,西天就在脚下,佛祖正是自身。

    〖山猫短评〗

    简单的说,禅宗所谓的彻悟就是“想不通,就不要去想”。

    作为生物,人要生存和繁殖;作为人类,要为人类这个种族多少做一点事情。

    放弃一切做寄生虫,不断分泌麻醉剂来防止宿主的免疫系统的清洗;还要努力的证明自己的伟大,正是各类教主的丑恶原罪。

    8.梦回唐朝

    隋末遍地的狼烟里,一个伟大的帝国正在混乱的大地深处孕育、成长、壮大,使劲地挣扎,谁也无法压抑住这股越来越强大的力量,甚至上帝也不能——

    它在黑暗里一脚又一脚狠狠地踹着坚硬的时空之壁,石屑簌簌而下,地面开始龟裂,山林开始颤抖,海水开始沸腾······

    马嵬坡,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一座险峻得连马都望而生畏的山坡吧。可据说只是一片平缓的小小坡地。我没去过那里,但在印象里,那里却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巍峨大山,山颠积着皑皑白雪。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历史之路在此被拦腰截成两段。

    正是这种自信大度,为灿烂的大唐气象的创造提供了源源不断无限的活力。

    然而,把儒道释三家几乎一视同仁的大唐好象忘了,人治的基础,有限的法律之外,只能是传统的以儒家务实忠君为主体的仁义道德。但如今,从上到下,自由的信仰,放纵的浪漫,使得那些未经多少传统文明熏陶的野性未驯的阴谋家蠢蠢欲动了:他们悄悄把唐王朝交给他们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军队调转了方向,对准了夜夜笙歌灯火通明的长安,尤其是安禄山那类番将······

    积极放手锻炼的结果是有了健壮的四肢,然而现在,拳头暗暗捏紧,向虚弱的脑袋狠狠砸来······

    〖山猫短评〗

    儒家的仁义道德能保证没有叛乱?番将不领兵就没藩镇之乱?

    泰国是佛教国家,王室地位非常高,民众、军人的道德水准不低;而且实施的是君主立宪议会政治,民主程度不低;从1932年起,泰国共发生了二十四次政变,其中军事政变十七次。

    党指挥枪,不是**指挥枪,没有强力的组织形式,武装力量就会成为唯一的力量。

    9. “四臣”长乐老

    自从读了冯道的传记,我一直有个小小的愿望,希望能见一见这位长乐老人的墓碑。不仅是想看看上面是否留下了千百年来数不胜数的卫道士火气十足的批判漫骂文字,就象顽童在墙上“某某人是大乌龟”之类的即兴创作,或者一篇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文章后唾沫横飞的跟帖。主要是觉得好奇:小小墓碑,如何篆得下这位不倒翁赫赫的一长串联通五代的官名?——

    他的碑上,到底刻的是哪朝哪代,哪个职位?

    〖山猫短评〗

    这篇写的可以。

    当代的历史学家,没人说冯道的坏话。因为当时他不这样干,对百姓也没有半分好处。

    没有国家概念的年代,不能用后世的道德标准去硬套。

    10.拣尽寒枝

    抚着船舷,他突然记起了父亲为他取的名:“轼”。

    轼,不就是车上扶手的横木吗?有了扶手当然更稳当,但没有扶手,难道就会摔下车来吗?

    没有轼,难道这车就走不动了吗?

    苏轼其实对王安石的学问文章是十分尊重的,就算没有欧阳恩师对王安石的评价:“(安石)守道不苟,自重其身,议论通明,兼有时才之用”,也应该惺惺相惜吧。可聪睿敏感如苏轼,一眼就看出了王安石事业中的绝大危机:不管你的方案有多么好,可你看看,给你执行新法的尽是些什么人啊?钻营、酷烈、奸诈、猥琐、逢迎,靠这些人,你能做出什么事来呢?

    天下,还不是将被搞得更乱?

    王安石微微一笑,置之不理。事业总得人做吧,凭皇上和我安石,还管不了他们那些东西?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更不足恤!

    苏轼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眼不见心不烦,干脆自请外任。于是念叨着“好一个拗相公”开始了他一生的奔波。

    〖山猫短评〗

    苏轼大才,但是这才是在文学上、思想上、甚至在生活上。

    政治方面,他可以是能吏,而非能臣。

    C抱怨说,美国国会议员每周才工作两天,拿了那么多纳税人的钱什么事也办不成。电视镜头把电视观众带进了国会,办公室空空荡荡,要约议员开会,只有星期三下午。议员工作时间,平均每年100天。

    民选的议员,当然都不是懒人,没有人民会蠢得选懒汉当议员的。这些议员都去干什么了呢?原来都去筹备竞选去了。C大字幕打出:永久筹备竞选的议员。

    竞选虽然是四年一度,但谁要是准备得比竞争对手充分,谁就能够赢得竞选。所以,C解释道,即使议员在任期间也要募集政治捐款,也要四处应酬。离下届竞选还有二十九个月就必须准备竞选了,否则就太晚了,就来不及了。

    这就是政治。

    11.仰天长啸

    他知道,大宋的拳头已经不再流血,已经在苦难里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而现在,这只拳头已经集中了所有的复仇力量,肌肉拼命收缩,微微痉挛,就等着最后一击,狠狠砸向腥膻的北方。

    此刻,他就站在这个以长江黄河为血脉,以嵩岳太行为指节的巨大拳头的最前端。

    岳飞双眼炯炯,穿过帐门直射北方。

    帅营外,据赵构亲赐御笔所绣的杏黄大旗迎风飘扬。“精忠岳飞”四个金字在秋夜的星空下闪闪发光。

    赵构很清楚迎回大哥意味着什么。尽管大哥早就千方百计托人来说只要给他一间房子住就心满意足了,可天下人会怎么看?更可怕的是金国还有个最后的招数,重扶大哥登位来抵抗自己——这虽然只是秦桧探听来的消息,可如果真这么着,岂不尴尬?

    自己不过是父皇的第九个儿子,属于小宗,正常情况无论如何是轮不到当皇帝的。能坐上龙椅不过是因为自己国难时游走在外,是一条漏网之鱼罢了,而且还得是唯一的一条小鱼。

    〖山猫短评〗

    岳飞涉及皇位继承问题,是否忠于大宋,千载之下,依然是个可圈可点的问题。

    岳飞是大英雄,但是若我为赵构,同样要杀之。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谦下士时;他日若是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12.狂怪

    读完陈亮的回信后,朱熹满头大汗。

    他清楚地看到所有的火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条狰狞的毒龙,在陈亮手里蜿蜒吞吐,低声咆哮挣扎,向着那一座座牢牢镇着中华天下的牌主神位跃跃欲试。

    他觉得自己肩上的重担越发的沉重,越发的令人担心。他更得竭尽全力去捍卫,去维护这受到强烈攻击的圣教。

    十二世纪最新鲜最滚烫的血液在他的脉管里澎湃着汹涌着,折磨得陈亮坐立不安,催动着陈亮一次次仰天长啸。

    年华老去,龌龊因循的世俗更是急得他如癫如疯,一声高过一声的狂叫:

    如此危急不堪的天下,推dao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能为万世开太平的——舍我其谁?舍我其谁?舍我其谁?

    中状元后第二年,陈亮“未至官,病。一夕卒。”

    后世英雄读到陈亮政文史论时涔涔汗出拍案称叹,一叠声痛惜的假设,象方孝儒说的如果陈亮能有机会试试看,宋朝事不一定不可为之类,于是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空话。

    〖山猫短评〗

    清谈误国,治国不是建国需要的是专家,不需要革命家。

    方孝儒是个好例子。

    13.楚材天下用

    更得感谢行秀的是,他劈面一刀,砍断了楚材身上重重的束缚:济世手段多种多样,绝不是只限于佛经释典,佛祖度人,既有金刚怒目,也有菩萨低眉;既可以用降魔杵,也可以用柳枝甘露。你楚材也是饱读的学者,你看看这天地间,能救万民于水火的是那门技法?儒!只有儒家多年的经验才能把这群撒欢的野马引到正途上去!你楚材不是在儒经里打滚多年,你不是发愿大济苍生吗?——

    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似乎有一道霹雳轰碎了压在头顶的漫天乌云,遍体汗出之后,楚材觉得一身轻松。既然这股来自蒙古的凶猛洪流泛滥于天下,是所有大罗金仙联手也无法挽回的事实,那么,当铁木真慕名征召,——

    楚材从蒲团上起身,面朝红日长长舒展手臂,尽情吐纳一回后,踏上了征途。

    行秀大师高徒无数,可他始终声称:俗家的耶律楚材,才是他最好的门人。

    〖山猫短评〗

    治国靠儒?

    绍兴师爷的大名又从何而来呢?

    知识分子可不是儒家一门就能一网打尽的。

    14.歹朱

    内心深处,朱元璋对于匍匐在脚下的亿万生民,亿万和自己当年一样的蚁民,却几乎都当做了亿万臆想中的对手——于是,黄袍加身后的朱元璋没有痛痛快快地舒口长气,与天下人狂欢休息,而是一夜夜在深宫中背着手咬着牙踱步,绞尽脑汁思索着永远守住朱家基业的计策。穷怕了的汉子对落在手里的任何东西:一只破碗一根竹杖,都看得比天大,死死抓住不放手——何况真是天大的天下!

    “后世臣下敢有奏请设立宰相者,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一字不可改易!”

    〖山猫短评〗

    除了宋朝,哪一代的新王朝都杀过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大错是过度集权,不是杀人太多。

    本朝太祖也说过“不设国家主席”,众多走资派死的也不少。

    幸好“两个凡是”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取代了。

    15.阉之罪

    所以史家用“残害忠良”轻轻掩盖了这场整顿,应该是很有些道理的。

    大义凛然之外,是不是史家还有暗暗的担心,怕如果对刘瑾之流说了那么一句半句好话,对其政绩来点小小的肯定,即使是模棱两可,也会像大堤上一个小小的蚁**,将导致洪水滔天而来呢?这种邪恶的势力是一刻也不能纵容的,否则这许多寒窗苦熬的人还会有出头之日吗?——谁不知道宦官是天底下离权力距离最近的,只要一刀下去,说不定就抵得过我等一生苦读呢?

    所以刘瑾所全部的罪状,其实可以归纳为一条:阉之罪,一条就足够了。

    阉人,窃取至高无上的皇权,该杀!阉人,践踏天下忠良,该杀!阉人,搞什么吏治整顿,该杀!

    不仅仅是你刘瑾,只要混得在史书有专传的阉人,十之**有罪,都该杀!

    阉人,离开了奴才的岗位,就该杀!

    杀、杀、杀、千刀万剐······

    〖山猫短评〗

    宦官之权,源于皇权。

    权臣、宦官、外戚、藩镇,在人治的时代永远不绝。

    为了政治上的正确去反对歧视,为了反对而反对纯粹多余。

    天下乌鸦一般黑,有必要为了大小之分来论述吗?

    16.明珠无处卖

    于是必然有那么一些人成为时代的牺牲。

    在这公平的竞技场上,徐渭公平地失败了。

    让擎天的巨柱,和缝衣针比刺绣;让追日的夸父,穿上三寸小鞋和妇人比竞走;让能看穿云霄的火眼金睛,和斗鸡眼比数鼻尖的汗毛······结局不用多说。

    天才才是徐渭真正的敌人。能搅海劈山的手往往拣不起眼前一粒小小的米。

    诗赋不行了,那就不能试着考考其他?近代科学不是比八股还有规范性吗?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就更不用饶舌了。问题是,大明帝国需要这些科学吗?

    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从不需要幻想海外的世界,历代君臣,也很满足于脚下的农耕田园情调——尽管这种浪漫往往只存在于他们金壁辉煌的想象中。来自古圣人的教诲,使他们几乎把土地之外的一切科学都视为奇技淫巧。他们听圣人的话,只能以农业为本,连从商都是末业,是不务正业的刁民做的。说得再透一点,他们真正的“本”只有一个:稳住各自的交椅——从龙床到公堂。儒家划分、稳定阶级的学说,才是他们真正最需要的。

    八股考试反反复复教导天下学子的,正是让他们除了研读先圣传下的,一部部“稳定”第一的典籍,不要胡思乱想——规规矩矩的,交椅总有希望被你坐上。

    这个“本”不变,有谁能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呢?

    〖山猫短评〗

    怀才不遇,明珠暗投,这股酸气直冲霄汉。

    不过谈八股这段是正确的,只是有点不详尽。

    找工作为何总要本科文凭呢?敲门砖进门就丢,可没它连门都进不去。其实,多半是管招聘的人士没有能力制定对相关工作岗位的考核标准。

    外行领导内行,还能咋办?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山猫品书之网络小说推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山猫品书之网络小说推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